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經確實又當著阮留之的麵又把道家的道給否了一次。
但這並不是為了迎合張籍,而是為了客觀。
既然是客觀,那轉折自然緊跟著就來了。
“不過話說迴來,道家的道也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最起碼它借天地自然之說,來勸人向善修心修德,從立意上來說,是好的,因此值得弘揚。”
轉折就這麽來了。
張籍和阮留之都愣住了。
而張籍則不甘心地問道:“此言怎講?”
“因為人之道存在的意義,是讓天下百姓過得更好,讓天下更安定,而道家的道,是有此功效的,因此能不能經得起推敲,其實沒那麽重要。”
鄭經又迴道。
又一次開始懷疑人生的阮留之總算又稍稍鬆了一口氣。
之前的他忍不住想,要是由著鄭經再這麽折騰下去,道家的根基遲早會被毀掉,也好在鄭經現在又說了一句,道家的道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張籍卻又有些不甘心了。
要知道,現在是儒家式微,被道家給蓋了過去,因此他立即又問道:“那依你看,道家的道,跟儒家的道相比又如何?”
“道家的道,是百姓之道,適合普通老百姓修,而儒家之道,是天下之道,適合讀書人及主政者來修,客觀來說,治理天下的話,還是儒家的道更為合適,若是二者合二為一,天下就會更太平。”
鄭經的迴答來了。
不偏不倚。
還是沒有迎合張籍。
確實也夠客觀。
按照鄭經的理解,道家的天之道確實是不值一提,但在修心養性方麵,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但其清靜無為的主張,用來治天下就很不合適了。
治理天下,還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套更合適。
隻不過他這麽迴,張籍的問題緊接著又來了:“既然如此,那為何天下之人,連很多讀書人及主政者都去信道家的道了呢?”
說完,他還又一次不滿地瞪了阮留之一眼。
說起來還真是悲催。
過去數百年來,儒家式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當自己的得意門生都改投道家之後,連張籍這樣的儒家守門人,都已經對儒家之道也那麽一些不自信了,於是抱著問道於盲的心態來問鄭經。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已經說開了的鄭經倒是淡定。
通過短暫的交流之後,他已經大致摸透了這位名儒的心情,因此,此時的他心裏又冒出了一個新的念頭,那就是想辦法把這位儒家的守門人也給折服了。
已經把道家的諸糅真人給折服了,再把儒家的張籍也折服,會不會很香?會不會很好玩?
“具體的原因,就在於過去數百年的天下動蕩,已經讓很多人對儒家的道產生了懷疑,懷疑它能不能讓天下太平,在儒家遲遲不能證明自身價值的情況下,改信道家也好,改信佛家也罷,都很正常,這屬於無奈之下的一種精神寄托。”
他接著又說道。
畢竟是來自後世的專業人士,他分析起這個來實在是太輕鬆。
“你的意思是說……”
隻是張籍還有些不太理解。
鄭經立即又說:“儒家之道,雖然更適合治理天下,但本身其實並不完善,或者說,時勢在變,過去的道,已經難以解決今日之困境。”
“可否具體說說?”
張籍立即又問道。
“想要做到天下太平,無非是要做到除內憂,去外患,天下一統,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富國,強兵,百姓安康。
“而現如今的狀況是,窮者恆窮,富者越富,底層百姓窮,國家亦窮,財富都集中到了世家和士族手中,窮人永無出頭之日,國家舉步維艱,試問,儒家現有的道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鄭經卻反問道。
張籍短暫地沉默了。
穀刼
他原本是抱著問道於盲的心思的,可他沒想到,鄭經還真能說出個條條道道來。
這些話實在是說得很有道理!
也切中了時弊。
隻是問題實在是太尖銳了一點,他很不想承認,儒家的道竟然有問題。
可事實卻是……
“那依你看,問題在哪?”
無奈之下,他隻好繼續問道。
“道可道,非恆道,道家的這一句我還蠻認可的,隻不過應該理解為,天之道是恆定不變的,而人之道卻是非恆定的,因此在我看來,任何道,想要真正合道,必須具備一個特點,那就是與時俱進。
“而現在的問題是,儒家的道雖然有諸多可取之處,但在很多點上,已經不符合時勢,或者是被曲解了,這自然就解決不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
鄭經又說道。
張籍:“……”
人之道,非恆定不變,所以得與時俱進?
儒家的道,現如今已經落伍,或被曲解了,已經不合道?
不得不說,鄭經的這一說法對他來說,有些震耳欲聾,因為很少有人敢如此去質疑,聖人們所立之道,竟然會不合道。
因此他極為謹慎地說:“能否舉例說明?”
