第二天一大早,公雞才剛剛啼叫破曉,就連光霞都還沒完全點亮天際的時候,宮裏就已經派來了一大幫官兵和管事太監,將竇漪房、清蓮等十幾個驗完身的秀女們接到未央宮。
長途跋涉的疲憊再加上連日來嚴重的睡眠不足,竇漪房覺得自己好似一條行走中的鹹魚,丟迴大海也遊不活。清蓮在鄉間務農時習慣早起,情況稍微比她好一點,還能強打起精神來,一路上不忘分神照顧身邊那條搖搖欲睡得鹹魚君。
趕路到長安來的時候,她們十幾個人還能擠下馬車;現在人來到王城準備進宮,全程就隻能用走的了。王宮裏的大臣宮妃,侍從衛士,宮女太監,全都根據嚴格的等級製度,劃分成三五九等。像竇漪房這樣無品無從的菜鳥秀女,怎配駕車乘鑾進宮,不用三跪九拜地進去就已經是祖上積來的福氣。
竇漪房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迷糊地打量起四周的情況。在旁負責押送的官兵們個個都板著臉,管事的那幾個太監也是一副趾高氣昂樣子,看起來都不像是和眉善目的人。幸虧自己穿越來這裏以前,在現代好歹是個看慣了辦公室政治的人,諸如察言觀色、四兩撥千斤這樣的本領還是有一定的修煉等級的。
小腦袋又轉了一圈,她接著打量起同期入宮這批秀女來。之前趕路的時候,每經過一個鄉縣就會多幾個秀女加進來,直到現在,她才有機會好好觀察這些女孩子們。畢竟是同期入宮的“同僚”,誰曉得這裏麵有誰下一刻就鯉躍龍門,成為皇帝身邊的寵妾。苟富貴,無相忘!
隻可惜看了一圈,除了一兩個長得還算秀氣清麗的之外,其餘的還不如清蓮靈巧可人。竇漪房努了一下小嘴,什麽國色天香,姿貌絕倫的後宮佳麗三千,電視劇都是騙人的!
清蓮悄悄地推了推竇漪房,細聲提醒道:“我們到了。”
宮門一開,前方豁然開朗,竇漪房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懾住了,完全找不到適當的形容詞去描繪眼前的一切。占地之廣,結構之宏偉,匠心之獨造,是她從來都見過的!
一條長長的宮巷在兩旁高聳的城牆之間逶迤,紅牆灰頂,乍眼望去仿佛看不到盡頭。宮門上建有樓闕,飛簷下吊有鏤金八寶銅鈴,迎風搖曳,不時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頂上雕刻的神獸栩栩如生,仿佛是皇城裏最神聖的守衛,讓人望而生畏。
竇漪房跟著管事的太監一路往前走,眼睛根本忙不過來,每到一處都為之驚歎。整座宮殿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飛簷走壁、雕梁畫棟,讓人目不暇接。走在宮道之上,雖然不是處處植有奇花異草,但鼻間時刻傳來陣陣木質芬芳,一路不曾斷絕。抬頭一看,原來所有的棟掾都是以名貴的蘭木所製,紋理優雅,氣味清香,不若檀木濃鬱,自有一股淡雅芳香。
宮殿以皇室崇尚的重黑色為主調,配以金箔作為點綴,屋頂的掾頭,門扉的雕花,不是貼上箔金,就是塗以金漆,奢華中不失格調,大氣中透著精巧,精美得讓人頭皮發麻。
玉,是宮裏最脫俗的君子。王宮的地麵由漢白玉所砌成,殿閣的門麵上也鑲嵌著玉石,溫潤剔透,巧奪天工。迴廊間的欄杆上亦雕刻著典雅秀麗圖案和花紋,青色的窗戶拚接起來,就像是畫一樣的美。
更讓她驚歎的,是皇宮各處匠心獨到的亭台樓閣,假山流水。一灣碧水繞宮而建,從章城門將城外的泬水引進宮中,匯成滄池,所經之處流水淙淙,別有一番情趣。假山異石形狀各異,趣味盎然,處處透露出工匠的巧思,讓長居宮中的人,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竇漪房真的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人力所為。究竟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造出這堪比天庭的王宮。難怪當年劉邦初見未央宮的時候,都忍不住問蕭何,是怎麽把這樣瑰麗的宮殿建造起來的!
