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東海郡主
將軍在上:刁蠻嬌妻要造反 作者:小懶花匠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嬸子,你這核桃怎麽賣啊?”
婦人笑道:“生核桃八文錢一斤,剝好的,二十五文一斤。”
老漢聽了倒吸一口冷氣,剝好的核桃,不過兩斤半就能出一斤仁兒,這一轉手,淨賺五文?
那女娃娃嘀咕了一聲:“這麽便宜啊。”
便宜?
老漢心裏更是驚了。
他們村上的婦人在家沒事做,可不是盤剝著這些核桃嗎,大家夥圍在炕上,一晚上就能剝出十幾斤來,怎麽也得四五斤仁吧?
這就能二十多文?
那小女娃娃看了看,又問道:“嬸子你有秤嗎?”
婦人哎喲一聲:“大意了,今兒帶秤的伴兒沒來。”
跟她一樣沒閑著在家弄點兒小吃食小玩意兒的婦人可多得是,早先都是去東街“上過課”的。
往常都是約著一起來的,今日她想打探打探核桃仁的價格,就自己一個出來了。
還真忘了秤這迴事。
老漢看小女娃點了點頭:“那行,你這些我都要了,去公秤哪兒稱吧。”
“你都要了?”夫人跟老漢都有些愣,小孫子看著女娃娃手裏的糖人兒流口水。
女娃娃點點頭,掏出一塊碎銀子:“嬸子我有錢的。”
那婦人還是猶豫,看著後麵大些的孩子問道:“身後的可是你哥哥?買東西可是要問過他?”
小女娃搖了搖頭,笑道:“不用,他買東西還得問過我呢。嬸子你放心吧,這核桃仁我買給我娘親的,她平日裏就喜歡折騰些吃食,但是家裏的姐姐姨姨們都忙,可沒空幫她剝核桃仁兒,今天特地打發我來買的。”
這小女娃不是別人,正是小七。
小七還道:“你這核桃仁剝得漂亮,幹淨,還不碎。就是少了些,要是往後還有,我還要的。”
那婦人高興起來,她這些原本是要自己做吃食用的,自然都清理得幹幹淨淨,被人看上,還誇獎,是好事。
婦人立刻起身收拾東西。
小七又摸過來老漢這邊的紅棗:“爺爺,你這紅棗怎麽賣啊?”
“原也沒想,五文錢一捧呢!”
說著,雙手捧起一大捧給小七看,心裏微微緊張。
這城裏的小姑娘就是不一般,鄉下孩子哪裏能夠這樣花錢的。
小七看過,紅棗綿密飽滿,個頭大又幹淨,便道:“十文錢一斤吧,也去公秤那邊稱稱看。”
等稱得,總共十斤多八兩。
小七掏出一塊碎銀子,在公秤那裏兌了銅錢,給了老漢一百一十文,又結清核桃仁的錢。
然後一咕嚕把紅棗跟核桃仁都放進布口袋,由魚兒拿著。
老漢沒想到紅棗賣得這般順利,沉甸甸的一百一十文錢,仿佛比那十斤多紅棗還要重。
老漢仔仔細細地把錢放進衣服裏層,墜在肚子上,又問旁人如何去東街。
小七一聽:“你們要去東街?正好我也要去,一起吧。”
老漢忙點頭:“那就多謝小小姐了。”
小七跟魚兒在前頭走著,老漢牽著孫子在後麵跟著。
才知道這西市到底有多大,幾乎比他們整個村子都大,上百條弄子,一條弄子約莫二三百個攤位。
有些有桌子台麵的貴些,一天兩文,最好的是帶棚子的,一天三文。
這些一般都讓那些大商戶,或是長期賣東西的人給租了去。
一次交一個月的錢就可以定下位置來,往後不用天天去領牌子。
像老漢這種賣的東西少的,又看著不富裕的,便隻用那一文錢的一塊地方就是了。
小七嘻嘻笑著問老漢:“我還要買點兒東西,爺爺趕時間嗎?”
