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時犯了難,看情況我們得要過對麵去,隻是不知道要怎麽過河。
“杜郎你看那邊!”李芯突然道
我聞聲順著她指的方向往那邊看,卻見那邊黑壓壓一片,隻是河上有片地方比周圍黑的厲害,感覺像有什麽。
與李芯走到那邊,走近一看,發現是座鐵索橋。橋麵離水麵極近,有些激起來的水花已經濺過了橋麵。橋上還鋪著木板,隻是浸泡的時間久了,已經泡的酥爛了。
“一會我們沿著橋邊上,我走前麵,你後麵跟上,你有一隻手不好使,所以一定要握緊了,保持好平衡”我看清了情況,對李芯道
“恩”待李芯同意,我挽好了長袍上了鐵索。
右手使力抓著鐵索,左手舉著火把給李芯照明,走一步鐵索還晃半天,才走出十幾米就覺得吃力了。挺著走到了橋中間,鐵索浸到了水裏滿,過了水流最大的地方,冒出的冷汗已經打濕了額頭。鞋子已經被冷水浸濕,緊貼著腳麵。已經立冬有些時日,加上又是地底下,溫度極低,手指早已經僵了。
“呀!”剛轉頭看了眼前麵的鐵索下腳,突然就聽到李芯驚喊了聲,趕忙轉過頭,看見她吊在鐵索上努力往上爬,右腳落在水裏,像被什麽勾住了。
“怎麽了?”
“不,不知道,有什麽咬著……”李芯苦了臉
聽了我把火把給她拿著,彎了腰下去拔她的腳,咬牙使了半天勁,突然見兩個黑洞洞的眼眶冒出了水麵。
是個人頭,頭發亂糟糟披散著,臉上的肉還沒完全腐爛,在水裏泡的久了,有些發白地腫。可能是從上流衝下來的,隻是不見身子。
伸手把李芯的腳從骷髏嘴裏拔了出來,順流扔了出去。
“被什麽勾住了?”李芯問
“哦沒什麽,一團水草而已”
取過了火把,又繼續向前,有驚無險過了索橋。
沿著河邊走了好一段距離,都是山體冒出來的巨石,根本看不見有什麽入口,我開始懷疑是不是走錯方向了,正皺眉想著,前麵出現在光線邊緣的景象讓我眼睛一亮。
是道城門,通體用了一塊巨石,嵌在了山體裏。
我們興奮地衝了過去,可看到城門緊閉時,又犯了難。試著推了下,發現門紋絲未動。
“應該有機關”李芯道
聞言沿著城門左右摸索,找了幾處可疑的小塊石頭,摳不下來,又沒法轉動,犯了難。
“杜郎,你能搬走這塊石頭嗎?”李芯突然道
我走了過去,她正指著處給我看。那塊石頭挺大,看著就沉。
“你覺得這是機關?”我問
李芯搖了搖頭,“不清楚,隻是我發現它好像可以拿出來”
“你拿著”我把火把給了李芯,擼起袖子,摳住那石頭的邊,使盡力氣往外扯。突然聽到從山裏響起一陣鐵索拖拉的聲音,驚訝地看著那邊石門,隻見石門沉重地開啟了個口。
小心地從城門開口往裏望,裏麵黑漆漆地嚇人。城門開口處形成了個風口,火光給冷風吹得亂抖,風大的像是有人在背後推一樣。
我們進了城門,舉著火把左右照了下,突然發現個好東西,道兩邊的牆上插著兩隻火把,估計是造這的人留下的。我忙取下了那兩隻火把點上,給了李芯一隻,把快燒沒了的那隻舊的扔到一邊。有了兩隻火把,能照見的範圍一下大了不少。
地上是磚石鋪成,兩邊也明顯是人工修整過,我現在確定了這裏是誰的墓。沿著甬道走到了底,突然麵前橫出了一條路,寬度足有四輛馬車寬。
李芯看著吃驚不小,舉著火把看了看,突然麵色沉重地看著我。
“杜郎,我想,這裏是哪個人的墳塚”
“看出來了”我迴道
“不,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李芯搖頭,“你可對風水有見解?”
