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奪兵權
將軍在上:刁蠻嬌妻要造反 作者:小懶花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斬,自然是有人拉著馮相躲開,但是皇上的劍依然是重重地砍在了地上——也就說,如果剛才馮相非要剛硬試探一下皇上的話,這一劍就真的要了馮相的命了。
這可跟以往朝堂上的諫官“以命進言”不同,是皇上真正想要殺人。
朝臣們的臉色都變了,沒人再敢跟皇上頂撞,可是從這一刻起,大家心裏卻也再不認同皇上了。
兵符在兵部侍郎手裏,終究是交給了皇上。
皇上拿著兵符,頓時鬆了一口氣,就在這個時候,蕭太後跌跌撞撞地從後麵趕上來,怒斥道:“兵符不可以給他!”
大家一看,連蕭太後都出來摻和了,真是有些胡鬧了。
蕭太後自知沒有說服力,拍拍手,讓人從後麵抬上來一個人,大家一看,那被人抬上來的,正是日常伺候皇上的老太監貝川川。
此刻貝川川渾身是血,十分可怖。
大殿之中鴉雀無聲,大家心中有無數個可怕的念頭,但是沒人敢說出來。
蕭太後渾身發抖,也不知是氣的,亦或是驚懼所製。
蕭太後怎麽也沒想到,她今天早上帶著大皇子去探望皇上,想在皇上麵前給大皇子刷一波好感,沒想到推開皇上寢殿的門便看到了那樣慘烈的景象 。
她都多少年沒有見著那麽多的血了,好像整個大殿都是。
大殿的地上躺著一個人,蕭太後讓人抱走大皇子,又找了人進去看,才知道地上躺著的人是貝川川。
可是皇上不見了。
蕭太後慌了神,正在這時,侍衛說貝川川好像還有氣息,便連忙請了太醫來看,太醫給貝川川用藥施針,貝川川才說出昨日的事。
“太後娘娘……皇上、皇上他殺了皇後!”貝川川氣若遊絲,竭盡全力讓聲音清楚一些。
蕭太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麽?皇上殺了皇後?”
貝川川點頭:“老奴攔不住……是章頭領闖進來,帶走了皇後。”
“章遠行?帶走了皇後?”蕭太後更是一頭霧水,半天才反應過來。
“你是說,皇上在大殿中殺了皇後,你前去阻攔,因而你身上也滿是傷口。後來羽林軍領軍章遠行進來,帶走了皇後?”蕭太後震驚了。
貝川川點頭。
大梁的皇上,親手殺了大梁的皇帝,這多可笑!
可是現在不是震驚的時候,因為前頭傳來消息,說皇上竟然在上朝!
一個才殺了自己皇後跟伺候自己多年老奴的皇帝,竟然可以一切如常地去上朝?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一次便是蕭太後也忍無可忍,急匆匆地趕去前殿了。
怕她的話不足為證——因為平日裏蕭太後便與皇上勢同水火,蕭太後便讓人草草給貝川川治了傷,帶著他一起去了。
就因為這邊耽誤了一會兒,那頭皇上已經拿到了兵符,見蕭太後來,也不驚不懼。
聽她說完,更是冷笑:“太後說朕殺了皇後,可有證據?”
這個……自然是沒有的。皇後的屍體被章遠行帶走了,怎麽還會有證據?
大殿裏的血可以說是貝川川身上的,如今不過是皇後失蹤了而已,還真不能說是皇上殺的。
蕭太後一時語塞,說不下去。
皇上補充道:“太後來的正好,朕正想說,皇後謝氏不守婦道,與羽林軍頭領章遠行私情暴露,刺傷朕與太監貝川川,已經私逃出宮,朕這便要出宮去捉拿謝氏與章遠行二人!”
貝川川心中苦笑,咳出血了,再說不出話,眼睜睜看著皇上這樣顛倒黑白。
可是對於朝下那些臣子來說,君君臣臣已經是他們深入骨髓的東西了,相比起蕭太後說皇上殺了皇後的不可思議,大家更寧願相信是謝皇後跟章頭領有了首尾。
畢竟,從來誤國的隻有女子,男人們是絕對不會誤國的。
大家都選擇性地相信了皇上,這樣一來,前麵的事也就說得通了。
一定是因為謝皇後跟章頭領有了首尾,被皇上發現了,所以下藥害皇上,皇上醒來之後因為藥效癡癡傻傻所以沒能說明白,但是此刻已然明白。
不然怎麽解釋他們找方士,想要用藥穩住皇上的情況,結果找到謝皇後那裏,謝皇後麵不改色地說早已將那方士殺了。
一定是謝皇後故意的!
