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不錯,是有點潮,不過這南方來的煙葉還是不錯的。你看金黃金黃的,像不像你們那個時代的紅塔山過濾嘴。呸呸~”


    “什麽紅塔山?你抽過好煙嗎?你抽過熊貓煙嗎?那可是小x同誌最愛抽的。不過我也喜歡抽大熊貓。咳咳~呸呸~”


    “我們那時就隻抽中華煙,還有玉溪,雲南產的。都是好煙啊!哪像這劣等貨色,呸呸~”說起了後世自己的最愛,氣惱的楊二直接將抽了兩口的這劣質三無煙給扔進了運河水裏,還連著吐了幾口口水,清潔著口腔。


    “嗬嗬嗬嗬~看來你是沒受過斷頓的苦哦!我們那時~唉!算了,不想去憶苦思甜了。總之,這煙葉還算過得去,比抽樹葉子強很多了。還有嗎?”


    “既然你喜歡,這一包全給你了。不夠了自己寫信給麻叔謀,讓他給你寄幾大箱來。狗rd麻哥,聽說成天泡池子,那邊的女人也不忌諱男女有別,一塊進水池子泡。真腐化墮落啊!”


    “嗬嗬嗬嗬~”兩人大笑起來。


    就在兩人閑聊胡侃的正歡時,艙內走出一人拱手報道:“陛下,有快船從京城來,帶來了裴相書信。”說完雙手遞上。


    “哦?無忌,怎麽還有世民的上疏?”


    楊二接過一看竟然是兩封書信,一封上麵寫著李世民的名字。


    “陛下,看了自然知曉。”長孫無忌說道。


    “嗯!”


    楊二先拆開了學生李世民的上疏看著,逐漸臉色沉重,麵色憂鬱起來。


    “唉!沒想到去年沒發生雪災,今年雪災竟如此嚴重。穆老你也看看吧!”


    楊二把李世民的書信遞給了穆先生,自己又拆開裴世矩的那份書信看了起來。


    “是啊!原本冬季暴雪便是西域的常態。這也是西域人口一直不盛的原因。大自然的嚴酷會帶走很多體弱的人。隻是,這迴要讓西遷的漢民百姓受苦了。”穆先生放下書信感歎的說著。


    “陛下,裴相已責成武威於帥帶將士們晝夜清掃通往敦煌的鐵路積雪,隻是又連逢暴雪,以致進展很不明顯。”長孫無忌插話道。


    “唉!無濟於事的,今日掃明日積。況西部鐵路東西數千裏,將士們清掃積雪無異於杯水車薪。無忌,你下去吧!”


    “是,陛下。”


    長孫無忌隻得拱手後轉生歎息著離去,他記掛著自己的妹夫李世民。


    “穆老,眼下看,隻有相信世民他們能夠自救了,外界一點忙也幫不上。”


    “是啊!自救的關鍵還在與糧食,隻要存糧夠吃,人怎麽都能想出辦法來抵禦嚴寒不死的。”


    “嗬嗬!估計世民遇到的困難是難以想見的,道路隔絕,信息不通。安西各地也隻能靠地方官員領導百姓抗災了。唉!這通信、交通都成問題啊!讓我等全都是睜眼瞎,幹著急。穆老能不能弄點通信工具出來,就算是最簡易的都行,我不奢求發報機、無線電台、手機,隻要弄出戰爭電影中常見的搖柄電話都行。”


    “這個已經在穆某的考慮之中的,現在的關鍵還是製造電線,需要大量的橡膠,鐵芯等。以目前的技術水平是怎麽都快不起來的。”


    “唉!這落後的時代啊!要是有部手機該多好。”


    “嗬嗬!又是你們那個年代的高科技產品?”


    “嗯!就是移動電話,原理我也說不清,反正是非常方便的一種通信工具。穆老您要是有一部手機,就算現在迴到了嶺南老家,我一個電話過去就能聯係上你。唉!哪像現在啊!通訊基本靠吼,交通基本靠走。”楊二扶著船幫感歎著。


    “好了,還是別說那些不現實的了。就目前看你準備怎麽援助安西府吧?總不能視而不見吧!”穆老抖著手中的李世民書信問道。


    “我能咋辦?別說送物資過去了,就是空手也去不了,除非飛過去。但飛艇在雪天也沒法過去啊!且飛艇的運載量十分有限,根本起不了作用。”


    “那~那就這麽幹看著?”


