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糅真人又一次被鄭經所折服了。
正所謂聞道易,悟道難,得道易,證道難,悟道不足以得道,得道不足以證道,證道不足以窮道。
在見鄭經之前,他是從徐玄機嘴裏聽說鄭經可能是個悟道高人,於是才動了心思,才有今晚這一番論道。
兩人之間的這一番論道,就是一個證道過程,隻不過他沒想到,整個晚上,都是鄭浪之在說,他在聽,而且鄭浪之所說的,他還找不出可質疑之處。
要不要這麽厲害?
你還這麽年輕,就連聖人之說裏有矛盾的地方都給指正出來?
如果說,之前關於人之道的論述,還有點泛泛,對於道家或他自身暫時不會有實質性的幫助的話,那鄭浪之這番關於欲望的論述,不管是對道家,還是對他個人,幫助都是極大的。
為啥這麽說?
因為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欲望的控製都是修行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欲望控製不了,心境就無法提升上去。
就好比說徐玄機的破境,其實要悟的就是某一個點,這個點悟不破,這境也就破不了。
因此,鄭浪之關於欲望的這番論述,若是將其整理後再傳播開來,將幫助道家不少人提升修為、境界。
這實在是太厲害了一點。
他仿佛又看到了另一位聖人在冉冉升起。
這話還真不算誇張。
聖人何以成聖?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超常的智慧,能從天地萬物,以及簡單的事例中領悟出高深的道理來。
相比於別的成聖條件,這一點絕對是最難最難的,俗話說,迂腐者學而無術,蒙昧者行而無知,唯有具備聖人潛質者,能輕鬆悟道,得道,證道,窮道。
而有這種能力的人,一旦在窮道上達到一定的水準,在儒家謂之賢人,在道家謂之真人,在方家謂之仙人,在釋家謂之佛陀。
達到極致,即為聖。
而現在,他這個道家的真人,卻在鄭浪之麵前自愧不如。
那這樣的寶貝,要不要把他給拉到道家來?
必須的啊!
如果他願意的話,諸糅真人把天靜宮宮主之位讓給他都沒問題。
這也並非虛情假意,要知道,道家是追求出世的,因此修正道之人都不好權術,並且對權謀還很排斥,因此在諸糅真人眼裏,天靜宮宮主之位還真不算什麽,要是有比他更厲害更合適的人,他甘願主動讓賢。
隻是他願意嗎?
諸糅真人決定開始試探一番。
“鄭公子厲害,老道又被你深深給折服了,公子若是在道家,恐怕遲早成聖。”
他立即就恭維道。
並且順帶為接下來的拉人鋪墊了一句。
鄭經卻搖搖頭道:“在道家?這可能性應該不大,再說,我對當聖人也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諸糅真人:“……”
我都還沒開口,你就拒絕我了?
多少給點機會啊!
他不得不追問道:“這又是為何?”
“當聖人太累,啥事都要給天下人當表率,那樣很累的!”
鄭經先隨口就說出了第一個理由。
緊接著他又說道:“再說,我對你們道家的出世主張也不怎麽認同,我覺得有些過於刻意。”
然後不等諸糅真人有反應,他又立即說道:“還有,假如我真想當聖人的話,那也不是當道家的聖人,而是當一個融合百家,讓天下不再有門派成見的聖人。”
一連三否。
說得諸糅真人極其無語。
這還怎麽拉?
你好歹把話說得委婉一點,不要拒絕得這麽直接,給我一點掙紮的機會啊!
這下他真不知該說什麽了。
說實在的,在聽過鄭經關於人之道的論述之後,他其實對他的融百家的想法頗感興趣的,隻不過道家並非他一人的道家,因此他不可能把道家給鄭經去折騰。
更何況,鄭經還對道家出世的主張根本就不認同?
那可是要動道家的根本啊!
沒了根本的道家,還能叫道家嗎?
正當他不知該怎麽接時,鄭經卻又說道:“哦,對了,我雖然對加入道家沒多大興趣,但對你們的內家心法還蠻感興趣的,不知真人能否傳授一二。”
費了一晚上口水的鄭經,終於說出了他今晚來找道家高人論道的真正用意。
他一個穿越者,跟這些觀念已落後於他上千年的所謂高人,有啥好論的?
那純粹是單方麵的教導好吧!
