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寶玉倒是也來過竹泉院兩次,但是每次都被林家的婆子給攔在外頭,倒不是不讓他進,而是一層一層的往上報,到最後就算是進到了屋子裏,也有鄭嬤嬤和柳嬤嬤等人在那。他就是想跟黛玉說什麽知心話,也沒有機會。
加上去賈母那邊的時候,雪雁也總是有意將兩人隔開,因此寶黛兩人並沒有原著裏那種親密無間的感情。反而是因為柳嬤嬤的緣故,和三春姐妹來往頗密切。
就當賈寶玉在為黛玉的疏離感到可惜的時候,王夫人興高采烈的跟他說:“你姨媽不日就要帶你表哥表姐上京來了。”寶玉聽自己母親提起過,姨媽家有位年紀相仿的表姐,舉止端方,這次能得一見,真是此生無憾了。
這一世因為沒有林如海的舉薦,賈雨村自然沒能結識賈政,也沒謀到應天知府的厚缺。薛蟠打死馮淵後,薛家著實花了不少銀子才把他撈了出來。那位不知名的知府辦起這種案子比賈雨村更加老道,隻說那馮淵是因舊疾複發才一病沒了,跟薛蟠並無太大幹係。在他的威逼利誘之下,馮家人得了好處也不敢得罪官府,這事就這麽壓了下來。
於是這樁案子就算不得人命官司,就不必再往上報,事情就在應天了結了。對薛家來說,雖然花了不菲的銀子,但是恰好把後患給平了。
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有些事瞞的過人眼,瞞不過天道。一切因果報應不過是時候未到。
王夫人的娘家親戚要來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賈家上下,雪雁見黛玉壓根就沒將這事放在心上,暗中也鬆了口氣:這位薛姑娘縱然是心懷大誌,隻要她不來找自家姑娘的麻煩,誰還會上杆子擋她的大好前程?
就算是她們有什麽旁的心思,有自己在這,總不會讓她們傷害到黛玉就是。打定心思之後,雪雁就將這事拋在了腦後。
時間很快就到了八月裏,世人對仲秋十分重視,僅次於年節。林如海一向行事老道,以往都是年年送重禮,今年更不會含糊,早早的就派了家裏下人過來。除了送節禮,自然還是想看看黛玉在這究竟過的如何。
黛玉和鄭嬤嬤紫鵑等人去了賈母的院子和來人說話,也不知道老太太是不是故意的,明知道林家下人主要是來看黛玉的,還在自己的院子裏接待她們。難不成是怕黛玉背地告狀不成?
黛玉自然不是這樣的性子,可雪雁是啊,她家姑娘不想讓人操心,她可不能讓黛玉的委屈都白受了。
於是雪雁抽時間把黛玉進賈府之後的遭遇都詳細的寫了一遍,然後趁著和林家來人寒暄的時候遞了過去。黛玉自然也有給父親寫信,但是雪雁不用想就知道,她寫的肯定是“大家對我都很好,我在這裏很好,父親不要擔心”之類報喜不報憂的話。雖然不知道鄭嬤嬤會怎麽怎林如海說,但雪雁還是自己寫了一封,橫豎這也算林如海交代過的。
而且這次林家帶來的不但有給賈家的節禮和給黛玉的東西,還有給她們這些下人的賞賜。因為離的遠,吃食什麽的就免了,每人兩塊料子、一對銀錁子,雪雁作為大丫鬟還多了一對碧玉簪子和同色耳環。當然並沒少紫鵑那份,兩人東西一樣,隻是碧玉簪子的形狀略有不同。
眼看著深秋將至,早晚都涼了起來,黛玉的厚秋裝該備下了。幸虧前世就是個紅樓迷,把八七版的電視劇看了無數遍,其中黛玉的服飾更是記得再清楚不過,如今就把上麵的衣裳當做參考,略加修改,做出來的衣裳就很符合黛玉的氣質和形象。就連柳嬤嬤也常誇她給黛玉做的衣裳好看。
