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章 皇天後土,後土去哪了?
諸天縱橫,從武林外傳開始 作者:貧道愛燙頭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龍皇的記憶,是故意留給我的!”
“故意留下珍貴記憶,又故意在記憶中留下痕跡,並故意讓你發現。”
“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對,但事實應該就是這樣,我在龍皇的記憶中,看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什麽?”
“玉帝的資質並不好。”
“哦?”
“從遠古時代到如今,修行資質不算好,但卻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共隻活下來兩位,一個是我的授業恩師,另一個便是玉帝,這讓我覺得很費解。”
“如何費解?”
“我恩師是‘曆劫明心大法師’,精通儒釋道三家思想,學識淵博,可以說是學出來的,玉帝未免有些不妥。
首先他的先天跟腳非常不錯,遠在我的恩師之上,這點無需細說。
其次他經曆一千七百五十劫才徹底坐穩玉帝之位,其中危險難以計數,必有親自出手之時,資質怎能不好?
如果他的天賦不高卓,修為也不夠高深,那麽最先一重劫難,是如何度過的呢?我對此感到非常的疑惑。
當然,我最疑惑的不是這個,玉帝可以把一切歸結為運數。
但是,當年那場天地大劫,算不算在玉帝的劫數之內?
如果算,那便隻是玉帝之劫,如果不算,玉帝卻又參與其中,並為此付出了極大地犧牲,不算不合適。”
“上古時期,還沒有形成如今這般完整的天庭製度,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混沌一片,沒有完整的戒律。
不過隨著諸多大能出手,天庭和靈山逐步完善,在此過程中,靈山定下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佛祖的傳承。
天庭當時還是一個空架子,多數地方甚至沒有大雷音寺完善,甚至可以說隻有虛浮空無的三十三天。
在這種情況下,成為掌控天庭的玉皇大帝,並無多少權勢,反而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去建設天庭。
天地大能均崇尚逍遙自在,本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偏偏玉帝還需要先天皇者之氣,符合條件的就更少了。
我們商議了許久,最終把如今的玉帝趕鴨子上架般推了上去,並送上蟠桃樹等天材地寶,輔助祂建設天庭。
所謂的一千七百五十劫,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建設之劫,渡劫需要的是管理能力,而不是自身的修為。
待到祂遇到需要修為的劫數,已經靠著眾多大能贈送的法寶,以及巨量蟠桃的堆疊,獲得了足夠的修為。
另有一點,便是玉帝的修行天賦其實一點都不差,之所以顯得差,是因為沒有把天賦用到正確的地方。
比如你,如果讓你練錘,固然可以獲得高深修為,卻遠比不得練劍。
玉帝的天賦在於皇者,或者說在於管理,成為玉帝之後才發揮出來。
此前孤身一人,祂管得了誰?再怎麽苦修,又哪有發揮天賦的機會?”
“所以說,理論上而言,天賦不高卻能獲得大神通的,唯有我師父?”
“隻從先天而來的跟腳來說,這個說法並無不妥之處,我從來不覺得玉帝的天賦差,隻是有人被蒙蔽了。”
“玉帝是如何被推舉上的?蟠桃樹不是瑤池王母之物麽?哪兒來的?”
“你真想知道?”
“真想知道。”
“當日你和孫悟空、牛大力、楊戩聯手,淬煉彌勒的金鐃,想來已經發現開天之隱秘,發現造化之神妙。”
“確實如此。”
“那我就不瞞你了,當初推舉玉帝的正是你娘,蟠桃樹也是她贈予,天庭靈山的建設,她都有所幫忙。”
“她這麽閑的麽?”
“倒也不是閑,而是本性中便包含了這一點,可以說是最熱心的大能。”
“我看過造化我的過程,沒想到我過去竟然是出自於兜率宮。”
“其實我原本打算收你為徒,連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做‘玄都’,怎奈她開口相借,我又怎能拒絕呢?”
“問題來了,母親借走的是先天陰陽二氣,直接造出了兩個人,為何我隻看到了我自己?另外一個呢?”
“你想說什麽?”
“另外一個是誰?先天陰氣造就的那個是誰?是曾經的西王母麽?”
