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老,您覺得還有補充的嗎?”
“少些殺戮為好。可通過政策鼓勵島上的土著下山農耕,從野蠻走向文明。教化為主,殺戮為輔最好。”
“嗯!九龍將軍聽到了麽?教化為主,殺戮為輔!能不殺就不殺。”
“是,末將明白。”
隨後,南巡船隊全部進入藍海並在屈突蓋和王九龍水師戰艦的護航下一路向南駛入台灣海峽。
白令海。
懸掛大隋龍旗的十艘戰艦正再由東向西艱難的航行著,十股黑色濃煙從戰艦高大的煙囪中冒出,給原本就昏暗的天空圖畫出一條條黑色的絲帶。
不斷翻滾的海水中夾雜著不大的冰塊不時的撞擊著艦身,發出陣陣聲響來。
“劉先生,夾板上風大,還是迴艙中休息吧!”
“嗬嗬!這風算的什麽,劉某要拿這導航儀矯正航向,以免偏航了,這可不是小事。張將軍還是點起火把來,讓後麵的戰船看到,以免走失了。”
“好!那就有勞劉先生了,末將這就吩咐手下點火為號,眼看這天就要黑了。”
今天是劉綽和張攀率領艦隊考察白令海峽東岸大陸後迴程航行的第三天了。
由於受到洋流和季風的影響,迴程的船速快不起來不說,還極易使船偏離航向,這在航海經驗豐富的劉綽心中是極為擔憂的。
“先生,還是讓學生測量航向,您老迴艙歇息吧!”身邊劉綽的一個弟子不忍見老師辛苦便說道。
“不!你還是好好看著周邊海水中的冰塊吧!早發現早通報,小些的浮冰到無妨,若是遇上大冰塊撞來就麻煩了。”
“是,先生。”
見老師不聽勸,這名劉綽的弟子也隻得再次舉起手中的望遠鏡不停的掃描著前方海麵。
“航向還是有點偏移,吩咐舵手向右5度。去告訴張將軍用火把向後船發出旗語“右舵5”。”
“是,先生。”另一弟子趕忙去找張攀傳話。
“嗯!應該沒問題了,最多再有三日定能瞧見大陸。”劉綽放下自己造的測向導航儀對周邊數名弟子說道。
“來~拿著~繼續觀測。”
一弟子剛忙接過測向儀,代替師傅觀測著航線。劉綽轉身向船艙走去。
搖曳的燭燈下,劉綽繼續揮毫書寫著,他要將考察白令海峽東岸大陸的所見全都記載下來,這是一個航海家擁有的使命感。
他要讓大隋子民們都能通過他的記載了解到另一片廣大陸地的神奇。
不知不覺中,白令海峽的又一個夜晚到來了,一縷縷的五色光芒又在北方的天空中不時升騰閃耀著,照亮了夜空,更照亮了廣袤的大海,如同白晝。
這樣的夜空奇景對於劉綽和每條戰艦上的將士們來說早已是司空見慣了,雖然這一奇特的現象就連大學問家劉綽也無法解釋。
“劉先生且停一停,先吃點東西吧!”不知何時,張攀領著人帶著幾盤食物來到了艙中。
“先放在一邊吧!劉某馬上就要寫完了。”劉綽頭也不抬的答道。
勤務兵將托盤中的飯菜放到桌案上後便出去了,艙中隻劉綽和張攀二人。
“先生,若是在這茫茫黑夜之下迷失航線了會怎樣?我等難道就迴不成國了?”張攀坐在一旁隨意的問著劉綽。
“嗬嗬!迷失了航線最有可能便是順著洋流氣旋,我等進入無邊無際的深海。我等的結局便是船中食物和淡水枯竭而死。這大海可不像陸上林海,迷路了還有野味充饑,野果果腹,山泉水隨處見隨處喝。大海是非常危險的。”劉綽停下筆來輕聲說道,同時,走到餐桌旁拿起了碗筷。
“嗬嗬!依末將看,我等想要迷航都沒有可能?先生沒見每夜都能看到的北方怪光麽?這便是最好的導航之物。”
“嗯~將軍說的也對。有這怪光每夜出現北方,加上劉某的測向導航儀,想必是不會迷航。”
“先生每日記書,可曾將那片大陸之上的一切都記載了?切莫遺失分毫!”