她都還沒看夠,前行的隊伍卻突然停了下來;一迴神,領頭的管事太監言荀已經把她們帶到一座宮苑內。與外麵的黑金奢華稍有區別,這裏麵的色調更暖和了些,讓人感到一種不由自主會放鬆自若的感覺。
言荀向立在宮門前一位年紀稍大的公公恭敬地行了個禮,竇漪房好奇地把頭往前探去,隻見那人身穿深藍絲錦宮服,襟邊上滾著金底黑線繡成的如意祥雲花紋,眉眼低垂,頭發和眉毛都已經灰白,臉上帶著深不可測的微笑,笑意從未到達眼底,一看便知是位在宮裏資曆深、地位高的太監。
“常公公金安,應娘娘懿旨,小奴將秀女們都帶來了。”言荀和那人的年紀差不多,但說話的時候一直彎著腰,語氣輕柔,不敢造次。
原來他就是內務總管太監常滿,難怪他一出現,押送的官兵和管事太監全都露出一副又敬又怕的樣子。人雖還未正式進宮,但常滿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人人都知道他是呂後身邊最寵信的宮人,事無大小都必須先經過常公公的檢閱,方可去到呂後的鳳駕之前等候定奪。
常滿將手中拂塵輕輕一揚起,唇邊的微笑擴大半分,隨口迴道:“言公公辛苦了。”
“不苦不苦,能為常公公和皇後娘娘辦事,是言荀的榮幸。”言荀迴頭望了秀女們一眼,問道:“秀女分宮任職這樣的小事,吩咐小的去做就是了,這次怎麽就勞駕娘娘親自過目了呢?”
聞言,常滿立刻收起剛才那半分笑意,眼神也變得淩厲起來,“娘娘的心思,是你這樣的奴才肆意揣測的嗎?”
言荀到底在宮中還是有曆練的,知道自己失言,舉起右手不輕不重地打起自己的嘴巴來,“瞧我這張臭嘴,該打!該打!”
常滿輕蔑地睨了他一眼,不再多加理會,隨意把他打發走後,接手引領秀女的工作,把人帶入椒房。椒房是皇後居住的宮殿,也就是呂後現在所住的地方。竇漪房暗自吐舌,這個常滿果然是個厲害的人物,難怪能夠在呂後身邊侍奉多年,在宮裏的地位更是屹立不倒。
穿過芳草連株、布置精巧的園子,經踏過漢白玉鋪砌的台階,竇漪房和大夥兒被帶到殿廳之內。椒房之所以被稱作椒房,是因為這裏的牆壁是用花椒樹的花朵混以春泥為漆,色澤嬌柔,溫暖芳香。此時殿中央的月籠香爐中正熏點著月麟香,幽香陣陣,讓人覺得仿似身在天宮。
呂後在雕有龍鳳交首圖案的金玉鑾榻上,鳳眸輕闔,側身半靠著一隻以五彩絲線織就而成的軟枕,身上喪服未解,高聳的淩雲髻上綴著白絲線擰成的白花。常滿躬身向行禮,秀女們應聲跪下叩拜。
“啟稟娘娘,這批就是從八鄉六郡中召來的秀女。正如娘娘懿旨所言,都是家中無官位無士將的良家子,共十三人。”
“嗯”呂後緩緩地張開雙眼,應道:“嬤嬤們都驗好身了嗎?”
“娘娘放心,都驗好了。遵娘娘懿旨,都在她們臂上點上了守宮砂,以守清白之軀。”
呂後的嘴角往上微微一揚,似乎對常滿的安排甚是滿意,抬起手托住線條剛硬的下巴,語氣慵懶地道:“讓她們抬起頭來,讓本宮好好瞧瞧。”
“諾!”常滿應了一聲,轉身讓所有秀女依言而行,全部乖乖地抬起了頭,眼睛依然低垂,不敢迎視主子。
呂後目光如炬,將在場的每一個秀女都打量得清清楚楚。竇漪房偷空覷了一眼,發現她的目光正落在自己的身上,淩厲得好似蓄勢待發的利箭一般,嚇得她連忙低首躲避,小心髒忍不住撲通撲通地跳了起來。
世人皆道呂後陰沉毒辣,看來並沒有言過其實,她的一個眼光就可以把人殺死!竇漪房隻求剛才自己鬥膽的行為沒有被發現,才剛踏入宮門,她可不像成為第一隻犧牲的螻蟻。
半晌過後,呂後依然一語不發,陰沉的臉龐看不出半點情緒。常滿到底在旁伺候多年,多少揣摩到主子的心思,半低著腦袋,輕聲道:“這些都是鄉下丫頭,姿色自然不比先前進宮的那些千金小姐。璞玉尚待巧工,奴才相信,她們經過娘娘的雕琢以後,定然比長安城內的牡丹花更嬌美動人。”
好一個內務總管太監常滿常公公,一句話把呂後的鞋子擦得金光閃閃,竇漪房暗暗佩服,內心已經給他豎起了大拇指,大大地點了個讚!