老漢連忙搖頭:“不趕不趕,我也正想看看這西市呢。”
就像是今天的核桃仁,知道了核桃仁能夠賣出這麽多錢,下次來就能多背些東西過來。
這紅棗,若是放在村裏跟鄉裏賣,連五十文都不知道賣不賣得呢。
果然還是津陽縣好,自從東海王爺夫妻兩個來了,周圍的人誰不知道津陽縣就是一塊風水寶地,任誰都能夠活得下去。
小七一路逛著,買了不少東西,吃食都分老漢的小孫子一份。
老漢心中過意不去,又眼看著小七一日就花了二兩銀子,更是肝顫:“小小姐可別再花錢了,掙錢不容易啊。”
“掙錢很容易啊。”小七茫然道。
不容易嗎?她看娘親好似很容易就能夠弄來錢。
不說娘親,便是她自己現在也知道如何掙錢啊。
她調製的藥倒是沒人敢用,但是驅蟲水倒是極好賣出,一瓶十文錢都有人搶著買。
咳咳,畢竟,如果不買的話,萬一她一時興起招來什麽東西……
那滋味可不好受。
小七眯起眼睛笑:“再說了,娘親給我下命令了,每日要在西市上花出五兩銀子,今兒這還不到一半呢。”
花、花五兩銀子?
老漢震驚了,五兩銀子可是他們莊稼人一年的嚼用啊!
真說起來,米麵菜油都是自家的,好多莊戶人家一輩子都沒見過這許多錢呢!
“乖乖,這是什麽樣的人家才能夠這般花錢?”老漢隻吸氣。
小七嘻嘻笑著:“娘親說了,錢這東西,要能花,才會賺。”
“爺爺你想啊,我今日花錢買了你的東西,你又會花錢買別人的東西,別人也能夠再花錢。這樣每個人都賺了錢,也買了東西,這日子不是好過很多?”
老漢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理。
今兒來之前,他原想著賣出三十文就算大好了。
勻出十文錢來,買一筐豆渣幾塊豆腐,迴去賣給村裏人家,又是入賬。
手裏有錢,下迴就還敢來縣裏。
這可是風水寶地,來一趟就能賺不少錢,誰不願意來呢。
老漢想明白了,才道:“小小姐,你家大人是真有大聰明的。”
小七很是驕傲:“那當然了,我娘親是天下第一聰明人。”
正說著,就走到了東街。
東街外的熱鬧不亞於西市,如今賣東西盡可以去西市。
王妃不讓東街這邊擺攤子,但是東街的門麵可都一個賽一個地熱鬧著,人流穿行不息。
小七笑著跟老漢道別:“爺爺,我到家了,那頭就是賣豆腐的地方,爺爺自去吧。”
老漢哎一聲應了,看著小七走到東街一麵,穿過侍衛把守的街道口,進了另一條街。
婦人笑道:“生核桃八文錢一斤,剝好的,二十五文一斤。”
老漢聽了倒吸一口冷氣,剝好的核桃,不過兩斤半就能出一斤仁兒,這一轉手,淨賺五文?
那女娃娃嘀咕了一聲:“這麽便宜啊。”
便宜?
老漢心裏更是驚了。
他們村上的婦人在家沒事做,可不是盤剝著這些核桃嗎,大家夥圍在炕上,一晚上就能剝出十幾斤來,怎麽也得四五斤仁吧?
這就能二十多文?
那小女娃娃看了看,又問道:“嬸子你有秤嗎?”
婦人哎喲一聲:“大意了,今兒帶秤的伴兒沒來。”
跟她一樣沒閑著在家弄點兒小吃食小玩意兒的婦人可多得是,早先都是去東街“上過課”的。
往常都是約著一起來的,今日她想打探打探核桃仁的價格,就自己一個出來了。
還真忘了秤這迴事。
老漢看小女娃點了點頭:“那行,你這些我都要了,去公秤哪兒稱吧。”
“你都要了?”夫人跟老漢都有些愣,小孫子看著女娃娃手裏的糖人兒流口水。
女娃娃點點頭,掏出一塊碎銀子:“嬸子我有錢的。”
那婦人還是猶豫,看著後麵大些的孩子問道:“身後的可是你哥哥?買東西可是要問過他?”
小女娃搖了搖頭,笑道:“不用,他買東西還得問過我呢。嬸子你放心吧,這核桃仁我買給我娘親的,她平日裏就喜歡折騰些吃食,但是家裏的姐姐姨姨們都忙,可沒空幫她剝核桃仁兒,今天特地打發我來買的。”
這小女娃不是別人,正是小七。
小七還道:“你這核桃仁剝得漂亮,幹淨,還不碎。就是少了些,要是往後還有,我還要的。”
那婦人高興起來,她這些原本是要自己做吃食用的,自然都清理得幹幹淨淨,被人看上,還誇獎,是好事。
婦人立刻起身收拾東西。
小七又摸過來老漢這邊的紅棗:“爺爺,你這紅棗怎麽賣啊?”
