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何為人?
人和其他動物有何不同?
最通常的答案,一般是“工具的發明”、“火焰的使用”、“語言的出現”,導致人類與其他生物區分,獨自成為高等智慧生物。
但這些迴答雖然簡單易懂,但它們卻敗在太過粗略上。
導致很容易產生這樣的聯想。
既然火焰是決定因素,那是不是某種生命進化出了這一能力,它就可以取代人類的位置?
說到製作、使用工具的話,猩猩、獼猴、烏鴉它們也都會啊,為什麽獨獨我們要與眾不同?
語言的話,聽說虎鯨挺發達……
想到最後,就很容易有這麽的念頭——我們人類把自己看的這麽高,是不是太過無恥了?
但從動物行為學的角度出發,李維個人感覺這份對自我的疑惑純粹是瞎想。
將自個自詡為高等智慧生物,壓根不是人類狂妄,而是真一個能打都沒有。
哪怕對其他生物,說一句“我不是不是針對誰,在場各位都是辣雞”,也算不上多過分。
因為人類本來就是如此不同。
火啊、語言啊、工具啊,這些答案其實是失敗在“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這一點上。
隻籠統的講述了火啊,語言啊,工具啊是我們區別其他生物的標誌,卻沒有解釋“人類發明工具的原因”、“又為什麽能夠運用火”、“何以出現了這麽複雜的語言”。
它背後涉及的東西,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學習行為。
這裏所講的學習,是動物借助個體生活經曆和經驗,使自身行為發生適應性變化的過程。一般來說,動物在特定刺激場合下發生了變化,與過去有所不同,就可以認為是一種學習。
它和本能這個概念相對應。
後者比較好理解,可以將其定義為一些天生就有的行為趨勢。本能是通過無數代的自然選擇進化出現的,烙印在生物的基因裏。
用句流行的話講,這就是一個後天,一個先天。
蜘蛛的織網能力,就是天然懂得的。
蜜蜂生來就有尋找花朵收集蜂蜜的行為趨勢,它們另一項天賦技能,是自己用蜂蠟編織出蜂房。這些蜂房呈正六邊形,大小完全一樣,即使用嚴格的幾何學眼光審視都無可挑剔。
於此類似,織巢鳥編織巨大鳥巢的能力,也一樣不用學習,生來就懂。依托一些簡單的固定行為型,這些小鳥光像機器一樣運動,編造出令人歎為觀止的造物。
凡此種種,都可以說是這些生物的本能,這是無數代的自然選擇留給它們的遺產。
和先天的本能不同,後天的學習能力,卻依靠生物個體自己的努力。它們需要在發育過程中,一步步積累經驗。
比如獅子,它發育到六個月,才能捕食一些小型的動物,兩年後才能徹底長大。對於它們而言,隻有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不斷學習模擬成獸的各種動作和捕食行為,才能掌握相應的狩獵本領。
對於眾多壽命很長,腦容量很高的生物來講,學習行為是十分重要的。它們通過這一能力,可迅猛提高自己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
如第二張金屬片說的那樣,通過對人類的學習,島嶼上的猴子懂得了用石頭砸貝殼的技能,這對它們而言,可相當於多了一種全新的食物來源。從而讓它們在這個島嶼的生存能力提高了幾個量級。
人類在本能上的表現,也許並不比其他動物要高上多少。但在學習行為這一點上,卻甩開了其他動物一大截。
因為在學習能力上,人類進化到了全新的維度。
但即使認可了這兩張金屬片的聯係,李維還是心存僥幸。
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他又翻找地上的瓦片,終於發現了隱藏其中的最後一張金屬片。
不顧他人的目光,李維迫不及待的將這片金屬片整理出來。然後,瞪大了眼睛朝上看去,想發現一些不同來。
