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林家如今越發興盛,牛氏心裏未免起了旁的心思,當即就對著安氏奉承道:“還是妹妹有福氣,就這一個兒子,卻比旁人家十個八個的還要能幹。這才幾歲就置下了這麽大的家業,妹妹的好日子還在後頭呢。”
安氏淺笑:“嫂子不要誇他,倒把這小子誇的不知天高地厚了。他有今天還不是多虧了他那堂伯大力拉扯,要不就他毛毛躁躁的性子,哪能有今天的造化?”
“那也不能這麽說,林大人再拉扯,也得銘哥兒自己爭氣才好。旁的不說,就說這舉人的功名,那可得實打實的真學問才行。可憐我家那個不爭氣的,比銘哥兒還大了幾歲,如今連個秀才還沒中。這迴聽說銘兒中舉,隻把你兄長氣的打了他一通,如今還在床上養著呢。要不,今兒他就跟我一起過來了。”牛氏絮絮叨叨的說。
安氏聽了神色微動,緊接著便平靜下來:“到底是要做爹的人了,還是勸哥哥給他留些顏麵的好。”
牛氏甩甩帕子:“誰讓這小子不爭氣的,他爹教訓一番也是該當的。不過說起來,銘哥兒年紀也不小了,這迴又中了舉,這親事也該定下來了,趕來年中了舉再娶媳婦豈不是雙喜臨門?”
安氏嘴角微扯:“這雙喜我是再不敢想的,這孩子是個有誌氣的,因為他爹走的早,前幾年我們母子倆沒有少受委屈。他早就在他老子墳前立誓不中進士絕不娶妻。這孩子性子執拗,我是不敢狠管的。”
“哎呦,這可使不得。這進士豈是那麽容易考的?萬一考個十年八年的不中,外甥還不娶媳婦了不成?”牛氏當即嚷嚷道。
林銘麵露不快,沉著臉問:“舅母的意思是咒我十年八年的都考不中進士了?”
牛氏忙訕笑道:“倒不是那意思,我是說進士難考,外甥何不先成家再說……”
林銘冷哼:“當初我剛入國子監的時候,舅母也說了類似的話,說這輩子中舉的可能性都不大。如今又舊話重提,可見是沒把外甥看在眼裏,既這樣,又何必非要來家裏說這些風涼話。我還有功課要做,就不在這坐陪了。“
說完,胡亂行了個禮,裝作怒氣衝衝的樣子出去了。
“唉,這孩子。”安氏裝模作樣的斥了一聲,歎息著說:“這孩子到底年紀小還有些冒失,這幾日剛中了舉正在興頭上,冷不防聽到這樣的喪氣話心裏不透氣呢。嫂子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牛氏心裏有些著惱,隻是礙於那點小心思,不好撕破臉,強笑道:“少年心性,難免有些衝動,又是自家骨肉,我怎麽會生他的氣。”
說完,伸手捅捅自己的閨女:“剛才我說話也確實有些不妥當,你就替我去給你表哥道個歉,請他不要生氣了。”
安珍紅著臉道:“我才不去呢。”
見狀,安氏心裏一突,然後笑道:“就是,珍姐兒才不去呢。你表哥正在氣頭上,說話做事都沒個章程,咱們才懶的搭理他。哎呦,我看珍姐兒可是越來越出挑了,不知親事說的怎麽樣了?”
安珍的臉紅的更厲害了,牛氏忙道:“她比銘哥兒還小呢,不急。”
聞言,安氏不讚同的皺著眉:“嫂子別嫌我多嘴,女孩兒到底不比男子,就這麽兩年的好時節。珍兒過了年也有十七了,再挑來揀去的,可是白白蹉跎光陰。別等到最後好男兒都給人挑走了,到那時哭都沒地哭去。”
接著,又十分惋惜的歎道:“珍姐兒這脾氣模樣都是好的,又知根知底,可惜了,她跟銘哥兒八字不配。我也隻能看著這樣的好姑娘嫁到別人家去了。”
一番話下來,連消帶打的把牛氏的所有算盤都給打空了。當初剛進京那會,安氏為了跟娘家關係更近一層,也曾打過安珍的主意。誰知牛氏一點情麵都不留,當時還給了她們母子好大的沒臉。後來還是安大舅從中調解,說兩人八字不合,才給了彼此台階下。但打那以後,安氏便帶著兒子離開了兄長家裏。
安氏掃了一眼母女倆鐵青的臉色,心裏隻覺得出了一口悶氣。當初嫌棄自家嫌棄的要命,如今,眼看著自家有了興盛之兆,就想著來摘現成的桃子,世上哪有這般輕易的好事?
