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拱而治的日子,李素這個丞相也相對清閑。
那幾年裏,李素基本上可以把日常政務丟給新人,而他自己隻要抓大方向,外加做一些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主持國家的對外探索和開拓。
畢竟這種活兒不枯燥,還可以偶爾借故代天巡狩、出遠門遊覽長見識,算是最適合現代人三觀的了。李素前世剩下的那點先知先覺,也隻有在這些領域,才最好發揮。
有錢有勢之後,又沒有別的高科技娛樂活動,誰不想周遊世界啊。
而這幾年裏、李素把日常政務一步步清閑下放,也導致了大漢朝廷中樞權力結構進一步的過渡變化。
畢竟歲月不饒人,老一輩的官僚到了年紀,總會因為精力不濟而慢慢退下去的。
隨著時間進入217年初,朝中的中樞人事構成,大致是這樣的:
之前已經退居二線的司徒鍾繇,現在是徹底告老退休了,司徒的榮譽頭銜也辭了。
按照曆史,鍾繇的壽命倒是還能再活個十年,現在是六十七歲。但天下如此太平,也犯不著讓一個老人一直忙活,該退休就退休。
朝廷人事的另一個重大變故,是尚書令荀攸,也因為健康原因,不得不退居二線,暫時保留尚書令頭銜,實際上接替鍾繇為長安留守。
別看荀攸比鍾繇年輕十幾歲,可曆史上他的壽命比鍾繇還短得多,原本這時候都已經死了。隻不過,荀攸曆史上的死因,是建安十八年的曹操伐吳大戰時、在軍中染病。
曆史上,漢末最嚴重的兩場造成高層大人物批量死亡的瘟疫,就要數建安十八年和二十二年那兩場了,還都跟曹孫之間的大戰有關。
後人分析,那顯然是因為動輒十萬計的大軍、在大範圍上南北調動,士卒水土不服、還把炎熱和寒冷環境下的病原體千裏轉運攜帶迴後方,才導致那麽重的死傷。
簡單來說,就是“曹軍打孫權時染了南方才常見的瘟疫,然後帶迴北方。而北方的大部分人口,當時對南方來的瘟疫缺乏免疫力,就大麵積死亡。
同理曹軍也把南方比較罕見的北方瘟疫帶到南方傳染給孫權軍,導致孫權軍高層也明顯有一批死亡。”
現在,因為戰爭早已結束,所以這種原本該由大規模軍事調動導致的瘟疫異地流動,被大大緩解了。所以荀攸、魯肅這些原本就是染疫而亡的隨軍將領,也都能盡享天年。
“建安七子”在原本曆史上,也是在這第二場瘟疫中團滅的,現在這些情況也同樣沒有發生。
荀攸僅僅是正常年老多病、退居二線,他的活兒不能沒人幹,這就輪到當了五年中書令的諸葛亮,正式接手尚書令的差事。
不過,荀攸還要保留尚書令的頭銜待遇,所以暫時給諸葛亮司空的頭銜過渡一下,也算是朝廷最後一次封舊的實權三公,
等荀攸徹底正式退休,將來就廢除舊三公,讓諸葛亮名正言順隻掛尚書令。
諸葛亮掛司空的名頭做尚書令的事兒之後,他原本空出來的中書令職務,就由魯肅接替。
到這時候為止,漢朝新的三省官職基本上也搭建完畢了。
原本黃門係統的也正式改稱“門下省”,門下係統的最高官員原本隻是“侍中”,聽起來比尚書令中書令差點逼格,
為了以示區別,劉備跟朝臣商量之後,把“門下省”的長官暫時稱為“大納言”,其實這也是跟後世隋唐時期三省製初設時改得差不多。而其下的副職,才繼續稱“侍中”,可以設兩人。
同理,上述的“尚書令”、“中書令”旁邊,也一樣設左右兩個副職,自然就叫仆射了。
