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十五日這天白晝的猛烈攻城漸漸停歇,野王守將楊醜也是累攤在城樓裏,一口一口慢慢灌著親兵燒的熱水,漸漸緩過氣來。
下午的攻勢比上午更猛了,關羽似乎調整了營造攻城器械的優先級,把一些重型大型器械的建造暫緩了,騰出人力造了非常多的移動式擋箭木牆,分別推到城下距離城牆一百五十步、一百步、甚至是五十步的位置。
然後讓漢軍的弩兵接近到一百五十和一百步那兩檔距離,讓弓箭手推進到五十步那一檔,最後再用重甲的先登勇士扛著飛梯試探、引誘守軍的弓弩手全部上城壓製,城下的漢軍弓弩兵也全部拋射對射,把城頭守兵射得哀嚎慘叫連連。
這種對射的交換比數據或許不是很好看,但關羽的人數是楊醜的六倍,甲胄也比楊醜精良,這樣的消耗楊醜肯定是耗不起的。
關羽打得這麽囂張,理論上倒也不是沒有破法——比如,楊醜要是有膽略,統兵有妨,倒是可以選擇組織騎兵隊埋伏在成門內、趁著攻城方一波先登勇士退下去的空檔,直接開城門殺出,把敢推進到城牆外隻剩五十步的弓箭手近距離衝殺剿滅。
畢竟,讓弓箭手用擋箭木牆推進到離城牆那麽近拋射,最大的軟肋就是容易被近戰反衝鋒。
事實上,楊醜在被逼急了的情況下也這麽做了,可惜結果是他派出城反衝鋒的五百騎死士,剛出門就遇到關羽反應極為神速地投入預備隊反衝、在楊醜的騎兵大肆砍殺城外五十步那群弓箭手之前,就被關羽的預備隊堵成了陣地絞肉戰。
雙方血腥廝殺在一起,楊醜再想指揮部隊後退,卻發現已經被黏住了,如果這時候開城門放吊橋讓騎兵迴來,說不定關羽的部隊也跟著湧進來了。
楊醜隻好忍痛壯士斷臂,放棄了自己手下僅剩的精銳騎兵,五百騎在城牆根下走投無路,被殺了二百多人後,其他人都果斷跪地投降了。
畢竟是主將先拋棄了他們,不開城門不讓迴撤,這種情況下誰還肯戰死至最後一人?那是毫無希望的白給送死。
這一波之後,楊醜再也沒敢有任何反擊的嚐試,哪怕敵人在城外更囂張更過分地搭建工事,隻要超出了城頭往下丟滾木礌石的砸擊範圍,他就完全無視,隻敢放箭,別的什麽都做不了。
這樣被壓著打了整整一個下午,頹勢可見一斑。
……
戰事稍歇,楊醜也喝過水緩過氣來,心中暗忖:
“關羽和徐晃的攻勢實在是太猛烈了。要是等他的投石車全部造好,晝夜不停猛砸,這野王的城牆怕是七八天都撐不了,要是攻勢猛烈的話,五六天就要淪陷了。
現在士卒之所以還能被彈壓勒逼著死守,全靠他們對麹將軍和張遼、文醜將軍援軍的信心。要是誰提前動搖了,對麹義的救援產生懷疑,怕是隨時都會崩潰。”
他現在唯一指望的,就是麹義三天之內就會來增援,除掉已經過去的今天白天,估計也就兩天三晚了,這點時間,應該夠張遼和麹義在抵達野王之前、先合兵一處,如果再多寬限一兩天,那麽連文醜也能趕到。
北方的冬天夜很漫長,申時過半天就全黑了。城下的攻擊方居然還敢在好多擋箭木牆上插火把照明,絲毫不擔心城頭守軍對著火把放箭。
當然,關羽造的移動式擋箭木牆很多,並不是每一麵附近都插了火把的。這就導致虛則實之、沒有插火把的地方因為明暗對比,顯得愈發難以看清。
楊醜心中估摸著,關羽肯定還有小動作,但他猜不出具體是啥,下午的騎兵隊反衝徹底失敗、騎兵損失殆盡,他也沒勇氣再做任何開門近戰阻止的嚐試了。
整整一夜,城外都不安靜,各種敲擊碰撞的細碎聲響,四麵八方都有,讓楊醜和袁軍士兵的恐懼不安愈發深重。
第二天天亮後一看,楊醜和袁軍軍官們不由大驚:一夜之間,所有關羽昨天下午推到陣前的擋箭木牆底下,都被墊了夯土堆牆,也把木牆墊高了,防禦遮蔽效果愈發之好,能讓漢軍弓箭手徹底安心躲在後麵對城頭拋射箭雨。
當然,作為河北軍將領,楊醜也是知道穴地攻城的戰法的,他立刻就看到了比墊高掩體夯土更危險的要素——這些土是哪裏來的?