牛氏自知理虧,見安氏不肯鬆口,也絕了跟林家結親的心思。在她想來,自家相公到底是有官職在身,林銘不過是個舉人,自家肯結親,那是給足林家臉麵的事。既然安氏這個小姑子如此不識好歹,自己還懶的搭理呢。
這樣想著,牛氏在這裏也待不住了,拉著安珍氣衝衝的告辭。
安氏恍若沒看見她不善的臉色,還笑嘻嘻的把她們娘倆送到二門處:“嫂子有空隻管帶著珍兒來玩,都是一家人,千萬不要生分了。”
她轉頭往迴走,剛走到院子門口,就看到自己那個傻兒子在門口等著。見了她,笑嘻嘻的問:“母親,舅母她們走了?”
安氏好笑的說:“走了,你也真是的,甭管怎麽樣,她好歹是你舅母,就是看你舅舅的麵子,你也得尊重一些。怎麽能做出那麽無禮的事來?”
林銘迴道:“正是看在舅舅的麵子上,兒子才給了她幾分顏麵,否則這樣落井下石的小人,兒子不把她打出去就好了。”
“越說越不像話了。”安氏嗔怪一聲,扶著林銘的手進到屋裏去。
林銘辯解道:“兒子不信母親不知道舅母的心思。她那人一向是打蛇隨棍上的性子,我要是態度略微模糊一些,隻怕舅母當場就能把事情拍板。別說兒子對表妹沒有半分兒女之情,就算是有,當初舅舅家做的那些事也足夠兒子寒心了。”
“唉,寒心的又何止你自己。”安氏歎道,安家是她的娘家,當初他們做的那些事自己又如何不寒心?
看到母親神情抑鬱,林銘忙寬慰道:“母親不要傷心,這世上雖然有許多落井下石的,但是雪中送炭的好姑娘也不是沒有。”
聽到這話,安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你生怕我不知道你說的是誰,還特意點出‘姑娘’二字來!”
接著,正色問道:“你如今既添了產業又考了舉人,心意可還跟以前一樣?”
安氏淺笑:“嫂子不要誇他,倒把這小子誇的不知天高地厚了。他有今天還不是多虧了他那堂伯大力拉扯,要不就他毛毛躁躁的性子,哪能有今天的造化?”
“那也不能這麽說,林大人再拉扯,也得銘哥兒自己爭氣才好。旁的不說,就說這舉人的功名,那可得實打實的真學問才行。可憐我家那個不爭氣的,比銘哥兒還大了幾歲,如今連個秀才還沒中。這迴聽說銘兒中舉,隻把你兄長氣的打了他一通,如今還在床上養著呢。要不,今兒他就跟我一起過來了。”牛氏絮絮叨叨的說。
安氏聽了神色微動,緊接著便平靜下來:“到底是要做爹的人了,還是勸哥哥給他留些顏麵的好。”
牛氏甩甩帕子:“誰讓這小子不爭氣的,他爹教訓一番也是該當的。不過說起來,銘哥兒年紀也不小了,這迴又中了舉,這親事也該定下來了,趕來年中了舉再娶媳婦豈不是雙喜臨門?”
安氏嘴角微扯:“這雙喜我是再不敢想的,這孩子是個有誌氣的,因為他爹走的早,前幾年我們母子倆沒有少受委屈。他早就在他老子墳前立誓不中進士絕不娶妻。這孩子性子執拗,我是不敢狠管的。”
“哎呦,這可使不得。這進士豈是那麽容易考的?萬一考個十年八年的不中,外甥還不娶媳婦了不成?”牛氏當即嚷嚷道。
林銘麵露不快,沉著臉問:“舅母的意思是咒我十年八年的都考不中進士了?”