“是,也不是。”
“請老君解惑。”
“用先天陽氣孕育你,這個過程很順利的成功了,但在先天陰氣造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意外的岔子。
那便是造化你的時候,先天陰陽之氣是平衡的,造化完了之後,先天陰陽失衡,自然會出現一定誤差。
在造化過程中,先天陰氣被一分為二,一部分化身為後土,也就是如今的承天效法後土皇地隻。
另一部分被你娘放在昆侖山,吸收昆侖山的靈韻化形,即為西王母。”
“如果當真如此,我到達此方世界上千年,為何後土避而不見呢?”
“因為她已經隕落了。”
“啊?”
“天庭原本共有四禦帝君:
統禦萬星的北極紫微大帝,擁有號令周天星辰的力量。
統禦萬雷的南極長生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擁有號令雷霆的力量,控製萬物禍福生發之樞機。
統禦萬神的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擁有號令天兵天將的力量。
統禦萬地的承天效法後土皇地隻,擁有號令天地萬物靈脈的力量。
另外還有一個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雖不入四禦之列,但亦有十方化身顯化為十殿閻羅。
這五位帝君當初都曾經曆大劫,也都曾參與最終的決戰,亦全部都在決戰中受到重創,失去部分靈韻。
北極紫微大帝修為最高,借助周天星辰之力療養,如今已然恢複。
南極長生大帝的權柄,在於化身出去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自身雖然嚴重受損,對於權柄卻無有損害。
東極青華大帝從某種層麵來說,同時走觀音和地藏的路,一方麵在地府渡化惡鬼,一方麵卻又救苦救難。
至於祂的修為恢複的如何,祂的性格一向非常隱忍,外人難以發覺。
而勾陳和後土,性子最烈,受到的損傷也最嚴重,在天庭療養多時,最終壓製不住傷勢,不得已兵解輪迴。
你難道沒有發覺,如今李靖、牛大力和楊戩執行的,便有勾陳的神職?
後土這丫頭性格更是霸烈,眼見事不可為,又見西王母分魂轉世,便舍棄一切進入諸天輪迴,找你去了。”
“老君,您覺得我身邊的紅顏,有哪個符合後土的情況?”
“六個是西王母的分魂,兩個是未羊留下的後手,三個不知道,另外你還有沒有別的紅顏,我也不知道。”
“承天效法後土皇地隻,擁有號令天地萬物靈脈的力量,假如轉世,會不會也帶有相應的力量呢?”
“不會,轉世之前,後土已經把自身權柄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在天庭,還玉帝昔年恩情,一部分送給鎮元子。
如果她沒有遇到你,而你卻提前到達此方世界,便請鎮元子相助一二。
不過後土畢竟是後土,轉世之時帶走了一部分三界權柄。
具體什麽樣的權柄,我不知道,因為三界並未出現任何異常,據說是開天時留下的,是天道的部分碎片。”
“開天時留下的權柄?”
“你娘留給她的,不到關鍵時刻不會打開,大劫之時都沒有開啟。”
“您什麽都知道,卻什麽都不和我說,作為老前輩,是不是過分了?”
“你什麽都知道,但你會把這些告訴你的子女麽?既然你也不會,又有什麽理由怪我有所隱瞞呢?”
“這不一樣,我不告訴他們,是因為這些事情和他們並非密切相關,可您知道的那些,與我密切相關。”
“看來你的腦子真的被驢踢了,你難道不明白,越是密切相關,產生的因果糾纏就越重,你那幾次爆發產生了什麽後果,難道已經忘記了?”
“為什麽現在告訴我?”
“因為你已經知道了,而且你的修為已經足夠壓製,否則你便是在兜率宮前跪求百年,我也絕對不說。”
“還有沒有什麽可以說的?”
“有。”
“請講。”
“你從來都沒有墮落過,你娘也從來都沒有墮落過,明白了麽?”
“最終的對手是什麽樣子?”
“我方才那兩句話,已經對一切做出了說明,這是我能說的極限,再多便會產生不必要的因果糾纏。”
“小獅子也不行?”
“小獅子也是有極限的,你先前做的那些沒有超出極限,但我腦海中的那些記憶,足夠讓他化為齏粉。”
“根據龍皇記憶顯示,在最終決戰的時候,每一位參與封印的,都失去了一種能力,這個可以說麽?”
“你難道想強搶兜率宮?”
“就是好奇,好奇!”
“玉帝失去了戰鬥本能,我失去了近戰能力,如來失去了圓滿……”
“啊?您不能近戰?”
“這有什麽稀奇的?你何曾看到我參與過近戰?收起你的眼神,我雖然不能近戰,但身上穿的都是寶貝,你敢動一下立刻把你扔到爐子裏!”