這些三省副職的設立,也可以避免撤銷三公榮譽頭銜後、“國家級”位置太少,安排不下那麽多功臣元老,都往“部尚書級”擠。
217年人事調整後的大漢朝廷,借著鍾繇荀攸的退休,還趁機清退整頓了一批年老衰弱之人。
這期間,還有原本的侍中沮授年老病死,另外一些老臣也不在了。曆史上沮授這時候都死了有十五年了,不過原本他該是官渡之戰中死的,屬於非正常死亡,並非天壽已盡,如今才多活了十幾年。
沮授雖然是袁紹那兒過來的降臣,但他畢竟跟劉備早年就有交集,靈帝的時候還短暫做過劉備上級和同僚。所以沮授病逝的時候,劉備還挺真性情地傷感了一下,輟朝一日。
至於劉表、簡雍、孫乾這些原本的九卿,荀彧之類的降臣,如今也已去世,自不必提(簡雍最後的事跡記載在214年,《三國誌》上劉備稱帝時沒有封他的紀錄,可見肯定是沒活到劉備稱帝。壽命跟孫乾差不多)
最終梳理過後,朝廷以李素為丞相、
諸葛亮以司空錄尚書令事、魯肅為中書令、顧雍為大納言。
以法正為尚書左仆射,劉巴為尚書右仆射;
以董和為中書左仆射,國淵為中書右仆射;
以諸葛瑾為門下左侍中,張鬆為門下右侍中。
其餘各部尚書,也都是依次遞補,包括禮部尚書兼宗正的劉德然(劉備的堂弟),使部尚書徐庶、文部尚書管寧,
吏部尚書鄧芝,財部尚書糜竺,民部尚書黃權,
工部尚書張裔,兵部尚書龐統,刑部尚書楊洪,醫部尚書張機。
這套全麵整頓後拿出來的新班底,比原先的老班底多多少少實現了年輕化,劉備估摸著夠他這輩子用的了,很多說不定還能留給後人,也便於百年之後的權力平穩過渡。
……
大漢提前結束亂世和戰爭、讓曆史上那些因為大規模屠殺和屍體處理不及時而爆發的瘟疫,被遏製在了萌芽階段。
讓不少原本因為瘟疫而早逝的名臣猛將,延續了發光發熱的時間。
不過,自然規律終究是不能避免的。既然漢末原本的大瘟疫,根源在於“原本南北交流較少,所以南方人才有抵抗力的疾病,北方人接觸不到,反之亦然”。
那麽,隻要南北交流擴大,這個過程中肯定會伴隨著瘟疫的陣痛。
這一世,因為大漢越來越重視商貿物流建設,諸葛家族為代表的民營大宗貨物物流巨頭們,有數以千計的河海轉運船舶在大江大河南北各處周轉。
這個過程中當然也帶來了“大規模人口的數千裏往來遷徙”,也是絲毫不比曆史同期的戰爭調度少,甚至距離還更遠,還有去到扶桑、三韓、林邑、旅漢的。
當地的疾病也免不了會帶迴中原,也肯定會導致一些人口下降。
無非這種人口下降不像幾十萬人廝殺的千裏遠征那樣會集中爆發,而是慢慢分批緩釋。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度醫療資源,防止衛生係統被擠崩,才沒大規模出現失控瘟疫。
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隻能用發展來解決。
所以總的來說,這段時間國家經濟雖然在始終高速發展恢複,但那幾年裏國家的人口增長卻不明顯。
早在202年劉備剛統一中原時,天下人口2800多萬。後來207年征服扶桑三韓、靠兼並新增地區的人口,才恢複到3100多萬。這部分增長出來的人口,三分之二是來自於新征服,隻有三分之一是漢人自己生育多出來的。
但是又十年過去了,中間還兼並了漠南草原和東胡草原上的外逃漢人和投降的鮮卑烏桓,到217年的時候,大漢人口依然還隻有3200多萬。
