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看到了麽?那被韃子護衛著的紅衣紅馬者。”


    “小聲些,某這不正在看麽?”程咬金半蹲在草叢中舉著望遠鏡向下方看著,鏡頭中果然有一紅衣紅馬者氣度不凡,其周圍護衛人人小心護衛著往前走著。


    “嗬嗬!錯不了,那紅衣紅馬者必是韃子小王子,準備敲梆子~”看看那群人慢慢向這邊走得近了,程咬金壓製住興奮的心情,悄悄對身後的梆子手們吩咐著。


    但就在這時,坡下人群有了一絲異動,像是發現了什麽。


    “王爺,不好!此處真有埋伏,保護王爺~”還是那個發現腳印的護衛達中尕娃發現了山坡上的異常,忙緊張的提醒著眾護衛。


    護衛們忙舉起弓箭極為緊張的瞄向兩側被雪覆蓋的山坡。


    一切都晚了!


    就聽山坡上一陣清脆的梆子響,原本一片平靜無奇的雪坡,頓時動了起來。


    數千弓箭手出現在山坡上,還未等吐蕃殘兵們反映過來,撲麵而來的便是一陣箭雨。


    “啊~~~”慘叫聲不斷,吐蕃這隊人馬頓時紛紛中箭跌倒。


    其中,也有幾個反應快的,在用手中弓箭反擊著。但反擊的力度實在太小了,很快這些弓箭手便被隋軍射中落馬。


    “保護王爺衝過去~”達中尕娃一手持刀一手舉盾護著鬆讚幹布一側身軀往前衝著。


    “他娘的,給爺爺衝下去殺。”說罷,程咬金也顧不得其他了,舉著宣花斧便躍了出去,直奔那護衛最多的地方衝了過去。


    “殺~”見主將出擊了,將士們也都扔下弓箭,拔出橫刀緊跟在程咬金身後向坡下殘餘不多的吐蕃軍撲去。


    程咬金剛猛無比,一路衝殺,連續砍翻試圖上前阻止他的7、8個生猛的吐蕃韃子護衛,直衝到鬆讚幹布戰馬跟前,舉起斧子就向馬頭砍去。


    “鐺~”程咬金的大斧砍在了一麵鐵盾上麵,綻出一排火化來。


    原來是鬆讚幹布身邊最勇猛的護衛達中尕娃拚死上前舉盾護住了鬆讚幹布的馬頭,但這一斧劈下來的力度也著實夠大,壓的他身軀都蜷縮了。


    “快,王爺快跑。”邊說邊向程咬金衝過來的方向揮了一刀。


    程咬金一斧子落空了,見有人阻撓著實氣惱,隻得先放過鬆讚幹布來解決掉這個衷心無比的護衛。


    “看斧~”


    程咬金哪兒也不砍,就對著達中尕娃護著頭部的鐵盾猛砍。


    這下力量遠勝先前一斧,從上而下重重的砍在鐵盾正麵。一股巨大的力量將達中尕娃壓的直接坐到了雪地上。


    程咬金順勢又是一斧子劈下,這下砍在了達中尕娃的肩頸部。達中尕娃連叫都沒叫出一聲,頓時氣絕。


    程咬金接著又砍翻幾人後,身邊已經沒了吐蕃人了,在轉頭去看鬆讚幹布逃去的方向。隻看到遠處一個紅影,想要追時已經來不及了。


    再次慶幸命大的鬆讚幹布,伏在戰馬上隻顧往前跑著,身邊已經沒有了一個護兵。


    轉迴頭看看身後,竟然也沒有發現一個追兵,身後的慘叫聲也逐漸消失了。


    “駕~”


    鬆讚幹布一馬鞭抽在馬股上,戰馬向前的速度越發快了起來。


    他知道,自己這次挑戰大隋慘敗了,而且敗的很慘,隻落得個孤家寡人。


    “此仇不報,本王誓不為人!”鬆讚幹布咬牙切齒的念叨著,尤其痛惜自小便照顧自己的忠仆達宗尕娃。


    “轟~”


    “啊~”


    就在走神的這一刻,鬆讚幹布就覺眼前一暗,出現在眼前的不在是皚皚白雪了,而是一個巨大的坑洞,是一個被鬆枝覆蓋著的陷馬坑。


    隨著一聲慘叫,鬆讚幹布和戰馬一塊跌進陷坑。一瞬間,眼前一黑,便什麽都聽不到了。


    “陷進去了~快拿撓鉤抓住他,別讓他再跑了。”一群隋軍伏兵從陷馬坑兩側翻起,紛紛舉著撓鉤套索。


    再看坑底,隻見那匹紅馬橫趟在坑底,四腳亂蹬,想要站起。


    旁邊仰麵朝天還躺著一人,一動不動的,顯然已經跌的暈了過去。


    “下去個人,將假死之人綁了。”眾軍士歡笑著紛紛跳入深坑中,很快便將跌暈過去的鬆讚幹布給綁了個結結實實的,連那匹受傷的戰馬一塊給拖了上來。


    “娘的,抓住了沒有?”