有工事用到了土,肯定有些地方被挖掘了提供土。目力所及之處,城外數百步並沒有某塊地方突然地勢低陷下去變成大坑,那就說明攻城方並不是集中在某個坑取土的。考慮到成本和時間,也不可能是從遠處運土過來。
剩下的某種可能性,概率瞬間就大大提高了:攻城方在挖地道!這些土隻是副產品!
“地道口在哪兒?找!都給我好好的找!所有目力最好的神射手,都別放箭了,到城樓和馬麵上瞭望,找出關羽的地道口!”
楊醜急切地吩咐,雖然攻城戰很快又要重新開始了,他也顧不得在這種節骨眼上削弱弓弩隊的戰力人手。
將士們立刻被調動起來尋找,可是很快就發現疑似地道口的土堆太多了,不知道哪個才是真的。
他麾下一名軍司馬,似乎是參加過三年半前的易京樓之戰、給過公孫瓚最後一擊,對防禦地道非常熟悉,此刻趁機進言:
“校尉勿慌,論穴地之能,我河北軍天下第一,關羽不過是班門弄斧。自古防掘地可繞城內遍挖長塹,截斷地道出口。我軍用地道多年,還總結出挖長塹所得之土,可在長塹後五十步,另堆一道土牆,安排弓弩手巡哨。
這樣敵人就算鑽出來,也會暴露在低矮之處,被我們用滾木礌石砸死、僥幸逃出來也會發現出口處還有臨時土牆圍著,被交叉攢射盡數殲滅。另外,還可以用大甕蒙生牛皮,狀如大鼓,讓耳音好的士卒聽聲辨位。”
楊醜臉一板:“你以為我不知道?可挖掘繞城長塹要多久?我們現在還要守城,就算組織百姓挖壕,也要分兵帶頭挖、示範監工,能投入多少人?沒有十天半個月能挖完?
至於聽聲辨位,本就不精確,而且現在關羽如此陣仗,我懷疑他在城四周都有讓人挖土,虛實相應怕是很難聽清哪邊才是真的。”
那軍司馬想了想,先表示了對領導明見的佩服,隨後寬慰:縱然長乾半月而成,關羽的地道同樣好很久才成。塹壕好歹是露天明挖的,每一段可以分段同時開工。地道卻隻有一個橫截麵可以挖,比挖壕慢多了。
楊醜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但隨後又冒出一個新的疑問:關羽難道不知道地道是兩軍長期相持期間才會用到的麽?既然今天關羽是要速攻拿下野王,怎麽會選那麽慢的辦法?
還是說,關羽這是表麵上攻城為主,實際上以打援為主?他是在勾引麹義張遼和文醜,哪怕麹義等人集結了相當於關羽兩三倍的野戰兵力,關羽依然有把握在野戰中同時擊敗麹張文三將聯軍?!
以關羽之威名和帶兵實力,似乎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楊醜有些不寒而栗,但他沒有別的選擇,隻好先這樣見招拆招。
當天白天,攻城戰還在繼續,楊醜安排的挖壕和放牛皮大甕地聽反偵察,效果也不太好。地聽果然聽不清敵人主挖的真實方向,聲音比較嘈雜各個方向都有。
楊醜隻好選擇全城每麵城牆背後都平均挖溝、無差別全麵防禦。好在他相信關羽挖地道的龜速,倒也不用太擔心進度跟不上。
十六日下午的時候,隨著前線關羽挖地道挖得越來越囂張,不少中間段的、離城牆隻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豎井井口,也開始大量堆起挖出來的土後,倒是也有守城軍官迴報過楊醜,並且他們還提出了一種異想天開的警告:
“校尉,關羽有沒有可能是把這些豎著挖下去的井,再往兩邊挖、然後一口口井下麵的地道連接起來?”
