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成功經驗的複製
將軍在上:刁蠻嬌妻要造反 作者:小懶花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陸清靈也沒想到,饒陽縣的百姓竟然會成為第一批領到紅薯秧苗的人。
對於百姓來說,做工賺錢到底隻是農閑時候的調劑,就算再怎麽相信王妃,也還是覺得種地是頭等大事。
所以簽文書領糧種的人大大超過了預期,陸清靈不得不臨時從沿途郡縣購買糧種。
剛巧金常在運了一批紅薯到津陽縣,薛五娘那邊一收到就立刻讓孟三郎給帶過來了。
孟三郎跟穆三娘這幾日全幫著到處收糧種,很是辛苦。
紅薯一到,陸清靈便讓他們兩個別折騰了,趕緊一起育苗——擔心紅薯發下去會變成某些百姓的口糧,導致來年顆粒無收,所以陸清靈決定自己育苗。
反正紅薯育苗也簡單,專門撥了幾間屋子,讓小七琢磨一下怎麽控製溫度,然後將大個的紅薯切成塊兒,跟小個的紅薯一起放在盆子上麵,稍稍靠下一點的地方注入水,合適的溫度跟水分就會讓紅薯發芽。
小七早就試驗過,如今不過是紅薯更多罷了。
效果也很顯著,沒幾天就看到紅薯呲溜溜往外冒芽,小小一塊紅薯就是一塊糧種。
陸清靈又親自帶人下田,演示給別人看大約間隔多少種一棵比較好,擔心百姓不識字,又臨時做了畫冊,上麵畫著幾行圓圈,一個圓圈代表一天,隔幾天澆一次水,隔幾天施一次肥,又隔幾天除一次蟲……
饒陽縣的百姓還是頭一迴收到這種玩意兒,拿在手上喜不自勝。有了這個,就算這東西是王妃非要讓他們種的新家夥,也不擔心種不好了。
而且王妃說了,隻要照著紙上的要求去做,明年若是收成不好,王妃給大家補糧!這才讓人放心下來。
說到底,不管是縣令還是王妃,甚至皇帝,都是衣食父母嘛,到底還是吃飯最重要。
要是王妃真逗他們玩兒,那他們也是要掂量掂量的。
這邊種地的井井有條,那邊西山挖煤的可以說是紅紅火火了。
不少人對西山還是有些懼怕心理的,不敢去,但是沒有土地又不會其他營生的人,沒了王妃施的粥,餓得不行也隻能夠去西山做工。
等去了西山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麽可怕嘛——上工之前每人先發一個饅頭一碗粥,這樣無論去的時候是不是吃飽飯了,至少上午幹活都不會餓。
然後挖煤也不再是以前隨隨便便找個坑洞就讓他們進去,之後坑洞塌不塌人能不能活著出來就全靠運氣,現在讓挖煤的都是淺層的坑洞,最深不過往裏去個七八米,外頭的光線還亮著呢。
有人倒是想往裏頭挖,王妃的人還不讓,說是有危險,等到之後軍隊過來了,給架上層板或者挖開上頭可能塌方的碎石再繼續。
大家一聽,這才知道王妃並不是那等為了錢就不顧百姓性命的人,便是讓他們來西山挖煤,也是會保護好他們的。
大家鼓足勁去挖,一想到多勞多得,挖多少自己得多少,都很有幹勁。
這邊挖出來的煤,有人專門守在坑洞外過稱,稱出來多少都給記錄在冊子上,但凡是滿了一百斤,就給挖煤的人一個小竹片,上麵畫著奇怪的符號,據說沒法仿造,隻有王妃身邊的人才能看懂那符號是什麽意思。
運煤的也一樣,稱過的煤給他們運送,從坑洞運送到西山腳下算一程,從西山運到城裏的作坊也算一程。
其實這一程隻要一個時辰,三個工分,隻需要三個時辰就可以了,若是還有體力,一天多幹兩個時辰,便能夠多得一些錢。
至於大家先前擔心的西山吃食,此刻卻成為最讓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西山腳下搭起了一排竹棚,王妃找了許多手腳幹淨會做吃食的婦人,教她們做了許多好吃的。
常見的饅頭餅子不說,還有花卷,白麵上頭抹上炸過的蔥油酥,滋味兒立馬不一樣。
還有雞蛋,白水煮的每日都有,每隔幾日還有茶葉蛋、鹵蛋。
白米飯,小米粥都不說了,那據說是從津陽縣王府運過來的勞什子“腐乳”才真是厲害東西。
聞起來臭得不行,真叫人以為是餿了的東西,可是看著王府侍衛們唿啦啦就著腐乳喝粥吃饅頭的那個模樣,還是有人冒著“危險”嚐試了。
這一試可不得了啊!世上怎麽會有如此鹹香下飯的東西啊!明明聞起來味道讓人感到絕望,但是那綿密軟糯的一點點腐乳,卻能夠讓白粥跟饅頭味道變得如此銷魂,讓人一吃難忘。
陸清靈還大量跟百姓收購糧食,價格不錯,不少百姓也肯賣上一些去歲冬天存下來的蘿卜白菜什麽的。
陸清靈用蘿卜熬了大骨湯,也不費什麽事,就一直放在爐灶上麵煮著,煮久了,蘿卜浸潤了湯汁,吃起來竟然有肉味。
還有白菜,用東海這邊少見的辣椒炒了,那叫一個美味!吃得讓人停不下嘴。
時不時的還有幾個小炒肉,溜肉片,地三鮮什麽的,都是王妃取的名字,一般人哪裏知道這麽吃法。
家裏能吃上飯就不錯了,這些做法那都是追求味道的,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沾惹的。
況且,便是有這個想法,又得多少糧食,試多少次才能夠試出來這般好的味道?
