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商務部給朕帶來的都是好消息啊!這還是未強化海上絲綢之路便達到的效果,今後對外海貿將重點向西,去賺薩珊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和拜占庭帝國的錢。”


    “陛下,現今我海上絲綢之路最遠也就到了天竺國,在遠就沒去了。再說,波斯帝國還對我朝商人充滿敵意,越是往西就越不安全。”


    “是嗎?那就讓馬六甲的水師戰艦護航前往,看誰敢對我朝商人不利。今後,對外海貿都要由水師戰艦護航,最起碼可以預防海盜對船隊的攻擊。亦可宣揚我朝水師戰力,讓西方諸國不敢小覷與我。”


    “是,陛下。”盧照鄰答道。


    隨後,除防務部外的其他各部也都向楊二匯報了近半年的工作成效,多是好消息,讓楊二聽得歡喜不已。


    當然,楊二不是那種隻喜歡聽好消息的人,也對各部提到的問題作了部署和指導。


    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接近中午時分了,楊二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下朝迴到後宮休息。


    簡單的午休之後,按照楊二的要求,防務部宇文化及和徐茂功二人以及軍工後勤裝備部的李春、劉玄來到禦書房向楊二進行單獨的匯報。


    “李靖將軍現在還在鮮州督辦軍務一事,估計還要等兩個月時間才會迴到京城。這段時間防務部的事情還需兩位先生多照應一些了。”楊二對二人說道。


    “無妨,陛下。我防務部這段時間以來也多是協調各軍配合陛下東征罷了,並無多少公務。”宇文化及隨意的說道。


    “嗬嗬!宇文先生是朕的老臣,可謂一門三代忠臣良將,最知朕心。朕亦知軍務之事頗繁雜具體,若是缺人,朕許你不必上奏可到各部門調用可靠官員的權力。”


    “多謝陛下!微臣知道該怎樣去做了。”


    從當今皇上的這一句話中,足以令宇文化及感到欣慰,他宇文一門三代的衷心得到了認可,自己父親宇文述可以含笑九泉了。


    “陛下,我部諸事繁瑣,臣便不一一贅述了,隻把軍中火器配備一項跟陛下詳說一番。”


    “嗯!其他的朕也不想聽,相信你二人定能安排的妥當,且把火器一項對朕講講就是了。”楊二現在最關心的就是火器製造和裝備一項。


    “陛下,還是先讓李匠師和光伯先生說說火器製造這塊吧!”宇文化及看著李春和劉玄對楊二說道。


    “好!那就先聽李匠師的。”


    “陛下,如今我少華山內的軍械坊已建成火藥坊、榴彈坊、槍坊和炮坊四個作坊。火藥坊專一製造各種火藥、炸藥以及各種炸藥包;榴彈坊製造火雷箭、手雷、擲彈筒榴彈和炮彈;槍坊和炮坊則專門製造大業壹式單發步槍和艦炮。火藥坊和榴彈坊都不必說,沒啥新鮮玩意兒,本匠師就專說這槍坊和炮坊的事情。在穆先生的指點下,如今很多工藝上的難題都得到了解決,大業步槍的生產現在已經實現了流水線化,每日能造出步槍一千支,一個月少說也能造出三萬支以上。不過,產量受限於精鐵的供應,在宇文相的協調之下,現在保持在月產一萬五千支的數量上。至於子彈嘛~具體數量就不說了,反正足以確保使用,將士們可以敞開了打,嗬嗬!隻是,穆先生對我二人說起的那種彈匣式供彈的連發步槍還未試製成功。至於,手槍嘛~倒是造出了一批有300餘支。不過,不是很好用,偶爾會出現卡彈現象。”


    “嗬嗬!已經很好了嘛!月產支步槍,現在庫存了多少?”


    “陛下,現在我部已有步槍12萬支,除裝備了京城禁衛軍第3軍和4軍外,裝備最多的就是馬六甲水師1萬5千支,艦船上的水師士兵基本配發了。還有就是西部戰區於仲文部裝備了1萬支和南部戰區杜伏威部1萬支。其餘諸如緬州駐軍司馬超部配發了5千支,麻叔謀部長湄公河橡膠莊園守備隊配發了5千支。其餘各軍都還未配發。”宇文化及如數家珍般一一報道,當說到麻叔謀為守莊園配發了5千支步槍時,楊二不禁大笑起來。


    “嗬嗬嗬!好個麻部長盡然組建了一支私人武裝,還用朕的步槍全員裝備。他倒是想的出,宇文先生、茂功啊!你二人也真敢批!”


