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撰標準教材,這對國子監來說,絕對是一件大事,在駱斐看來,他若是能把這事給辦成了,那絕對能流芳百世,因此,當他聽聞鄭經的提議之後,他立即就動了心。
隻是他沒想到,聊著聊著,張籍卻突然來了一句,說願意輔佐鄭經來辦成此事,這讓他當時就不知該怎麽往下接了,無奈之下,隻好采用了拖延戰術。
而在事後,他當然是向張籍要說法。
要知道,在他看來,編撰標準教材這事,絕對是該由國子監來牽頭的,假如張籍真有此心的話,就算由張籍來牽頭也未嚐不可,畢竟張籍除了是文廟的主持之外,還在國子監掛著博士的頭銜。
“論對儒家典籍的理解,在浪之麵前,連我都自愧不如,那你覺得,國子監還能有其他人比得過他嗎?”
當時張籍迴了他這麽一句。
當然,在此之後,張籍又跟他講起了鄭經的**論,以及重新定義道,折服道家諸糅真人等事,以及決定輔佐鄭經的其它理由。
這自然又讓駱斐震驚不已。
那鄭浪之真有張籍說的那麽厲害?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還特意派人去找了國子監出身的席希明,把席希明叫到了國子監,打探了跟鄭經有關的事。
而這一打探,就更是驚到他了。
張籍所說的全被證明了不說,還有更多讓他頗感難以置信的事情也被他了解到了。
比如說道家的諸糅真人在一連跟鄭經論了兩夜的道之後,親自以全套道藏相贈之事。
又比如說,就連盧勳、阮留之這兩位昔日的大才子,現如今的名士,也以被鄭經的才學佩服得五體投地。
至於關於鄭經對儒學的理解,按席希明的話來說,整個國子監,應該是無人能厲害過鄭經了,最起碼現如今圍在鄭經身邊的那些士子,一旦有什麽不懂的問題,隻要一問鄭經,鄭經都能輕鬆解答出來,而且還能解答得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無從挑剔。
這下真弄得駱斐無話可說了。
他還能堅持得讓國子監來主導標準教材的編撰不成?
想法是人家提的,書也得靠對方來印,人家的本事連張籍都心服口服,他又哪來堅持必須得由國子監來主導編撰的理由?
既然主導權把控不了,那就來談合作的條件,畢竟鄭經說,這套教材最好以國子監的名義來出,爭取讓它成為大夏國通用的標準教材。
這就是他又一次拉上張籍來找鄭經的原因。
而他要談的,則是利益的分配。
盡管對於儒家人來說,談錢很俗,但駱斐深知,一旦這套標準教材真被廣泛推廣開來,那其中所蘊含的利益,將大得驚人。
既然鄭經說,這標準教材以國子監的名義來出,那收益理應也有國子監的份吧?
在這一點上,駱斐實在是不能免俗,畢竟國子監的級別雖不低,但絕對是個清水衙門,缺金少銀的話,啥事都幹不了。
隻不過等他們抵達書局之後,卻是差點就撲了個空,好在書局還有德王爺在。
正在籌劃《華夏早報》第二期內容的德王爺出麵接待了他們。
“浪之啊,這不務正業的家夥,在你們走後的第二天,就去南郊買下了一座造紙工坊,現在天天在那邊折騰造紙的事。”
這可是又把駱斐給驚到了,忍不住問道:“親自去造紙?有這個必要嗎?”
穀髕
鄭經的這一新動向,確實有點讓他想不通。
要知道,現在雖然還是一個紙張並不便宜的時代,但相比一篇《三都賦》就弄得洛陽紙貴的西晉,其實現在市麵上並不會缺少紙張,這一點,從《華夏早報》的大量印刷也沒能引發紙張漲價也能得以證明。
“非文先生有所不知,他跟我和盧勳打了個賭,說要把書的價格降到二兩銀子以下,所以親自去造更好更便宜的紙去了。”
德王爺笑著迴道。
這又是一個讓張籍和駱斐都無比錯愕的消息。
要知道,據他們所知,鄭經現在所出的那本精裝本的《三字經》,可是要賣十兩銀子一本的,哪怕是即將出用黃麻紙印刷的平裝本,也得賣五兩銀子一本。
可現在德王爺卻告知他們,鄭經打算將書的價格降到二兩銀子以下。
這是嫌賺的銀子太多嗎?