“什麽意思?”我不解
李芯解釋,“風水,又名堪輿,本為相地之術,晉郭璞《葬書》有雲:‘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停!你想說什麽?”我製止李芯
“從先前過來的那些地方,那座城門,還有看到眼前這條道時,我確定了這裏是座陵,而且,還是座帝陵”李芯道
我大驚,還以為隻是哪個有點錢或權的人的墓,怎麽成帝陵了?
李芯繼續道:“風水學分陰宅陽宅,無論是陰宅還是陽宅,都講究環山抱水、順乘生氣。長安可是說是風水集大成者,四周山脈環抱,八水環繞。以長安風水為例,常人選擇修建墓地,都會選擇背山麵水之地。”
“所以?”
“可子午峪之地,不適合修墓”李芯道,“子午峪北麵是關中平原,可南麵全是連綿起伏的山脈,墓地修建講究坐北朝南,負陰抱陽,所以,要選墓址,應該是在長安城周圍,而不是子午峪。”
我有點明白了,李芯是覺得子午峪裏出現帝陵不合理,有違風水。
“在那兩個陪葬墓時我就察覺到了,可是一直不敢確定,不相信有人會把自己的墓修到這裏,等過了那座索橋,到了這裏,我才敢確定是座陵墓。若我沒猜錯,在這座陵的其它三個方向,還有三座城門。”李芯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剛過的那條河,是護城河?那我們站的位置上麵就是神道了?”我問道
“應該是”李芯不確定
“那好辦了,既然是墓,肯定被人盜過,我們現在找到盜洞就好說了”按時間現在外麵天都黑了,肚子餓著,我隻想趕緊出去。
“我們走吧”走了兩步發現李芯沒跟上來,停下迴頭看她,
“杜郎,我……”李芯欲言又止,“算了,走吧”
我疑惑了一下,也沒多在意,跟上了李芯。
“杜郎你看那邊!”李芯突然道
我聞聲順著她指的方向往那邊看,卻見那邊黑壓壓一片,隻是河上有片地方比周圍黑的厲害,感覺像有什麽。
與李芯走到那邊,走近一看,發現是座鐵索橋。橋麵離水麵極近,有些激起來的水花已經濺過了橋麵。橋上還鋪著木板,隻是浸泡的時間久了,已經泡的酥爛了。
“一會我們沿著橋邊上,我走前麵,你後麵跟上,你有一隻手不好使,所以一定要握緊了,保持好平衡”我看清了情況,對李芯道
“恩”待李芯同意,我挽好了長袍上了鐵索。
右手使力抓著鐵索,左手舉著火把給李芯照明,走一步鐵索還晃半天,才走出十幾米就覺得吃力了。挺著走到了橋中間,鐵索浸到了水裏滿,過了水流最大的地方,冒出的冷汗已經打濕了額頭。鞋子已經被冷水浸濕,緊貼著腳麵。已經立冬有些時日,加上又是地底下,溫度極低,手指早已經僵了。
“呀!”剛轉頭看了眼前麵的鐵索下腳,突然就聽到李芯驚喊了聲,趕忙轉過頭,看見她吊在鐵索上努力往上爬,右腳落在水裏,像被什麽勾住了。
“怎麽了?”
