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什麽好呢?


    當準備好文房四寶後,鄭經一邊慢慢地研著墨,一邊在斟酌。


    好的詩詞他肚子裏的藏貨有的是,甚至連《水調歌頭》和《青玉案》那個級別的都還有不少,但適合拿出來獻給皇太後的似乎卻並不多。


    來首拍老太婆馬屁的?


    祝她萬壽無疆誇她人間絕色天下之富之類的?


    這種事鄭經有點幹不出來。


    而且,他的調子本來一開始就起高,如果現在還是一出手就是絕世佳作,那以後還怎麽收場?


    因此,他決定暫時收一收,隨便來一首應付一下。


    “這樣吧,這一路跟著王妃從豫州下會寧,我算是欣賞了不少江南美景,就寫一首描繪咱大夏國大好江南的小詩獻給太後吧。”


    他開始為接下來的這首詩做鋪墊。


    既然拍馬屁的詩不願意寫,表情的婉約詞也不適合寫,那就幹脆純粹地寫景好了!


    不等德王爺表態,他提筆快速揮毫,很快,一首龍飛鳳舞的七言絕句躍然紙上。


    《江南春》


    千裏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國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


    不用說,這又是一首剽竊之作,來自唐代詩人杜十三的傳世佳品,描繪的正是南北朝時期的江南美景,而鄭經需要做的,隻是將其中的南朝改為南國。


    之所以選這首詩,是因為佛道盛行正好就是這一時期的特色,中原大地,到處都是廟宇和道觀,光是會寧城內和周邊,大大小小的廟宇和道觀就有數十座。


    而最為關鍵的是,從豫州到會寧,確實逾千裏之遙。


    極為應景!


    他一停筆,德王爺和太子爺這兩位愛詩之人立即就湊了過來,細細斟酌了起來。


    德王爺:“……”


    好詩!


    哪怕不算絕世佳品,起碼也是傳世佳作!


    他先下了一個結論。


    然後搖頭晃腦地感慨了起來:“嘖嘖嘖,真是了不得,這描繪江南美景的詩,老夫也算是見過不少,但思來想去,卻沒有一首能像浪之這首《江南春》一般,隻用寥寥數筆,就將江南美景完整地描繪出來,讓人遐想連連。”


    他開始情不自禁地點評起了這首詩。


    不得不說,他的欣賞水平還是可以的。


    哪類詩詞最難寫?


    不是借景抒情的婉約詞,也不是以物詠誌的慷慨詩,而是純粹的寫景詩。


    這是因為,不管是借景抒情還是以物詠誌,都可以借題發揮,有很大延伸空間,而寫景詩,卻是得靠寥寥數筆來寫實,寫的是濃縮的精華。


    就好比一個高明的畫師,讓他畫一座山、一棵樹、一隻鳥、一群人容易,但想讓他寥寥數筆,就畫出大氣磅礴的千裏山河,卻是很難很難。


    而用文字來描述,則更是難上加難。


    因此,考慮到這一因素,杜十三的這首《江南春》,稱之為絕世佳品其實也不為過,罕有純粹的寫景詩能超越,和它相仿的,也就隻有李大仙的《早發白帝城》那個級別的。


    “嗬嗬,王爺有所不知,浪之不僅詩詞寫得好,對詩詞之道,也早有深得,寫出這等好詩實屬正常。”


    德王妃也忍不住接話了。


    若不是鄭經再次提筆寫詩,她差點都忘了,在船上,鄭經還給一眾士子上過一堂詩詞課,專門講詩詞之道,讓她印象極為深刻。


    “怎麽說?”


    德王爺好奇地問了起來。


    “在船上,浪之曾給席希明、顧傾城等士子專門講過詩詞之道。


    “他說,詩人必須是靈魂的旅者,要見多識廣,要能讀得懂春的暖,夏的熱,秋的悲,冬的涼,也能讀懂河流的善,山川的博,大地的情,還有女子的多愁善感……”


    憑借記憶,德王妃大致地複述起鄭經當時的觀點來。


    另一位潛伏很深的鄭經死忠粉就此暴露了出來。


    連鄭經都暗暗吃了一驚。


    要知道,他講的詩詞之道,雖然講得相當係統、有條理,想記住其中主要的觀點並不難,可像現在德王妃這樣,連具體的句子、感慨詞都記住的,卻是相當罕見。


    這得多好的記憶?


    而德王妃還在複述:“浪之還說,好的詩人,必定是天底下最為感性的動物,他們的筆,可以攪動人的心扉,可以撩撥人的欲望,可以刺破人的夢魘,哪怕一粒塵埃、一絲清香、一個淺笑,在他們的世界裏,都是萬千氣象。


    “……


    “還有,浪之說,好的詩人,一定是睿智、灑脫、狂傲、多情的,他們蔑視傳統,有偉大抱負,有廣闊的胸襟。


    “也隻有這樣,他們才能寫出最感人的詩詞來,而不是無病呻吟的低劣之作。”


    她一口氣就把鄭經當時說過的完整內容給轉述了出來。


    佩服,佩服!