    這時,程咬金帶著人馬從後麵追上來。一眼便看見被綁住的那個紅衣吐蕃青年將領。


    “哈哈!爺爺總算沒在這大山中白凍了三天,抓住了就好,找匹馬來,綁在馬上隨本將軍下山繳令。”


    程咬金心情大好,自己運氣不錯立下了大功一件,他確信這被擒的年輕吐蕃將領必是吐蕃囊日倫讚普的兒子鬆讚幹布無疑。


    這一場山地伏擊戰,程咬金的5千伏兵一個不剩的全殲了這股吐蕃殘部,連俘虜都覺礙事也都殺光了。隻活擒了吐蕃領軍的鬆讚幹布一人。


    也為這場與吐蕃軍的大戰劃上了圓滿的句號。


    一天後,程咬金所部押解著鬆讚幹布迴到白蘭山口大寨。


    這時,伍雲召部已經和李靖大軍匯合一處了,眾將都在中軍帳中等著程咬金打伏擊的戰果。


    “報大帥,報將軍,程將軍得勝迴營了。當前馬上綁縛一人定是那逃脫的吐蕃韃子頭領。”中軍校尉興奮的闖進大帳向正在一處烤火取暖的將軍人少稟報道。


    “哦~抓住了?快隨本帥出賬相迎。”李靖聞報大喜道。


    眾將隨即跟著一起走出了大帳,向寨門處走去。


    “哈哈哈~大將軍,老程我~哦?李靖將軍也在這裏?哈哈~都說老程是天底下最大的福將,果真不假!這小韃子王爺被俺擒住了,現向大將軍繳令。”


    程咬金自賣自咵開心的大叫著,惹得大寨中不少隋軍將士全都聚攏過來看。


    “好!就是此人。怎麽死了麽?還閉著眼。”伍雲召問道。


    “這廝裝死!昨天倒是跌暈在陷馬坑中,早醒了,就是不吃不喝的。隻要他不咬舌頭就死不了。把他放下馬來~”程咬金說道。


    “帶進帳中來。”李靖說完轉身向中軍帳走去。


    “大帥,這是從他身上搜出的。”


    進到帳中,程咬金還未坐下,便摸出個腰牌似的東西遞給了李靖,李靖接過一看,頓時臉上露出了笑容,隨即又轉遞給了身邊的伍雲召,讓他也看看這個玉製的牌子。


    “嗬嗬!沒錯,這是尚好的玉,民間少有,也隻有吐蕃王族之人才會隨身攜帶,此人必是吐蕃讚普之子鬆讚幹布了。”伍雲召也大笑道。


    這時,站在帳中的鬆讚幹布微微睜開眼睛,環看了大帳中坐了一圈的隋軍大將們,嘴角竟露出不屑的笑意來。


    “你這廝,死到臨頭了還敢小看我等。”


    程咬金見他那賤賤的表情,頓時大怒,就要起身去打,卻被身邊的侯君達一把給扯住了。


    “你就是鬆讚幹布?”李靖問道。


    鬆讚幹布也不答,隻把頭偏向一邊。


    “嗬嗬!你不說也無妨,我軍中有的是你吐蕃降兵,找一個過來認一認也就是了。如今你已被擒,本帥也不為難你,隻將你打入木籠囚車中押解迴京就是。是死是活,全看我朝聖上之意了。來人~”


    “大帥。”


    “將此人押入囚車,好生看管,不要餓死也不要凍死了。”


    “是。”中軍校尉答應一聲後,和進來的兩個護衛一道將不願開口的鬆讚幹布給拖了出去。


    “好!此番對吐蕃也算大捷了,歇息一日,明日全軍迴撤。”


    “是,大帥。”帳中眾將起身應道,隨即眾皆大笑不已。


    京城皇宮禦書房。


    楊二此時正在書房內召見一人,此人風塵仆仆,一身上將將軍戎裝,顯然是剛剛趕到京城來見楊二的。


    “陛下,前日得到陛下諭旨,末將便點兵前來,現我潞州老營精兵12萬都在東門外駐紮,末將特來見陛下。”


    “嗬嗬!好!道興將軍,你我君臣也有兩年未見了吧?怪朕忙於國事政務沒來得及道潞州老營去看望眾將。”


    “陛下,我等眾將何須陛下專程前往潞州,隻需一道旨意,我等便趕到京城來就是了。陛下比之兩年前更加成熟了,末將甚是欣慰。”