十年裏才絕對增長了100萬人,就算考慮上對草原作戰時的軍民傷亡、生育減少,這個數字也是有點不正常的。
也就是說增長幾乎都來源於新征服,自身生育增長幾乎沒有。
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商貿提前發展,華夏大地提前進入了南北人口大流動環境”,導致的疾病流行人口死亡加速。
但這個代價,是任何國家從“安土重遷、封閉管理”的傳統模式,向近代遷徙社會轉移過程中,都必須付出的代價,所以也不能指責任何統治者。
另外,這個過程中,國家和民族也不是完全沒得到好處。比如雖然十年人口沒怎麽漲,可人民的身體免疫力卻是實打實提高了的。
十年前南方人的身體對北方病毒沒什麽抵抗力,一輩子也見不到幾個北方來的人,也沒機會被傳染。
北方人也是同理,之前一遇到華南地區的“瘴癘之氣”就直接熱帶病毒倒了,十年交流下來之後,北方人哪怕足不出戶,多多少少也對瘴氣有點免疫力了,絕對不會再出現演義裏“五月渡瀘”時的瘟疫慘狀。
當然,凡事都有一個過程,以諸葛亮改善後的交通基建水平,十年時間還不至於讓全體大漢子民都得到這方麵的好處。目前隻能做到“南北方各大主流樞紐都市周邊的百姓,身體的綜合免疫水平提升了一級”。
比如南方的成都、襄陽、武昌、金陵,北方除了東西兩京,還有鄴城、薊城,這八大都市的市民,基本上做到了南北流行病都多少有點抗元,都遇到過了。
而廣大農村地區的封閉自然經濟圈子裏,絕大多數人口依然沒有遇到千裏之外疾病的機會。
在“南北病毒免疫交流”的自然過程中,大漢的衛生係統建設和醫學發展,也得到了相當的進步,既有理論總結上的,也有實踐經驗上的。
名醫出身的張機,也做到了李素為他新設的一個部的尚書職位,讓大漢中樞朝廷的部數突破了十個部,新設的這個就專門管醫療衛生公共健康。
這一切,都是在逐步打好國家和民族的健康基礎,等大部分國民消化了更廣大疆土上遇到的新病毒、都建立起群體免疫,才能進一步往外擴張地理發現。
(別笑,古代,一直到大航海時代,都是這麽緩慢建立群體免疫的。
歐洲人去美洲、能帶去一個天花就把美洲土著弄掉大半,殊不知美洲獨有的疾病,對歐洲人健康的威脅也是巨大的。
隻是歐洲人容易控製接觸新傳染源的節奏、是掌握交流主動權的一方,能控製群體免疫的建立和擴散速度,才沒釀成太嚴重的大禍。
所以說對外地理發現探索的節奏很重要,主動發起探索的一方,才能牢牢把握住這個節奏。
漢人要是連“扶桑、夷洲、林邑常見病毒”抗元屏障都沒建立起來,就直接找到澳洲美洲,那說不定才是一場災難呢。
即使是按照現在的節奏,過程中付出的代價依然不少。
內地人民還算可控,因為出現問題可以暫時阻斷超遠程商貿往來、建立隔離。
比如遇到海員上岸,要先讓水手們單獨住一個地方半個月一個月的,反正他們本來也要等季風、等裝卸貨,讓他們私下裏自己住一起上岸休閑玩樂,也不誤事。
但是對於這些海員本身來說,他們承擔的免疫風險,就沒有別的屏障來幫他們隔離的,早期的海員等於是處在免疫交流的第一線。
所以每年都要補充上去幾千甚至幾萬人的海船水手,這些水手和海軍士卒的待遇也一直保持很高,因為遇到未知疾病病死的風險太大了。
另外,在航海交流過程中,李素和諸葛亮這些主政者,也算是體恤海員疾苦。為了讓他們每次迴到中原時保持耐心隔離,別想著跑出來,隻好給這些常年吃苦的航海者,在港口碼頭建立起專營消費的娛樂場所係統,好拴住他們不至於反抗。