能得宮裏嬤嬤的一句稱讚,雪雁心裏還是很受用的,加上原主的記憶,她如今的刺繡功夫也有了長足的進展,要是再練上幾年,說不定就能達到前世夢寐以求的大師級別。
隻是刺繡這手藝,縱使看重天分,可更需要十分勤奮的練習。雪雁需要做的活計不多,就算是給黛玉做衣裳鞋子也有翠柳她們幫忙。但她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做各種繡活,什麽小件的帕子扇麵荷包的繡了不少。一來是想練練手藝,二來也想找個機會看看能不能把這些繡活賣出去,賣的話能賣多少錢?她到底是穿越過來的,縱使這會還是身在奴籍,但還是想找機會脫籍出去,要是能在外頭找個靠山那就更好。
隻是眼下這些都隻是心底深處的小秘密,她不敢顯露出半分來,旁的都要看天意,唯獨這手藝卻隻需勤加練習就可。有時候繡的累了,她就看會書畫,幸虧黛玉是個大方的主子。她屋子裏的書畫雪雁可以隨意翻看,隻要不把書弄髒了壞了就行。
林家是累世的書香世家,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書畫古籍。黛玉這次來京城,也足足帶了滿滿兩箱子的書畫。這年代又沒有旁的娛樂項目,雪雁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書權當打發時間了。
有次雪雁竟在黛玉的箱子裏發現一本《齊民要術》,這可把她樂壞了,前世雖然沒看過這書但是也聽過這本書的大名。這本書上對農藝、園藝、桑蠶術 和種植、養殖等都有很全麵的記載,隻要把這本書看會了,就算是穿到原始森林都不用怕的。隻要看會了這書,那才真的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呢。隻是這樣的書籍內容注定會是枯燥乏味的,不如那些遊記地誌有趣,於是雪雁便逼著自己直接抄書,這樣最起碼會看一遍再寫一遍,多少會有點印象。
旁人有時見她練字辛苦,當麵不說,背後卻嘲笑她眼大心空,這樣辛苦莫不是想做什麽才女不成?
對這些流言蜚語雪雁自是不會放在心上,好在黛玉是了解她的,有次聽到小丫鬟嚼舌根,便把小丫鬟給斥責了一通。她懶怠跟小丫鬟們磨牙,便讓鄭嬤嬤教訓她們,這些都不是林家的丫鬟,而是賈家送來的粗使:“素日裏你們隻羨慕雪雁針線好,卻不知人家是下了大工夫的。你們光看她抄書了,人家看繡譜描花樣子的時候你們怎麽不學著點?我家姑娘向來寬和,就是翠柳幾個也都是讀過幾天書的,你們自己墮落,但是也別礙著別人上進。”
後來,就連三春也知道了她在抄書的事,還特意拿了她抄的書看,探春是個喜歡練字的,一看她的字就讚道:“好一筆簪花小楷,這字看著有點功底。”
雪雁看了看黛玉,笑道:“奴婢當初給姑娘做過伴讀,那時候先生說姑娘年紀小怕傷了手指不能練字,便讓我和另一個伴讀日日寫許多大字,好把裏麵的缺點指給姑娘看,讓姑娘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這樣練了一年,基本功算是打下了。”
“後來就不練了嗎?”惜春有些好奇的問,旁邊的迎春不著痕跡的拉了她的袖子一下,她就不再言語了。
雪雁將這一切默默的看在眼裏,看來這位二姑娘並不像表麵上流露出的那樣木訥,心裏明鏡似的呢!也是,一個擅棋的人怎麽會是真的腹內草莽,一切不作為不過是看透之後的無奈罷!
因著剛才惜春的話,場麵一時有些尷尬。雪雁忙道:“奴婢剛才擠了些石榴汁,不知道姑娘們要不要喝?”
