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帥,為迷惑高昌之敵,我軍還需作場戲給他看。可令我軍在田城城頭多插旌旗,多打諸將旗號,造成我軍主力未動之狀。這樣他那裏10日後也走得放心一些。”殷嶽提議道。


    “好!殷將軍,這事就拜托你去作了。城外駐軍的大寨也要如此裝點,大寨裏還要弄出些煙塵來,讓突厥斥候以為我軍都在寨中操練,以此迷惑高昌守軍。”徐茂公點頭說道。


    “嗬嗬!好!城外空寨便由本監軍負責,保證演的像。”一旁的監軍使何勇也笑著說道。


    “嗯!好!薛將軍,你三將今明兩日準備,記得多帶火雷箭。這8萬為突厥大將軍萊裏克爾斷後的可都是突厥精銳,萬不可輕敵。”


    “末將明白。”


    說完布兵一事後,徐茂公轉頭又對殷嶽說道:“殷將軍,高昌國雖降,但高昌王戰後必須押解迴京。10日後入城,便由汝搜捕城中高昌王一族,務必一個不留全部押送迴朝,不留隱患在此。不願離家者~”說罷,徐茂公以扇為刀作了個斬殺的手勢。


    “屬下明白,主帥盡管放心就是。”殷嶽麵無表情的答道。


    “好!諸將都迴去準備。於帥,你我二人即刻將此事聯署行文急送焉耆城陛下那裏。”


    “好!”


    原本因輕鬆占據田城而喜悅的眾將,一時間全都緊張起來,因為10日之後便有一場大戰到來,這也是第10軍將士出征西域以來即將麵臨的一場一戰能聚殲突厥8萬精銳的大戰。


    楊二此時的行蹤不光騙過了突厥人,也瞞住了徐茂公、李景等隋軍將帥。大家原本以為他還在焉耆城休整,竟不知楊二已經和李靖、宇文成都等親率大軍往西北直撲龜茲國而去了。


    沿途幾乎沒有遇到突厥騎兵阻攔,隻是碰到了不少龜茲國郡兵。


    不同於突厥騎兵,龜茲國郡兵中不乏中原漢人士卒,遇到大隋軍隊到來時,如同遇到親人一般。沿途的兩座龜茲小城也都敞開大門迎接中原王師的到來。


    這天,大軍在距龜茲城不足200裏的草原上紮下大寨。


    黃昏時分,大寨迎來了專門到訪的龜茲國王布施必等人一行。


    龜茲國地處絲綢之路要衝,是西域諸國中漢人最多的國度,自古便與中原王朝保持著友好關係的傳統,曆屆龜茲王也都有上貢交好中原帝王的慣例。


    但楊二對於龜茲王布施必的突然到訪還是頗覺意外。


    “早就聽說中原天朝聖上年輕有為,乃是人傑之君,今日一見果然如此。”分賓主落座之後,龜茲王布施必開口恭維道。


    “嗬嗬!我中原數百年來被北方遊牧民族侵擾,漢族勢衰,幾到亡族滅種之地。每到民族危難之時總有英雄豪傑揭竿而起護我中華。先皇便是此等民族英豪,朕隻不過是延承了先皇之誌罷了。如今為收複漢家故土,打通絲綢商路,也為徹底消滅邊患,朕不得不出兵伐虜。若是西域諸國都效仿布施必國王之舉,朕便能以最短的時間剿滅突厥,還一個興旺富強的西域給此間諸國百姓。”


    “陛下,其實我西域諸國中死心跟隨突厥者並不多,麵臨王師到來大多能開城望風而降。我龜茲國原本便是絲綢商路必經之地,國中多有中原客商,故本王也對中原天朝之事多有了解。在陛下大軍進入鄯善等國時,本王便準備迎接陛下大軍到來了。本王已在王城備下酒宴專等陛下,不知陛下何時進城?”


    “不急,不急在一時的。朕來問你,汝國中突厥駐軍多否?若經貴國北上突厥王庭三彌山城可有捷徑?還有途徑貴國的鐵路現在保養的如何?能通車否?”


