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應該問題不大了,不過成與不成都無關大局。萊州水師遲早能將其剿滅,就當是給水師一個海上練兵的機會了。”
“陛下,若論練兵的話,不如多找找東瀛倭國的水師。據說,章昭達的江南叛軍流亡海上時曾不敵東瀛倭國水師,以至於無法在海上立足,才不得以受了我王朝招安。”長孫無忌諫言道。
“嗯!無忌提醒的是,應該為我天朝水師多找幾個對手練兵,練兵的同時也可削弱對方的海上實力,特別是東瀛倭國。”
楊二說到這裏停頓了半晌,走到了窗口看向外間不遠處滾滾東去的大河又說道:“無忌讓楊洋進來。”
很快,家將楊洋來到楊二麵前拱手道:“主子,喚小人哪旁使用?”
“楊洋,明日帶幾個親隨家將前往萊州,去將客居萊州王博府上的原陳國司空章昭達先生帶往山陽城,記住走海路過去,你等在山陽等朕到來便是了,多則一月,少則半月朕必到。”
“是,小人遵命,明日一早即刻出發前往萊州王府。”說完,楊洋拱手一禮後出了房門。
楊洋乃是楊二心腹家將,王薄也認識的,派他去辦差隻需帶口諭即可,誰敢不聽?
“陛下,黎陽城中包庇高士遠的乃是其族弟高士遙一家,高士遙現經營著城中最大的一間藥材鋪,臣請陛下下旨,收高記藥材鋪資產充公,收高士遙一家下獄。”
“無忌,朕來問你,高家在此間名聲如何?若是奸商,便由你去查收高家家產。”
“這~迴稟陛下,據查高家藥鋪經營名聲頗佳,街坊鄰居也多得高家好處。臣去查訪時,其在坊間也多有美名。特別掌櫃高士遙,為人心善,多有德性,乃是一方善人。其經營的藥材也明碼實價童叟無欺,頗得本城郎中、病患好評,更無犯罪前科。”
“嗯!如此說來高家人並不壞,唉!高士遠投案雖過了《督逃書》最後時限,但情有可原。高士遙受其族兄牽連犯罪,並未導致嚴重後果,其罪過不大。算了,看在高士遠為朕去招安叛軍份上,更看在其乃是一方好人善人之上,饒過他的包庇之罪吧!”
“陛下,賞罰需分明才是,既然犯罪,雖可豁免,但一定的懲戒是要有的,不能視而不見的,請陛下三思。”
“如果一定要施以懲戒~那就~那就罰款吧!”
“罰~罰款?”
“對!就是罰金,高士遙犯下包庇朝廷通緝要犯罪,其罪可赦,但需繳納罰金50萬兩,以茲懲戒,刻期交付府衙財政。如何?”
“也罷!就罰金50萬兩吧!臣這就去府衙督促辦理。”
“嗬嗬嗬嗬~”
楊二看著走出去的長孫無忌,不由笑了起來。自古以來都習慣與用錢買官,何曾見過拿錢贖罪的做法,特別是由一個當朝皇帝親口提出,看來自己是開天辟地第一人了,讓未來的名臣長孫無忌都感到無法適應。
剛走了長孫無忌,門外卻又突然跑進一人,楊二抬頭看卻是自己親衛將梁師泰,一副氣喘籲籲的樣子。
“怎麽?下麵又是什麽情況?看把你跑的。”
“陛下,末將在樓下值守,看穆先生直向末將打手勢和遞眼色,像是在求援。還請陛下去看看吧!估計穆先生是無法脫身需要陛下前去為他解困。”
“哦?嗬嗬嗬嗬~”楊二和盧照鄰聽了梁師泰的解釋後不禁大笑起來。
“多半是穆先生被那幫學子們給纏住了不得脫身。嗯!盧公,陪朕下樓吧!就勢和這裏的官員和隨行的學子們聊上幾句。”
“嗬嗬!也好,陛下請~”
楊二在前,盧照鄰和梁師泰在後,三人信步走出房門去往已經人聲鼎沸不已的樓下大廳。
“陛下~是陛下到了。”
突然,不知是那個眼尖的學子看見了身穿便裝的楊二,大叫了一聲,惹得大廳數百人頓時清淨了下來,將眼光看向了樓梯處。
宇文成都、伍保等人更是忙向樓梯處跑來迎駕。護衛們也順勢在人群中隔出一條通往大廳正中的通道來。
“陛下,臣等在此等候已久,隻等陛下醒來。”伍保拱手施禮道。
“嗬嗬!怕是等朕是假,聽穆先生的演說為真吧!朕都醒來好一陣子了,都不見爾等上樓。”