“姿色確實不如之前的那些女子嬌豔,但也有清新秀氣之美,比鳴鸞殿的那個人好多了。”賜居鳴鑾殿的,正是先帝寵冠後宮,讓呂後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戚夫人。
說起鳴鑾殿,常滿接著向呂後稟報道:“稟娘娘,適才領秀女進宮的管事太監言荀似乎對娘娘這次親選秀女的事情特別留意。奴才聽說,他的侄兒正在鳴鑾殿中當差。”
呂後臉色一沉,從牙縫中擠出話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本宮就知道她是不會死心的。”
“那……娘娘的意思是?”
“她不是說自己憂思過度,身體不適嗎?既然不適,先帝的殯禮就別去了!傳本宮旨意,先帝殯天,沒有龍子卻有封號的嬪妃賜以白綾隨葬,曾經臨幸過而沒有封號的隨行入山守陵,永不得踏出長陵半步!”一連串的安排說得流利通暢,就想早就想好的一樣。
“諾!”常滿領旨便辦,沒有半刻耽誤。在場的秀女們個個聽得大汗淋漓,心驚膽戰。
最後,呂後把她們分派到不同的宮中任職,清蓮和其餘三位秀女被指派到太子宮,另外的一些分別就送給了庶長子齊王劉肥和最幼的養子劉長,獨留下竇漪房置入自己的宮中。
長途跋涉的疲憊再加上連日來嚴重的睡眠不足,竇漪房覺得自己好似一條行走中的鹹魚,丟迴大海也遊不活。清蓮在鄉間務農時習慣早起,情況稍微比她好一點,還能強打起精神來,一路上不忘分神照顧身邊那條搖搖欲睡得鹹魚君。
趕路到長安來的時候,她們十幾個人還能擠下馬車;現在人來到王城準備進宮,全程就隻能用走的了。王宮裏的大臣宮妃,侍從衛士,宮女太監,全都根據嚴格的等級製度,劃分成三五九等。像竇漪房這樣無品無從的菜鳥秀女,怎配駕車乘鑾進宮,不用三跪九拜地進去就已經是祖上積來的福氣。
竇漪房揉了揉惺忪的睡眼,迷糊地打量起四周的情況。在旁負責押送的官兵們個個都板著臉,管事的那幾個太監也是一副趾高氣昂樣子,看起來都不像是和眉善目的人。幸虧自己穿越來這裏以前,在現代好歹是個看慣了辦公室政治的人,諸如察言觀色、四兩撥千斤這樣的本領還是有一定的修煉等級的。
小腦袋又轉了一圈,她接著打量起同期入宮這批秀女來。之前趕路的時候,每經過一個鄉縣就會多幾個秀女加進來,直到現在,她才有機會好好觀察這些女孩子們。畢竟是同期入宮的“同僚”,誰曉得這裏麵有誰下一刻就鯉躍龍門,成為皇帝身邊的寵妾。苟富貴,無相忘!
隻可惜看了一圈,除了一兩個長得還算秀氣清麗的之外,其餘的還不如清蓮靈巧可人。竇漪房努了一下小嘴,什麽國色天香,姿貌絕倫的後宮佳麗三千,電視劇都是騙人的!
清蓮悄悄地推了推竇漪房,細聲提醒道:“我們到了。”
宮門一開,前方豁然開朗,竇漪房被眼前的景象給震懾住了,完全找不到適當的形容詞去描繪眼前的一切。占地之廣,結構之宏偉,匠心之獨造,是她從來都見過的!