    “陛下,現在駐軍之地原屬鄙國所屬的精絕小國屬地,精絕國除了我龜茲有些駐軍外並無突厥軍馬。可以說,鄙國王城以南都沒有突厥騎兵,隻是以北靠近突厥王庭三彌山城或可遇見突厥遊騎兵。但出了鄙國便是突厥王庭地界,那裏卻是突厥大軍雲集之地。本王王城龜茲城距三彌山不過400餘裏,一路都是平地,倒是沒有什麽捷徑可尋的。至於,突厥修建的鐵路一切都好,數月前大隋築路民壯暴動之後便全都離開了我龜茲國前往碎葉城了,本王與李子雄主使也有一麵之緣,相助了一些糧食和軍械。據說李主使率領民壯們已經牢牢的占據了碎葉城,突厥三彌山王庭數次進兵去剿都折戟沉沙。今日聽說,於闐隋軍張須陀部也到了碎葉城了。”


    “嗬嗬!朕已知碎葉城一事了,多謝布施必國王對我築路民壯的善舉!這裏原來就是精絕國屬地?現在精絕國情況如何?”楊二聽到精絕國的名字不禁好奇起來,原因皆因曾看過一本盜墓題材的小說。


    “嗬嗬!陛下,精絕國乃是一個古老的城邦,若不是本王好意照拂精絕王族,精絕國便不複存在了。”


    “哦!原來如此。好了不說精絕國了,原本朕不急著北進的,今布施必國王親自來了,那麽朕便隨汝一道前往龜茲王城。隻是,朕這一來,勢必會招致突厥射匱可汗派大軍前來的,那時恐會在貴國引燃戰火。”


    “陛下不必介意此事,我龜茲立國以來,從未少過戰火洗滌,本王也是見慣不驚了。隻希望陛下早日平定突厥、平定西域,讓我等從此能夠安居樂業於此。”


    “好!不過朕有言在先,一旦平定西域,西域諸國都將去國號改郡製,諸國王室保留名號,但不在掌有實權。但朕可以保證王室代代承襲,代代享盡榮華富貴。”


    “這~也罷!本王就作一國公便是了,隻要子民富庶安康便好。”


    布施必索性答應下來,此也是識時務之舉。在突厥帝國統治之下,雖保留國號但實際權力還不如一個郡守,當不當國王其實都一樣。


    “好!李靖~營中設宴,朕要好生款待龜茲國公布施必。”


    “是,陛下。”李靖起身答道。


    “杜如晦~”


    “臣在。”


    “朕任用汝為龜茲郡守,汝可能擔當?”


    “陛下,臣願擔當,為陛下,為龜茲百姓治理好這龜茲郡。”


    “好!明日進兵龜茲。”


    “是。”帳中諸將一起應道。


    西域大漠的仲夏夜是令人燥熱的。


    從南邊沙漠吹過來的熱風伴隨著四周草地裏不明蟲子的鳴叫聲讓人難以入睡。


    月色皎潔,照映無垠的草原如同白晝一般。


    楊二在他的大帳中翻來覆去總是睡不著,索性翻身起來穿著他貼身的那件寬大的白色棉布t恤和寬鬆的沙灘短褲信步走出了寢帳。


    “主子,這麽晚了還要巡營麽?”賬外守衛的親將楊洋忙上來問道。


    “唉!又熱又吵的睡不著,出來透透風。”


    “主子,要不讓家將們將四周草叢中的蟲子給驅趕開,這樣主子就能安心休息了。”


    “不用了,再說能驅趕的完麽。等下半夜天涼些了再睡不遲,陪朕四處走走。”


    “是,主子。”


    無需火把照路,楊二在前,楊洋帶著幾個護衛家將在後跟隨,一行人往不遠處的一個山坡上走去。


    居高臨下,在慘白的月色中,大隋軍營白色的帳篷密密麻麻的鋪滿了視線所及的每個角落。


    不時能看到穿插軍營中手持著火把巡營的將士。


    “草原夜色暗朦朧,牛羊蕩遊月光中。軍帳朵朵似白雲,縹縹緲緲隨夜風。”楊二不由輕聲吟道。


    沒有喝彩聲,卻有一隻螢火蟲飛到了楊二眼前,圍著轉了一圈後,竟然落在了楊二左肩上。


    楊二笑了笑,揮手將蟲兒趕飛。目送著這隻調皮的蟲兒飛向遠處匯入一群螢火當中。


    楊二正看得出神,耳中突然傳來一陣馬蹄聲。


    楊二循聲轉頭向大寨外看去。


    夜色中,幾個小黑點正朝著大寨門疾馳而來。


    “楊洋,去看看是何人深夜來訪,若有軍情帶來見朕。”


    “是,主子。”楊洋趕緊吩咐一名家將去寨門處探查。


    此時,那幾騎已經衝進了大寨並下馬了。


    不一會兒,就見那名家將帶著兩人匆匆來到小山崗上。


    “主子,來的不是別人,是軍情處千戶張楚和一個刑督部的督察使,說是有要緊事求見主子。”楊洋到楊二身邊小聲說道。


    “帶過來,朕親自問問。”


    俄頃,幾人來到近前。


    “陛下,陛下~臣張楚受劉指揮使之命帶刑督部洛陽督察使雷友軍督察前來見陛下。”張楚一見到楊二忙奔過來拱手報道。


    “什麽事情不能等到朕凱旋迴京之後再說,非要不遠數千裏來報?”