    這讓鄭經忍不住暗暗為她點了個讚。


    至於德王爺和太子爺,此時已聽呆了。


    德王爺忍不住喃喃地說:“唉,早知如此,我就該同你們一起去豫州了。”


    很顯然,他在為自己錯過了那一路的精彩而深感遺憾。


    但悔之晚矣。


    遺憾過後,他又好好欣賞起這首《江南春》來,等鄭經往紙上蓋上三絕公子的印鑒,紙上的字跡也幹透之後,他又另取了一張紙,小心翼翼地把它覆在上麵,然後卷了起來說:“一會我即刻就把這副字裝裱好,然後送進宮去。我敢保證,太後一定會對它滿意至極。”


    這是在給鄭經打包票了。


    隻是他這一卷,卻讓已看癡了也聽癡了的太子爺心裏空落落的。


    對陳仲平而言,江山隻是職業,詩詞才是真正的愛好,在此之前,他隻是聽說了鄭經字詞曲三絕,今天卻不僅是親眼所見,而且還聽聞了他的詩詞之道,讓他頗感震驚。


    對於一位真正愛好詩詞的人來說,什麽才是真正的寶貝?


    當然是傳世、絕世作品的真跡!


    德王爺倒還好,因為德王妃的機智,他手裏已經有了《青玉案·魁首》和《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兩幅鄭經成名之作的真跡,因此對於這幅《江南春》的真跡,雖然也同樣喜歡,但還不至於從太後那裏虎口奪食。


    可陳仲平呢?


    他手裏一幅都沒有啊!


    假如沒看到也就罷了,可現在人就在他麵前,還當著他的麵寫出了傳世佳作一首,在這種情況下,他若是還不要上一幅,那怎麽能甘心?


    因此,當德王爺卷起那幅《江南春》,書案上又空蕩蕩了時,他動了,走去了旁邊擱紙的地方,拿起了一張德王府送給鄭經的張永紙,往書案上一鋪,熱切地說道:“鄭公子,你我今日相識,也算是有緣,就有請也贈我一首詩吧!”


    鄭經:“……”


    你誰啊?


    我的字和詩,是誰想要就能要到的嗎?


    你這人怎麽這麽貪心呢?剛要去了我的新型印刷術,現在又想要我的字和詩,是想把便宜都給占盡嗎?


    若不是已經猜到眼前這位很可能是宮裏的皇子之類的,他真想直接開懟了。


    “唉,王公子,寫詩這種東西,是需要靈感的,沒靈感的話,就是無病呻吟之作,你又何必為難我?”


    無奈之下,他想婉言推脫。


    陳仲平卻不依不饒地說:“鄭公子不必謙虛,靈感對你來說,豈不是手到擒來的事?”


    因為出一次宮實在是不容易,他擺出了一副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牛皮糖架勢。


    鄭經:“……”


    能不能要點臉啊?


    不管你是來自宮裏的皇子皇孫,還是琅琊王氏的世子,都是有身份的人好吧,怎麽就這麽恬不知恥呢?


    他忍不住又腹誹了一句。


    文化人一犯擰,是很堅持原則的,因此當他一開始就不想給這王公子寫詩時,王公子再怎麽說,他也還是不想寫,除非……


    “嗬嗬,上次在天靜宮,諸糅真人也是這麽跟我說的,結果硬拉著我熬了兩宿,最後提出拿整套道家道藏來跟我換,才給我熬出了一點靈感。”


    無可奈何之下,他憋出了這麽一句。


    他原本是不想割這王公子的韭菜了的,可現在這王公子一副不得手就誓不罷休的模樣,而他又不清楚自己能不能得罪得起的情況下,隻好改主意了。


    都已經被你薅了一大把羊毛,還想逮著我往死裏薅?


    那對不起了,我也得反割你一把!


    這就是鄭經犯擰後的邏輯。


    絕對不肯白白吃虧!


    陳仲平:“……”


    還有這事?


    你說這話是啥意思?意思是我想讓你寫首詩,還得拿相當於道家整套道藏的東西來跟你換?這是在敲詐我嗎?


    他一下又憋屈得不行。


    差點就想把自己太子爺的身份給暴露出來了。


    可暴露之後又怎樣?


    假如這鄭浪之真是像前朝竹林七賢裏嵇康那樣,根本就不畏權勢的那種人,他又能怎麽辦?


    那樣一來,這關係還有緩和的餘地嗎?


    魏晉時期,西晉的權臣司馬昭很看重嵇康的才幹,但嵇康誓死不從,結果是在臨行刑前,彈了一曲《廣陵散》後從容就戮,從而成就了其竹林七賢之首的美名,而司馬昭,卻被天下人唾棄。


    陳仲平可不希望自己成為另一個司馬昭。


    無奈之下,他隻能先德王爺發去了求助的眼神,希望德王爺幫自己說說好話。


    可德王爺又能說啥?


    上一次,他也是匿名來見鄭經,結果是在他承認自己的真實身份之前,鄭經也是像現在這樣,擺出了一副油鹽不進的架勢。


    這讓他忍不住懷疑,現在鄭經大概也已經猜出點什麽了,是在故意刁難陳仲平。


    連太子爺也敢刁難敲詐,膽子真肥!


    他忍不住又腹誹了一句,然後向陳仲平聳了聳肩,示意自己也無能為力。


    事情就這麽僵住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夏狀元郎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近墨黑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近墨黑並收藏大夏狀元郎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