“陛下切莫見怪,末將等也是一時聽穆先生的演講忘了時辰,這要怪就怪穆先生講的太好了。”
“嗯!穆先生講的再好也需歇息片刻才是,哪有一直這樣講下去的?不怕把先生累壞麽。”楊二有些責怪的對宇文成都和伍保等文武說道。
“是,陛下,都怪末將,對穆先生失禮了。”宇文成都小聲說著,他知道楊二性格,其實並未真正生氣。
說著話,楊二便來到了大廳正中穆先生身邊。
“穆老,你也真是的,沒來由在此開班授課啊!快快坐下休息。”說著,楊二攙著穆先生坐到了一邊的椅子上並將茶水遞給他。
“唉!原本是應一學子隻邀簡單講講火藥的使用範圍的,卻不想一問一答之間便說到了我朝火器發展上去了,卻偏偏更受大家的喜歡,便多聊了些,談不上開班授課一說。”穆先生喝了口茶水隨意的說著。
“嗯!也是難得如此多的人對我朝火器在軍中的運用感興趣,就算多講講也無妨。今後可考慮在講武堂或是書院開設相關課程,讓學子們多做深入的學習,或許學成之後便會成為穆老的助臂。”
“陛下,既然來到了學子們中間,不如就對學子們說點什麽。”盧照鄰提議道。
“嘩嘩嘩~”一陣掌聲響起,夾雜著一陣陣的歡唿聲。
“好!今日機會難得,朕就說上幾句。”楊二邊說邊使著手勢,讓大家安靜下來。場麵隨著楊二看向樓上樓下的眾人而安靜了下來。1966
“諸位,朕在這個冬季來到黎陽,稍作停留之後便要進入通濟渠南下,去往溫暖的南方,江南、嶺南直至安南州的伏威城,這一趟遠行少說也要大半年時間。今日原本要在這裏朕要接見黎陽文武官員的,但卻不曾想諸位都到這裏聚齊了。也罷!諸位有什麽問題,問朕也好,問黎陽的官員也罷,都可直接提出來。朕也是頭一次麵對這麽多我朝各部的青年才俊和書院講武堂的學子們,還望大家提的問題不要太難,不要讓朕在這裏下不來台了。”
“哄~~~”整個大廳頓時哄笑起來,楊二的一番極接地氣的講話,甚至比他們在學堂的教授都還隨和,這讓大家都輕鬆不已。
“陛下,某是潞州書院的二年級生閻立德,請問陛下為何有南巡之意,難道真如坊間所傳是到南方躲避北方的酷寒麽?還是如坊間傳的~~傳的~~”閻立德說著說著不敢說下去了,他覺得再說下去就是對皇上的大不敬了,這是非臣之道的。
“閻立德?汝應該還有一弟名閻立本吧!”楊二一聽這名字就想起了原本曆史上隋唐時期的著名宮廷畫家的名字了,自然也知道同樣有名氣的閻立本了。
“陛下何以知曉我兄弟名姓?”閻立德一時大驚道。
“嗬嗬!曆屆入學學子的名冊朕都有看過,朕還知道你兄弟二人積擅工筆,畫的好畫。方才為何不敢把話講完呢?坊間是不是還甚傳朕南巡是為了到江南水鄉尋花問柳?”楊二略頓了一頓,環顧了一圈周圍的學子們,接著有說:“江南出美女,這是不假。但朕是有家室的人,同你們中的很多人一樣。不同的是朕是一國之君,朕的肩頭擔負的責任比你等都要重。說朕覬覦江南美女的傳言在數年前開鑿江南運河之時便有再傳,但運河開通已然數年了,諸位有看到朕廣納江南美女,留念床笫之歡麽?先不說朕的身體能否吃的消,就是朕的的後宮三房妻子朕都是惹不起的~”
“嗬嗬嗬嗬~”楊二的詼諧演說,逗得滿場學子一陣哄笑。
“你們之中有來自江南的麽?舉手讓朕看看。”
“陛下,某鍾慶波,講武堂三年級生,餘杭人氏。”
“陛下,某李奕霖,書院四年級生,文教部見習吏員,建康府人氏。”
“陛下,某乃講武堂四年級生,潞州中軍第三營見習少尉馬伯良,來自嘉興。”
“陛下,某~”
“好了,好了。朕知道江南多有才俊,不消再說了。”楊二見舉手之人眾多,若一一讓他們自報家門的話,這時間就耽誤額太久了,隻得擺手打住,接著又說道:“馬伯良少尉,嘉興可是個好地方啊!山清水美的,但不知百姓生活好麽?”