港口海關隔離區裏的酒館澡堂、秦樓楚館一應俱全。想喝個大酒鬧點事發泄發泄,或者泡個澡做個馬殺雞解解乏,全都有足量供應。
至於裏麵的服務從業者,盡量官營組織自願從業無依無靠的孤寡,或者靠之前征服異族過程中、抓迴來的異族女人奴隸。
反正李素和諸葛亮算是在這一方麵遠超鼻祖管仲了,這個“自比管樂”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海關隔離區的服務人員,待遇也遠比同等素質在外麵自由執業的更高,因為有政府補貼。補貼的代價就是這些人也要放棄一定程度的人生自由,隻能住在海關隔離區裏跟靠岸海員為伍,不能隨隨便便離開隔離區。
如此精心操持之下的地理發現開拓事業,為大漢帶來了穩健而持續的收益,也每年付出上萬水手的生命。
而這一年,隨著一支之前朝廷派去旅漢群島一路往南地理探索繪圖的船隊迴來,也給劉備帶迴了一條讓他挺扼腕的消息——
負責探索南洋諸島的前將軍太史慈,終於在後世的菲律賓南部,感染了不知名的瘟疫,最後光榮死在異國他鄉,最後隻能是拿海鹽醃製了屍體,才算是在熱帶環境下保存帶了迴來。
其實,曆史上太史慈的壽命也就四十多歲,本來這時候早就已經死了,這已經算是跟隨劉備陣營混了之後,醫療條件有所改善,多活的。
而劉備之前考慮到甘寧的健康條件對熱帶病免疫力極低,去不了南方,才讓周瑜甘寧負責東北航路、讓太史慈步騭負責南方航路。
沒想到太史慈雖然情況比甘寧好點,也去過交趾和林邑,但畢竟是東萊出生的北方人,上了年紀後免疫力下降,還是沒扛住新的熱帶病。
不過,這也算是比死在病榻上光榮了不少,好歹是在對外開拓探險中亡故的。李素作為鼓勵開拓的代表,也勸諫劉備給太史慈加了死後哀榮,還給他的子孫加了不少錢糧賞賜。
劉備感慨於最初元從的老臣老將,已經到了逐步凋零的年紀,心中也是很感慨的。
去年和前年孫乾、簡雍分別故去的時候,他就很是傷感,尤其簡雍。這次太史慈也是中平四年劉備剛剛起兵平張純階段來投的舊人。
可以說隻比李素、魯肅等人晚來了半年到幾個月而已。隻是中間跟著糜竺鎮守地方了數年,錯過了不少立功機會,但怎麽說也算元從了。
劉備一想到自己也五十七歲了,稱帝二十二載,老之將至,很想趁著自己還走得動,朝廷的國債也徹底還清了、有點餘錢,想出巡看看這些年新拓展的疆土。
不過,劉備又怕被群臣反對,說靡費國帑、不務正業,甚至拿“秦始皇就是因為常年巡遊在外,才導致對國家不利”這個標準話術來道德綁架,一時還有點拿不定主意。
好在,丞相李素倒是支持他的。作為皇帝,開開眼界也好,有些事情經曆一次,也便於給後世垂範,知道怎麽教育子孫,為將來計。
隻要掌握好度,別老是欠著國債、借錢出巡,就沒問題。
在這個基調下,劉備跟群臣討論了一番,那些覺得“出巡不是明君所為”的觀點,基本上被李素想辦法駁斥了,搬掉了大義名分方麵的障礙,讓劉備很滿意。
最後的問題焦點,主要集中在出巡的規模和錢糧消耗上。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基本上就不是問題,劉備合計了一下之後,決定不要動用國庫的錢糧,而是動用這些年攢下的皇室內帑,來辦這事兒。
