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事情她們想不通,觀眾水友們更加不可能想得通。
不過,這就是獨孤雲的優勢所在。
之前就因為猴王的原因,讓獨孤雲在第一周積累了優勢。
率先完成中級庇護所。
而在大雨中,有了中級庇護所,才可以幹很多事情。
這樣一來,獨孤雲和趙小刀的生存體驗,已經比其他人好太多了。
如果持續這樣下去,獨孤雲和趙小刀都不能叫做生存了,而應該叫做生活。
其他人是在求生島上進行生存挑戰。
而獨孤雲和趙小刀是生活在這裏。
經過迴放,水友們才知道木棉纖維的來源。
這些木棉纖維經過了雨水洗禮,完全沒有其他雜色,純白,可以說比棉花還要白。
看起來就像是剛剛處理好的天鵝絨。
事實上在外界,木棉製品比天鵝絨貴得多。
古代小說三國演義裏,描寫呂布的外形,就是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
西川是蜀地的一個城市,和一種木棉花同名,叫做攀枝花。
他的戰袍就是這種木棉的纖維染成紅袍之後繡上蜀繡百花。
其價格,於黃金等重。
要知道在那時候銅都是貴金屬。
到了現代,木棉因為產量不如棉花,更是萎縮了產區,生產的越發的少。
價格也就越發的高了。
一般來說,純木棉作為材料的被套,價格大概是六千左右一床。
而用木棉填充作為棉花的杯子,那更是根本有價無市,壓根買不到。
趙小刀拿起裝豬肉的陶罐中一塊豬肉後,下了樓:“那些東西是木棉纖維吧?哪兒來的啊?”
“猴王它倆去采摘的吧。”
趙小刀已經見怪不怪了:“那這些東西怎麽處理啊?”
獨孤雲思考了一下:“反正要做木工,正好做一個箱子,先用來儲存,不管是搓線織布,還是做棉被,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趙小刀思考了一下,點頭:“那肯定得學很久。”
“我先把紡機什麽的做出來,然後才開始做,做著做著手熟絡了就好了。”
獨孤雲現在是高級木工精通,做人力紡機什麽的當然是很簡單的事情。
不過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
魚膠需要熬製,還需要用到離心力,幸好做白糖的時候做了撿漏的離心力器具。
做箱子和做弓弩的主體到是比較費勁。
獨孤雲砍下了一棵硬木,將樹皮剝下來之後就開始處理木材了。
趙小刀:“這些樹皮用來燒火,正好別浪費。”
“樹皮留下。”獨孤雲:“我們要造紙,樹皮有兩層一層外部的木瘤,一層內部纖維,造紙要用到內部纖維。”
“營地周圍的樹不能砍掉太多,樹幹主體部分的材料用來燒火那才是真的浪費。”
“好吧。”
獨孤雲用石斧,砍在木頭上,精準度非常之高。
基本用石斧能做到鋸子的效果。
不過分木板時,還是會因為木材紋理的原因浪費不少木料。
用榫卯做出一個箱子框架後,木板卡進去,嚴絲合縫。
沒有合頁,獨孤雲也沒有去做柱榫結構,而是直接做出了一個蓋子。
將箱子拿上樓後,將猴王它們帶迴來的木棉纖維壓了整整一箱子。
這些材料是準備拿來做被子的,本身也不需要蓬鬆,更何況就算需要蓬鬆,還可以用彈棉花的方式重複處理。
現在樹屋的空間已經不太夠用了。
樹屋兩米深,三米多寬。
一架床就已經占據了一半空間,剩下的空間已經被罐子和箱子占滿了。
獨孤雲下樓:“看起來我們還需要擴寬庇護所啊。”
趙小刀:“還是找個位置再做一間樹屋嗎?”
“樹屋肯定沒戲,位置這麽好的樹沒那麽好找,又不能距離太遠。”獨孤雲:“後麵想個辦法做半燒陶磚頭,壘砌一間地麵上的屋子吧。”
獨孤雲看了看天色:“差不多五點了,等我把弓弩的部件做出來,差不多就是可以開飯休息了。”
在野外,作息時間要完全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來,天黑之後,沒辦法做其他活兒了。
篝火的亮度其實是不太夠的。
趙小刀:“我感覺樹屋下的空間已經不太夠用了。”
“等從海邊迴來後,我們可以在涼亭下用石頭圍一圈,然後用泥土把涼亭地麵抬高,就可以啟用涼亭了。”
獨孤雲悶頭開始做弓弩的部件。
弓弩部件其實很難做。
一般來說,弓弩的弓,是要用到金屬材料的。
沒有金屬材料,就隻能用木頭混合竹片來做。
好在獨孤雲不需要太遠的射程。
而用來承受弓弦的掛鉤結構,木頭是不可能承受得住的。
好在有侏儒豬的獠牙。
一般動物的牙齒,硬度大概在六以上,七左右,和鋼鐵的硬度是類似的。
強度上差距也不大。
弓體在木工精通的獨孤雲麵前很簡單。
而弓弦則是有很大問題。
趙小刀看著獨孤雲做好弓弩又煮好魚膠:
“弓弦怎麽做啊?”