    “裴世矩不是在信中說了嗎?他在做了。他在用這個時代的方法在做了,我們看著就行了。”


    “你~唉~你可真心大,真就做一個甩手掌櫃了。”


    “該教給李世民的都教了,西域雪災已成常態,這次渡過了,明年以致今後都不會在怕了,人生總要經曆的。”


    “嗯~”穆先生一時無語。


    “陛下,盱眙城碼頭要到了。”


    下層艙台傳來了家將梁師泰的喊聲。


    大業十二年二月中,對於安西府而言,最艱苦的日子終於挺過去了。


    在災情中緩過勁來的安西百姓們正一步步的走出災難帶來的困境。


    李世民帶著屬下臣僚們在災情最困難的時節裏基本走遍了整個安西府30餘個城邦郡,對災情造成的實際損害已經有了基本的了解和判斷。


    “諸位臣僚,今年的雪災也大抵這樣,基本不會在嚴重下去了。接下來的氣溫將會逐漸迴暖,災害也會逐漸減輕。我等現在總算能緩口氣了。”龜茲李世民刺史府,這是李世民正和一幫官吏商量著災後重建的事宜。


    “刺史大人說的對,看來今年的苦日子總算熬過去了,嗬嗬!”朝廷派到安西龜茲來的巡撫使唐儉笑著說道。


    “茂約先生說這話還略顯過早,雪災雖過去了,但如何調動百姓恢複生產?這還需我等多想些辦法。今冬這場雪可是凍死了不少牲畜的,要想很快恢複田間耕作生產要做的事情還很多。”李景撫須說道。


    “嗯!這也是本次把諸位召集來府上商議的重點。諸位臣僚可有高見?”李世民問道。


    “世民,我安西軍方已經早於百姓先動了,現在已經分段清掃鐵路積雪,沿途站點施行軍管。龜茲到敦煌,到浮屠城這東線兩段已經通車了;龜茲往碎葉城的西段也正在清掃中,估計很快也將疏通。待這條大動脈全部貫通後,內地物資便可源源不斷進入我安西腹地,可大幅緩解災情,更可加快春季複耕。”李景代表軍方先說道。


    “嗯!很好。關鍵時刻還是我大隋軍方給力,鐵路一通,本官便心裏更加有底,不慌了。隻是不知敦煌到武威走廊一線鐵路是否也正常了?”李世民還覺有些擔憂的問道。


    “刺史大人不必為此擔憂,敦煌至武威城一帶,各沿線站點已成大城了,城中百姓頗多,無需軍方出手,百姓便自發將鐵道積雪清理了。如今就看往碎葉城這段能否盡快疏通了。”唐儉又答道。


    “李刺史,現如今百姓手中還留有餘糧做種子,此不愁也。不過耕牛尚缺不少,這需要朝廷盡快從內地調集耕牛馳援我安西才行,否則春季複耕無望!”房玄齡鄭重的提道,眾人聽了也都點頭認可。


    “不如這樣,請茂約先生速返京城將我安西所需急報裴相,看能否征集萬頭耕牛支援我安西府。某這裏在給城邦郡王們發函,讓他們勻出些耕牛給我,以解我漢民百姓當前之急。”李世民提議道。


    “好,本巡察使明日一早便搭車東返,定將本處情況詳報裴相。”唐儉拱手應道。


    “現在本官最擔心的就是毫無音訊的於闐了,他那裏乃是我安西府南線重災區,也不知張須陀將軍那裏是如何自救,唉!”李世民歎息著說道。眾人聽了也都歎息不已。


    於闐在今冬的雪災中如同是被隔絕的世外一般,一直以來都毫無音訊。隔著茫茫沙海,李世民等也毫無辦法。


    於闐城,將軍府。


    張須陀也正和文武大員們商討著災後複產的問題,但他們與龜茲官員憂慮截然不同,貌似每個人並無悲傷之感,甚至在取暖爐火的烘烤中呈現出一派其樂融融的歡喜狀。


    “諸位,今冬這場大雪災亙古未有,但我於闐境內卻沒有凍餓死一人,就連本地胡人也未死一人。於闐郡王昨日跟本將說起這事時都覺不可思議。嗬嗬!可以說我等在這場大災難麵前是打了一個大勝仗的。本帥要感謝諸位同僚的付出,現已將諸位功績寫在書冊之中,隻待道路疏通了,便派人送入京城為諸位請功。”張須陀笑著說道。