“不,不知道,有什麽咬著……”李芯苦了臉
聽了我把火把給她拿著,彎了腰下去拔她的腳,咬牙使了半天勁,突然見兩個黑洞洞的眼眶冒出了水麵。
是個人頭,頭發亂糟糟披散著,臉上的肉還沒完全腐爛,在水裏泡的久了,有些發白地腫。可能是從上流衝下來的,隻是不見身子。
伸手把李芯的腳從骷髏嘴裏拔了出來,順流扔了出去。
“被什麽勾住了?”李芯問
“哦沒什麽,一團水草而已”
取過了火把,又繼續向前,有驚無險過了索橋。
沿著河邊走了好一段距離,都是山體冒出來的巨石,根本看不見有什麽入口,我開始懷疑是不是走錯方向了,正皺眉想著,前麵出現在光線邊緣的景象讓我眼睛一亮。
是道城門,通體用了一塊巨石,嵌在了山體裏。
我們興奮地衝了過去,可看到城門緊閉時,又犯了難。試著推了下,發現門紋絲未動。
“應該有機關”李芯道
聞言沿著城門左右摸索,找了幾處可疑的小塊石頭,摳不下來,又沒法轉動,犯了難。
“杜郎,你能搬走這塊石頭嗎?”李芯突然道
我走了過去,她正指著處給我看。那塊石頭挺大,看著就沉。
“你覺得這是機關?”我問
李芯搖了搖頭,“不清楚,隻是我發現它好像可以拿出來”
“你拿著”我把火把給了李芯,擼起袖子,摳住那石頭的邊,使盡力氣往外扯。突然聽到從山裏響起一陣鐵索拖拉的聲音,驚訝地看著那邊石門,隻見石門沉重地開啟了個口。
小心地從城門開口往裏望,裏麵黑漆漆地嚇人。城門開口處形成了個風口,火光給冷風吹得亂抖,風大的像是有人在背後推一樣。
我們進了城門,舉著火把左右照了下,突然發現個好東西,道兩邊的牆上插著兩隻火把,估計是造這的人留下的。我忙取下了那兩隻火把點上,給了李芯一隻,把快燒沒了的那隻舊的扔到一邊。有了兩隻火把,能照見的範圍一下大了不少。
地上是磚石鋪成,兩邊也明顯是人工修整過,我現在確定了這裏是誰的墓。沿著甬道走到了底,突然麵前橫出了一條路,寬度足有四輛馬車寬。
李芯看著吃驚不小,舉著火把看了看,突然麵色沉重地看著我。
“杜郎,我想,這裏是哪個人的墳塚”
“看出來了”我迴道
“不,我想說的不是這個”李芯搖頭,“你可對風水有見解?”
“什麽意思?”我不解
李芯解釋,“風水,又名堪輿,本為相地之術,晉郭璞《葬書》有雲:‘葬者,乘生氣也,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之風水,風水之法,得水為上,藏風次之。’”
“停!你想說什麽?”我製止李芯
“從先前過來的那些地方,那座城門,還有看到眼前這條道時,我確定了這裏是座陵,而且,還是座帝陵”李芯道
我大驚,還以為隻是哪個有點錢或權的人的墓,怎麽成帝陵了?
李芯繼續道:“風水學分陰宅陽宅,無論是陰宅還是陽宅,都講究環山抱水、順乘生氣。長安可是說是風水集大成者,四周山脈環抱,八水環繞。以長安風水為例,常人選擇修建墓地,都會選擇背山麵水之地。”
“所以?”
“可子午峪之地,不適合修墓”李芯道,“子午峪北麵是關中平原,可南麵全是連綿起伏的山脈,墓地修建講究坐北朝南,負陰抱陽,所以,要選墓址,應該是在長安城周圍,而不是子午峪。”
我有點明白了,李芯是覺得子午峪裏出現帝陵不合理,有違風水。
“在那兩個陪葬墓時我就察覺到了,可是一直不敢確定,不相信有人會把自己的墓修到這裏,等過了那座索橋,到了這裏,我才敢確定是座陵墓。若我沒猜錯,在這座陵的其它三個方向,還有三座城門。”李芯說道
“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剛過的那條河,是護城河?那我們站的位置上麵就是神道了?”我問道
“應該是”李芯不確定
“那好辦了,既然是墓,肯定被人盜過,我們現在找到盜洞就好說了”按時間現在外麵天都黑了,肚子餓著,我隻想趕緊出去。
“我們走吧”走了兩步發現李芯沒跟上來,停下迴頭看她,
“杜郎,我……”李芯欲言又止,“算了,走吧”
我疑惑了一下,也沒多在意,跟上了李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