人們不禁感慨,王妃到底是王妃啊,就連吃東西都跟人不一樣。
這兩日聽說王妃又在鼓搗什麽豆腐坊,據說豆腐坊開了能夠招一大批人做工,到時候那些實在受不了煤礦的人也能夠去謀個營生,不過是沒有煤礦這邊工錢高罷了。
不過短短月餘,饒陽縣就跟之前大不一樣,饒陽縣的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麽叫衣食無憂。
陸清靈忙活了這麽久,見饒陽縣開春百姓種的第一批菜,像是白菜、油麥菜之類的青菜已經長成,總歸不會餓死了,才鬆了一口氣——百姓自己有吃的了,不會完全依靠她,這就算是最好的狀態了。
而這一個月也讓陸清靈充分證明了,有了一個津陽縣的成功案例,再複製到其他地方都不會太難,頂多就是根據不同地方的特色特產做些改變,周邊郡縣再互相幫忙就是了。
陸清靈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反正紅薯跟煤礦都有了,其他也不是太著急了,想著出來已經兩個多月了,還挺想霍振熙跟嘉嘉的,陸清靈便果斷決定打道迴府!
對於百姓來說,做工賺錢到底隻是農閑時候的調劑,就算再怎麽相信王妃,也還是覺得種地是頭等大事。
所以簽文書領糧種的人大大超過了預期,陸清靈不得不臨時從沿途郡縣購買糧種。
剛巧金常在運了一批紅薯到津陽縣,薛五娘那邊一收到就立刻讓孟三郎給帶過來了。
孟三郎跟穆三娘這幾日全幫著到處收糧種,很是辛苦。
紅薯一到,陸清靈便讓他們兩個別折騰了,趕緊一起育苗——擔心紅薯發下去會變成某些百姓的口糧,導致來年顆粒無收,所以陸清靈決定自己育苗。
反正紅薯育苗也簡單,專門撥了幾間屋子,讓小七琢磨一下怎麽控製溫度,然後將大個的紅薯切成塊兒,跟小個的紅薯一起放在盆子上麵,稍稍靠下一點的地方注入水,合適的溫度跟水分就會讓紅薯發芽。
小七早就試驗過,如今不過是紅薯更多罷了。
效果也很顯著,沒幾天就看到紅薯呲溜溜往外冒芽,小小一塊紅薯就是一塊糧種。
陸清靈又親自帶人下田,演示給別人看大約間隔多少種一棵比較好,擔心百姓不識字,又臨時做了畫冊,上麵畫著幾行圓圈,一個圓圈代表一天,隔幾天澆一次水,隔幾天施一次肥,又隔幾天除一次蟲……
饒陽縣的百姓還是頭一迴收到這種玩意兒,拿在手上喜不自勝。有了這個,就算這東西是王妃非要讓他們種的新家夥,也不擔心種不好了。
而且王妃說了,隻要照著紙上的要求去做,明年若是收成不好,王妃給大家補糧!這才讓人放心下來。
說到底,不管是縣令還是王妃,甚至皇帝,都是衣食父母嘛,到底還是吃飯最重要。
要是王妃真逗他們玩兒,那他們也是要掂量掂量的。
這邊種地的井井有條,那邊西山挖煤的可以說是紅紅火火了。
不少人對西山還是有些懼怕心理的,不敢去,但是沒有土地又不會其他營生的人,沒了王妃施的粥,餓得不行也隻能夠去西山做工。
等去了西山才發現根本沒有那麽可怕嘛——上工之前每人先發一個饅頭一碗粥,這樣無論去的時候是不是吃飽飯了,至少上午幹活都不會餓。
然後挖煤也不再是以前隨隨便便找個坑洞就讓他們進去,之後坑洞塌不塌人能不能活著出來就全靠運氣,現在讓挖煤的都是淺層的坑洞,最深不過往裏去個七八米,外頭的光線還亮著呢。
有人倒是想往裏頭挖,王妃的人還不讓,說是有危險,等到之後軍隊過來了,給架上層板或者挖開上頭可能塌方的碎石再繼續。