“我先舉一個前人之說被曲解的例子。
“《管子·小匡》裏雲:‘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管子的本意,是指軍士、農夫、工匠、商人,這四類人為國之柱石,並沒有等級劃分的意願。
“事實上,在殷商時期,國人並不輕視商人,人們也十分熱衷於從事商業,商人之名由此得來。
“可到了周朝之後,時人認為商人過度熱衷商業,荒廢農業,導致國家不穩,最終滅亡,於是商人的地位開始被不斷打壓,名義上的地位與奴隸等賤籍無異。
“再到了漢代,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讀書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士的概念也在發生改變,由原來的軍士變成了士大夫及讀書人,四民的等級劃分由此成型。
“而四名等級劃分的結果,是農工商被輕視,國人都削尖了腦袋想往士人堆裏鑽,這就是國窮兵不壯的根源。
“事實上,想要國富,單靠隻讀書不創造財富的士人根本就不行,想要兵強,也靠不了士人而隻能靠軍士。
“我再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以我自身為例。
“在來會寧之前,我是一名純粹的士子,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讀書上,所以我是窮光蛋一個,連生存都需要家族扶持。
“但區別在於,我讀書,不止讀聖賢之學,還學格物致知,這就導致我一到會寧,就發明了新型印刷術,毫不誇張地說,現如今這新型印刷術能幫我日進鬥金,讓我成為了富人。
“讓我富有的本因,不在於我是士,而在於格物致知,在於工,在於商。
“而現有的儒家之道,恰恰是重士,輕工,輕商,輕軍,這一例子能不能說明它已經落伍不合道了?”
鄭經一口氣就說了一長串。
舉出了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也是儒家之道裏,最具弊端,製約了中國上千年發展的一個例子。
張籍一下就聽傻眼了。
士農工商,現如今最具代表性的等級觀念竟然是儒家的錯?
他很不想承認這一點,但專業知識告訴他,鄭經說的是對的,在殷商時期,確實不存在士農工商的等級觀念,這等級觀念是自周以後慢慢所形成的。
而鄭經自身的例子似乎也說明,想要富,單靠讀聖賢之學確實不行,想要兵強,靠士人也不行。
他沒想到,此時的鄭經,靠格物致知,靠發明,靠工,靠商,竟然已從一窮士子,搖身一變成為了富人。
難不成真錯了?
他很想反駁,可思索了好一陣子,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於是一聲歎息之後,他隻能說:“浪之高見。”
又被折服了一個!
但這並不是為了迎合張籍,而是為了客觀。
既然是客觀,那轉折自然緊跟著就來了。
“不過話說迴來,道家的道也還是有可取之處的,最起碼它借天地自然之說,來勸人向善修心修德,從立意上來說,是好的,因此值得弘揚。”
轉折就這麽來了。
張籍和阮留之都愣住了。
而張籍則不甘心地問道:“此言怎講?”
“因為人之道存在的意義,是讓天下百姓過得更好,讓天下更安定,而道家的道,是有此功效的,因此能不能經得起推敲,其實沒那麽重要。”
鄭經又迴道。
又一次開始懷疑人生的阮留之總算又稍稍鬆了一口氣。
之前的他忍不住想,要是由著鄭經再這麽折騰下去,道家的根基遲早會被毀掉,也好在鄭經現在又說了一句,道家的道還是有可取之處的。
張籍卻又有些不甘心了。
要知道,現在是儒家式微,被道家給蓋了過去,因此他立即又問道:“那依你看,道家的道,跟儒家的道相比又如何?”
“道家的道,是百姓之道,適合普通老百姓修,而儒家之道,是天下之道,適合讀書人及主政者來修,客觀來說,治理天下的話,還是儒家的道更為合適,若是二者合二為一,天下就會更太平。”
鄭經的迴答來了。
不偏不倚。
還是沒有迎合張籍。
確實也夠客觀。
按照鄭經的理解,道家的天之道確實是不值一提,但在修心養性方麵,還是很有可取之處的,但其清靜無為的主張,用來治天下就很不合適了。
治理天下,還是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那一套更合適。
隻不過他這麽迴,張籍的問題緊接著又來了:“既然如此,那為何天下之人,連很多讀書人及主政者都去信道家的道了呢?”
說完,他還又一次不滿地瞪了阮留之一眼。
說起來還真是悲催。
過去數百年來,儒家式微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而當自己的得意門生都改投道家之後,連張籍這樣的儒家守門人,都已經對儒家之道也那麽一些不自信了,於是抱著問道於盲的心態來問鄭經。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已經說開了的鄭經倒是淡定。
通過短暫的交流之後,他已經大致摸透了這位名儒的心情,因此,此時的他心裏又冒出了一個新的念頭,那就是想辦法把這位儒家的守門人也給折服了。
已經把道家的諸糅真人給折服了,再把儒家的張籍也折服,會不會很香?會不會很好玩?