也隻有道家那玄乎其玄的內家心法,才能讓他真正動心。
盡管徐玄機跟他說,連道家的功夫,每個十年八年,根本就不厲害,但他還是想試試,而正宗道家心法傳外人,也隻有諸糅真人這種級別的才能做主,求清冷小道姑都是白搭。
諸糅真人又楞了一下。
俗話說,道有萬種,無術則不得通,不通則道不得證,而證道以術,是以儒家有儒術,道家有道術,法家有權術,陰陽家有數術,醫家有方術。
從這一點上來說,鄭浪之確實還隻能算是悟道,而不是得道,而證道也隻停留在口頭上,確實需要學術才能真正走通。
隻不過……
“你確定想要學道家的內家心法?你要知道,道家術法跟儒家術法是不相容的,一旦學了道家術法,儒家術法就沒法學了,而對你來說,去儒家文廟通過問心鼎證道得儒家術法才是走捷徑。”
他立即就提醒道。
說法跟之前徐玄機跟鄭經說過的類似。
鄭經一下就愣住了,迴問道:“這樣啊……就不能兩家的術法一起學嗎?”
“怎麽可能?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質上是修心,而道家的修真,本質也是修心,而儒家的心法和道家的心法在很多點上都對立,又怎麽可能兼容?”
諸糅真人解釋道。
並且還補充道:“除非你有兩顆心,或者能一心二用還差不多。”
鄭經:“……”
術法不兼容?
修心?
應該不是指修心髒,而是指修精神吧?
那麽算的話,我好像還真有兩顆心呢!
他不死心地問道:“那……我可不可以兩家的都試試,然後從中選一個?”
“不行,修了其一,另一個就沒機會了。”
諸糅真人迴道。
鄭經還是不死心,又問道:“那……留之先生不是由儒轉道嗎?難不成他在入道家之前,沒有修儒家心法?”
“嗯,當年他兩次去問心鼎問心,都未能過問心關,自然也就沒法修儒家之術。”
諸糅真人又暴露出了阮留之的一個小秘密,並且補充道:“其實儒家的問心關並不是那麽容易過的,說是百裏過一也不算誇張,不過以鄭公子之德才,應該是有機會的。”
作為道家高人,他當然不會輕易說謊騙人,以免影響自己修心。
所以他先解釋清楚,然後才問道:“鄭公子打算如何選擇?確定還要修道家心法,不去試儒家的問心鼎了嗎?”
鄭經:“……”
一定得二選一嗎?
正所謂聞道易,悟道難,得道易,證道難,悟道不足以得道,得道不足以證道,證道不足以窮道。
在見鄭經之前,他是從徐玄機嘴裏聽說鄭經可能是個悟道高人,於是才動了心思,才有今晚這一番論道。
兩人之間的這一番論道,就是一個證道過程,隻不過他沒想到,整個晚上,都是鄭浪之在說,他在聽,而且鄭浪之所說的,他還找不出可質疑之處。
要不要這麽厲害?
你還這麽年輕,就連聖人之說裏有矛盾的地方都給指正出來?
如果說,之前關於人之道的論述,還有點泛泛,對於道家或他自身暫時不會有實質性的幫助的話,那鄭浪之這番關於欲望的論述,不管是對道家,還是對他個人,幫助都是極大的。
為啥這麽說?
因為不管是佛家還是道家,欲望的控製都是修行過程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欲望控製不了,心境就無法提升上去。
就好比說徐玄機的破境,其實要悟的就是某一個點,這個點悟不破,這境也就破不了。
因此,鄭浪之關於欲望的這番論述,若是將其整理後再傳播開來,將幫助道家不少人提升修為、境界。
這實在是太厲害了一點。
他仿佛又看到了另一位聖人在冉冉升起。
這話還真不算誇張。
聖人何以成聖?
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擁有超常的智慧,能從天地萬物,以及簡單的事例中領悟出高深的道理來。
相比於別的成聖條件,這一點絕對是最難最難的,俗話說,迂腐者學而無術,蒙昧者行而無知,唯有具備聖人潛質者,能輕鬆悟道,得道,證道,窮道。
而有這種能力的人,一旦在窮道上達到一定的水準,在儒家謂之賢人,在道家謂之真人,在方家謂之仙人,在釋家謂之佛陀。
達到極致,即為聖。
而現在,他這個道家的真人,卻在鄭浪之麵前自愧不如。
那這樣的寶貝,要不要把他給拉到道家來?
必須的啊!
如果他願意的話,諸糅真人把天靜宮宮主之位讓給他都沒問題。
這也並非虛情假意,要知道,道家是追求出世的,因此修正道之人都不好權術,並且對權謀還很排斥,因此在諸糅真人眼裏,天靜宮宮主之位還真不算什麽,要是有比他更厲害更合適的人,他甘願主動讓賢。
隻是他願意嗎?