呂雲澄有些尷尬的咽了咽口水,畢竟老君不懂近戰,身上卻還有那麽多的寶貝,很難不讓人生出貪念。
“如來失去了圓滿,何解?”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留下遁去的一,萬事萬物均不可能圓滿,圓滿本就是一種非常虛浮的概念。
這話沒錯,但並不絕對。
比如你修行一門神通,總是會有精純熟練、如臂使指、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突破極限之類的境界描述。
如來失去的圓滿,便是祂所修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全部都止步‘登峰造極’階段,不能達到極限。”
“既然如此,豈不是說,彌勒之類的大能有朝一日可以超越祂?”
“首先,佛門神通無數,可以用別的神通來補足,其次,過去、現在、未來三佛祖早就已經確定好了。
最後,如來自身不能完全圓滿,但天地本就不圓滿,反而是正確的路。
另外一點,作為萬佛之祖,如來隨時可以借用萬佛的力量,就像當初鎮壓孫悟空那樣,彌勒翻不起風浪。”
“億萬年太子,真是可笑。”
“所以玉帝沒兒子,否則怕是早就鬧騰起來了,凡間二三十年太子,已經足夠生出弑父之念,想要弑父奪位。
若是到了三四十年太子,那便是你不死我死,必須要死一個。
六七十年太子,我沒見到過,如果有的話,隻能說一切都已經習慣,已經在想著該如何安享晚年了。
神仙壽命雖然長,但時間的煎熬並無太大區別,忍了這麽多年,早就已經習慣了,那就接著繼續忍吧!”
“老君,三藏真經有用麽?”
“那要看從什麽角度來說,至少西行這一路上,確實降服了不少妖孽。”
“哼!那本就是靈山養的妖精!”
“佛法東傳,文化交流,思想能夠碰撞成什麽樣,還要看玄奘的領悟。”
“希望玄奘能領悟些有用的!”
曆史上的玄奘雖然取迴真經,並且在天竺一對五千大獲全勝,但迴來之後創立的法相宗卻隻傳了三四代。
沒辦法,太難了!
禪宗的頓悟聽起來難,法相宗的難度卻是幾十幾百倍。
玄奘那等根性深厚的,自是可以領悟相關佛法,根性不夠的,必然是積累深厚的高僧大德才能領悟一二。
可如果有高深積累,便說明接觸過佛法,十有八九是別的宗派的,且地位非常高,又何必去轉投法相宗呢?
曲高和寡,難有領悟,難以傳承。
不過雖然法相宗斷了傳承,但思想是不會被徹底抹去的,相關的思想會融入到別的宗派,永久保存下來。
類比的話,正常人應該是從羅漢拳韋陀掌一路向前,待到擁有根基,再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道路。
擅長指法就學拈花指,擅長掌法就學般若掌,擅長兵刃就學伏魔杖法、破戒刀法、大文殊杖法……
玄奘的思想,就是易筋洗髓經!
這玩意兒雖然厲害,沒有根基的哪能領悟?最終也不過是束之高閣。
雖束之高閣,但這東西確實非常的厲害,保存下來,留給未來根性深厚的弟子,或者想辦法簡化,削弱入門的條件,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書亭
這一點,金係少林做的很不錯!
少林七十二絕技,一直都在發揚創新,從未有過半分懈怠。
天龍時期誰也練不成的易筋經,笑傲時期已經可以修行,甚至連令狐衝這種不懂佛法的都可以隨意修行。
倘若玄奘能夠做到這些,把曲高和寡的易筋經變得不那麽曲高和寡,至少對於文化交流而言是一件好事。
呂雲澄心中浮想聯翩,而被呂雲澄惦念的玄奘,已經到了天竺國。
天竺國是一處大國,並非是比丘國祭賽國那種小地方,擁有眾多城池。
深秋時節,玄奘師徒到了玉華城!
此地是天竺國外郡,城中管事並非郡守縣令,而是一位天竺國宗室。
這位宗室封號為“玉華王”,屬於安樂王爺,禮敬僧道,重愛黎民,在百姓中的口碑非常的不錯。
當然,原劇情中說他“甚賢”,對於王爺而言,這話豈不是催命符?
其實說白了,就是外放的王爺,平日裏喝酒作詩、遊獵飲宴,不參與王室紛爭,過逍遙自在的日子。
真要把城池治理的紅紅火火,四處都傳王爺賢名,那豈不是在找死?