大家一聽,這才知道王妃並不是那等為了錢就不顧百姓性命的人,便是讓他們來西山挖煤,也是會保護好他們的。
大家鼓足勁去挖,一想到多勞多得,挖多少自己得多少,都很有幹勁。
這邊挖出來的煤,有人專門守在坑洞外過稱,稱出來多少都給記錄在冊子上,但凡是滿了一百斤,就給挖煤的人一個小竹片,上麵畫著奇怪的符號,據說沒法仿造,隻有王妃身邊的人才能看懂那符號是什麽意思。
運煤的也一樣,稱過的煤給他們運送,從坑洞運送到西山腳下算一程,從西山運到城裏的作坊也算一程。
其實這一程隻要一個時辰,三個工分,隻需要三個時辰就可以了,若是還有體力,一天多幹兩個時辰,便能夠多得一些錢。
至於大家先前擔心的西山吃食,此刻卻成為最讓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西山腳下搭起了一排竹棚,王妃找了許多手腳幹淨會做吃食的婦人,教她們做了許多好吃的。
常見的饅頭餅子不說,還有花卷,白麵上頭抹上炸過的蔥油酥,滋味兒立馬不一樣。
還有雞蛋,白水煮的每日都有,每隔幾日還有茶葉蛋、鹵蛋。
白米飯,小米粥都不說了,那據說是從津陽縣王府運過來的勞什子“腐乳”才真是厲害東西。
聞起來臭得不行,真叫人以為是餿了的東西,可是看著王府侍衛們唿啦啦就著腐乳喝粥吃饅頭的那個模樣,還是有人冒著“危險”嚐試了。
這一試可不得了啊!世上怎麽會有如此鹹香下飯的東西啊!明明聞起來味道讓人感到絕望,但是那綿密軟糯的一點點腐乳,卻能夠讓白粥跟饅頭味道變得如此銷魂,讓人一吃難忘。
陸清靈還大量跟百姓收購糧食,價格不錯,不少百姓也肯賣上一些去歲冬天存下來的蘿卜白菜什麽的。
陸清靈用蘿卜熬了大骨湯,也不費什麽事,就一直放在爐灶上麵煮著,煮久了,蘿卜浸潤了湯汁,吃起來竟然有肉味。
還有白菜,用東海這邊少見的辣椒炒了,那叫一個美味!吃得讓人停不下嘴。
時不時的還有幾個小炒肉,溜肉片,地三鮮什麽的,都是王妃取的名字,一般人哪裏知道這麽吃法。
家裏能吃上飯就不錯了,這些做法那都是追求味道的,可不是普通百姓能夠沾惹的。
況且,便是有這個想法,又得多少糧食,試多少次才能夠試出來這般好的味道?
人們不禁感慨,王妃到底是王妃啊,就連吃東西都跟人不一樣。
這兩日聽說王妃又在鼓搗什麽豆腐坊,據說豆腐坊開了能夠招一大批人做工,到時候那些實在受不了煤礦的人也能夠去謀個營生,不過是沒有煤礦這邊工錢高罷了。
不過短短月餘,饒陽縣就跟之前大不一樣,饒陽縣的百姓第一次感受到了什麽叫衣食無憂。
陸清靈忙活了這麽久,見饒陽縣開春百姓種的第一批菜,像是白菜、油麥菜之類的青菜已經長成,總歸不會餓死了,才鬆了一口氣——百姓自己有吃的了,不會完全依靠她,這就算是最好的狀態了。
而這一個月也讓陸清靈充分證明了,有了一個津陽縣的成功案例,再複製到其他地方都不會太難,頂多就是根據不同地方的特色特產做些改變,周邊郡縣再互相幫忙就是了。
陸清靈感覺到前所未有的輕鬆,反正紅薯跟煤礦都有了,其他也不是太著急了,想著出來已經兩個多月了,還挺想霍振熙跟嘉嘉的,陸清靈便果斷決定打道迴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