探春問道:“是老太太院子裏的石榴嗎?那些石榴瞧著又大又紅的,就是有點酸,不好吃。”
雪雁笑著說:“要是不好喝,奴婢也不敢端到姑娘們跟前了。”說著就去到小廚房,把剛擠好的石榴汁用晶瑩剔透的琉璃盞盛了,再加上上午做的紅豆糕,一起端到屋子裏。
探春一看,就拍手笑道:“光看著就想喝了,這石榴汁就該用這琉璃盞盛,瞧著就賞心悅目。”
說完,便端起一盞來抿了一小口,然後點點頭:“甜甜的,略有一點酸,但是很好喝。”
聞言,旁人也都跟著端了起來,嚐了一口以後都互相點點頭,然後很快就把石榴汁都給喝完了。說是琉璃盞,其實也就裝了兩三口,大家喝了之後都有些意猶未盡,齊齊看著雪雁。
雪雁苦笑著擺手:“今兒隻是初次試驗,沒敢糟蹋太多石榴,隻做了這些。姑娘們想喝,明兒奴婢去跟鴛鴦姑姐姐多討幾個石榴來,再多做一些。”賈母讓人給她們姐妹送了一盤子,結果眾人年年都吃,知道石榴極酸,連小丫鬟都不稀罕,隻好放在屋子裏當擺設。她們怎麽就沒想到可以擠成汁喝呢?
探春笑道:“幾個石榴而已,何必驚動鴛鴦?我那屋裏有一大盤子呢,一會就讓人送過來。說好了,明兒過來,要是沒有石榴汁,我們可是不依的。”
雪雁迴道:“就是給奴婢天大的膽子,奴婢也不敢作弄姑娘們。”
邊上便有司棋幾個問這個是怎麽做的,雪雁也不藏私,仔仔細細的和她們說了怎麽剝石榴籽怎麽用紗布擠成汁,然後再過濾幾遍,最後還要放一定比例的蜂蜜和雪花洋糖。
雪雁本想她們學會之後自己就可以功成身退了,結果幾人聽了之後都默默的走開了,還是能者多勞吧!
加上去賈母那邊的時候,雪雁也總是有意將兩人隔開,因此寶黛兩人並沒有原著裏那種親密無間的感情。反而是因為柳嬤嬤的緣故,和三春姐妹來往頗密切。
就當賈寶玉在為黛玉的疏離感到可惜的時候,王夫人興高采烈的跟他說:“你姨媽不日就要帶你表哥表姐上京來了。”寶玉聽自己母親提起過,姨媽家有位年紀相仿的表姐,舉止端方,這次能得一見,真是此生無憾了。
這一世因為沒有林如海的舉薦,賈雨村自然沒能結識賈政,也沒謀到應天知府的厚缺。薛蟠打死馮淵後,薛家著實花了不少銀子才把他撈了出來。那位不知名的知府辦起這種案子比賈雨村更加老道,隻說那馮淵是因舊疾複發才一病沒了,跟薛蟠並無太大幹係。在他的威逼利誘之下,馮家人得了好處也不敢得罪官府,這事就這麽壓了下來。
於是這樁案子就算不得人命官司,就不必再往上報,事情就在應天了結了。對薛家來說,雖然花了不菲的銀子,但是恰好把後患給平了。
但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有些事瞞的過人眼,瞞不過天道。一切因果報應不過是時候未到。
王夫人的娘家親戚要來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賈家上下,雪雁見黛玉壓根就沒將這事放在心上,暗中也鬆了口氣:這位薛姑娘縱然是心懷大誌,隻要她不來找自家姑娘的麻煩,誰還會上杆子擋她的大好前程?