這一下又弄得駱斐不知接下來該怎麽談了。
盡管他已經聽說,鄭經有聖人之誌,目標是讓天下人都讀得起書,但他還是很難相信,鄭經真能麵對大把大把的銀子一點都不動心。
他可是說過,要讓自己變得富可敵國的啊!
這下確實弄得駱斐接下來不知該怎麽談了。
他原本還想著,國子監和書局合作編撰出來的標準教材,哪怕隻是賣五兩銀子一本的平裝本,那按三兩銀子一本的成本來算,剩下的利潤,書局掙一兩,國子監掙一兩,這要求應該不算未過吧?
誰知,現在鄭經竟然把書價降到二兩銀子一本,那哪還有利潤可言?
能不貼錢進去就不錯了吧!
他又忍不住問道:“二兩銀子一本?王爺覺得這有可能?”
這一下,弄得連德王爺也不知該怎麽迴了。
確實,但是從原料成本上來說,毛竹確實比麻藤要便宜上兩三倍可能還不止,可問題是,紙張的成本僅僅是原料所決定的嗎?
更多的原因在於效率低,成品率低,人工成本也不便宜好吧!
因此,就算是德王爺,此時也還是很難相信,就算鄭經真能把竹紙給造出來,就真能把紙張的成本壓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
更何況能不能用竹子造出紙來還很難說?
想了想,他迴道:“反正我是不看好,不過具體得問他。”
他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這下總算是讓駱斐稍稍放心了一點點,於是笑道:“嗬嗬,那我倒是希望浪之真能造出又好又便宜的紙張出來,真要是能把書賣到二兩銀子一本,那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得對他感恩戴德了。”
很明顯,他也不信鄭經真能造出又好又便宜的紙來。
也因為不信,他又重新燃起了從中分一杯羹的希望。
很快,他等來了一身泥濘迴來的鄭經。
隻是他沒想到,聊著聊著,張籍卻突然來了一句,說願意輔佐鄭經來辦成此事,這讓他當時就不知該怎麽往下接了,無奈之下,隻好采用了拖延戰術。
而在事後,他當然是向張籍要說法。
要知道,在他看來,編撰標準教材這事,絕對是該由國子監來牽頭的,假如張籍真有此心的話,就算由張籍來牽頭也未嚐不可,畢竟張籍除了是文廟的主持之外,還在國子監掛著博士的頭銜。
“論對儒家典籍的理解,在浪之麵前,連我都自愧不如,那你覺得,國子監還能有其他人比得過他嗎?”
當時張籍迴了他這麽一句。
當然,在此之後,張籍又跟他講起了鄭經的**論,以及重新定義道,折服道家諸糅真人等事,以及決定輔佐鄭經的其它理由。
這自然又讓駱斐震驚不已。
那鄭浪之真有張籍說的那麽厲害?
為了證明這一點,他還特意派人去找了國子監出身的席希明,把席希明叫到了國子監,打探了跟鄭經有關的事。
而這一打探,就更是驚到他了。
張籍所說的全被證明了不說,還有更多讓他頗感難以置信的事情也被他了解到了。
比如說道家的諸糅真人在一連跟鄭經論了兩夜的道之後,親自以全套道藏相贈之事。
又比如說,就連盧勳、阮留之這兩位昔日的大才子,現如今的名士,也以被鄭經的才學佩服得五體投地。
至於關於鄭經對儒學的理解,按席希明的話來說,整個國子監,應該是無人能厲害過鄭經了,最起碼現如今圍在鄭經身邊的那些士子,一旦有什麽不懂的問題,隻要一問鄭經,鄭經都能輕鬆解答出來,而且還能解答得讓所有人都心服口服,無從挑剔。
這下真弄得駱斐無話可說了。
他還能堅持得讓國子監來主導標準教材的編撰不成?