另外,出巡所需的交通工具運力,也不一定要朝廷官辦現造嘛,完全可以買民間商用的稍加改良,這就節約不少,這就能找供應商承包了。
最後,毫不意外半是劉備掏腰包、半是“諸葛物流”商社給皇帝打折請客。準備了諸葛均的車隊船隊承運,給皇帝和親隨護衛軍隊、隨行百官出巡。
那幾年裏,李素基本上可以把日常政務丟給新人,而他自己隻要抓大方向,外加做一些他自己感興趣的事情,比如主持國家的對外探索和開拓。
畢竟這種活兒不枯燥,還可以偶爾借故代天巡狩、出遠門遊覽長見識,算是最適合現代人三觀的了。李素前世剩下的那點先知先覺,也隻有在這些領域,才最好發揮。
有錢有勢之後,又沒有別的高科技娛樂活動,誰不想周遊世界啊。
而這幾年裏、李素把日常政務一步步清閑下放,也導致了大漢朝廷中樞權力結構進一步的過渡變化。
畢竟歲月不饒人,老一輩的官僚到了年紀,總會因為精力不濟而慢慢退下去的。
隨著時間進入217年初,朝中的中樞人事構成,大致是這樣的:
之前已經退居二線的司徒鍾繇,現在是徹底告老退休了,司徒的榮譽頭銜也辭了。
按照曆史,鍾繇的壽命倒是還能再活個十年,現在是六十七歲。但天下如此太平,也犯不著讓一個老人一直忙活,該退休就退休。
朝廷人事的另一個重大變故,是尚書令荀攸,也因為健康原因,不得不退居二線,暫時保留尚書令頭銜,實際上接替鍾繇為長安留守。
別看荀攸比鍾繇年輕十幾歲,可曆史上他的壽命比鍾繇還短得多,原本這時候都已經死了。隻不過,荀攸曆史上的死因,是建安十八年的曹操伐吳大戰時、在軍中染病。
曆史上,漢末最嚴重的兩場造成高層大人物批量死亡的瘟疫,就要數建安十八年和二十二年那兩場了,還都跟曹孫之間的大戰有關。
後人分析,那顯然是因為動輒十萬計的大軍、在大範圍上南北調動,士卒水土不服、還把炎熱和寒冷環境下的病原體千裏轉運攜帶迴後方,才導致那麽重的死傷。
簡單來說,就是“曹軍打孫權時染了南方才常見的瘟疫,然後帶迴北方。而北方的大部分人口,當時對南方來的瘟疫缺乏免疫力,就大麵積死亡。
同理曹軍也把南方比較罕見的北方瘟疫帶到南方傳染給孫權軍,導致孫權軍高層也明顯有一批死亡。”
現在,因為戰爭早已結束,所以這種原本該由大規模軍事調動導致的瘟疫異地流動,被大大緩解了。所以荀攸、魯肅這些原本就是染疫而亡的隨軍將領,也都能盡享天年。
“建安七子”在原本曆史上,也是在這第二場瘟疫中團滅的,現在這些情況也同樣沒有發生。
荀攸僅僅是正常年老多病、退居二線,他的活兒不能沒人幹,這就輪到當了五年中書令的諸葛亮,正式接手尚書令的差事。
不過,荀攸還要保留尚書令的頭銜待遇,所以暫時給諸葛亮司空的頭銜過渡一下,也算是朝廷最後一次封舊的實權三公,
等荀攸徹底正式退休,將來就廢除舊三公,讓諸葛亮名正言順隻掛尚書令。
諸葛亮掛司空的名頭做尚書令的事兒之後,他原本空出來的中書令職務,就由魯肅接替。
到這時候為止,漢朝新的三省官職基本上也搭建完畢了。
原本黃門係統的也正式改稱“門下省”,門下係統的最高官員原本隻是“侍中”,聽起來比尚書令中書令差點逼格,
為了以示區別,劉備跟朝臣商量之後,把“門下省”的長官暫時稱為“大納言”,其實這也是跟後世隋唐時期三省製初設時改得差不多。而其下的副職,才繼續稱“侍中”,可以設兩人。
同理,上述的“尚書令”、“中書令”旁邊,也一樣設左右兩個副職,自然就叫仆射了。
這些三省副職的設立,也可以避免撤銷三公榮譽頭銜後、“國家級”位置太少,安排不下那麽多功臣元老,都往“部尚書級”擠。