朝中立刻就有一大半人相信了皇上,對於皇上剛才的舉動好像也能夠理解了。
畢竟沒有哪個男人能夠忍受妻子給自己戴綠帽子的,皇上因為這件事暴怒失去了理智也是能夠理解的。
不少臣子都趁著是為首的幾個大臣沒有說話,紛紛跳出來站在皇上這邊:“皇上,我們跟您一起去!”
皇上含笑點頭:“好,你們都是我大梁最忠貞的臣子!朕必定不會忘了你們的!”
那些被皇上視線掃到的臣子們都高興起來,擁著皇上出宮了。
馮相跟嚴閣老心中巨震,雖然大梁朝三朝皇帝各種事情都有,元恆帝那一帶,元後監國,跟元恆帝一同上戰場殺敵。
安樂帝這一代,做弟弟的奪了哥哥的皇位,還對親侄子侄女追殺絕不手軟,又沒做幾年皇帝就嗑藥死了。
說起來,哪個都不尋常,可是再怎麽不尋常,他們也還是對皇上如今的舉動感到震驚,不可理解。
隻是看起來,現在皇上也並不需要他們的理解,拋去了枷鎖的皇上,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變本加厲了。
皇上出宮,蕭太後看著貝川川,一揮手:“送他去太醫屬!”
便趕緊讓人請蕭國舅跟蕭鴻軒入宮。
而此刻皇上已經趕到京郊,看到了那五萬大軍,皇上站在五萬大軍前頭,說道:“東海王霍振熙私通皇後與羽林軍頭領章遠行,要謀反,被朕察覺,如今章遠行帶著皇後私逃出宮,丟盡我大梁臉麵!成為天下笑柄,現在朕要親自帶兵討伐東海,可有人願意?”
軍營之中從來軍令如山,皇上將兵符高高舉起,不,甚至不用兵符,皇上在此,還有誰敢不聽的?
頓時京郊軍營中便響起如山的唿聲:“討伐東海!討伐東海!”
這可跟以往朝堂上的諫官“以命進言”不同,是皇上真正想要殺人。
朝臣們的臉色都變了,沒人再敢跟皇上頂撞,可是從這一刻起,大家心裏卻也再不認同皇上了。
兵符在兵部侍郎手裏,終究是交給了皇上。
皇上拿著兵符,頓時鬆了一口氣,就在這個時候,蕭太後跌跌撞撞地從後麵趕上來,怒斥道:“兵符不可以給他!”
大家一看,連蕭太後都出來摻和了,真是有些胡鬧了。
蕭太後自知沒有說服力,拍拍手,讓人從後麵抬上來一個人,大家一看,那被人抬上來的,正是日常伺候皇上的老太監貝川川。
此刻貝川川渾身是血,十分可怖。
大殿之中鴉雀無聲,大家心中有無數個可怕的念頭,但是沒人敢說出來。
蕭太後渾身發抖,也不知是氣的,亦或是驚懼所製。
蕭太後怎麽也沒想到,她今天早上帶著大皇子去探望皇上,想在皇上麵前給大皇子刷一波好感,沒想到推開皇上寢殿的門便看到了那樣慘烈的景象 。
她都多少年沒有見著那麽多的血了,好像整個大殿都是。
大殿的地上躺著一個人,蕭太後讓人抱走大皇子,又找了人進去看,才知道地上躺著的人是貝川川。
可是皇上不見了。
蕭太後慌了神,正在這時,侍衛說貝川川好像還有氣息,便連忙請了太醫來看,太醫給貝川川用藥施針,貝川川才說出昨日的事。
“太後娘娘……皇上、皇上他殺了皇後!”貝川川氣若遊絲,竭盡全力讓聲音清楚一些。
蕭太後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說什麽?皇上殺了皇後?”