    “陛下,麻部長說湄公河沿河土著刀槍不入,非裝備火槍不行。再說,微臣等怎敢不聽麻部長的話,隻得如數批了。”


    “嗬嗬!批就批了吧!不過就是5千條槍嘛!他那裏的橡膠莊園生產的橡膠可是有大用場的。再說,麻部長也說的是實情,緬州密林中的土著確實是兇悍的很,非火槍不足以震懾。今後,麻部長需要什麽當盡量滿足。”


    “是,陛下。”


    “步槍分配一事,朕沒有意見。不過,需要提醒的是,今後我朝對外用兵的方向是在西部,麵向波斯等國,因此今後火器配置當以西部戰區和南部戰區為主。好了,再說說火炮吧!”


    “陛下,少華山火炮工坊由臣負責。”劉玄上前說道。


    “光伯先生,經過實戰後,火炮威力雖大,但太過沉重了些。朕東征之時恰逢高句麗國雨季,加上道路原本就差,艦炮下船後很難用騾馬拖拽跟隨大軍行動,以致朕在東征之時幾乎沒有用上艦炮助戰,攻城時多有將士折損。來護兒的山陽軍在強攻開城時便一戰折損朕三員大將,可謂損失慘重。”


    “陛下,艦炮沉重不宜上岸助戰,臣已有耳聞,現經穆先生指點後,已研發了兩款輕型火炮,一為山炮,一為曲射小炮。此兩種火炮均不重且便於拆卸和組裝,方便分散運裝。兩匹騾馬即可搬運極為方便。”


    “光伯先生,這兩款火炮都是穆先生設計的麽?”


    楊二眼前一亮,所謂的山炮和曲射炮楊二是知道的,山炮可分解開,由幾個炮兵背著便能隨軍行動,作為伴隨步騎兵火力輸出。那曲射炮不用說定是後世那種步兵班用的伴隨火炮—--迫擊炮無疑。


    “迴陛下話,確實都是穆先生一手設計的,並在穆先生的指點下進行的所有試製試射,效果非常好。”


    “嗬嗬!好啊!有這神器助戰,朕都有些想立刻西征波斯國了喲!”


    “嗬嗬嗬嗬~”房內眾人聽了全都歡笑起來。


    “陛下,若是這兩種火炮早些出世,臣當初攻打西突厥時便不會那麽吃力了。”徐茂公說道。


    “嗯~”楊二點了點頭,接著說道:“這兩種炮都先不要裝備部隊,可先從各軍中或是從退伍的老兵中挑選炮手進山培訓,學習操炮之法,且需保密,不能先讓敵國細作探知,以防其早作防備。”


    “是,陛下。微臣打算單獨成立炮兵大隊,戰時配屬戰區作戰。所有炮手全部出至即將退伍的老兵,隻有老兵微臣才信得過。”宇文化及說道。


    “嗯!放手去作就是了。”楊二鼓勵道。


    “是,陛下。微臣再說水師艦船這塊,因受經費限製,我朝三大水師艦船仍舊保持不變,隻是,萊州水師分出一部駐守鮮州南部金海京港,膠州水師分出一部組建了琉球水師;馬六甲水師分出一部駐守緬州室利查港。總艦艇規模保持在八百艘。微臣認為我朝這個艦隊規模足以應對今後的海戰了。”


    “嗯!艦船建造頗耗銀錢,不增加是對了。不過,艦上的火器需要改進,要換裝威力更大的火炮。”


    “微臣明白。對了陛下,安南州杜伏威部上書我部,請求渡海向南征伐大洋上的諸島。我部還未就此迴複,隻等陛下定奪此事。”


    “還是先不急,如今我朝新占的安南州尚需建設,不宜在此時動兵。再說,南洋諸島都是蠻荒之地,打下了也屬於雞肋般,食之無味。還是安心建設本州為好。”


    “是,臣就遵陛下之意迴書杜伏威。”


    “對了,李匠師,穆先生還在華陰城未隨你等迴京麽?有些日子沒見他了,不知其安好否?”楊二突然想起了身在華陰軍工廠長駐的穆先生,於是隨口問著李春。


    “迴陛下,穆先生和我等同迴的京城,想必其夫妻分別多日,又未得陛下召見便迴府歇息了。”


    “嗬嗬!好。今日與諸卿商議軍務已畢,可自迴。若有事時,朕自會派人去傳你等。”