逍遙王爺,那就瀟瀟灑灑唄!
反正如果讓呂雲澄選擇,呂雲澄還真覺得逍遙王爺比皇帝舒服。
當然,王爺畢竟是王爺,逍遙王爺未必能夠保命,還要看皇帝是什麽樣的皇帝,胡亥那樣的提前反抗吧!
一般來說,正常的皇帝,當慣了孤家寡人,還是希望保留幾個親屬,不爭不搶的逍遙王爺大多可以保命。
玄奘師徒在城內逛了逛,當地百姓紛紛過來起哄:“隻聽人說降龍伏虎的高僧,不曾見降豬伏猴的和尚。”
豬八戒晃蕩著大耳朵,對著百姓喝道:“你們可曾看見降豬王的和尚!”
玄奘喝道:“快快收了嘴臉,嚇唬尋常百姓作甚,咱們去找館驛。”
到了館驛,玄奘讓孫悟空他們各自安歇,他則是去倒換通關文牒。
要說這等寶地,便是留幾日,好好逛逛也是無妨,但已然到了天竺,真經近在眼前,卻是沒心思閑逛。
……
王府。
玉華王見玄奘形貌,心說真不愧是大明聖僧,果然有高僧氣度。
玄奘見玉華王頗有自在之意,便知是富貴逍遙的王侯。
“聖僧,自你那大明至此,曆遍諸邦,共有幾多路程?”
“貧僧未記程途,但昔年蒙觀音菩薩在我王陛下禦前顯身,曾留頌子,言西方十萬八千裏,貧僧西行至今,已經過一十四遍寒暑矣。”
“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甚耽擱。”
“一言難盡!萬蟄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到得寶方!”
“既如此,聖僧想必有伏魔神通!”
“貧僧肉體凡胎,隻會一些粗淺的武藝,要說降妖伏魔,還是要靠貧僧的三個徒弟,他們最擅降妖伏魔。”
“哦?快去請聖僧三位高徒,本王要在此宴請大明聖僧,萬勿懈怠!”
“故意留下珍貴記憶,又故意在記憶中留下痕跡,並故意讓你發現。”
“雖然看起來有些不對,但事實應該就是這樣,我在龍皇的記憶中,看到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
“什麽?”
“玉帝的資質並不好。”
“哦?”
“從遠古時代到如今,修行資質不算好,但卻取得巨大成就的,一共隻活下來兩位,一個是我的授業恩師,另一個便是玉帝,這讓我覺得很費解。”
“如何費解?”
“我恩師是‘曆劫明心大法師’,精通儒釋道三家思想,學識淵博,可以說是學出來的,玉帝未免有些不妥。
首先他的先天跟腳非常不錯,遠在我的恩師之上,這點無需細說。
其次他經曆一千七百五十劫才徹底坐穩玉帝之位,其中危險難以計數,必有親自出手之時,資質怎能不好?
如果他的天賦不高卓,修為也不夠高深,那麽最先一重劫難,是如何度過的呢?我對此感到非常的疑惑。
當然,我最疑惑的不是這個,玉帝可以把一切歸結為運數。
但是,當年那場天地大劫,算不算在玉帝的劫數之內?
如果算,那便隻是玉帝之劫,如果不算,玉帝卻又參與其中,並為此付出了極大地犧牲,不算不合適。”
“上古時期,還沒有形成如今這般完整的天庭製度,西方極樂世界也是混沌一片,沒有完整的戒律。
不過隨著諸多大能出手,天庭和靈山逐步完善,在此過程中,靈山定下了過去、現在、未來三佛祖的傳承。
天庭當時還是一個空架子,多數地方甚至沒有大雷音寺完善,甚至可以說隻有虛浮空無的三十三天。
在這種情況下,成為掌控天庭的玉皇大帝,並無多少權勢,反而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和精力去建設天庭。
天地大能均崇尚逍遙自在,本就沒有多少人願意,偏偏玉帝還需要先天皇者之氣,符合條件的就更少了。
我們商議了許久,最終把如今的玉帝趕鴨子上架般推了上去,並送上蟠桃樹等天材地寶,輔助祂建設天庭。
所謂的一千七百五十劫,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建設之劫,渡劫需要的是管理能力,而不是自身的修為。
待到祂遇到需要修為的劫數,已經靠著眾多大能贈送的法寶,以及巨量蟠桃的堆疊,獲得了足夠的修為。
另有一點,便是玉帝的修行天賦其實一點都不差,之所以顯得差,是因為沒有把天賦用到正確的地方。
比如你,如果讓你練錘,固然可以獲得高深修為,卻遠比不得練劍。
玉帝的天賦在於皇者,或者說在於管理,成為玉帝之後才發揮出來。
此前孤身一人,祂管得了誰?再怎麽苦修,又哪有發揮天賦的機會?”