一條長長的宮巷在兩旁高聳的城牆之間逶迤,紅牆灰頂,乍眼望去仿佛看不到盡頭。宮門上建有樓闕,飛簷下吊有鏤金八寶銅鈴,迎風搖曳,不時發出清脆悅耳的聲響。頂上雕刻的神獸栩栩如生,仿佛是皇城裏最神聖的守衛,讓人望而生畏。
竇漪房跟著管事的太監一路往前走,眼睛根本忙不過來,每到一處都為之驚歎。整座宮殿依山而建,高低錯落有致,飛簷走壁、雕梁畫棟,讓人目不暇接。走在宮道之上,雖然不是處處植有奇花異草,但鼻間時刻傳來陣陣木質芬芳,一路不曾斷絕。抬頭一看,原來所有的棟掾都是以名貴的蘭木所製,紋理優雅,氣味清香,不若檀木濃鬱,自有一股淡雅芳香。
宮殿以皇室崇尚的重黑色為主調,配以金箔作為點綴,屋頂的掾頭,門扉的雕花,不是貼上箔金,就是塗以金漆,奢華中不失格調,大氣中透著精巧,精美得讓人頭皮發麻。
玉,是宮裏最脫俗的君子。王宮的地麵由漢白玉所砌成,殿閣的門麵上也鑲嵌著玉石,溫潤剔透,巧奪天工。迴廊間的欄杆上亦雕刻著典雅秀麗圖案和花紋,青色的窗戶拚接起來,就像是畫一樣的美。
更讓她驚歎的,是皇宮各處匠心獨到的亭台樓閣,假山流水。一灣碧水繞宮而建,從章城門將城外的泬水引進宮中,匯成滄池,所經之處流水淙淙,別有一番情趣。假山異石形狀各異,趣味盎然,處處透露出工匠的巧思,讓長居宮中的人,也能感受到自然之美。
竇漪房真的不敢相信,這一切都是人力所為。究竟要花費多少人力物力,才能造出這堪比天庭的王宮。難怪當年劉邦初見未央宮的時候,都忍不住問蕭何,是怎麽把這樣瑰麗的宮殿建造起來的!
她都還沒看夠,前行的隊伍卻突然停了下來;一迴神,領頭的管事太監言荀已經把她們帶到一座宮苑內。與外麵的黑金奢華稍有區別,這裏麵的色調更暖和了些,讓人感到一種不由自主會放鬆自若的感覺。
言荀向立在宮門前一位年紀稍大的公公恭敬地行了個禮,竇漪房好奇地把頭往前探去,隻見那人身穿深藍絲錦宮服,襟邊上滾著金底黑線繡成的如意祥雲花紋,眉眼低垂,頭發和眉毛都已經灰白,臉上帶著深不可測的微笑,笑意從未到達眼底,一看便知是位在宮裏資曆深、地位高的太監。
“常公公金安,應娘娘懿旨,小奴將秀女們都帶來了。”言荀和那人的年紀差不多,但說話的時候一直彎著腰,語氣輕柔,不敢造次。
原來他就是內務總管太監常滿,難怪他一出現,押送的官兵和管事太監全都露出一副又敬又怕的樣子。人雖還未正式進宮,但常滿的大名早已如雷貫耳。人人都知道他是呂後身邊最寵信的宮人,事無大小都必須先經過常公公的檢閱,方可去到呂後的鳳駕之前等候定奪。
常滿將手中拂塵輕輕一揚起,唇邊的微笑擴大半分,隨口迴道:“言公公辛苦了。”
“不苦不苦,能為常公公和皇後娘娘辦事,是言荀的榮幸。”言荀迴頭望了秀女們一眼,問道:“秀女分宮任職這樣的小事,吩咐小的去做就是了,這次怎麽就勞駕娘娘親自過目了呢?”
聞言,常滿立刻收起剛才那半分笑意,眼神也變得淩厲起來,“娘娘的心思,是你這樣的奴才肆意揣測的嗎?”
言荀到底在宮中還是有曆練的,知道自己失言,舉起右手不輕不重地打起自己的嘴巴來,“瞧我這張臭嘴,該打!該打!”