大約十數秒後,李維整個身子都在顫抖。
如果隻是一張,那可以用巧合解釋。
兩張都有關聯,萬裏出一的偶然,並非沒有可能啊。
但到了這第三張,居然還和它有關,再說它們講的不是這件事,李維自個都感覺這是睜眼說瞎話。
沒有錯,這一刻他無比肯定,這三張金屬片所講的內容確實是他想的那樣。
因為這一頁,居然連經典條件反射都出來了。
大體來說,這張金屬片依然是一則航海趣聞。
裏邊的內容是兩件事。
第一件是某艘海船上托運一隻珍貴鸚鳥的經曆。
這隻鳥被飼養在一個巨大的籠子裏,和其他珍惜貨物一起放在一處保衛森嚴的船艙中。它由專人負責飼養,但由於防範的需要,飼養人員隻能每天一次給它運送特定的食物和水。並在運送之前,還得由守衛者為其打開艙門前厚重的鏈鎖。等到這隻鸚鳥上岸,賣給一個貴婦後,它很長時間都有一個很獨特的行為——每當聽到類似鎖鏈的聲音,都會自動飛到籠中取食的地方。
和它相對應的第二件,則是一個養花的經曆。
上邊說了一種出生沙漠地帶的花。每到傍晚,這種夜球花會閉合花葉,縮成一個圓球。而一到白天,受到被陽光照射,則會自動盛開。這個習性恆定不變,哪怕是天氣溫和的地方,它也會自動如此。
有趣的是,將它放在屋子裏,即使沒到晚上,隻是為它遮上黑連,讓它周圍變暗,夜球花也會合葉變成一個花球。晚上處在一片燈火輝煌中,它依然會燦爛的盛開。
於是,有人依照上邊的事,對它做了一個試驗。
那就是每次給夜球話周圍遮上黑簾時,先對它搖一下鈴鐺。試驗了十幾天後,再拿著鈴鐺對搖鈴,看它會不會像那隻鳥一樣。結果這個試驗一連做了幾年,直到這株夜球花生命完結了,也沒讓它學習聽到鈴鐺的聲音就閉合花葉。
上邊都說得這麽清楚明白了,還很特別的給出一個對比,李維感覺自己再不看出問題,他就是真是一個傻子。
這什麽鸚鳥聞聲吃食,基本是就是虐狗狂魔巴布羅夫的——狗與唾液的實驗的翻版,標準到他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經典條件反射可是學習行為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一理論的出現,可是在生物學、心理學掀開了一場革命般的運動。
人和其他動物有何不同?
最通常的答案,一般是“工具的發明”、“火焰的使用”、“語言的出現”,導致人類與其他生物區分,獨自成為高等智慧生物。
但這些迴答雖然簡單易懂,但它們卻敗在太過粗略上。
導致很容易產生這樣的聯想。
既然火焰是決定因素,那是不是某種生命進化出了這一能力,它就可以取代人類的位置?
說到製作、使用工具的話,猩猩、獼猴、烏鴉它們也都會啊,為什麽獨獨我們要與眾不同?
語言的話,聽說虎鯨挺發達……
想到最後,就很容易有這麽的念頭——我們人類把自己看的這麽高,是不是太過無恥了?
但從動物行為學的角度出發,李維個人感覺這份對自我的疑惑純粹是瞎想。
將自個自詡為高等智慧生物,壓根不是人類狂妄,而是真一個能打都沒有。
哪怕對其他生物,說一句“我不是不是針對誰,在場各位都是辣雞”,也算不上多過分。
因為人類本來就是如此不同。
火啊、語言啊、工具啊,這些答案其實是失敗在“知其然,而不能知其所以然”這一點上。
隻籠統的講述了火啊,語言啊,工具啊是我們區別其他生物的標誌,卻沒有解釋“人類發明工具的原因”、“又為什麽能夠運用火”、“何以出現了這麽複雜的語言”。
它背後涉及的東西,是生物學意義上的學習行為。
這裏所講的學習,是動物借助個體生活經曆和經驗,使自身行為發生適應性變化的過程。一般來說,動物在特定刺激場合下發生了變化,與過去有所不同,就可以認為是一種學習。
它和本能這個概念相對應。
後者比較好理解,可以將其定義為一些天生就有的行為趨勢。本能是通過無數代的自然選擇進化出現的,烙印在生物的基因裏。
用句流行的話講,這就是一個後天,一個先天。