就算是她們有什麽旁的心思,有自己在這,總不會讓她們傷害到黛玉就是。打定心思之後,雪雁就將這事拋在了腦後。
時間很快就到了八月裏,世人對仲秋十分重視,僅次於年節。林如海一向行事老道,以往都是年年送重禮,今年更不會含糊,早早的就派了家裏下人過來。除了送節禮,自然還是想看看黛玉在這究竟過的如何。
黛玉和鄭嬤嬤紫鵑等人去了賈母的院子和來人說話,也不知道老太太是不是故意的,明知道林家下人主要是來看黛玉的,還在自己的院子裏接待她們。難不成是怕黛玉背地告狀不成?
黛玉自然不是這樣的性子,可雪雁是啊,她家姑娘不想讓人操心,她可不能讓黛玉的委屈都白受了。
於是雪雁抽時間把黛玉進賈府之後的遭遇都詳細的寫了一遍,然後趁著和林家來人寒暄的時候遞了過去。黛玉自然也有給父親寫信,但是雪雁不用想就知道,她寫的肯定是“大家對我都很好,我在這裏很好,父親不要擔心”之類報喜不報憂的話。雖然不知道鄭嬤嬤會怎麽怎林如海說,但雪雁還是自己寫了一封,橫豎這也算林如海交代過的。
而且這次林家帶來的不但有給賈家的節禮和給黛玉的東西,還有給她們這些下人的賞賜。因為離的遠,吃食什麽的就免了,每人兩塊料子、一對銀錁子,雪雁作為大丫鬟還多了一對碧玉簪子和同色耳環。當然並沒少紫鵑那份,兩人東西一樣,隻是碧玉簪子的形狀略有不同。
眼看著深秋將至,早晚都涼了起來,黛玉的厚秋裝該備下了。幸虧前世就是個紅樓迷,把八七版的電視劇看了無數遍,其中黛玉的服飾更是記得再清楚不過,如今就把上麵的衣裳當做參考,略加修改,做出來的衣裳就很符合黛玉的氣質和形象。就連柳嬤嬤也常誇她給黛玉做的衣裳好看。
能得宮裏嬤嬤的一句稱讚,雪雁心裏還是很受用的,加上原主的記憶,她如今的刺繡功夫也有了長足的進展,要是再練上幾年,說不定就能達到前世夢寐以求的大師級別。
隻是刺繡這手藝,縱使看重天分,可更需要十分勤奮的練習。雪雁需要做的活計不多,就算是給黛玉做衣裳鞋子也有翠柳她們幫忙。但她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來做各種繡活,什麽小件的帕子扇麵荷包的繡了不少。一來是想練練手藝,二來也想找個機會看看能不能把這些繡活賣出去,賣的話能賣多少錢?她到底是穿越過來的,縱使這會還是身在奴籍,但還是想找機會脫籍出去,要是能在外頭找個靠山那就更好。
隻是眼下這些都隻是心底深處的小秘密,她不敢顯露出半分來,旁的都要看天意,唯獨這手藝卻隻需勤加練習就可。有時候繡的累了,她就看會書畫,幸虧黛玉是個大方的主子。她屋子裏的書畫雪雁可以隨意翻看,隻要不把書弄髒了壞了就行。
林家是累世的書香世家,最不缺的就是各種書畫古籍。黛玉這次來京城,也足足帶了滿滿兩箱子的書畫。這年代又沒有旁的娛樂項目,雪雁沒事的時候就看看書權當打發時間了。
有次雪雁竟在黛玉的箱子裏發現一本《齊民要術》,這可把她樂壞了,前世雖然沒看過這書但是也聽過這本書的大名。這本書上對農藝、園藝、桑蠶術 和種植、養殖等都有很全麵的記載,隻要把這本書看會了,就算是穿到原始森林都不用怕的。隻要看會了這書,那才真的是走遍天下都不怕呢。隻是這樣的書籍內容注定會是枯燥乏味的,不如那些遊記地誌有趣,於是雪雁便逼著自己直接抄書,這樣最起碼會看一遍再寫一遍,多少會有點印象。
旁人有時見她練字辛苦,當麵不說,背後卻嘲笑她眼大心空,這樣辛苦莫不是想做什麽才女不成?