“所以說,理論上而言,天賦不高卻能獲得大神通的,唯有我師父?”
“隻從先天而來的跟腳來說,這個說法並無不妥之處,我從來不覺得玉帝的天賦差,隻是有人被蒙蔽了。”
“玉帝是如何被推舉上的?蟠桃樹不是瑤池王母之物麽?哪兒來的?”
“你真想知道?”
“真想知道。”
“當日你和孫悟空、牛大力、楊戩聯手,淬煉彌勒的金鐃,想來已經發現開天之隱秘,發現造化之神妙。”
“確實如此。”
“那我就不瞞你了,當初推舉玉帝的正是你娘,蟠桃樹也是她贈予,天庭靈山的建設,她都有所幫忙。”
“她這麽閑的麽?”
“倒也不是閑,而是本性中便包含了這一點,可以說是最熱心的大能。”
“我看過造化我的過程,沒想到我過去竟然是出自於兜率宮。”
“其實我原本打算收你為徒,連名字我都想好了,就叫做‘玄都’,怎奈她開口相借,我又怎能拒絕呢?”
“問題來了,母親借走的是先天陰陽二氣,直接造出了兩個人,為何我隻看到了我自己?另外一個呢?”
“你想說什麽?”
“另外一個是誰?先天陰氣造就的那個是誰?是曾經的西王母麽?”
“是,也不是。”
“請老君解惑。”
“用先天陽氣孕育你,這個過程很順利的成功了,但在先天陰氣造化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個意外的岔子。
那便是造化你的時候,先天陰陽之氣是平衡的,造化完了之後,先天陰陽失衡,自然會出現一定誤差。
在造化過程中,先天陰氣被一分為二,一部分化身為後土,也就是如今的承天效法後土皇地隻。
另一部分被你娘放在昆侖山,吸收昆侖山的靈韻化形,即為西王母。”
“如果當真如此,我到達此方世界上千年,為何後土避而不見呢?”
“因為她已經隕落了。”
“啊?”
“天庭原本共有四禦帝君:
統禦萬星的北極紫微大帝,擁有號令周天星辰的力量。
統禦萬雷的南極長生大帝(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擁有號令雷霆的力量,控製萬物禍福生發之樞機。
統禦萬神的勾陳上宮天皇大帝,擁有號令天兵天將的力量。
統禦萬地的承天效法後土皇地隻,擁有號令天地萬物靈脈的力量。
另外還有一個東極青華大帝(太乙救苦天尊),雖不入四禦之列,但亦有十方化身顯化為十殿閻羅。
這五位帝君當初都曾經曆大劫,也都曾參與最終的決戰,亦全部都在決戰中受到重創,失去部分靈韻。
北極紫微大帝修為最高,借助周天星辰之力療養,如今已然恢複。
南極長生大帝的權柄,在於化身出去的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自身雖然嚴重受損,對於權柄卻無有損害。
東極青華大帝從某種層麵來說,同時走觀音和地藏的路,一方麵在地府渡化惡鬼,一方麵卻又救苦救難。
至於祂的修為恢複的如何,祂的性格一向非常隱忍,外人難以發覺。
而勾陳和後土,性子最烈,受到的損傷也最嚴重,在天庭療養多時,最終壓製不住傷勢,不得已兵解輪迴。
你難道沒有發覺,如今李靖、牛大力和楊戩執行的,便有勾陳的神職?
後土這丫頭性格更是霸烈,眼見事不可為,又見西王母分魂轉世,便舍棄一切進入諸天輪迴,找你去了。”
“老君,您覺得我身邊的紅顏,有哪個符合後土的情況?”
“六個是西王母的分魂,兩個是未羊留下的後手,三個不知道,另外你還有沒有別的紅顏,我也不知道。”
“承天效法後土皇地隻,擁有號令天地萬物靈脈的力量,假如轉世,會不會也帶有相應的力量呢?”