“具體的原因,就在於過去數百年的天下動蕩,已經讓很多人對儒家的道產生了懷疑,懷疑它能不能讓天下太平,在儒家遲遲不能證明自身價值的情況下,改信道家也好,改信佛家也罷,都很正常,這屬於無奈之下的一種精神寄托。”
他接著又說道。
畢竟是來自後世的專業人士,他分析起這個來實在是太輕鬆。
“你的意思是說……”
隻是張籍還有些不太理解。
鄭經立即又說:“儒家之道,雖然更適合治理天下,但本身其實並不完善,或者說,時勢在變,過去的道,已經難以解決今日之困境。”
“可否具體說說?”
張籍立即又問道。
“想要做到天下太平,無非是要做到除內憂,去外患,天下一統,而要想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富國,強兵,百姓安康。
“而現如今的狀況是,窮者恆窮,富者越富,底層百姓窮,國家亦窮,財富都集中到了世家和士族手中,窮人永無出頭之日,國家舉步維艱,試問,儒家現有的道能否解決這些問題?”
鄭經卻反問道。
張籍短暫地沉默了。
穀刼
他原本是抱著問道於盲的心思的,可他沒想到,鄭經還真能說出個條條道道來。
這些話實在是說得很有道理!
也切中了時弊。
隻是問題實在是太尖銳了一點,他很不想承認,儒家的道竟然有問題。
可事實卻是……
“那依你看,問題在哪?”
無奈之下,他隻好繼續問道。
“道可道,非恆道,道家的這一句我還蠻認可的,隻不過應該理解為,天之道是恆定不變的,而人之道卻是非恆定的,因此在我看來,任何道,想要真正合道,必須具備一個特點,那就是與時俱進。
“而現在的問題是,儒家的道雖然有諸多可取之處,但在很多點上,已經不符合時勢,或者是被曲解了,這自然就解決不了現在所存在的問題。”
鄭經又說道。
張籍:“……”
人之道,非恆定不變,所以得與時俱進?
儒家的道,現如今已經落伍,或被曲解了,已經不合道?
不得不說,鄭經的這一說法對他來說,有些震耳欲聾,因為很少有人敢如此去質疑,聖人們所立之道,竟然會不合道。
因此他極為謹慎地說:“能否舉例說明?”
“我先舉一個前人之說被曲解的例子。
“《管子·小匡》裏雲:‘士農工商四民者,國之石民也。’
“管子的本意,是指軍士、農夫、工匠、商人,這四類人為國之柱石,並沒有等級劃分的意願。
“事實上,在殷商時期,國人並不輕視商人,人們也十分熱衷於從事商業,商人之名由此得來。
“可到了周朝之後,時人認為商人過度熱衷商業,荒廢農業,導致國家不穩,最終滅亡,於是商人的地位開始被不斷打壓,名義上的地位與奴隸等賤籍無異。
“再到了漢代,因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讀書人的地位越來越高,士的概念也在發生改變,由原來的軍士變成了士大夫及讀書人,四民的等級劃分由此成型。
“而四名等級劃分的結果,是農工商被輕視,國人都削尖了腦袋想往士人堆裏鑽,這就是國窮兵不壯的根源。
“事實上,想要國富,單靠隻讀書不創造財富的士人根本就不行,想要兵強,也靠不了士人而隻能靠軍士。
“我再給你舉個簡單的例子。
“就以我自身為例。
“在來會寧之前,我是一名純粹的士子,全部的精力都用在讀書上,所以我是窮光蛋一個,連生存都需要家族扶持。
“但區別在於,我讀書,不止讀聖賢之學,還學格物致知,這就導致我一到會寧,就發明了新型印刷術,毫不誇張地說,現如今這新型印刷術能幫我日進鬥金,讓我成為了富人。
“讓我富有的本因,不在於我是士,而在於格物致知,在於工,在於商。
“而現有的儒家之道,恰恰是重士,輕工,輕商,輕軍,這一例子能不能說明它已經落伍不合道了?”
鄭經一口氣就說了一長串。
舉出了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
也是儒家之道裏,最具弊端,製約了中國上千年發展的一個例子。
張籍一下就聽傻眼了。
士農工商,現如今最具代表性的等級觀念竟然是儒家的錯?
他很不想承認這一點,但專業知識告訴他,鄭經說的是對的,在殷商時期,確實不存在士農工商的等級觀念,這等級觀念是自周以後慢慢所形成的。
而鄭經自身的例子似乎也說明,想要富,單靠讀聖賢之學確實不行,想要兵強,靠士人也不行。
他沒想到,此時的鄭經,靠格物致知,靠發明,靠工,靠商,竟然已從一窮士子,搖身一變成為了富人。
難不成真錯了?
他很想反駁,可思索了好一陣子,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於是一聲歎息之後,他隻能說:“浪之高見。”
又被折服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