這個猜想其實已經無比接近於真相了——雖然楊醜就算知道真相,也不太懂如何防,關羽的地道戰技術先進,在速攻狀態下近乎無解。
但是,偏偏因為楊醜是河北軍將領,他也懂地道戰,知道地道的技術難點,所以否決了下屬那種外行卻歪打正著的判斷:
“你懂不懂穴地戰的精髓和難點?你試過豎井下去往兩頭挖、最後跟別的井別的地道口連起來的難度麽?要是能用,當初大將軍攻打公孫瓚,就不會挖了三個月的地道才挖到易京樓底了!
豎井下地之後,幽暗不辨東西南北,你怎麽知道要往哪個方向挖,才能和友軍正好對上連通?但凡稍微錯幾度角,挖到數十丈外就錯開很遠了,這地道根本連不起來!
關羽軍從未用過穴地攻城之法,估計也是道聽途說,他真要瞎捉摸,我們也無所謂,按自己的節奏防守就好!”
提意見的下屬滿麵慚愧而退,對自己因為不懂挖地道技術難點而羞赧不已。
這一切,隻能說是天意如此——諸葛亮戰前教給關羽備用的那套挖地道新技術,恰好是解決了傳統地道戰技術的痛點短板。
用一句後世《專利審查指南》上的術語來說,那就是“克服了固有技術偏見”
(注:《專利審查指南2021》,技術偏見:是指在某段時間內、某個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對某個技術問題普遍存在的、偏離客觀事實的認識。它引導人們不去考慮其他方麵的可能性,從而阻礙人們對該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
說人話,那就是如果諸葛亮教關羽用這招對付其他不懂地道戰的諸侯,對方還不一定會那麽燈下黑。但偏偏諸葛亮讓關羽用它來對付河北軍!對付天下第一地道戰強軍!
這就是諸葛亮最擅長的事情:在敵人最擅長的專業領域、正麵擊敗他們。就像空城計,如果對麵不是司馬懿這種老奸巨猾之輩還不好使呢。
下午的攻勢比上午更猛了,關羽似乎調整了營造攻城器械的優先級,把一些重型大型器械的建造暫緩了,騰出人力造了非常多的移動式擋箭木牆,分別推到城下距離城牆一百五十步、一百步、甚至是五十步的位置。
然後讓漢軍的弩兵接近到一百五十和一百步那兩檔距離,讓弓箭手推進到五十步那一檔,最後再用重甲的先登勇士扛著飛梯試探、引誘守軍的弓弩手全部上城壓製,城下的漢軍弓弩兵也全部拋射對射,把城頭守兵射得哀嚎慘叫連連。
這種對射的交換比數據或許不是很好看,但關羽的人數是楊醜的六倍,甲胄也比楊醜精良,這樣的消耗楊醜肯定是耗不起的。
關羽打得這麽囂張,理論上倒也不是沒有破法——比如,楊醜要是有膽略,統兵有妨,倒是可以選擇組織騎兵隊埋伏在成門內、趁著攻城方一波先登勇士退下去的空檔,直接開城門殺出,把敢推進到城牆外隻剩五十步的弓箭手近距離衝殺剿滅。
畢竟,讓弓箭手用擋箭木牆推進到離城牆那麽近拋射,最大的軟肋就是容易被近戰反衝鋒。
事實上,楊醜在被逼急了的情況下也這麽做了,可惜結果是他派出城反衝鋒的五百騎死士,剛出門就遇到關羽反應極為神速地投入預備隊反衝、在楊醜的騎兵大肆砍殺城外五十步那群弓箭手之前,就被關羽的預備隊堵成了陣地絞肉戰。
雙方血腥廝殺在一起,楊醜再想指揮部隊後退,卻發現已經被黏住了,如果這時候開城門放吊橋讓騎兵迴來,說不定關羽的部隊也跟著湧進來了。
楊醜隻好忍痛壯士斷臂,放棄了自己手下僅剩的精銳騎兵,五百騎在城牆根下走投無路,被殺了二百多人後,其他人都果斷跪地投降了。