“稟陛下,嘉興地處江南偏遠之地,多有異族,漢胡雜居,交通閉塞,人貧地窮的,談不上好。”馬伯良答道。
“鍾慶波呢?你來說說近年來餘杭那邊的變化。”
“迴陛下話,餘杭原本也是一偏避的小漁村,靠的就是出海打魚為生。早先都是靠天吃飯,海上風浪大,不敢出海時打不上魚就要全家餓肚子。但自從運河開通至餘杭,餘杭便再無以前模樣了,如今的餘杭成了一處小城,多有出海貿易的海船停靠海灣,來往的人多了,賺錢的機會就多了,家鄉的百姓如今也多棄漁從商,日子比以前好過的多了,至少再無生計之虞了。”
“嗬嗬!諸位都聽到了麽?一處不靠海不靠河,沒有發展對外交通;一個靠海臨河,由一個小漁村一晃變成了一座海港小城。兩地發展狀況截然不同,一個由窮便富,一個仍舊沒有改變。為何?”楊二將問題拋向在座學子們。就見眾學子議論紛紛,但卻形不成統一的認識,又都看向楊二。
“可能有的學子再說,餘杭地理位置優越,加上朕的運河開鑿到了餘杭將餘杭納入了整個運河商運體係,如此便帶動了餘杭及運河沿線城鎮的發展,故此,餘杭城變得富有了。”
“正是,陛下。”幾個學子嚷嚷著稱是著。
“說的好,朕數年前扛著壓力力主開鑿這南北大運河,就是為了打通五大水係,帶動沿線經濟發展。當時,可謂是勞民傷財,阻力頗大。不過現在讓諸位和天下百姓都看到了運河開通給民生帶來的好處了。那是不是說朕就忽略了其他地區的經濟建設發展了呢?不!朕此番南巡江南、嶺南甚至安南,就是為了去尋找一條讓那些偏遠的地區發展起來的路子,朕要去實地考察,帶著當地的父母官去考察,朕還要責成當地官員拿出發展方案,隻要好,朕便讓內務部撥出款項,來扶持偏遠地區的發展。朕也要帶著諸位同去這些落後貧窮的地區去實地看看,看看我朝最真實的現狀,不要被這大城市的奢華繁茂給遮蔽了眼睛,忘了我朝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還處在赤貧當中。”楊二一氣說了這許多,感到一陣口幹,忙停了下來,去到一旁接過仲堅遞過來的茶水喝著。而此時,楊二的一番肺腑之言也打動了滿場學子和青年官員們,他們都在竊竊私語的議論著。
“陛下,某若學成畢業,願迴家鄉嘉興為官,帶著鄉親們脫貧致富。”鍾慶波衝動的大聲叫著。
“嗯!鍾慶波汝今天之言,朕記下了。好!朕一定成全你的抱負。另外,在隨朕南巡的這段時間,若是哪位見習吏員願意就地為官的,朕立刻下旨批準,均可直接由縣尉官職做起。”
“哄~~~”
場內優勢一陣熱議之聲,就見很多學子麵露躍躍一試之狀。
楊二心想,火線提拔,由實習公務員一步升做副縣長級別的基層大官,不論古今,任誰都會血脈噴張的。
“陛下,某李奕霖願意分配到建康所屬的偏僻小縣為縣尉。”
“哦?是嗎?最窮的縣汝也敢去?”