“放心吧!一件件,一樁樁的都如實記錄了。劉某不敢大意,這可是要上呈皇上禦覽的。”
“先生,那片大陸上的土著實在是與我朝南方密林中的土人外貌相似,可惜的是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也不知他們是否就是從我國南方遷徙至此的?”
“是啊!這個還真需要細細考究一番。不過,你我探明的地方估計隻是冰山一角而已,那片大陸實在是太過廣袤了。”劉綽有些感歎的說著。
“待下次準備的充分些,末將還要重返那片陸地,好歹要將其邊界給探查清楚。”
“嗯!著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啊!似乎還沒有形成王國,隻有森林中多如牛毛般存在的土著部落。”
“嗬嗬!末將當向陛下請令,下次多帶大軍攻占那片土地,為我天朝上國多增加一片領土。”張攀有些豪氣的說道。
正說著話,突然一名劉綽弟子衝入艙中急報道:“先生,方才在北方光芒的映照下,弟子見到航線前方出現一大塊浮冰,如若小山般,特來稟報吾師。”
“啊?快~容某去看~”
劉綽慌得放下飯碗忙奔出艙去,張攀情知不妙,也趕忙緊隨出艙去看。
望遠鏡中出現的正是一座反射著紫光的小型冰山,不知何故橫亙在航線上。
“快!吩咐舵手,向右轉向10度,避開那的冰山,對天鳴槍並發旗語,讓後船跟隨轉向。”劉綽發出一道指令。
“先生,這麽遠,不見得撞上吧?”張攀舉著望遠鏡看著問道。
“嗬嗬!好在發現的早,還能避開,若是在遲緩一刻便麻煩了,必然正麵相撞。”
“先生,這天氣還未見有多冷,怎麽海麵上會出現如此大的冰山呢?他們從何而來?”
“從五色怪光升起的那片大洋而來的,可見北方大洋已然是嚴冬了,海麵必然冰封,這浮在海中的冰山隻不過是被海流裹挾而來的。”
“末將不虛此行,真是大開眼界了,嗬嗬!”張攀笑道。
“走吧!迴艙,劉某要將這一節記錄在案。”
“好!記上~記上!”
而此時在海峽另一側,馬宗帶著大隊還在海灣中等待著,他在等著出探東岸大陸的勇士們迴來。
臨海的一座山峰上,三簇熊熊燃燒著的大火堆,仿佛要將夜空照亮般。這是馬宗為遠航歸來的遊子們點亮的一盞歸家的燈塔,這燈塔就算是在百裏之外的海麵上都能被看到。
而山峰高處的一座了望塔上,幾個士兵正手持望遠鏡觀察著東方的海麵,他們期待著發現來自海麵上的那一點點星火。
山下大帳內,馬宗在燭光下獨自喝著悶酒。
“將軍,海麵沒有任何發現。”一個中軍校尉入賬報道。
“嗯!繼續觀望。這都出去近三個月了,也該迴來了。”
“是,將軍。不過近日海麵風浪很大,隻恐~”
“少羅嗦!繼續觀望便是了。出航艦隊有劉先生在定然不會迷航更不會出現意外,快去~”馬宗放下酒杯氣惱的喝道。
小校一聽將軍怒了,忙拱手轉身出賬。
“嗨~真該一同前往啊!也少了如今這等煩惱了。”馬宗自言自語道,繼續喝著悶酒。
次日天明,早早就有探視小校進賬來報。
“將軍,海麵出現浮冰,大小不一,皆是從北麵而來的。”