貝川川點頭:“老奴攔不住……是章頭領闖進來,帶走了皇後。”
“章遠行?帶走了皇後?”蕭太後更是一頭霧水,半天才反應過來。
“你是說,皇上在大殿中殺了皇後,你前去阻攔,因而你身上也滿是傷口。後來羽林軍領軍章遠行進來,帶走了皇後?”蕭太後震驚了。
貝川川點頭。
大梁的皇上,親手殺了大梁的皇帝,這多可笑!
可是現在不是震驚的時候,因為前頭傳來消息,說皇上竟然在上朝!
一個才殺了自己皇後跟伺候自己多年老奴的皇帝,竟然可以一切如常地去上朝?
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一次便是蕭太後也忍無可忍,急匆匆地趕去前殿了。
怕她的話不足為證——因為平日裏蕭太後便與皇上勢同水火,蕭太後便讓人草草給貝川川治了傷,帶著他一起去了。
就因為這邊耽誤了一會兒,那頭皇上已經拿到了兵符,見蕭太後來,也不驚不懼。
聽她說完,更是冷笑:“太後說朕殺了皇後,可有證據?”
這個……自然是沒有的。皇後的屍體被章遠行帶走了,怎麽還會有證據?
大殿裏的血可以說是貝川川身上的,如今不過是皇後失蹤了而已,還真不能說是皇上殺的。
蕭太後一時語塞,說不下去。
皇上補充道:“太後來的正好,朕正想說,皇後謝氏不守婦道,與羽林軍頭領章遠行私情暴露,刺傷朕與太監貝川川,已經私逃出宮,朕這便要出宮去捉拿謝氏與章遠行二人!”
貝川川心中苦笑,咳出血了,再說不出話,眼睜睜看著皇上這樣顛倒黑白。
可是對於朝下那些臣子來說,君君臣臣已經是他們深入骨髓的東西了,相比起蕭太後說皇上殺了皇後的不可思議,大家更寧願相信是謝皇後跟章頭領有了首尾。
畢竟,從來誤國的隻有女子,男人們是絕對不會誤國的。
大家都選擇性地相信了皇上,這樣一來,前麵的事也就說得通了。
一定是因為謝皇後跟章頭領有了首尾,被皇上發現了,所以下藥害皇上,皇上醒來之後因為藥效癡癡傻傻所以沒能說明白,但是此刻已然明白。
不然怎麽解釋他們找方士,想要用藥穩住皇上的情況,結果找到謝皇後那裏,謝皇後麵不改色地說早已將那方士殺了。
一定是謝皇後故意的!
朝中立刻就有一大半人相信了皇上,對於皇上剛才的舉動好像也能夠理解了。
畢竟沒有哪個男人能夠忍受妻子給自己戴綠帽子的,皇上因為這件事暴怒失去了理智也是能夠理解的。
不少臣子都趁著是為首的幾個大臣沒有說話,紛紛跳出來站在皇上這邊:“皇上,我們跟您一起去!”
皇上含笑點頭:“好,你們都是我大梁最忠貞的臣子!朕必定不會忘了你們的!”
那些被皇上視線掃到的臣子們都高興起來,擁著皇上出宮了。
馮相跟嚴閣老心中巨震,雖然大梁朝三朝皇帝各種事情都有,元恆帝那一帶,元後監國,跟元恆帝一同上戰場殺敵。
安樂帝這一代,做弟弟的奪了哥哥的皇位,還對親侄子侄女追殺絕不手軟,又沒做幾年皇帝就嗑藥死了。
說起來,哪個都不尋常,可是再怎麽不尋常,他們也還是對皇上如今的舉動感到震驚,不可理解。
隻是看起來,現在皇上也並不需要他們的理解,拋去了枷鎖的皇上,變得更加肆無忌憚,變本加厲了。
皇上出宮,蕭太後看著貝川川,一揮手:“送他去太醫屬!”
便趕緊讓人請蕭國舅跟蕭鴻軒入宮。
而此刻皇上已經趕到京郊,看到了那五萬大軍,皇上站在五萬大軍前頭,說道:“東海王霍振熙私通皇後與羽林軍頭領章遠行,要謀反,被朕察覺,如今章遠行帶著皇後私逃出宮,丟盡我大梁臉麵!成為天下笑柄,現在朕要親自帶兵討伐東海,可有人願意?”
軍營之中從來軍令如山,皇上將兵符高高舉起,不,甚至不用兵符,皇上在此,還有誰敢不聽的?
頓時京郊軍營中便響起如山的唿聲:“討伐東海!討伐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