畢竟是主將先拋棄了他們,不開城門不讓迴撤,這種情況下誰還肯戰死至最後一人?那是毫無希望的白給送死。
這一波之後,楊醜再也沒敢有任何反擊的嚐試,哪怕敵人在城外更囂張更過分地搭建工事,隻要超出了城頭往下丟滾木礌石的砸擊範圍,他就完全無視,隻敢放箭,別的什麽都做不了。
這樣被壓著打了整整一個下午,頹勢可見一斑。
……
戰事稍歇,楊醜也喝過水緩過氣來,心中暗忖:
“關羽和徐晃的攻勢實在是太猛烈了。要是等他的投石車全部造好,晝夜不停猛砸,這野王的城牆怕是七八天都撐不了,要是攻勢猛烈的話,五六天就要淪陷了。
現在士卒之所以還能被彈壓勒逼著死守,全靠他們對麹將軍和張遼、文醜將軍援軍的信心。要是誰提前動搖了,對麹義的救援產生懷疑,怕是隨時都會崩潰。”
他現在唯一指望的,就是麹義三天之內就會來增援,除掉已經過去的今天白天,估計也就兩天三晚了,這點時間,應該夠張遼和麹義在抵達野王之前、先合兵一處,如果再多寬限一兩天,那麽連文醜也能趕到。
北方的冬天夜很漫長,申時過半天就全黑了。城下的攻擊方居然還敢在好多擋箭木牆上插火把照明,絲毫不擔心城頭守軍對著火把放箭。
當然,關羽造的移動式擋箭木牆很多,並不是每一麵附近都插了火把的。這就導致虛則實之、沒有插火把的地方因為明暗對比,顯得愈發難以看清。
楊醜心中估摸著,關羽肯定還有小動作,但他猜不出具體是啥,下午的騎兵隊反衝徹底失敗、騎兵損失殆盡,他也沒勇氣再做任何開門近戰阻止的嚐試了。
整整一夜,城外都不安靜,各種敲擊碰撞的細碎聲響,四麵八方都有,讓楊醜和袁軍士兵的恐懼不安愈發深重。
第二天天亮後一看,楊醜和袁軍軍官們不由大驚:一夜之間,所有關羽昨天下午推到陣前的擋箭木牆底下,都被墊了夯土堆牆,也把木牆墊高了,防禦遮蔽效果愈發之好,能讓漢軍弓箭手徹底安心躲在後麵對城頭拋射箭雨。
當然,作為河北軍將領,楊醜也是知道穴地攻城的戰法的,他立刻就看到了比墊高掩體夯土更危險的要素——這些土是哪裏來的?
有工事用到了土,肯定有些地方被挖掘了提供土。目力所及之處,城外數百步並沒有某塊地方突然地勢低陷下去變成大坑,那就說明攻城方並不是集中在某個坑取土的。考慮到成本和時間,也不可能是從遠處運土過來。
剩下的某種可能性,概率瞬間就大大提高了:攻城方在挖地道!這些土隻是副產品!
“地道口在哪兒?找!都給我好好的找!所有目力最好的神射手,都別放箭了,到城樓和馬麵上瞭望,找出關羽的地道口!”
楊醜急切地吩咐,雖然攻城戰很快又要重新開始了,他也顧不得在這種節骨眼上削弱弓弩隊的戰力人手。
將士們立刻被調動起來尋找,可是很快就發現疑似地道口的土堆太多了,不知道哪個才是真的。
他麾下一名軍司馬,似乎是參加過三年半前的易京樓之戰、給過公孫瓚最後一擊,對防禦地道非常熟悉,此刻趁機進言:
“校尉勿慌,論穴地之能,我河北軍天下第一,關羽不過是班門弄斧。自古防掘地可繞城內遍挖長塹,截斷地道出口。我軍用地道多年,還總結出挖長塹所得之土,可在長塹後五十步,另堆一道土牆,安排弓弩手巡哨。
這樣敵人就算鑽出來,也會暴露在低矮之處,被我們用滾木礌石砸死、僥幸逃出來也會發現出口處還有臨時土牆圍著,被交叉攢射盡數殲滅。另外,還可以用大甕蒙生牛皮,狀如大鼓,讓耳音好的士卒聽聲辨位。”
楊醜臉一板:“你以為我不知道?可挖掘繞城長塹要多久?我們現在還要守城,就算組織百姓挖壕,也要分兵帶頭挖、示範監工,能投入多少人?沒有十天半個月能挖完?