    “陛下,卑職雷友軍現任洛陽刑督部督察使,今受上官張督相之命與張千戶同來見陛下。督相說此事需陛下決斷。”


    “雷督察,說吧何事!”


    “陛下,淮陰城士族叛逆有了大動作了。”


    “怎麽?他們造反了麽?多少人?多大規模?朕部署在其周邊的軍隊出動了麽?”


    楊二一驚,心想這些關東士族膽子真大,竟敢趁朝廷與突厥大戰之際從背後起事。


    “陛下,謀逆士族還未起兵造反,但卻暗中聯絡了高句麗人。據卑職暗查後得知,秘密進入我朝去到淮陰城高士遠府上的是高句麗國淵蓋太祚手下一家臣。張督相判定士族逆賊已與高句麗國淵蓋太祚父子內外勾連了,恐起事在即,故差卑職特來報與陛下。”


    “哦?楊玄感竟然與淵蓋太祚父子搭上線了,果然有些本事。”楊二一時氣急,這個總也弄不死的楊玄感總是在關鍵時候給自己添亂,先是挑唆突厥、吐蕃人對大隋用強,現在又去聯絡高句麗人欲趁機起事。


    “陛下,我軍情處高句麗分部也探得那淵蓋太祚父子準備對高句麗王高元動手,恐就在年內高句麗國就會變天。”張楚上前拱手說道。


    “嗬嗬!真是沒想到啊!手中的葫蘆還沒按下去,又起來了瓢。”楊二冷笑一聲,轉頭看向夜幕下的遠方思考著。


    雷友軍正欲上前再說卻被張楚一把拉住,用手勢示意其不要說話。雷友軍見狀點了點頭退迴到張楚身邊默默的等著。


    夜空中,那輪皎月巋然不動,周遭的團團黑雲正在翻滾著一片片的從月下飛過,風起雲湧的不時遮擋住月光。


    楊二看著夜空的變換,靜心想著。


    他在捋著整個事件的邏輯線條。


    淵蓋太祚父子趁大隋與突厥交戰無暇東顧之時行篡逆之舉看來是很好的時機,他父子若是不動才怪。但為何要聯絡楊玄感呢?聯係突厥可汗不是更好?


    楊二有些想不通此節,不由踏著草叢向前走了幾步。身後眾人也跟著向前移動著。


    難道真如曆史上說的那樣,楊玄感趁楊廣親征高句麗時突然在黎陽城造反?截斷糧道,給百萬隋軍重重一擊?難道楊玄感造反在曆史上就是先與高句麗國串通好的?如果真是那樣的話,高句麗國此招顯然高明,不用自己動手便讓楊廣百萬大軍頃刻間崩盤了。


    難道這就是現在淵蓋太祚父子聯絡楊玄感的理由?他父子二人已在為篡位後應付大隋派兵進剿半島作準備。看來淵蓋太祚父子真不是凡人,謀算的已是非常深遠了。都在為同大隋開戰作準備了,可見其篡位之心何其強烈。


    邏輯線總算清晰了!


    如何利用淵蓋太祚父子將計就計呢?


    楊二又往前走了幾步,將腳下的一塊石頭給一腳踢下了山坡。看著不斷向下翻滾的石塊,石塊所到之處,蟲鳴頓止。石塊滾過之後,蟲鳴又起,甚至鳴叫聲更為響亮。


    楊二心中漸漸有了主意,不禁暗笑。


    “張楚,汝迴京城後告訴劉指揮使,讓他加強對高句麗國的偵查,多派人手潛入高句麗,給朕摸清其沿海港口駐軍情況,北部針對我第6軍、13軍、14軍的布防情況。再給宇文防相帶句話,讓他傳令以上三軍外鬆內緊做好隨時進兵高句麗國的準備。著令內務部年底之前涿郡至遼東的火車通車運行;今秋新糧當囤積與太行倉為主,存糧至少達到5百萬石。太行守備軍華公義部做好明年春季出動準備。黎陽倉糧轉運至涿郡存放,先就這些,記清楚了麽?”楊二迴頭對張楚說道。


    “陛下,下官都記下了。無非就是準備攻打高句麗了。”


    “嗯!知道就行了,這些都需要暗中進行,不得讓淮陰城的楊玄感和高句麗國的探子給探了去。”


    “陛下放心,軍事調動原本就屬機密,誰敢外傳?”


    “好!雷督察,迴去後讓張督相給朕將國內各地的高句麗探子全部秘密抓捕處決,不管是高阿那、高元派來的,還是淵蓋太祚父子派來的探子一律秘密處決。”


    “是,陛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