對這些流言蜚語雪雁自是不會放在心上,好在黛玉是了解她的,有次聽到小丫鬟嚼舌根,便把小丫鬟給斥責了一通。她懶怠跟小丫鬟們磨牙,便讓鄭嬤嬤教訓她們,這些都不是林家的丫鬟,而是賈家送來的粗使:“素日裏你們隻羨慕雪雁針線好,卻不知人家是下了大工夫的。你們光看她抄書了,人家看繡譜描花樣子的時候你們怎麽不學著點?我家姑娘向來寬和,就是翠柳幾個也都是讀過幾天書的,你們自己墮落,但是也別礙著別人上進。”
後來,就連三春也知道了她在抄書的事,還特意拿了她抄的書看,探春是個喜歡練字的,一看她的字就讚道:“好一筆簪花小楷,這字看著有點功底。”
雪雁看了看黛玉,笑道:“奴婢當初給姑娘做過伴讀,那時候先生說姑娘年紀小怕傷了手指不能練字,便讓我和另一個伴讀日日寫許多大字,好把裏麵的缺點指給姑娘看,讓姑娘不要重蹈我們的覆轍。這樣練了一年,基本功算是打下了。”
“後來就不練了嗎?”惜春有些好奇的問,旁邊的迎春不著痕跡的拉了她的袖子一下,她就不再言語了。
雪雁將這一切默默的看在眼裏,看來這位二姑娘並不像表麵上流露出的那樣木訥,心裏明鏡似的呢!也是,一個擅棋的人怎麽會是真的腹內草莽,一切不作為不過是看透之後的無奈罷!
因著剛才惜春的話,場麵一時有些尷尬。雪雁忙道:“奴婢剛才擠了些石榴汁,不知道姑娘們要不要喝?”
探春問道:“是老太太院子裏的石榴嗎?那些石榴瞧著又大又紅的,就是有點酸,不好吃。”
雪雁笑著說:“要是不好喝,奴婢也不敢端到姑娘們跟前了。”說著就去到小廚房,把剛擠好的石榴汁用晶瑩剔透的琉璃盞盛了,再加上上午做的紅豆糕,一起端到屋子裏。
探春一看,就拍手笑道:“光看著就想喝了,這石榴汁就該用這琉璃盞盛,瞧著就賞心悅目。”
說完,便端起一盞來抿了一小口,然後點點頭:“甜甜的,略有一點酸,但是很好喝。”
聞言,旁人也都跟著端了起來,嚐了一口以後都互相點點頭,然後很快就把石榴汁都給喝完了。說是琉璃盞,其實也就裝了兩三口,大家喝了之後都有些意猶未盡,齊齊看著雪雁。
雪雁苦笑著擺手:“今兒隻是初次試驗,沒敢糟蹋太多石榴,隻做了這些。姑娘們想喝,明兒奴婢去跟鴛鴦姑姐姐多討幾個石榴來,再多做一些。”賈母讓人給她們姐妹送了一盤子,結果眾人年年都吃,知道石榴極酸,連小丫鬟都不稀罕,隻好放在屋子裏當擺設。她們怎麽就沒想到可以擠成汁喝呢?
探春笑道:“幾個石榴而已,何必驚動鴛鴦?我那屋裏有一大盤子呢,一會就讓人送過來。說好了,明兒過來,要是沒有石榴汁,我們可是不依的。”
雪雁迴道:“就是給奴婢天大的膽子,奴婢也不敢作弄姑娘們。”
邊上便有司棋幾個問這個是怎麽做的,雪雁也不藏私,仔仔細細的和她們說了怎麽剝石榴籽怎麽用紗布擠成汁,然後再過濾幾遍,最後還要放一定比例的蜂蜜和雪花洋糖。
雪雁本想她們學會之後自己就可以功成身退了,結果幾人聽了之後都默默的走開了,還是能者多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