至於聽聲辨位,本就不精確,而且現在關羽如此陣仗,我懷疑他在城四周都有讓人挖土,虛實相應怕是很難聽清哪邊才是真的。”
那軍司馬想了想,先表示了對領導明見的佩服,隨後寬慰:縱然長乾半月而成,關羽的地道同樣好很久才成。塹壕好歹是露天明挖的,每一段可以分段同時開工。地道卻隻有一個橫截麵可以挖,比挖壕慢多了。
楊醜一想,確實是這個道理,但隨後又冒出一個新的疑問:關羽難道不知道地道是兩軍長期相持期間才會用到的麽?既然今天關羽是要速攻拿下野王,怎麽會選那麽慢的辦法?
還是說,關羽這是表麵上攻城為主,實際上以打援為主?他是在勾引麹義張遼和文醜,哪怕麹義等人集結了相當於關羽兩三倍的野戰兵力,關羽依然有把握在野戰中同時擊敗麹張文三將聯軍?!
以關羽之威名和帶兵實力,似乎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
楊醜有些不寒而栗,但他沒有別的選擇,隻好先這樣見招拆招。
當天白天,攻城戰還在繼續,楊醜安排的挖壕和放牛皮大甕地聽反偵察,效果也不太好。地聽果然聽不清敵人主挖的真實方向,聲音比較嘈雜各個方向都有。
楊醜隻好選擇全城每麵城牆背後都平均挖溝、無差別全麵防禦。好在他相信關羽挖地道的龜速,倒也不用太擔心進度跟不上。
十六日下午的時候,隨著前線關羽挖地道挖得越來越囂張,不少中間段的、離城牆隻有五十步和一百步的豎井井口,也開始大量堆起挖出來的土後,倒是也有守城軍官迴報過楊醜,並且他們還提出了一種異想天開的警告:
“校尉,關羽有沒有可能是把這些豎著挖下去的井,再往兩邊挖、然後一口口井下麵的地道連接起來?”
這個猜想其實已經無比接近於真相了——雖然楊醜就算知道真相,也不太懂如何防,關羽的地道戰技術先進,在速攻狀態下近乎無解。
但是,偏偏因為楊醜是河北軍將領,他也懂地道戰,知道地道的技術難點,所以否決了下屬那種外行卻歪打正著的判斷:
“你懂不懂穴地戰的精髓和難點?你試過豎井下去往兩頭挖、最後跟別的井別的地道口連起來的難度麽?要是能用,當初大將軍攻打公孫瓚,就不會挖了三個月的地道才挖到易京樓底了!
豎井下地之後,幽暗不辨東西南北,你怎麽知道要往哪個方向挖,才能和友軍正好對上連通?但凡稍微錯幾度角,挖到數十丈外就錯開很遠了,這地道根本連不起來!
關羽軍從未用過穴地攻城之法,估計也是道聽途說,他真要瞎捉摸,我們也無所謂,按自己的節奏防守就好!”
提意見的下屬滿麵慚愧而退,對自己因為不懂挖地道技術難點而羞赧不已。
這一切,隻能說是天意如此——諸葛亮戰前教給關羽備用的那套挖地道新技術,恰好是解決了傳統地道戰技術的痛點短板。
用一句後世《專利審查指南》上的術語來說,那就是“克服了固有技術偏見”
(注:《專利審查指南2021》,技術偏見:是指在某段時間內、某個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對某個技術問題普遍存在的、偏離客觀事實的認識。它引導人們不去考慮其他方麵的可能性,從而阻礙人們對該技術領域的研究和開發。)
說人話,那就是如果諸葛亮教關羽用這招對付其他不懂地道戰的諸侯,對方還不一定會那麽燈下黑。但偏偏諸葛亮讓關羽用它來對付河北軍!對付天下第一地道戰強軍!
這就是諸葛亮最擅長的事情:在敵人最擅長的專業領域、正麵擊敗他們。就像空城計,如果對麵不是司馬懿這種老奸巨猾之輩還不好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