蜘蛛的織網能力,就是天然懂得的。
蜜蜂生來就有尋找花朵收集蜂蜜的行為趨勢,它們另一項天賦技能,是自己用蜂蠟編織出蜂房。這些蜂房呈正六邊形,大小完全一樣,即使用嚴格的幾何學眼光審視都無可挑剔。
於此類似,織巢鳥編織巨大鳥巢的能力,也一樣不用學習,生來就懂。依托一些簡單的固定行為型,這些小鳥光像機器一樣運動,編造出令人歎為觀止的造物。
凡此種種,都可以說是這些生物的本能,這是無數代的自然選擇留給它們的遺產。
和先天的本能不同,後天的學習能力,卻依靠生物個體自己的努力。它們需要在發育過程中,一步步積累經驗。
比如獅子,它發育到六個月,才能捕食一些小型的動物,兩年後才能徹底長大。對於它們而言,隻有在這段漫長的時間不斷學習模擬成獸的各種動作和捕食行為,才能掌握相應的狩獵本領。
對於眾多壽命很長,腦容量很高的生物來講,學習行為是十分重要的。它們通過這一能力,可迅猛提高自己對於環境的適應能力。
如第二張金屬片說的那樣,通過對人類的學習,島嶼上的猴子懂得了用石頭砸貝殼的技能,這對它們而言,可相當於多了一種全新的食物來源。從而讓它們在這個島嶼的生存能力提高了幾個量級。
人類在本能上的表現,也許並不比其他動物要高上多少。但在學習行為這一點上,卻甩開了其他動物一大截。
因為在學習能力上,人類進化到了全新的維度。
但即使認可了這兩張金屬片的聯係,李維還是心存僥幸。
在這種心理的作用下,他又翻找地上的瓦片,終於發現了隱藏其中的最後一張金屬片。
不顧他人的目光,李維迫不及待的將這片金屬片整理出來。然後,瞪大了眼睛朝上看去,想發現一些不同來。
大約十數秒後,李維整個身子都在顫抖。
如果隻是一張,那可以用巧合解釋。
兩張都有關聯,萬裏出一的偶然,並非沒有可能啊。
但到了這第三張,居然還和它有關,再說它們講的不是這件事,李維自個都感覺這是睜眼說瞎話。
沒有錯,這一刻他無比肯定,這三張金屬片所講的內容確實是他想的那樣。
因為這一頁,居然連經典條件反射都出來了。
大體來說,這張金屬片依然是一則航海趣聞。
裏邊的內容是兩件事。
第一件是某艘海船上托運一隻珍貴鸚鳥的經曆。
這隻鳥被飼養在一個巨大的籠子裏,和其他珍惜貨物一起放在一處保衛森嚴的船艙中。它由專人負責飼養,但由於防範的需要,飼養人員隻能每天一次給它運送特定的食物和水。並在運送之前,還得由守衛者為其打開艙門前厚重的鏈鎖。等到這隻鸚鳥上岸,賣給一個貴婦後,它很長時間都有一個很獨特的行為——每當聽到類似鎖鏈的聲音,都會自動飛到籠中取食的地方。
和它相對應的第二件,則是一個養花的經曆。
上邊說了一種出生沙漠地帶的花。每到傍晚,這種夜球花會閉合花葉,縮成一個圓球。而一到白天,受到被陽光照射,則會自動盛開。這個習性恆定不變,哪怕是天氣溫和的地方,它也會自動如此。
有趣的是,將它放在屋子裏,即使沒到晚上,隻是為它遮上黑連,讓它周圍變暗,夜球花也會合葉變成一個花球。晚上處在一片燈火輝煌中,它依然會燦爛的盛開。
於是,有人依照上邊的事,對它做了一個試驗。
那就是每次給夜球話周圍遮上黑簾時,先對它搖一下鈴鐺。試驗了十幾天後,再拿著鈴鐺對搖鈴,看它會不會像那隻鳥一樣。結果這個試驗一連做了幾年,直到這株夜球花生命完結了,也沒讓它學習聽到鈴鐺的聲音就閉合花葉。
上邊都說得這麽清楚明白了,還很特別的給出一個對比,李維感覺自己再不看出問題,他就是真是一個傻子。
這什麽鸚鳥聞聲吃食,基本是就是虐狗狂魔巴布羅夫的——狗與唾液的實驗的翻版,標準到他簡直懷疑自己的眼睛,經典條件反射可是學習行為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
這一理論的出現,可是在生物學、心理學掀開了一場革命般的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