“浮冰?小的不說,大的究竟有多大?”馬宗邊穿著衣袍邊問道。
已經入秋,這北方的寒季來的特別早,天天飄著小雪不說,這海麵也逐漸有被凍結的跡象了。
今日聽到海麵漂浮冰塊,這跡象顯然很是不妙了。
“將軍,你看東北那片,浮冰似有百米。”小校指著遠方明晃晃的一片說著。
“嗯!看來這白令海峽已經進入封凍初期了。最多再有一個月,這海麵便凍結成一片了。若是出航艦隊不在月內返迴,那就麻煩大了,至少那十艘戰艦會陷在冰海裏不能動彈。”馬宗舉著望遠鏡看著那片明亮的海冰層說著,言語中透著一股擔憂。
“將軍,若是海麵冰封了劉先生還未迴來,末將請令馬踏冰原向東前往搜尋。”
“嗯!找是肯定要找的,但此地也不能久留,海灣中的40艘戰艦要趕在海麵封凍之前南下,否則,全都會陷在這片冰海之中。”
“那就請將軍率艦隊南返,末將率500騎兵留下搜尋劉先生,大不了舍棄那十艘戰艦,我等全經陸地返迴。想那黑水城距此不過數千裏罷了。”
“再等等看看再說了,好歹還有些時間。劉先生熟知天文海情,必然會趕在海麵結冰之前趕迴的。通知山頂了望台,注意觀察東麵海域。”
說完,馬宗放在望遠鏡轉身迴帳。
迴到軍帳,馬宗立刻傳喚中軍校尉。
“傳令全軍,檢查戰艦,隨時做好起錨準備。另,傳令巡海斥侯密切注意海麵冰凍情況。”
“是,將軍。”中軍校尉接令而去。
“劉先生啊!張攀啊!你二人何時迴來啊!”
馬宗歎息著走到桌案前,盯著桌上新繪製的海圖。
突然,帳外傳來一陣鼓噪。耳畔就聽有帳外軍士們陣陣喧鬧奔跑之聲。
“將軍,東方海麵出現船隊。山頂了望哨打旗語說劉先生、張將軍他們迴來了。”一親隨護衛激動的闖進大帳來報。
“啊?好!好啊!隨某去看~”馬宗聽罷興奮難抑,忙往帳外奔去。
海上漂泊了大半個月,楊二南巡船隊在屈突蓋的護航下終於抵達了處於帝國南端偏遠的嶺南道南海郡。
而此時的南海郡治所廣州督府已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城變成了一座初具繁華規模的中等城市了。
在廣州都護府本地各級官員的迎接下,楊二一行登岸並來到了府衙大廳。
看著遠不及江南各府衙相對豪華的擺設,看著一個個瘦弱的,活像沒吃過飽飯的衙門官吏們,楊二頗為感慨。
“虞世南,這嶺南南海郡今秋糧食產量如何?夠本地百姓過冬麽?”
“迴稟陛下,我南海全郡百姓今秋糧食都有豐收,果腹之糧還是不缺的。”府尹虞世南拱手答道,並不懂這皇上問此話是何意。
“朕觀諸位臣工個個瘦弱,還以為今年田中欠收。”
“嗬嗬!啟稟陛下,我等均是本地人氏,這南海郡地處偏避,生長於本地的百姓身材矮小瘦削,顴骨突兀,膚色暗黑,比不得中原人士生的俊美體壯,這與能否吃飽並無關聯。”
“原來如此。”
心說,看來不光後世的廣東人是這樣的,就連這一千多年前的廣東人原本也是這個樣子的。
“虞世南,朕在海灣船上便看到海港內為數眾多的商船裝滿貨物即將出海,那船上裝運的是何物?要運往何處售賣?”