“原也沒想,五文錢一捧呢!”
說著,雙手捧起一大捧給小七看,心裏微微緊張。
這城裏的小姑娘就是不一般,鄉下孩子哪裏能夠這樣花錢的。
小七看過,紅棗綿密飽滿,個頭大又幹淨,便道:“十文錢一斤吧,也去公秤那邊稱稱看。”
等稱得,總共十斤多八兩。
小七掏出一塊碎銀子,在公秤那裏兌了銅錢,給了老漢一百一十文,又結清核桃仁的錢。
然後一咕嚕把紅棗跟核桃仁都放進布口袋,由魚兒拿著。
老漢沒想到紅棗賣得這般順利,沉甸甸的一百一十文錢,仿佛比那十斤多紅棗還要重。
老漢仔仔細細地把錢放進衣服裏層,墜在肚子上,又問旁人如何去東街。
小七一聽:“你們要去東街?正好我也要去,一起吧。”
老漢忙點頭:“那就多謝小小姐了。”
小七跟魚兒在前頭走著,老漢牽著孫子在後麵跟著。
才知道這西市到底有多大,幾乎比他們整個村子都大,上百條弄子,一條弄子約莫二三百個攤位。
有些有桌子台麵的貴些,一天兩文,最好的是帶棚子的,一天三文。
這些一般都讓那些大商戶,或是長期賣東西的人給租了去。
一次交一個月的錢就可以定下位置來,往後不用天天去領牌子。
像老漢這種賣的東西少的,又看著不富裕的,便隻用那一文錢的一塊地方就是了。
小七嘻嘻笑著問老漢:“我還要買點兒東西,爺爺趕時間嗎?”
老漢連忙搖頭:“不趕不趕,我也正想看看這西市呢。”
就像是今天的核桃仁,知道了核桃仁能夠賣出這麽多錢,下次來就能多背些東西過來。
這紅棗,若是放在村裏跟鄉裏賣,連五十文都不知道賣不賣得呢。
果然還是津陽縣好,自從東海王爺夫妻兩個來了,周圍的人誰不知道津陽縣就是一塊風水寶地,任誰都能夠活得下去。
小七一路逛著,買了不少東西,吃食都分老漢的小孫子一份。
老漢心中過意不去,又眼看著小七一日就花了二兩銀子,更是肝顫:“小小姐可別再花錢了,掙錢不容易啊。”
“掙錢很容易啊。”小七茫然道。
不容易嗎?她看娘親好似很容易就能夠弄來錢。
不說娘親,便是她自己現在也知道如何掙錢啊。
她調製的藥倒是沒人敢用,但是驅蟲水倒是極好賣出,一瓶十文錢都有人搶著買。
咳咳,畢竟,如果不買的話,萬一她一時興起招來什麽東西……
那滋味可不好受。
小七眯起眼睛笑:“再說了,娘親給我下命令了,每日要在西市上花出五兩銀子,今兒這還不到一半呢。”
花、花五兩銀子?
老漢震驚了,五兩銀子可是他們莊稼人一年的嚼用啊!
真說起來,米麵菜油都是自家的,好多莊戶人家一輩子都沒見過這許多錢呢!
“乖乖,這是什麽樣的人家才能夠這般花錢?”老漢隻吸氣。
小七嘻嘻笑著:“娘親說了,錢這東西,要能花,才會賺。”
“爺爺你想啊,我今日花錢買了你的東西,你又會花錢買別人的東西,別人也能夠再花錢。這樣每個人都賺了錢,也買了東西,這日子不是好過很多?”
老漢仔細一想,還真是這個理。
今兒來之前,他原想著賣出三十文就算大好了。
勻出十文錢來,買一筐豆渣幾塊豆腐,迴去賣給村裏人家,又是入賬。
手裏有錢,下迴就還敢來縣裏。
這可是風水寶地,來一趟就能賺不少錢,誰不願意來呢。
老漢想明白了,才道:“小小姐,你家大人是真有大聰明的。”
小七很是驕傲:“那當然了,我娘親是天下第一聰明人。”
正說著,就走到了東街。
東街外的熱鬧不亞於西市,如今賣東西盡可以去西市。
王妃不讓東街這邊擺攤子,但是東街的門麵可都一個賽一個地熱鬧著,人流穿行不息。
小七笑著跟老漢道別:“爺爺,我到家了,那頭就是賣豆腐的地方,爺爺自去吧。”
老漢哎一聲應了,看著小七走到東街一麵,穿過侍衛把守的街道口,進了另一條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