“不會,轉世之前,後土已經把自身權柄一分為二,一部分留在天庭,還玉帝昔年恩情,一部分送給鎮元子。
如果她沒有遇到你,而你卻提前到達此方世界,便請鎮元子相助一二。
不過後土畢竟是後土,轉世之時帶走了一部分三界權柄。
具體什麽樣的權柄,我不知道,因為三界並未出現任何異常,據說是開天時留下的,是天道的部分碎片。”
“開天時留下的權柄?”
“你娘留給她的,不到關鍵時刻不會打開,大劫之時都沒有開啟。”
“您什麽都知道,卻什麽都不和我說,作為老前輩,是不是過分了?”
“你什麽都知道,但你會把這些告訴你的子女麽?既然你也不會,又有什麽理由怪我有所隱瞞呢?”
“這不一樣,我不告訴他們,是因為這些事情和他們並非密切相關,可您知道的那些,與我密切相關。”
“看來你的腦子真的被驢踢了,你難道不明白,越是密切相關,產生的因果糾纏就越重,你那幾次爆發產生了什麽後果,難道已經忘記了?”
“為什麽現在告訴我?”
“因為你已經知道了,而且你的修為已經足夠壓製,否則你便是在兜率宮前跪求百年,我也絕對不說。”
“還有沒有什麽可以說的?”
“有。”
“請講。”
“你從來都沒有墮落過,你娘也從來都沒有墮落過,明白了麽?”
“最終的對手是什麽樣子?”
“我方才那兩句話,已經對一切做出了說明,這是我能說的極限,再多便會產生不必要的因果糾纏。”
“小獅子也不行?”
“小獅子也是有極限的,你先前做的那些沒有超出極限,但我腦海中的那些記憶,足夠讓他化為齏粉。”
“根據龍皇記憶顯示,在最終決戰的時候,每一位參與封印的,都失去了一種能力,這個可以說麽?”
“你難道想強搶兜率宮?”
“就是好奇,好奇!”
“玉帝失去了戰鬥本能,我失去了近戰能力,如來失去了圓滿……”
“啊?您不能近戰?”
“這有什麽稀奇的?你何曾看到我參與過近戰?收起你的眼神,我雖然不能近戰,但身上穿的都是寶貝,你敢動一下立刻把你扔到爐子裏!”
呂雲澄有些尷尬的咽了咽口水,畢竟老君不懂近戰,身上卻還有那麽多的寶貝,很難不讓人生出貪念。
“如來失去了圓滿,何解?”
“大道五十,天衍四九,留下遁去的一,萬事萬物均不可能圓滿,圓滿本就是一種非常虛浮的概念。
這話沒錯,但並不絕對。
比如你修行一門神通,總是會有精純熟練、如臂使指、爐火純青、登峰造極、突破極限之類的境界描述。
如來失去的圓滿,便是祂所修行的三身四智五眼六通,全部都止步‘登峰造極’階段,不能達到極限。”
“既然如此,豈不是說,彌勒之類的大能有朝一日可以超越祂?”
“首先,佛門神通無數,可以用別的神通來補足,其次,過去、現在、未來三佛祖早就已經確定好了。
最後,如來自身不能完全圓滿,但天地本就不圓滿,反而是正確的路。
另外一點,作為萬佛之祖,如來隨時可以借用萬佛的力量,就像當初鎮壓孫悟空那樣,彌勒翻不起風浪。”
“億萬年太子,真是可笑。”
“所以玉帝沒兒子,否則怕是早就鬧騰起來了,凡間二三十年太子,已經足夠生出弑父之念,想要弑父奪位。
若是到了三四十年太子,那便是你不死我死,必須要死一個。
六七十年太子,我沒見到過,如果有的話,隻能說一切都已經習慣,已經在想著該如何安享晚年了。
神仙壽命雖然長,但時間的煎熬並無太大區別,忍了這麽多年,早就已經習慣了,那就接著繼續忍吧!”
“老君,三藏真經有用麽?”
“那要看從什麽角度來說,至少西行這一路上,確實降服了不少妖孽。”
“哼!那本就是靈山養的妖精!”
“佛法東傳,文化交流,思想能夠碰撞成什麽樣,還要看玄奘的領悟。”
“希望玄奘能領悟些有用的!”
曆史上的玄奘雖然取迴真經,並且在天竺一對五千大獲全勝,但迴來之後創立的法相宗卻隻傳了三四代。
沒辦法,太難了!