“稟陛下,那即將啟運的商船之上全是我南海郡及周邊諸郡轉送過來的木材,是運往江南營建上海新城的。揚州刺史鄭大人有文書在此,要我南海郡籌備下原木50萬根,現在至少還缺10萬。”
“嗯!此是朕知道,還是朕要他從你這南海郡索取原木的,為的是給南海郡財政多一筆收益,也可用於改善南海郡百姓生活。”
“多謝陛下記掛我南海郡百姓!”在虞世基的帶動下,廳內三十多個本地官員一同齊聲致謝著。
“此番南巡,朕還帶來了近百位學子,這些學子祖籍都是你這方人士,遠的有寧海郡、蒼梧郡和義安郡的。這次全都交由你這裏安置,讓其到各地實踐,體察本地民情。有表現傑出的可留下任用,差的便打發會書院繼續學習,此為朕之苦心,萬勿推卻。”
“臣怎敢不收?請陛下放心,無外乎百人而已,就是陛下給臣千人,臣都安置的下去。我南海郡現今正處於全速發展階段,可謂是到處都缺乏得力的人手。”
虞世南剛一說完,廳內便是一片輕笑之聲。
敢情別人並不閑多和累贅,還閑送來的人才不夠用。楊二想到這裏也不由好笑微微搖頭著。
“柴嗣昌現在何處?”
“柴刺史親往交趾郡巡查民情,恐一時無法趕迴。”
“真是苦了朕的這位表兄了。這嶺南道不同於益州,人口稀少不說還皆是密林大山,少有平地。”
“陛下,柴大人敬業有佳乃我等楷模。”
“嗯!若嶺南發展能有益州一半,朕心便大悅了。”
晚間接風盛宴之後已是掌燈之時,傍晚廣州府的悶熱難耐,一點也讓人不覺此時節已是深秋,更像是仍處於盛夏之中。
皎潔的月光下,楊二和穆先都身著短袖t恤登上了臨時行宮東南角的望月樓台上。這裏居高,清風拂來沒有了下麵的那種悶熱,吹著陣陣清風倒也愜意非常。
“少些殺戮為好。可通過政策鼓勵島上的土著下山農耕,從野蠻走向文明。教化為主,殺戮為輔最好。”
“嗯!九龍將軍聽到了麽?教化為主,殺戮為輔!能不殺就不殺。”
“是,末將明白。”
隨後,南巡船隊全部進入藍海並在屈突蓋和王九龍水師戰艦的護航下一路向南駛入台灣海峽。
白令海。
懸掛大隋龍旗的十艘戰艦正再由東向西艱難的航行著,十股黑色濃煙從戰艦高大的煙囪中冒出,給原本就昏暗的天空圖畫出一條條黑色的絲帶。
不斷翻滾的海水中夾雜著不大的冰塊不時的撞擊著艦身,發出陣陣聲響來。
“劉先生,夾板上風大,還是迴艙中休息吧!”