“陛下,奕霖願去。”
“好!你明日便可去到建康所屬的義興縣,到那裏從縣尉一職做起。義興幾年夏秋遭受了太湖水災,百姓淒苦不堪,若非朕讓內務府加大賑濟救災,恐今冬會餓死不少人的,那裏可不是個混日子的地方啊!李奕霖你要有心裏準備才行。”
“陛下,若論練兵的話,不如多找找東瀛倭國的水師。據說,章昭達的江南叛軍流亡海上時曾不敵東瀛倭國水師,以至於無法在海上立足,才不得以受了我王朝招安。”長孫無忌諫言道。
“嗯!無忌提醒的是,應該為我天朝水師多找幾個對手練兵,練兵的同時也可削弱對方的海上實力,特別是東瀛倭國。”
楊二說到這裏停頓了半晌,走到了窗口看向外間不遠處滾滾東去的大河又說道:“無忌讓楊洋進來。”
很快,家將楊洋來到楊二麵前拱手道:“主子,喚小人哪旁使用?”
“楊洋,明日帶幾個親隨家將前往萊州,去將客居萊州王博府上的原陳國司空章昭達先生帶往山陽城,記住走海路過去,你等在山陽等朕到來便是了,多則一月,少則半月朕必到。”
“是,小人遵命,明日一早即刻出發前往萊州王府。”說完,楊洋拱手一禮後出了房門。
楊洋乃是楊二心腹家將,王薄也認識的,派他去辦差隻需帶口諭即可,誰敢不聽?
“陛下,黎陽城中包庇高士遠的乃是其族弟高士遙一家,高士遙現經營著城中最大的一間藥材鋪,臣請陛下下旨,收高記藥材鋪資產充公,收高士遙一家下獄。”
“無忌,朕來問你,高家在此間名聲如何?若是奸商,便由你去查收高家家產。”
“這~迴稟陛下,據查高家藥鋪經營名聲頗佳,街坊鄰居也多得高家好處。臣去查訪時,其在坊間也多有美名。特別掌櫃高士遙,為人心善,多有德性,乃是一方善人。其經營的藥材也明碼實價童叟無欺,頗得本城郎中、病患好評,更無犯罪前科。”
“嗯!如此說來高家人並不壞,唉!高士遠投案雖過了《督逃書》最後時限,但情有可原。高士遙受其族兄牽連犯罪,並未導致嚴重後果,其罪過不大。算了,看在高士遠為朕去招安叛軍份上,更看在其乃是一方好人善人之上,饒過他的包庇之罪吧!”
“陛下,賞罰需分明才是,既然犯罪,雖可豁免,但一定的懲戒是要有的,不能視而不見的,請陛下三思。”
“如果一定要施以懲戒~那就~那就罰款吧!”
“罰~罰款?”
“對!就是罰金,高士遙犯下包庇朝廷通緝要犯罪,其罪可赦,但需繳納罰金50萬兩,以茲懲戒,刻期交付府衙財政。如何?”
“也罷!就罰金50萬兩吧!臣這就去府衙督促辦理。”
“嗬嗬嗬嗬~”
楊二看著走出去的長孫無忌,不由笑了起來。自古以來都習慣與用錢買官,何曾見過拿錢贖罪的做法,特別是由一個當朝皇帝親口提出,看來自己是開天辟地第一人了,讓未來的名臣長孫無忌都感到無法適應。
剛走了長孫無忌,門外卻又突然跑進一人,楊二抬頭看卻是自己親衛將梁師泰,一副氣喘籲籲的樣子。
“怎麽?下麵又是什麽情況?看把你跑的。”
“陛下,末將在樓下值守,看穆先生直向末將打手勢和遞眼色,像是在求援。還請陛下去看看吧!估計穆先生是無法脫身需要陛下前去為他解困。”
“哦?嗬嗬嗬嗬~”楊二和盧照鄰聽了梁師泰的解釋後不禁大笑起來。
“多半是穆先生被那幫學子們給纏住了不得脫身。嗯!盧公,陪朕下樓吧!就勢和這裏的官員和隨行的學子們聊上幾句。”
“嗬嗬!也好,陛下請~”
楊二在前,盧照鄰和梁師泰在後,三人信步走出房門去往已經人聲鼎沸不已的樓下大廳。
“陛下~是陛下到了。”
突然,不知是那個眼尖的學子看見了身穿便裝的楊二,大叫了一聲,惹得大廳數百人頓時清淨了下來,將眼光看向了樓梯處。
宇文成都、伍保等人更是忙向樓梯處跑來迎駕。護衛們也順勢在人群中隔出一條通往大廳正中的通道來。
“陛下,臣等在此等候已久,隻等陛下醒來。”伍保拱手施禮道。