    李景動情的說著,作為跟隨楊二最先起家的心腹大將,君臣二人的感情自是非常人可比。


    “道興將軍,此番朕招老營精兵前來,是要派你出征突厥,配合徐茂公一道剿滅突厥收複西域廣闊的土地的。突厥地域廣大,且用兵極為靈活機動,徐茂公那裏現在兵力略顯不足。”


    “陛下放心。末將一定遵從徐帥將令,全力剿滅突厥。”


    “嗯!道興將軍不是外人,還有一事先告知與你,你好做個準備。”


    “陛下,請講。”


    “世民,你進來,來參見道興將軍。”楊二對外麵叫道。


    “是,師傅。”


    外麵等候的李世民聽楊二傳喚他,便應了一聲,隨即走了進來,一臉的嚴肅,再無以前的那種歡脫狀了。


    “李將軍,小侄世民這廂有禮了。”李世民說著便對李景躬身一禮。


    “免禮,陛下這~”李景不明所以忙問道。


    “嗬嗬!世民先坐下。”


    “道興將軍,汝知世民乃是跟隨朕多年的學生,一直跟隨朕身邊學習治國興邦之道,現在已經學成了。朕對西域的治理方式也隻有世民最清楚,朕現在決定啟用他作西域施政大員,今後突厥滅了,朕要恢複漢時就有的西域都護府,世民便是首任西域刺史,同時兼任西域節度使。但為穩妥計,朕欲啟用道興將軍為西域副節度使,配合世民調度軍務諸事。今後,朕的整個西域便交予你二人了。不知道興將軍願意否?”


    “陛下,末將多蒙陛下信任,哪有不願服從調動之意?末將願輔助世民侄兒管控西域,陛下勿憂!”李靖慌忙起身拱手道。


    “好!此事道興將軍心知便是,切莫先傳了出去。待突厥全境平定之後,朕在下旨頒召。屆時,潞州老營大軍便留在西域駐守,朕再調30萬大軍隨你二人同駐西域都護府。”


    “弟子(末將)遵令。”李世民和李景二人起身應道。


    “好!世民,明日你便隨同道興將軍大軍同往西域,你就暫任徐茂公身邊一軍務參讚,有好計便對徐茂公說,若是沒有,便看他如何帶兵。”


    “是,弟子明白。弟子正有平突之計呢!”


    “嗬嗬!是麽?那好你自己去跟徐茂公說去。”


    “是,師傅,不~是陛下。”


    “嗬嗬嗬嗬~”楊二和李景聽了不由大笑起來。


    第2天,天剛亮,李景便率潞州老營大軍出發了。


    跟隨李景身邊的便是騎著一匹高大白馬,手持一杆銀槍的李世民,他也是一身隋軍將軍軍服,隻是帽子上沒有一顆將星。但即便如此,李世民在軍中也是軍姿卓著,威風凜凜。


    潞州老營軍中多有曆屆講武堂出道的年輕將領,他們都知道這伴隨主帥李景身側的少年將軍便是當今聖上親傳弟子李世民。他們除了羨慕之外更多的便是激勵。


    “世民,你說已有破突厥之計,不妨先說給本帥聽聽。”李景對李世民說道。


    “大帥,其實說來也簡單,突厥國中多為大漠荒原,不毛之地。城池較少,百姓分散且不多。我軍近百萬,可分散駐守城池,將突厥百姓全部遷入城中居住。突厥騎兵不善攻城,隻善於縱橫大漠,來去無蹤。我軍當以靜治動。突厥大軍在城外,我軍在城內。城內有民有糧,城外除了沙漠草原啥也沒有。這樣便能逼迫突厥騎兵來攻我城池。我軍便能以己之長攻敵之短。無需幾日,城外突厥軍便有斷糧之虞,這仗還用打下去麽?”


    “嗬嗬!不錯。此計甚是巧妙。不用打,拖也能拖死突厥人的。”李靖聽了李世民之計後大笑道,心中暗讚著李世民,更是暗讚著聖上教徒有方。


    “但此計也有缺陷。”


    “哦?試說之。”


    “大帥,此計我在內,他在外。他若撐不下去還可向西逃竄,甚至逃入花拉子模國或是波斯帝國,如此我軍征伐突厥便不得全功,留有遺患。”


    “嗯!果是如此。除非能斷其後路,把突厥人限製在我軍劃定的地域內。”


    “前番陛下曾對小侄說過,已經派人給於闐張須陀部傳令,令其向西翻越蔥嶺雪峰,穿插至碎葉城,這便是關門打狗之計。但於闐距碎葉城數千裏之遙,還要翻越數座雪山,能不能抵達碎葉城還為未可知。”


    “這些還是等與徐茂公大軍會師之後在說吧!也許,茂公會有辦法的。”


    “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