“嗬嗬!這風算的什麽,劉某要拿這導航儀矯正航向,以免偏航了,這可不是小事。張將軍還是點起火把來,讓後麵的戰船看到,以免走失了。”
“好!那就有勞劉先生了,末將這就吩咐手下點火為號,眼看這天就要黑了。”
今天是劉綽和張攀率領艦隊考察白令海峽東岸大陸後迴程航行的第三天了。
由於受到洋流和季風的影響,迴程的船速快不起來不說,還極易使船偏離航向,這在航海經驗豐富的劉綽心中是極為擔憂的。
“先生,還是讓學生測量航向,您老迴艙歇息吧!”身邊劉綽的一個弟子不忍見老師辛苦便說道。
“不!你還是好好看著周邊海水中的冰塊吧!早發現早通報,小些的浮冰到無妨,若是遇上大冰塊撞來就麻煩了。”
“是,先生。”
見老師不聽勸,這名劉綽的弟子也隻得再次舉起手中的望遠鏡不停的掃描著前方海麵。
“航向還是有點偏移,吩咐舵手向右5度。去告訴張將軍用火把向後船發出旗語“右舵5”。”
“是,先生。”另一弟子趕忙去找張攀傳話。
“嗯!應該沒問題了,最多再有三日定能瞧見大陸。”劉綽放下自己造的測向導航儀對周邊數名弟子說道。
“來~拿著~繼續觀測。”
一弟子剛忙接過測向儀,代替師傅觀測著航線。劉綽轉身向船艙走去。
搖曳的燭燈下,劉綽繼續揮毫書寫著,他要將考察白令海峽東岸大陸的所見全都記載下來,這是一個航海家擁有的使命感。
他要讓大隋子民們都能通過他的記載了解到另一片廣大陸地的神奇。
不知不覺中,白令海峽的又一個夜晚到來了,一縷縷的五色光芒又在北方的天空中不時升騰閃耀著,照亮了夜空,更照亮了廣袤的大海,如同白晝。
這樣的夜空奇景對於劉綽和每條戰艦上的將士們來說早已是司空見慣了,雖然這一奇特的現象就連大學問家劉綽也無法解釋。
“劉先生且停一停,先吃點東西吧!”不知何時,張攀領著人帶著幾盤食物來到了艙中。
“先放在一邊吧!劉某馬上就要寫完了。”劉綽頭也不抬的答道。
勤務兵將托盤中的飯菜放到桌案上後便出去了,艙中隻劉綽和張攀二人。
“先生,若是在這茫茫黑夜之下迷失航線了會怎樣?我等難道就迴不成國了?”張攀坐在一旁隨意的問著劉綽。
“嗬嗬!迷失了航線最有可能便是順著洋流氣旋,我等進入無邊無際的深海。我等的結局便是船中食物和淡水枯竭而死。這大海可不像陸上林海,迷路了還有野味充饑,野果果腹,山泉水隨處見隨處喝。大海是非常危險的。”劉綽停下筆來輕聲說道,同時,走到餐桌旁拿起了碗筷。
“嗬嗬!依末將看,我等想要迷航都沒有可能?先生沒見每夜都能看到的北方怪光麽?這便是最好的導航之物。”
“嗯~將軍說的也對。有這怪光每夜出現北方,加上劉某的測向導航儀,想必是不會迷航。”
“先生每日記書,可曾將那片大陸之上的一切都記載了?切莫遺失分毫!”
“放心吧!一件件,一樁樁的都如實記錄了。劉某不敢大意,這可是要上呈皇上禦覽的。”
“先生,那片大陸上的土著實在是與我朝南方密林中的土人外貌相似,可惜的是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也不知他們是否就是從我國南方遷徙至此的?”
“是啊!這個還真需要細細考究一番。不過,你我探明的地方估計隻是冰山一角而已,那片大陸實在是太過廣袤了。”劉綽有些感歎的說著。
“待下次準備的充分些,末將還要重返那片陸地,好歹要將其邊界給探查清楚。”
“嗯!著實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啊!似乎還沒有形成王國,隻有森林中多如牛毛般存在的土著部落。”
“嗬嗬!末將當向陛下請令,下次多帶大軍攻占那片土地,為我天朝上國多增加一片領土。”張攀有些豪氣的說道。
正說著話,突然一名劉綽弟子衝入艙中急報道:“先生,方才在北方光芒的映照下,弟子見到航線前方出現一大塊浮冰,如若小山般,特來稟報吾師。”
“啊?快~容某去看~”
劉綽慌得放下飯碗忙奔出艙去,張攀情知不妙,也趕忙緊隨出艙去看。
望遠鏡中出現的正是一座反射著紫光的小型冰山,不知何故橫亙在航線上。
“快!吩咐舵手,向右轉向10度,避開那的冰山,對天鳴槍並發旗語,讓後船跟隨轉向。”劉綽發出一道指令。
“先生,這麽遠,不見得撞上吧?”張攀舉著望遠鏡看著問道。
“嗬嗬!好在發現的早,還能避開,若是在遲緩一刻便麻煩了,必然正麵相撞。”
“先生,這天氣還未見有多冷,怎麽海麵上會出現如此大的冰山呢?他們從何而來?”