“嗬嗬!怕是等朕是假,聽穆先生的演說為真吧!朕都醒來好一陣子了,都不見爾等上樓。”
“陛下切莫見怪,末將等也是一時聽穆先生的演講忘了時辰,這要怪就怪穆先生講的太好了。”
“嗯!穆先生講的再好也需歇息片刻才是,哪有一直這樣講下去的?不怕把先生累壞麽。”楊二有些責怪的對宇文成都和伍保等文武說道。
“是,陛下,都怪末將,對穆先生失禮了。”宇文成都小聲說著,他知道楊二性格,其實並未真正生氣。
說著話,楊二便來到了大廳正中穆先生身邊。
“穆老,你也真是的,沒來由在此開班授課啊!快快坐下休息。”說著,楊二攙著穆先生坐到了一邊的椅子上並將茶水遞給他。
“唉!原本是應一學子隻邀簡單講講火藥的使用範圍的,卻不想一問一答之間便說到了我朝火器發展上去了,卻偏偏更受大家的喜歡,便多聊了些,談不上開班授課一說。”穆先生喝了口茶水隨意的說著。
“嗯!也是難得如此多的人對我朝火器在軍中的運用感興趣,就算多講講也無妨。今後可考慮在講武堂或是書院開設相關課程,讓學子們多做深入的學習,或許學成之後便會成為穆老的助臂。”
“陛下,既然來到了學子們中間,不如就對學子們說點什麽。”盧照鄰提議道。
“嘩嘩嘩~”一陣掌聲響起,夾雜著一陣陣的歡唿聲。
“好!今日機會難得,朕就說上幾句。”楊二邊說邊使著手勢,讓大家安靜下來。場麵隨著楊二看向樓上樓下的眾人而安靜了下來。1966
“諸位,朕在這個冬季來到黎陽,稍作停留之後便要進入通濟渠南下,去往溫暖的南方,江南、嶺南直至安南州的伏威城,這一趟遠行少說也要大半年時間。今日原本要在這裏朕要接見黎陽文武官員的,但卻不曾想諸位都到這裏聚齊了。也罷!諸位有什麽問題,問朕也好,問黎陽的官員也罷,都可直接提出來。朕也是頭一次麵對這麽多我朝各部的青年才俊和書院講武堂的學子們,還望大家提的問題不要太難,不要讓朕在這裏下不來台了。”
“哄~~~”整個大廳頓時哄笑起來,楊二的一番極接地氣的講話,甚至比他們在學堂的教授都還隨和,這讓大家都輕鬆不已。
“陛下,某是潞州書院的二年級生閻立德,請問陛下為何有南巡之意,難道真如坊間所傳是到南方躲避北方的酷寒麽?還是如坊間傳的~~傳的~~”閻立德說著說著不敢說下去了,他覺得再說下去就是對皇上的大不敬了,這是非臣之道的。
“閻立德?汝應該還有一弟名閻立本吧!”楊二一聽這名字就想起了原本曆史上隋唐時期的著名宮廷畫家的名字了,自然也知道同樣有名氣的閻立本了。
“陛下何以知曉我兄弟名姓?”閻立德一時大驚道。
“嗬嗬!曆屆入學學子的名冊朕都有看過,朕還知道你兄弟二人積擅工筆,畫的好畫。方才為何不敢把話講完呢?坊間是不是還甚傳朕南巡是為了到江南水鄉尋花問柳?”楊二略頓了一頓,環顧了一圈周圍的學子們,接著有說:“江南出美女,這是不假。但朕是有家室的人,同你們中的很多人一樣。不同的是朕是一國之君,朕的肩頭擔負的責任比你等都要重。說朕覬覦江南美女的傳言在數年前開鑿江南運河之時便有再傳,但運河開通已然數年了,諸位有看到朕廣納江南美女,留念床笫之歡麽?先不說朕的身體能否吃的消,就是朕的的後宮三房妻子朕都是惹不起的~”
“嗬嗬嗬嗬~”楊二的詼諧演說,逗得滿場學子一陣哄笑。
“你們之中有來自江南的麽?舉手讓朕看看。”
“陛下,某鍾慶波,講武堂三年級生,餘杭人氏。”
“陛下,某李奕霖,書院四年級生,文教部見習吏員,建康府人氏。”
“陛下,某乃講武堂四年級生,潞州中軍第三營見習少尉馬伯良,來自嘉興。”
“陛下,某~”
“好了,好了。朕知道江南多有才俊,不消再說了。”楊二見舉手之人眾多,若一一讓他們自報家門的話,這時間就耽誤額太久了,隻得擺手打住,接著又說道:“馬伯良少尉,嘉興可是個好地方啊!山清水美的,但不知百姓生活好麽?”