“我準備用木棉纖維搓線,然後混合棕片的纖維,至少需要揉六股,然後用魚膠粘合,強化。”
“那還是迴到織布的問題上了。”
“不急,現在還不需要打獵,我們有時間。”
不過,這就是獨孤雲的優勢所在。
之前就因為猴王的原因,讓獨孤雲在第一周積累了優勢。
率先完成中級庇護所。
而在大雨中,有了中級庇護所,才可以幹很多事情。
這樣一來,獨孤雲和趙小刀的生存體驗,已經比其他人好太多了。
如果持續這樣下去,獨孤雲和趙小刀都不能叫做生存了,而應該叫做生活。
其他人是在求生島上進行生存挑戰。
而獨孤雲和趙小刀是生活在這裏。
經過迴放,水友們才知道木棉纖維的來源。
這些木棉纖維經過了雨水洗禮,完全沒有其他雜色,純白,可以說比棉花還要白。
看起來就像是剛剛處理好的天鵝絨。
事實上在外界,木棉製品比天鵝絨貴得多。
古代小說三國演義裏,描寫呂布的外形,就是體掛西川紅棉百花袍。
西川是蜀地的一個城市,和一種木棉花同名,叫做攀枝花。
他的戰袍就是這種木棉的纖維染成紅袍之後繡上蜀繡百花。
其價格,於黃金等重。
要知道在那時候銅都是貴金屬。
到了現代,木棉因為產量不如棉花,更是萎縮了產區,生產的越發的少。
價格也就越發的高了。
一般來說,純木棉作為材料的被套,價格大概是六千左右一床。
而用木棉填充作為棉花的杯子,那更是根本有價無市,壓根買不到。
趙小刀拿起裝豬肉的陶罐中一塊豬肉後,下了樓:“那些東西是木棉纖維吧?哪兒來的啊?”
“猴王它倆去采摘的吧。”
趙小刀已經見怪不怪了:“那這些東西怎麽處理啊?”
獨孤雲思考了一下:“反正要做木工,正好做一個箱子,先用來儲存,不管是搓線織布,還是做棉被,都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
趙小刀思考了一下,點頭:“那肯定得學很久。”
“我先把紡機什麽的做出來,然後才開始做,做著做著手熟絡了就好了。”
獨孤雲現在是高級木工精通,做人力紡機什麽的當然是很簡單的事情。
不過事情得一件一件的做。
魚膠需要熬製,還需要用到離心力,幸好做白糖的時候做了撿漏的離心力器具。
做箱子和做弓弩的主體到是比較費勁。
獨孤雲砍下了一棵硬木,將樹皮剝下來之後就開始處理木材了。
趙小刀:“這些樹皮用來燒火,正好別浪費。”
“樹皮留下。”獨孤雲:“我們要造紙,樹皮有兩層一層外部的木瘤,一層內部纖維,造紙要用到內部纖維。”
“營地周圍的樹不能砍掉太多,樹幹主體部分的材料用來燒火那才是真的浪費。”
“好吧。”
獨孤雲用石斧,砍在木頭上,精準度非常之高。
基本用石斧能做到鋸子的效果。
不過分木板時,還是會因為木材紋理的原因浪費不少木料。
用榫卯做出一個箱子框架後,木板卡進去,嚴絲合縫。
沒有合頁,獨孤雲也沒有去做柱榫結構,而是直接做出了一個蓋子。
將箱子拿上樓後,將猴王它們帶迴來的木棉纖維壓了整整一箱子。
這些材料是準備拿來做被子的,本身也不需要蓬鬆,更何況就算需要蓬鬆,還可以用彈棉花的方式重複處理。
現在樹屋的空間已經不太夠用了。
樹屋兩米深,三米多寬。
一架床就已經占據了一半空間,剩下的空間已經被罐子和箱子占滿了。
獨孤雲下樓:“看起來我們還需要擴寬庇護所啊。”
趙小刀:“還是找個位置再做一間樹屋嗎?”
“樹屋肯定沒戲,位置這麽好的樹沒那麽好找,又不能距離太遠。”獨孤雲:“後麵想個辦法做半燒陶磚頭,壘砌一間地麵上的屋子吧。”
獨孤雲看了看天色:“差不多五點了,等我把弓弩的部件做出來,差不多就是可以開飯休息了。”
在野外,作息時間要完全按照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來,天黑之後,沒辦法做其他活兒了。
篝火的亮度其實是不太夠的。
趙小刀:“我感覺樹屋下的空間已經不太夠用了。”
“等從海邊迴來後,我們可以在涼亭下用石頭圍一圈,然後用泥土把涼亭地麵抬高,就可以啟用涼亭了。”
獨孤雲悶頭開始做弓弩的部件。
弓弩部件其實很難做。
一般來說,弓弩的弓,是要用到金屬材料的。
沒有金屬材料,就隻能用木頭混合竹片來做。
好在獨孤雲不需要太遠的射程。
而用來承受弓弦的掛鉤結構,木頭是不可能承受得住的。
好在有侏儒豬的獠牙。
一般動物的牙齒,硬度大概在六以上,七左右,和鋼鐵的硬度是類似的。
強度上差距也不大。
弓體在木工精通的獨孤雲麵前很簡單。
而弓弦則是有很大問題。
趙小刀看著獨孤雲做好弓弩又煮好魚膠:
“弓弦怎麽做啊?”
“我準備用木棉纖維搓線,然後混合棕片的纖維,至少需要揉六股,然後用魚膠粘合,強化。”
“那還是迴到織布的問題上了。”
“不急,現在還不需要打獵,我們有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