“從五色怪光升起的那片大洋而來的,可見北方大洋已然是嚴冬了,海麵必然冰封,這浮在海中的冰山隻不過是被海流裹挾而來的。”
“末將不虛此行,真是大開眼界了,嗬嗬!”張攀笑道。
“走吧!迴艙,劉某要將這一節記錄在案。”
“好!記上~記上!”
而此時在海峽另一側,馬宗帶著大隊還在海灣中等待著,他在等著出探東岸大陸的勇士們迴來。
臨海的一座山峰上,三簇熊熊燃燒著的大火堆,仿佛要將夜空照亮般。這是馬宗為遠航歸來的遊子們點亮的一盞歸家的燈塔,這燈塔就算是在百裏之外的海麵上都能被看到。
而山峰高處的一座了望塔上,幾個士兵正手持望遠鏡觀察著東方的海麵,他們期待著發現來自海麵上的那一點點星火。
山下大帳內,馬宗在燭光下獨自喝著悶酒。
“將軍,海麵沒有任何發現。”一個中軍校尉入賬報道。
“嗯!繼續觀望。這都出去近三個月了,也該迴來了。”
“是,將軍。不過近日海麵風浪很大,隻恐~”
“少羅嗦!繼續觀望便是了。出航艦隊有劉先生在定然不會迷航更不會出現意外,快去~”馬宗放下酒杯氣惱的喝道。
小校一聽將軍怒了,忙拱手轉身出賬。
“嗨~真該一同前往啊!也少了如今這等煩惱了。”馬宗自言自語道,繼續喝著悶酒。
次日天明,早早就有探視小校進賬來報。
“將軍,海麵出現浮冰,大小不一,皆是從北麵而來的。”
“浮冰?小的不說,大的究竟有多大?”馬宗邊穿著衣袍邊問道。
已經入秋,這北方的寒季來的特別早,天天飄著小雪不說,這海麵也逐漸有被凍結的跡象了。
今日聽到海麵漂浮冰塊,這跡象顯然很是不妙了。
“將軍,你看東北那片,浮冰似有百米。”小校指著遠方明晃晃的一片說著。
“嗯!看來這白令海峽已經進入封凍初期了。最多再有一個月,這海麵便凍結成一片了。若是出航艦隊不在月內返迴,那就麻煩大了,至少那十艘戰艦會陷在冰海裏不能動彈。”馬宗舉著望遠鏡看著那片明亮的海冰層說著,言語中透著一股擔憂。
“將軍,若是海麵冰封了劉先生還未迴來,末將請令馬踏冰原向東前往搜尋。”
“嗯!找是肯定要找的,但此地也不能久留,海灣中的40艘戰艦要趕在海麵封凍之前南下,否則,全都會陷在這片冰海之中。”
“那就請將軍率艦隊南返,末將率500騎兵留下搜尋劉先生,大不了舍棄那十艘戰艦,我等全經陸地返迴。想那黑水城距此不過數千裏罷了。”
“再等等看看再說了,好歹還有些時間。劉先生熟知天文海情,必然會趕在海麵結冰之前趕迴的。通知山頂了望台,注意觀察東麵海域。”
說完,馬宗放在望遠鏡轉身迴帳。
迴到軍帳,馬宗立刻傳喚中軍校尉。
“傳令全軍,檢查戰艦,隨時做好起錨準備。另,傳令巡海斥侯密切注意海麵冰凍情況。”
“是,將軍。”中軍校尉接令而去。
“劉先生啊!張攀啊!你二人何時迴來啊!”