想法是人家提的,書也得靠對方來印,人家的本事連張籍都心服口服,他又哪來堅持必須得由國子監來主導編撰的理由?
既然主導權把控不了,那就來談合作的條件,畢竟鄭經說,這套教材最好以國子監的名義來出,爭取讓它成為大夏國通用的標準教材。
這就是他又一次拉上張籍來找鄭經的原因。
而他要談的,則是利益的分配。
盡管對於儒家人來說,談錢很俗,但駱斐深知,一旦這套標準教材真被廣泛推廣開來,那其中所蘊含的利益,將大得驚人。
既然鄭經說,這標準教材以國子監的名義來出,那收益理應也有國子監的份吧?
在這一點上,駱斐實在是不能免俗,畢竟國子監的級別雖不低,但絕對是個清水衙門,缺金少銀的話,啥事都幹不了。
隻不過等他們抵達書局之後,卻是差點就撲了個空,好在書局還有德王爺在。
正在籌劃《華夏早報》第二期內容的德王爺出麵接待了他們。
“浪之啊,這不務正業的家夥,在你們走後的第二天,就去南郊買下了一座造紙工坊,現在天天在那邊折騰造紙的事。”
這可是又把駱斐給驚到了,忍不住問道:“親自去造紙?有這個必要嗎?”
穀髕
鄭經的這一新動向,確實有點讓他想不通。
要知道,現在雖然還是一個紙張並不便宜的時代,但相比一篇《三都賦》就弄得洛陽紙貴的西晉,其實現在市麵上並不會缺少紙張,這一點,從《華夏早報》的大量印刷也沒能引發紙張漲價也能得以證明。
“非文先生有所不知,他跟我和盧勳打了個賭,說要把書的價格降到二兩銀子以下,所以親自去造更好更便宜的紙去了。”
德王爺笑著迴道。
這又是一個讓張籍和駱斐都無比錯愕的消息。
要知道,據他們所知,鄭經現在所出的那本精裝本的《三字經》,可是要賣十兩銀子一本的,哪怕是即將出用黃麻紙印刷的平裝本,也得賣五兩銀子一本。
可現在德王爺卻告知他們,鄭經打算將書的價格降到二兩銀子以下。
這是嫌賺的銀子太多嗎?
這一下又弄得駱斐不知接下來該怎麽談了。
盡管他已經聽說,鄭經有聖人之誌,目標是讓天下人都讀得起書,但他還是很難相信,鄭經真能麵對大把大把的銀子一點都不動心。
他可是說過,要讓自己變得富可敵國的啊!
這下確實弄得駱斐接下來不知該怎麽談了。
他原本還想著,國子監和書局合作編撰出來的標準教材,哪怕隻是賣五兩銀子一本的平裝本,那按三兩銀子一本的成本來算,剩下的利潤,書局掙一兩,國子監掙一兩,這要求應該不算未過吧?
誰知,現在鄭經竟然把書價降到二兩銀子一本,那哪還有利潤可言?
能不貼錢進去就不錯了吧!
他又忍不住問道:“二兩銀子一本?王爺覺得這有可能?”
這一下,弄得連德王爺也不知該怎麽迴了。
確實,但是從原料成本上來說,毛竹確實比麻藤要便宜上兩三倍可能還不止,可問題是,紙張的成本僅僅是原料所決定的嗎?
更多的原因在於效率低,成品率低,人工成本也不便宜好吧!
因此,就算是德王爺,此時也還是很難相信,就算鄭經真能把竹紙給造出來,就真能把紙張的成本壓到一個不可思議的程度。
更何況能不能用竹子造出紙來還很難說?
想了想,他迴道:“反正我是不看好,不過具體得問他。”
他給了一個模棱兩可的答案。
這下總算是讓駱斐稍稍放心了一點點,於是笑道:“嗬嗬,那我倒是希望浪之真能造出又好又便宜的紙張出來,真要是能把書賣到二兩銀子一本,那全天下的讀書人都得對他感恩戴德了。”
很明顯,他也不信鄭經真能造出又好又便宜的紙來。
也因為不信,他又重新燃起了從中分一杯羹的希望。
很快,他等來了一身泥濘迴來的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