牛氏忙訕笑道:“倒不是那意思,我是說進士難考,外甥何不先成家再說……”
林銘冷哼:“當初我剛入國子監的時候,舅母也說了類似的話,說這輩子中舉的可能性都不大。如今又舊話重提,可見是沒把外甥看在眼裏,既這樣,又何必非要來家裏說這些風涼話。我還有功課要做,就不在這坐陪了。“
說完,胡亂行了個禮,裝作怒氣衝衝的樣子出去了。
“唉,這孩子。”安氏裝模作樣的斥了一聲,歎息著說:“這孩子到底年紀小還有些冒失,這幾日剛中了舉正在興頭上,冷不防聽到這樣的喪氣話心裏不透氣呢。嫂子別跟孩子一般見識。”
牛氏心裏有些著惱,隻是礙於那點小心思,不好撕破臉,強笑道:“少年心性,難免有些衝動,又是自家骨肉,我怎麽會生他的氣。”
說完,伸手捅捅自己的閨女:“剛才我說話也確實有些不妥當,你就替我去給你表哥道個歉,請他不要生氣了。”
安珍紅著臉道:“我才不去呢。”
見狀,安氏心裏一突,然後笑道:“就是,珍姐兒才不去呢。你表哥正在氣頭上,說話做事都沒個章程,咱們才懶的搭理他。哎呦,我看珍姐兒可是越來越出挑了,不知親事說的怎麽樣了?”
安珍的臉紅的更厲害了,牛氏忙道:“她比銘哥兒還小呢,不急。”
聞言,安氏不讚同的皺著眉:“嫂子別嫌我多嘴,女孩兒到底不比男子,就這麽兩年的好時節。珍兒過了年也有十七了,再挑來揀去的,可是白白蹉跎光陰。別等到最後好男兒都給人挑走了,到那時哭都沒地哭去。”
接著,又十分惋惜的歎道:“珍姐兒這脾氣模樣都是好的,又知根知底,可惜了,她跟銘哥兒八字不配。我也隻能看著這樣的好姑娘嫁到別人家去了。”
一番話下來,連消帶打的把牛氏的所有算盤都給打空了。當初剛進京那會,安氏為了跟娘家關係更近一層,也曾打過安珍的主意。誰知牛氏一點情麵都不留,當時還給了她們母子好大的沒臉。後來還是安大舅從中調解,說兩人八字不合,才給了彼此台階下。但打那以後,安氏便帶著兒子離開了兄長家裏。
安氏掃了一眼母女倆鐵青的臉色,心裏隻覺得出了一口悶氣。當初嫌棄自家嫌棄的要命,如今,眼看著自家有了興盛之兆,就想著來摘現成的桃子,世上哪有這般輕易的好事?
牛氏自知理虧,見安氏不肯鬆口,也絕了跟林家結親的心思。在她想來,自家相公到底是有官職在身,林銘不過是個舉人,自家肯結親,那是給足林家臉麵的事。既然安氏這個小姑子如此不識好歹,自己還懶的搭理呢。
這樣想著,牛氏在這裏也待不住了,拉著安珍氣衝衝的告辭。
安氏恍若沒看見她不善的臉色,還笑嘻嘻的把她們娘倆送到二門處:“嫂子有空隻管帶著珍兒來玩,都是一家人,千萬不要生分了。”
她轉頭往迴走,剛走到院子門口,就看到自己那個傻兒子在門口等著。見了她,笑嘻嘻的問:“母親,舅母她們走了?”
安氏好笑的說:“走了,你也真是的,甭管怎麽樣,她好歹是你舅母,就是看你舅舅的麵子,你也得尊重一些。怎麽能做出那麽無禮的事來?”
林銘迴道:“正是看在舅舅的麵子上,兒子才給了她幾分顏麵,否則這樣落井下石的小人,兒子不把她打出去就好了。”
“越說越不像話了。”安氏嗔怪一聲,扶著林銘的手進到屋裏去。
林銘辯解道:“兒子不信母親不知道舅母的心思。她那人一向是打蛇隨棍上的性子,我要是態度略微模糊一些,隻怕舅母當場就能把事情拍板。別說兒子對表妹沒有半分兒女之情,就算是有,當初舅舅家做的那些事也足夠兒子寒心了。”
“唉,寒心的又何止你自己。”安氏歎道,安家是她的娘家,當初他們做的那些事自己又如何不寒心?
看到母親神情抑鬱,林銘忙寬慰道:“母親不要傷心,這世上雖然有許多落井下石的,但是雪中送炭的好姑娘也不是沒有。”
聽到這話,安氏“噗嗤”一聲笑了出來:“你生怕我不知道你說的是誰,還特意點出‘姑娘’二字來!”
接著,正色問道:“你如今既添了產業又考了舉人,心意可還跟以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