217年人事調整後的大漢朝廷,借著鍾繇荀攸的退休,還趁機清退整頓了一批年老衰弱之人。
這期間,還有原本的侍中沮授年老病死,另外一些老臣也不在了。曆史上沮授這時候都死了有十五年了,不過原本他該是官渡之戰中死的,屬於非正常死亡,並非天壽已盡,如今才多活了十幾年。
沮授雖然是袁紹那兒過來的降臣,但他畢竟跟劉備早年就有交集,靈帝的時候還短暫做過劉備上級和同僚。所以沮授病逝的時候,劉備還挺真性情地傷感了一下,輟朝一日。
至於劉表、簡雍、孫乾這些原本的九卿,荀彧之類的降臣,如今也已去世,自不必提(簡雍最後的事跡記載在214年,《三國誌》上劉備稱帝時沒有封他的紀錄,可見肯定是沒活到劉備稱帝。壽命跟孫乾差不多)
最終梳理過後,朝廷以李素為丞相、
諸葛亮以司空錄尚書令事、魯肅為中書令、顧雍為大納言。
以法正為尚書左仆射,劉巴為尚書右仆射;
以董和為中書左仆射,國淵為中書右仆射;
以諸葛瑾為門下左侍中,張鬆為門下右侍中。
其餘各部尚書,也都是依次遞補,包括禮部尚書兼宗正的劉德然(劉備的堂弟),使部尚書徐庶、文部尚書管寧,
吏部尚書鄧芝,財部尚書糜竺,民部尚書黃權,
工部尚書張裔,兵部尚書龐統,刑部尚書楊洪,醫部尚書張機。
這套全麵整頓後拿出來的新班底,比原先的老班底多多少少實現了年輕化,劉備估摸著夠他這輩子用的了,很多說不定還能留給後人,也便於百年之後的權力平穩過渡。
……
大漢提前結束亂世和戰爭、讓曆史上那些因為大規模屠殺和屍體處理不及時而爆發的瘟疫,被遏製在了萌芽階段。
讓不少原本因為瘟疫而早逝的名臣猛將,延續了發光發熱的時間。
不過,自然規律終究是不能避免的。既然漢末原本的大瘟疫,根源在於“原本南北交流較少,所以南方人才有抵抗力的疾病,北方人接觸不到,反之亦然”。
那麽,隻要南北交流擴大,這個過程中肯定會伴隨著瘟疫的陣痛。
這一世,因為大漢越來越重視商貿物流建設,諸葛家族為代表的民營大宗貨物物流巨頭們,有數以千計的河海轉運船舶在大江大河南北各處周轉。
這個過程中當然也帶來了“大規模人口的數千裏往來遷徙”,也是絲毫不比曆史同期的戰爭調度少,甚至距離還更遠,還有去到扶桑、三韓、林邑、旅漢的。
當地的疾病也免不了會帶迴中原,也肯定會導致一些人口下降。
無非這種人口下降不像幾十萬人廝殺的千裏遠征那樣會集中爆發,而是慢慢分批緩釋。這樣就可以充分調度醫療資源,防止衛生係統被擠崩,才沒大規模出現失控瘟疫。
發展中遇到的問題,隻能用發展來解決。
所以總的來說,這段時間國家經濟雖然在始終高速發展恢複,但那幾年裏國家的人口增長卻不明顯。
早在202年劉備剛統一中原時,天下人口2800多萬。後來207年征服扶桑三韓、靠兼並新增地區的人口,才恢複到3100多萬。這部分增長出來的人口,三分之二是來自於新征服,隻有三分之一是漢人自己生育多出來的。
但是又十年過去了,中間還兼並了漠南草原和東胡草原上的外逃漢人和投降的鮮卑烏桓,到217年的時候,大漢人口依然還隻有3200多萬。
十年裏才絕對增長了100萬人,就算考慮上對草原作戰時的軍民傷亡、生育減少,這個數字也是有點不正常的。
也就是說增長幾乎都來源於新征服,自身生育增長幾乎沒有。
唯一的解釋,就是因為“商貿提前發展,華夏大地提前進入了南北人口大流動環境”,導致的疾病流行人口死亡加速。