“稟陛下,嘉興地處江南偏遠之地,多有異族,漢胡雜居,交通閉塞,人貧地窮的,談不上好。”馬伯良答道。
“鍾慶波呢?你來說說近年來餘杭那邊的變化。”
“迴陛下話,餘杭原本也是一偏避的小漁村,靠的就是出海打魚為生。早先都是靠天吃飯,海上風浪大,不敢出海時打不上魚就要全家餓肚子。但自從運河開通至餘杭,餘杭便再無以前模樣了,如今的餘杭成了一處小城,多有出海貿易的海船停靠海灣,來往的人多了,賺錢的機會就多了,家鄉的百姓如今也多棄漁從商,日子比以前好過的多了,至少再無生計之虞了。”
“嗬嗬!諸位都聽到了麽?一處不靠海不靠河,沒有發展對外交通;一個靠海臨河,由一個小漁村一晃變成了一座海港小城。兩地發展狀況截然不同,一個由窮便富,一個仍舊沒有改變。為何?”楊二將問題拋向在座學子們。就見眾學子議論紛紛,但卻形不成統一的認識,又都看向楊二。
“可能有的學子再說,餘杭地理位置優越,加上朕的運河開鑿到了餘杭將餘杭納入了整個運河商運體係,如此便帶動了餘杭及運河沿線城鎮的發展,故此,餘杭城變得富有了。”
“正是,陛下。”幾個學子嚷嚷著稱是著。
“說的好,朕數年前扛著壓力力主開鑿這南北大運河,就是為了打通五大水係,帶動沿線經濟發展。當時,可謂是勞民傷財,阻力頗大。不過現在讓諸位和天下百姓都看到了運河開通給民生帶來的好處了。那是不是說朕就忽略了其他地區的經濟建設發展了呢?不!朕此番南巡江南、嶺南甚至安南,就是為了去尋找一條讓那些偏遠的地區發展起來的路子,朕要去實地考察,帶著當地的父母官去考察,朕還要責成當地官員拿出發展方案,隻要好,朕便讓內務部撥出款項,來扶持偏遠地區的發展。朕也要帶著諸位同去這些落後貧窮的地區去實地看看,看看我朝最真實的現狀,不要被這大城市的奢華繁茂給遮蔽了眼睛,忘了我朝還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地區還處在赤貧當中。”楊二一氣說了這許多,感到一陣口幹,忙停了下來,去到一旁接過仲堅遞過來的茶水喝著。而此時,楊二的一番肺腑之言也打動了滿場學子和青年官員們,他們都在竊竊私語的議論著。
“陛下,某若學成畢業,願迴家鄉嘉興為官,帶著鄉親們脫貧致富。”鍾慶波衝動的大聲叫著。
“嗯!鍾慶波汝今天之言,朕記下了。好!朕一定成全你的抱負。另外,在隨朕南巡的這段時間,若是哪位見習吏員願意就地為官的,朕立刻下旨批準,均可直接由縣尉官職做起。”
“哄~~~”
場內優勢一陣熱議之聲,就見很多學子麵露躍躍一試之狀。
楊二心想,火線提拔,由實習公務員一步升做副縣長級別的基層大官,不論古今,任誰都會血脈噴張的。
“陛下,某李奕霖願意分配到建康所屬的偏僻小縣為縣尉。”
“哦?是嗎?最窮的縣汝也敢去?”
“陛下,奕霖願去。”
“好!你明日便可去到建康所屬的義興縣,到那裏從縣尉一職做起。義興幾年夏秋遭受了太湖水災,百姓淒苦不堪,若非朕讓內務府加大賑濟救災,恐今冬會餓死不少人的,那裏可不是個混日子的地方啊!李奕霖你要有心裏準備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