    聽說穆先生迴來了,楊二便有些迫不及待的想去看望了。


    “臣等告退。”宇文化及和徐茂公等四人聽話聽音,聽出了陛下急於去見穆先生,便不再耽擱,拱手告退而出。


    穆先生仍舊住在皇宮後院的那個專屬他的別院中,楊二一路過去輕車熟路的倒也十分方便。於是不用仲堅和楊洋等護衛的跟隨,獨自一人向穆先生的別院走去。


    按慣例,楊二先到了穆先生作為工作間的那間獨立的小屋。但裏間卻空無一人,楊二隻得又晃悠到穆先生的起居室,不想這裏還是撲了個空。隻得詢問打掃房間的丫鬟,這才知穆先生和董美人夫婦去了院後池塘的涼亭消暑納涼去了。


    又循著小徑蜿蜒走到荷花池塘,遠遠的就看見穆先生兩口子在丫鬟的服侍下正在涼亭石桌邊乘涼閑聊著。


    “嗬嗬!穆老,董夫人你二人好悠閑啊!”楊二緊走幾步叫道。


    “嗬嗬!小楊啊!”穆先生隨意的應道,連身體都不曾動一下。


    “陛下~”董夫人就要起身見禮,被楊二擺手止住了。


    “夫人,我與陛下有話說,你暫且迴房吧!”


    “是,夫君。”


    董夫人起身對楊二和穆先生屈身一禮後轉身帶著近身丫鬟離去了。


    “看來我來的不是時候啊!”楊二有些歉意說道。


    “嗨!那裏的話,坐吧!這裏有剛冰鎮好的西瓜,你來的正是時候,先吃一塊消消暑再說。”


    楊二就石凳上坐下來,順手拿起一塊西瓜就啃,邊啃邊說道:“穆老,自年初開春你我分別至今也有大半年了,這半年間總算將朝鮮半島給收迴了,不出意外的話,以後都不會再脫離出去了。”


    “唉!人生不過區區幾十年,將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清楚。漢朝時不是也曾擁有過半島大部分嗎?還設有三郡,結果呢!還不是在國家衰弱時分裂出去了。”穆先生喝著清茶搭口說道。


    “此一時彼一時。再說,漢朝皇帝格局有限,且受限於各種原因,對漢三郡的管理並不重視。如今我已經使出了些手段,比如人種遷移、消除異族風俗人文等。不久之後半島上便會以漢人為主,朝鮮人隻會成為占比極少的民族。即使以後分裂出去了,隻要其主體民族還是漢族,那也還會在某一時段重歸統一的。再想完全獨立出去建國是不可能的了。”


    “唉!你說的這些我現在不是很關注,除非從此斷了迴家的念想。”


    “怎麽?穆老看起來心事重重的,有什麽事就說出來聽聽,別憋在心裏。”楊二將啃完的西瓜皮放在石桌上,邊拿毛巾擦手邊問道。


    穆先生的神色不佳,楊二早已看出來了。


    “唉!這半年多來,我可沒一點沒閑著。你去了遼東征伐高句麗,我也被李春和劉玄拉著去了華陰和少華山,每天被逼著給他們兩個上課,教他倆做這做那的,可這做的越多我心裏就越是不踏實啊!”


    “我聽李春和劉玄說了,你指導他們改進了槍械和造出了兩種火炮,這有利於今後對外征戰。有了這些熱兵器,那中東的油田就容易打下來了,更不用怕誰來打我們,怎麽還不踏實了?”楊二端起茶杯吹著茶沫子說道。


    “我說的不踏實是因為這個時代的改變,你把朝鮮半島收迴來了,能不能在出現分裂或同不同化他這些都無所謂。但你想過沒有,這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火器,特別是仿54式手槍,雖然這個時代的工藝差,會有打不響的時候,但畢竟是一把極為現代的槍啊!還有步槍的大量製造和裝備。山炮和迫擊炮的出現,別說是打下中東的油田了,就是橫掃世界都可以了。你讓這個曆史還怎麽恢複到他原有的軌跡。就算今後按你說的將政權交給了李世民,沒了你我的存在,這曆史也會是一部大唐稱霸世界的曆史。你還建了銀行,發行了紙幣,還有那個連我都不懂的股票;最不可想象的是你還出了《西遊記》、《三國演義》、《聊齋》這些原本該後世明清古人寫的書。唉!不該出現在這個時代的東西太多了。如此,還會有武則天、安祿山,還會有黃巢嗎?更不會有五代十國、遼金宋元明清了。我們如何迴去?迴到哪裏?所有一切全都變了。唉!這也怪我,怪我會的東西太多了。成天就知道在實驗室裏研究那些個對我而言實在是並不複雜的玩意兒,還讓麻叔謀不斷運送成品天然橡膠過來,造什麽電線、發電機~唉!若是因攪亂了曆史迴不去全都怪我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