但這個代價,是任何國家從“安土重遷、封閉管理”的傳統模式,向近代遷徙社會轉移過程中,都必須付出的代價,所以也不能指責任何統治者。
另外,這個過程中,國家和民族也不是完全沒得到好處。比如雖然十年人口沒怎麽漲,可人民的身體免疫力卻是實打實提高了的。
十年前南方人的身體對北方病毒沒什麽抵抗力,一輩子也見不到幾個北方來的人,也沒機會被傳染。
北方人也是同理,之前一遇到華南地區的“瘴癘之氣”就直接熱帶病毒倒了,十年交流下來之後,北方人哪怕足不出戶,多多少少也對瘴氣有點免疫力了,絕對不會再出現演義裏“五月渡瀘”時的瘟疫慘狀。
當然,凡事都有一個過程,以諸葛亮改善後的交通基建水平,十年時間還不至於讓全體大漢子民都得到這方麵的好處。目前隻能做到“南北方各大主流樞紐都市周邊的百姓,身體的綜合免疫水平提升了一級”。
比如南方的成都、襄陽、武昌、金陵,北方除了東西兩京,還有鄴城、薊城,這八大都市的市民,基本上做到了南北流行病都多少有點抗元,都遇到過了。
而廣大農村地區的封閉自然經濟圈子裏,絕大多數人口依然沒有遇到千裏之外疾病的機會。
在“南北病毒免疫交流”的自然過程中,大漢的衛生係統建設和醫學發展,也得到了相當的進步,既有理論總結上的,也有實踐經驗上的。
名醫出身的張機,也做到了李素為他新設的一個部的尚書職位,讓大漢中樞朝廷的部數突破了十個部,新設的這個就專門管醫療衛生公共健康。
這一切,都是在逐步打好國家和民族的健康基礎,等大部分國民消化了更廣大疆土上遇到的新病毒、都建立起群體免疫,才能進一步往外擴張地理發現。
(別笑,古代,一直到大航海時代,都是這麽緩慢建立群體免疫的。
歐洲人去美洲、能帶去一個天花就把美洲土著弄掉大半,殊不知美洲獨有的疾病,對歐洲人健康的威脅也是巨大的。
隻是歐洲人容易控製接觸新傳染源的節奏、是掌握交流主動權的一方,能控製群體免疫的建立和擴散速度,才沒釀成太嚴重的大禍。
所以說對外地理發現探索的節奏很重要,主動發起探索的一方,才能牢牢把握住這個節奏。
漢人要是連“扶桑、夷洲、林邑常見病毒”抗元屏障都沒建立起來,就直接找到澳洲美洲,那說不定才是一場災難呢。
即使是按照現在的節奏,過程中付出的代價依然不少。
內地人民還算可控,因為出現問題可以暫時阻斷超遠程商貿往來、建立隔離。
比如遇到海員上岸,要先讓水手們單獨住一個地方半個月一個月的,反正他們本來也要等季風、等裝卸貨,讓他們私下裏自己住一起上岸休閑玩樂,也不誤事。
但是對於這些海員本身來說,他們承擔的免疫風險,就沒有別的屏障來幫他們隔離的,早期的海員等於是處在免疫交流的第一線。
所以每年都要補充上去幾千甚至幾萬人的海船水手,這些水手和海軍士卒的待遇也一直保持很高,因為遇到未知疾病病死的風險太大了。
另外,在航海交流過程中,李素和諸葛亮這些主政者,也算是體恤海員疾苦。為了讓他們每次迴到中原時保持耐心隔離,別想著跑出來,隻好給這些常年吃苦的航海者,在港口碼頭建立起專營消費的娛樂場所係統,好拴住他們不至於反抗。
港口海關隔離區裏的酒館澡堂、秦樓楚館一應俱全。想喝個大酒鬧點事發泄發泄,或者泡個澡做個馬殺雞解解乏,全都有足量供應。
至於裏麵的服務從業者,盡量官營組織自願從業無依無靠的孤寡,或者靠之前征服異族過程中、抓迴來的異族女人奴隸。