諸糅真人決定開始試探一番。
“鄭公子厲害,老道又被你深深給折服了,公子若是在道家,恐怕遲早成聖。”
他立即就恭維道。
並且順帶為接下來的拉人鋪墊了一句。
鄭經卻搖搖頭道:“在道家?這可能性應該不大,再說,我對當聖人也是一點興趣都沒有。”
諸糅真人:“……”
我都還沒開口,你就拒絕我了?
多少給點機會啊!
他不得不追問道:“這又是為何?”
“當聖人太累,啥事都要給天下人當表率,那樣很累的!”
鄭經先隨口就說出了第一個理由。
緊接著他又說道:“再說,我對你們道家的出世主張也不怎麽認同,我覺得有些過於刻意。”
然後不等諸糅真人有反應,他又立即說道:“還有,假如我真想當聖人的話,那也不是當道家的聖人,而是當一個融合百家,讓天下不再有門派成見的聖人。”
一連三否。
說得諸糅真人極其無語。
這還怎麽拉?
你好歹把話說得委婉一點,不要拒絕得這麽直接,給我一點掙紮的機會啊!
這下他真不知該說什麽了。
說實在的,在聽過鄭經關於人之道的論述之後,他其實對他的融百家的想法頗感興趣的,隻不過道家並非他一人的道家,因此他不可能把道家給鄭經去折騰。
更何況,鄭經還對道家出世的主張根本就不認同?
那可是要動道家的根本啊!
沒了根本的道家,還能叫道家嗎?
正當他不知該怎麽接時,鄭經卻又說道:“哦,對了,我雖然對加入道家沒多大興趣,但對你們的內家心法還蠻感興趣的,不知真人能否傳授一二。”
費了一晚上口水的鄭經,終於說出了他今晚來找道家高人論道的真正用意。
他一個穿越者,跟這些觀念已落後於他上千年的所謂高人,有啥好論的?
那純粹是單方麵的教導好吧!
也隻有道家那玄乎其玄的內家心法,才能讓他真正動心。
盡管徐玄機跟他說,連道家的功夫,每個十年八年,根本就不厲害,但他還是想試試,而正宗道家心法傳外人,也隻有諸糅真人這種級別的才能做主,求清冷小道姑都是白搭。
諸糅真人又楞了一下。
俗話說,道有萬種,無術則不得通,不通則道不得證,而證道以術,是以儒家有儒術,道家有道術,法家有權術,陰陽家有數術,醫家有方術。
從這一點上來說,鄭浪之確實還隻能算是悟道,而不是得道,而證道也隻停留在口頭上,確實需要學術才能真正走通。
隻不過……
“你確定想要學道家的內家心法?你要知道,道家術法跟儒家術法是不相容的,一旦學了道家術法,儒家術法就沒法學了,而對你來說,去儒家文廟通過問心鼎證道得儒家術法才是走捷徑。”
他立即就提醒道。
說法跟之前徐玄機跟鄭經說過的類似。
鄭經一下就愣住了,迴問道:“這樣啊……就不能兩家的術法一起學嗎?”
“怎麽可能?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本質上是修心,而道家的修真,本質也是修心,而儒家的心法和道家的心法在很多點上都對立,又怎麽可能兼容?”
諸糅真人解釋道。
並且還補充道:“除非你有兩顆心,或者能一心二用還差不多。”
鄭經:“……”
術法不兼容?
修心?
應該不是指修心髒,而是指修精神吧?
那麽算的話,我好像還真有兩顆心呢!
他不死心地問道:“那……我可不可以兩家的都試試,然後從中選一個?”
“不行,修了其一,另一個就沒機會了。”
諸糅真人迴道。
鄭經還是不死心,又問道:“那……留之先生不是由儒轉道嗎?難不成他在入道家之前,沒有修儒家心法?”
“嗯,當年他兩次去問心鼎問心,都未能過問心關,自然也就沒法修儒家之術。”
諸糅真人又暴露出了阮留之的一個小秘密,並且補充道:“其實儒家的問心關並不是那麽容易過的,說是百裏過一也不算誇張,不過以鄭公子之德才,應該是有機會的。”
作為道家高人,他當然不會輕易說謊騙人,以免影響自己修心。
所以他先解釋清楚,然後才問道:“鄭公子打算如何選擇?確定還要修道家心法,不去試儒家的問心鼎了嗎?”
鄭經:“……”
一定得二選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