禪宗的頓悟聽起來難,法相宗的難度卻是幾十幾百倍。
玄奘那等根性深厚的,自是可以領悟相關佛法,根性不夠的,必然是積累深厚的高僧大德才能領悟一二。
可如果有高深積累,便說明接觸過佛法,十有八九是別的宗派的,且地位非常高,又何必去轉投法相宗呢?
曲高和寡,難有領悟,難以傳承。
不過雖然法相宗斷了傳承,但思想是不會被徹底抹去的,相關的思想會融入到別的宗派,永久保存下來。
類比的話,正常人應該是從羅漢拳韋陀掌一路向前,待到擁有根基,再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道路。
擅長指法就學拈花指,擅長掌法就學般若掌,擅長兵刃就學伏魔杖法、破戒刀法、大文殊杖法……
玄奘的思想,就是易筋洗髓經!
這玩意兒雖然厲害,沒有根基的哪能領悟?最終也不過是束之高閣。
雖束之高閣,但這東西確實非常的厲害,保存下來,留給未來根性深厚的弟子,或者想辦法簡化,削弱入門的條件,都是不錯的選擇。
小書亭
這一點,金係少林做的很不錯!
少林七十二絕技,一直都在發揚創新,從未有過半分懈怠。
天龍時期誰也練不成的易筋經,笑傲時期已經可以修行,甚至連令狐衝這種不懂佛法的都可以隨意修行。
倘若玄奘能夠做到這些,把曲高和寡的易筋經變得不那麽曲高和寡,至少對於文化交流而言是一件好事。
呂雲澄心中浮想聯翩,而被呂雲澄惦念的玄奘,已經到了天竺國。
天竺國是一處大國,並非是比丘國祭賽國那種小地方,擁有眾多城池。
深秋時節,玄奘師徒到了玉華城!
此地是天竺國外郡,城中管事並非郡守縣令,而是一位天竺國宗室。
這位宗室封號為“玉華王”,屬於安樂王爺,禮敬僧道,重愛黎民,在百姓中的口碑非常的不錯。
當然,原劇情中說他“甚賢”,對於王爺而言,這話豈不是催命符?
其實說白了,就是外放的王爺,平日裏喝酒作詩、遊獵飲宴,不參與王室紛爭,過逍遙自在的日子。
真要把城池治理的紅紅火火,四處都傳王爺賢名,那豈不是在找死?
逍遙王爺,那就瀟瀟灑灑唄!
反正如果讓呂雲澄選擇,呂雲澄還真覺得逍遙王爺比皇帝舒服。
當然,王爺畢竟是王爺,逍遙王爺未必能夠保命,還要看皇帝是什麽樣的皇帝,胡亥那樣的提前反抗吧!
一般來說,正常的皇帝,當慣了孤家寡人,還是希望保留幾個親屬,不爭不搶的逍遙王爺大多可以保命。
玄奘師徒在城內逛了逛,當地百姓紛紛過來起哄:“隻聽人說降龍伏虎的高僧,不曾見降豬伏猴的和尚。”
豬八戒晃蕩著大耳朵,對著百姓喝道:“你們可曾看見降豬王的和尚!”
玄奘喝道:“快快收了嘴臉,嚇唬尋常百姓作甚,咱們去找館驛。”
到了館驛,玄奘讓孫悟空他們各自安歇,他則是去倒換通關文牒。
要說這等寶地,便是留幾日,好好逛逛也是無妨,但已然到了天竺,真經近在眼前,卻是沒心思閑逛。
……
王府。
玉華王見玄奘形貌,心說真不愧是大明聖僧,果然有高僧氣度。
玄奘見玉華王頗有自在之意,便知是富貴逍遙的王侯。
“聖僧,自你那大明至此,曆遍諸邦,共有幾多路程?”
“貧僧未記程途,但昔年蒙觀音菩薩在我王陛下禦前顯身,曾留頌子,言西方十萬八千裏,貧僧西行至今,已經過一十四遍寒暑矣。”
“十四遍寒暑,即十四年了,想是途中有甚耽擱。”
“一言難盡!萬蟄千魔,也不知受了多少苦楚,才到得寶方!”
“既如此,聖僧想必有伏魔神通!”
“貧僧肉體凡胎,隻會一些粗淺的武藝,要說降妖伏魔,還是要靠貧僧的三個徒弟,他們最擅降妖伏魔。”
“哦?快去請聖僧三位高徒,本王要在此宴請大明聖僧,萬勿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