反正李素和諸葛亮算是在這一方麵遠超鼻祖管仲了,這個“自比管樂”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海關隔離區的服務人員,待遇也遠比同等素質在外麵自由執業的更高,因為有政府補貼。補貼的代價就是這些人也要放棄一定程度的人生自由,隻能住在海關隔離區裏跟靠岸海員為伍,不能隨隨便便離開隔離區。
如此精心操持之下的地理發現開拓事業,為大漢帶來了穩健而持續的收益,也每年付出上萬水手的生命。
而這一年,隨著一支之前朝廷派去旅漢群島一路往南地理探索繪圖的船隊迴來,也給劉備帶迴了一條讓他挺扼腕的消息——
負責探索南洋諸島的前將軍太史慈,終於在後世的菲律賓南部,感染了不知名的瘟疫,最後光榮死在異國他鄉,最後隻能是拿海鹽醃製了屍體,才算是在熱帶環境下保存帶了迴來。
其實,曆史上太史慈的壽命也就四十多歲,本來這時候早就已經死了,這已經算是跟隨劉備陣營混了之後,醫療條件有所改善,多活的。
而劉備之前考慮到甘寧的健康條件對熱帶病免疫力極低,去不了南方,才讓周瑜甘寧負責東北航路、讓太史慈步騭負責南方航路。
沒想到太史慈雖然情況比甘寧好點,也去過交趾和林邑,但畢竟是東萊出生的北方人,上了年紀後免疫力下降,還是沒扛住新的熱帶病。
不過,這也算是比死在病榻上光榮了不少,好歹是在對外開拓探險中亡故的。李素作為鼓勵開拓的代表,也勸諫劉備給太史慈加了死後哀榮,還給他的子孫加了不少錢糧賞賜。
劉備感慨於最初元從的老臣老將,已經到了逐步凋零的年紀,心中也是很感慨的。
去年和前年孫乾、簡雍分別故去的時候,他就很是傷感,尤其簡雍。這次太史慈也是中平四年劉備剛剛起兵平張純階段來投的舊人。
可以說隻比李素、魯肅等人晚來了半年到幾個月而已。隻是中間跟著糜竺鎮守地方了數年,錯過了不少立功機會,但怎麽說也算元從了。
劉備一想到自己也五十七歲了,稱帝二十二載,老之將至,很想趁著自己還走得動,朝廷的國債也徹底還清了、有點餘錢,想出巡看看這些年新拓展的疆土。
不過,劉備又怕被群臣反對,說靡費國帑、不務正業,甚至拿“秦始皇就是因為常年巡遊在外,才導致對國家不利”這個標準話術來道德綁架,一時還有點拿不定主意。
好在,丞相李素倒是支持他的。作為皇帝,開開眼界也好,有些事情經曆一次,也便於給後世垂範,知道怎麽教育子孫,為將來計。
隻要掌握好度,別老是欠著國債、借錢出巡,就沒問題。
在這個基調下,劉備跟群臣討論了一番,那些覺得“出巡不是明君所為”的觀點,基本上被李素想辦法駁斥了,搬掉了大義名分方麵的障礙,讓劉備很滿意。
最後的問題焦點,主要集中在出巡的規模和錢糧消耗上。但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基本上就不是問題,劉備合計了一下之後,決定不要動用國庫的錢糧,而是動用這些年攢下的皇室內帑,來辦這事兒。
另外,出巡所需的交通工具運力,也不一定要朝廷官辦現造嘛,完全可以買民間商用的稍加改良,這就節約不少,這就能找供應商承包了。
最後,毫不意外半是劉備掏腰包、半是“諸葛物流”商社給皇帝打折請客。準備了諸葛均的車隊船隊承運,給皇帝和親隨護衛軍隊、隨行百官出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