常滿輕蔑地睨了他一眼,不再多加理會,隨意把他打發走後,接手引領秀女的工作,把人帶入椒房。椒房是皇後居住的宮殿,也就是呂後現在所住的地方。竇漪房暗自吐舌,這個常滿果然是個厲害的人物,難怪能夠在呂後身邊侍奉多年,在宮裏的地位更是屹立不倒。
穿過芳草連株、布置精巧的園子,經踏過漢白玉鋪砌的台階,竇漪房和大夥兒被帶到殿廳之內。椒房之所以被稱作椒房,是因為這裏的牆壁是用花椒樹的花朵混以春泥為漆,色澤嬌柔,溫暖芳香。此時殿中央的月籠香爐中正熏點著月麟香,幽香陣陣,讓人覺得仿似身在天宮。
呂後在雕有龍鳳交首圖案的金玉鑾榻上,鳳眸輕闔,側身半靠著一隻以五彩絲線織就而成的軟枕,身上喪服未解,高聳的淩雲髻上綴著白絲線擰成的白花。常滿躬身向行禮,秀女們應聲跪下叩拜。
“啟稟娘娘,這批就是從八鄉六郡中召來的秀女。正如娘娘懿旨所言,都是家中無官位無士將的良家子,共十三人。”
“嗯”呂後緩緩地張開雙眼,應道:“嬤嬤們都驗好身了嗎?”
“娘娘放心,都驗好了。遵娘娘懿旨,都在她們臂上點上了守宮砂,以守清白之軀。”
呂後的嘴角往上微微一揚,似乎對常滿的安排甚是滿意,抬起手托住線條剛硬的下巴,語氣慵懶地道:“讓她們抬起頭來,讓本宮好好瞧瞧。”
“諾!”常滿應了一聲,轉身讓所有秀女依言而行,全部乖乖地抬起了頭,眼睛依然低垂,不敢迎視主子。
呂後目光如炬,將在場的每一個秀女都打量得清清楚楚。竇漪房偷空覷了一眼,發現她的目光正落在自己的身上,淩厲得好似蓄勢待發的利箭一般,嚇得她連忙低首躲避,小心髒忍不住撲通撲通地跳了起來。
世人皆道呂後陰沉毒辣,看來並沒有言過其實,她的一個眼光就可以把人殺死!竇漪房隻求剛才自己鬥膽的行為沒有被發現,才剛踏入宮門,她可不像成為第一隻犧牲的螻蟻。
半晌過後,呂後依然一語不發,陰沉的臉龐看不出半點情緒。常滿到底在旁伺候多年,多少揣摩到主子的心思,半低著腦袋,輕聲道:“這些都是鄉下丫頭,姿色自然不比先前進宮的那些千金小姐。璞玉尚待巧工,奴才相信,她們經過娘娘的雕琢以後,定然比長安城內的牡丹花更嬌美動人。”
好一個內務總管太監常滿常公公,一句話把呂後的鞋子擦得金光閃閃,竇漪房暗暗佩服,內心已經給他豎起了大拇指,大大地點了個讚!
“姿色確實不如之前的那些女子嬌豔,但也有清新秀氣之美,比鳴鸞殿的那個人好多了。”賜居鳴鑾殿的,正是先帝寵冠後宮,讓呂後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的戚夫人。
說起鳴鑾殿,常滿接著向呂後稟報道:“稟娘娘,適才領秀女進宮的管事太監言荀似乎對娘娘這次親選秀女的事情特別留意。奴才聽說,他的侄兒正在鳴鑾殿中當差。”
呂後臉色一沉,從牙縫中擠出話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本宮就知道她是不會死心的。”
“那……娘娘的意思是?”
“她不是說自己憂思過度,身體不適嗎?既然不適,先帝的殯禮就別去了!傳本宮旨意,先帝殯天,沒有龍子卻有封號的嬪妃賜以白綾隨葬,曾經臨幸過而沒有封號的隨行入山守陵,永不得踏出長陵半步!”一連串的安排說得流利通暢,就想早就想好的一樣。
“諾!”常滿領旨便辦,沒有半刻耽誤。在場的秀女們個個聽得大汗淋漓,心驚膽戰。
最後,呂後把她們分派到不同的宮中任職,清蓮和其餘三位秀女被指派到太子宮,另外的一些分別就送給了庶長子齊王劉肥和最幼的養子劉長,獨留下竇漪房置入自己的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