馬宗歎息著走到桌案前,盯著桌上新繪製的海圖。
突然,帳外傳來一陣鼓噪。耳畔就聽有帳外軍士們陣陣喧鬧奔跑之聲。
“將軍,東方海麵出現船隊。山頂了望哨打旗語說劉先生、張將軍他們迴來了。”一親隨護衛激動的闖進大帳來報。
“啊?好!好啊!隨某去看~”馬宗聽罷興奮難抑,忙往帳外奔去。
海上漂泊了大半個月,楊二南巡船隊在屈突蓋的護航下終於抵達了處於帝國南端偏遠的嶺南道南海郡。
而此時的南海郡治所廣州督府已從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城變成了一座初具繁華規模的中等城市了。
在廣州都護府本地各級官員的迎接下,楊二一行登岸並來到了府衙大廳。
看著遠不及江南各府衙相對豪華的擺設,看著一個個瘦弱的,活像沒吃過飽飯的衙門官吏們,楊二頗為感慨。
“虞世南,這嶺南南海郡今秋糧食產量如何?夠本地百姓過冬麽?”
“迴稟陛下,我南海全郡百姓今秋糧食都有豐收,果腹之糧還是不缺的。”府尹虞世南拱手答道,並不懂這皇上問此話是何意。
“朕觀諸位臣工個個瘦弱,還以為今年田中欠收。”
“嗬嗬!啟稟陛下,我等均是本地人氏,這南海郡地處偏避,生長於本地的百姓身材矮小瘦削,顴骨突兀,膚色暗黑,比不得中原人士生的俊美體壯,這與能否吃飽並無關聯。”
“原來如此。”
心說,看來不光後世的廣東人是這樣的,就連這一千多年前的廣東人原本也是這個樣子的。
“虞世南,朕在海灣船上便看到海港內為數眾多的商船裝滿貨物即將出海,那船上裝運的是何物?要運往何處售賣?”
“稟陛下,那即將啟運的商船之上全是我南海郡及周邊諸郡轉送過來的木材,是運往江南營建上海新城的。揚州刺史鄭大人有文書在此,要我南海郡籌備下原木50萬根,現在至少還缺10萬。”
“嗯!此是朕知道,還是朕要他從你這南海郡索取原木的,為的是給南海郡財政多一筆收益,也可用於改善南海郡百姓生活。”
“多謝陛下記掛我南海郡百姓!”在虞世基的帶動下,廳內三十多個本地官員一同齊聲致謝著。
“此番南巡,朕還帶來了近百位學子,這些學子祖籍都是你這方人士,遠的有寧海郡、蒼梧郡和義安郡的。這次全都交由你這裏安置,讓其到各地實踐,體察本地民情。有表現傑出的可留下任用,差的便打發會書院繼續學習,此為朕之苦心,萬勿推卻。”
“臣怎敢不收?請陛下放心,無外乎百人而已,就是陛下給臣千人,臣都安置的下去。我南海郡現今正處於全速發展階段,可謂是到處都缺乏得力的人手。”
虞世南剛一說完,廳內便是一片輕笑之聲。
敢情別人並不閑多和累贅,還閑送來的人才不夠用。楊二想到這裏也不由好笑微微搖頭著。
“柴嗣昌現在何處?”
“柴刺史親往交趾郡巡查民情,恐一時無法趕迴。”
“真是苦了朕的這位表兄了。這嶺南道不同於益州,人口稀少不說還皆是密林大山,少有平地。”
“陛下,柴大人敬業有佳乃我等楷模。”
“嗯!若嶺南發展能有益州一半,朕心便大悅了。”
晚間接風盛宴之後已是掌燈之時,傍晚廣州府的悶熱難耐,一點也讓人不覺此時節已是深秋,更像是仍處於盛夏之中。
皎潔的月光下,楊二和穆先都身著短袖t恤登上了臨時行宮東南角的望月樓台上。這裏居高,清風拂來沒有了下麵的那種悶熱,吹著陣陣清風倒也愜意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