    “大帥,你我兩軍將士皆是陛下的精銳之師,區區雪災何足掛齒的。就是一動不動,也未見得會怎樣了。”侯君集若無其事般的說著。


    “嗬嗬!你這小白猿家底豐厚,誰敢和你比?不過,本帥有言在先,今冬抗災首功歸於李建成從事。誰也不許爭!另外,災後重建還需仰仗建成,望勿推卻。”張須陀說完對著李建成便拱手一禮。


    “大帥不必如此。都是建成份內之責,怎敢推卻?”李建成忙迴禮著。


    “建成,如今就要入春了,眼看氣溫迴暖,大雪即將消融,我等乃是軍武大將,臨陣殺敵智計百出,但這民生建設還需建成先生多多費心。不知建成先生接下來如何打算?用得上我等時,隻管吩咐便是。”


    張須陀極為謙遜的請教著李建成。


    現在整個安西府,已經逐漸形成了唐國公李淵兩子,李世民在北,李建成在南交相輝映,二子爭功的有趣局麵了。


    “嗬嗬!何其簡單也!待雪化之後,建成便全力率領於闐百姓疏通道路,迎接內地物資和商旅進入。路通了我於闐便活了,這是對外。對內,加大土地治理,抓住節氣廣種棉花和其他作物,讓今冬荒蕪沉睡的良田盡快醒來。好在,今冬雪災有駐軍鼎力協助抗災,不光我於闐未死一人,就連牲畜也沒少一頭。地窩子抗雪災護耕牛還是很不錯的,此經驗當向全安西推廣。”


    李建成越說越覺心中底氣十足,人畜未傷便是抗災最大的成果,保留了最大的複蘇元氣。


    “好!需要我駐軍協助時,說一聲便是了。那幫小子有的是力氣,閑著又不打仗。”侯君集爽快的說著。


    “嗬嗬!少不得有求於兩位將軍的,建成在此謝過了!”李建成拱手說道。


    他是有心在於闐做出一番成就給父親,也給當今陛下看的。他要讓所有人知道,他作為唐國公長子絕不是普通貨色。


    雖然還處於冬季,但南方的氣溫顯然已經升高了許多,體感上已經有了春的氣息了。


    楊二一行已經在盱眙待了半個多月了,不是他不想繼續沿河南下,而是要等被自己放出去的年輕官吏們從各地考察歸來。


    盱眙城地理位置極為特殊,它是通濟渠上連接長江和黃河,也就是連接江南和北方的重要樞紐城市。


    加上盱眙為中心的公路網密布周邊,連接了諸如廬江、光州、潁州和壽州等地。這讓楊二索性將隨行考察南方的年輕官員們以及青年學子們全都分派了出去,讓他們到這幾州去考察當地民生經濟,也可長長見識。而自己則和穆先生待在盱眙城,整日去周邊遊覽打發著時間。


    這天,楊二帶著家屬們正搭乘左天成的飛艇翱翔在藍天之上。


    “陛下,下麵這片大湖就是洪澤湖了,要下去看看麽?”左天成問道。


    “今天不了,還是留到明日在湖邊耍吧!真是好大一片湖光山色。穆老,這是陳勝吳廣起義的洪湖大澤鄉嗎?”


    “應該不是的,大澤鄉我是去過的,那裏有陳勝吳廣起義的紀念石碑,我記的應該是在長江中遊的宿州,也就是現在的蘄縣附近,反正跟這裏八杆子打不到。”


    “哦~原來不是這裏,我還一直以為就是這裏。不管是不是,明天去看看,好久沒釣魚了,正好去湖邊垂釣。”


    “好啊!那明天就到這湖邊去釣一天魚。各位明天都各自準備魚竿,比比看誰釣的魚多,還可以就在湖邊來一場燒烤聚會。”穆先生提議道。


    “好~”飛艇上隨行的楊二一家人全都高興的叫起好來。


    第2天,天色晴朗,可謂是天公作美。


    楊二一行5架寬體飛艇一早便迎著旭日陽光向東飛到了並不十分遠的洪澤湖上空。


    通過望遠鏡的觀察選擇,楊二一行緩緩的降落到了一處平坦的湖邊草地上。


    這次難得的野遊,讓楊業、楊慶等一眾皇二代和官二代們興奮異常。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