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得此兩座空城毫無意義。本王原打算就打這兩座城池做做樣子以應付北麵的突厥人,並以此強令突厥出兵河西的。現在大隋駐軍聞風而退了,這倒讓本王不知該如何是好了。”


    “王爺,既然來了,還是應該占據這兩城,再去城中搜搜也許還能搜到些糧食。同樣也可以此戰績讓突厥人盡快出兵。”


    “嗯!也隻得如此了。傳令前鋒營分作兩部接管兩城,並搜索全城尋找糧食。”


    “是,王爺。”屯米三菩紮將軍應了一聲,立刻出賬去傳令了。


    還未到午時,鬆讚幹布便領著大軍進駐了烏海城,另一部分人馬去了不遠處的赤海城。


    “稟王爺,全城已經搜遍了,隻得了約兩萬石糧食,還多半是掛在屋簷上的幹玉米。”一個小校前來報道。


    “王爺,據說這玉米現在大隋百姓都吃的少了,多是用來喂養牲畜。但也可在缺糧時當作糧食食用,有總比沒有好。”屯米三菩紮將軍說道。


    “嗯!將糧食分發下去。大軍出城北駐紮。”


    “王爺,這是要繼續北上攻入西海州腹地麽?”


    “我吐蕃大軍冒風雪,翻雪山前來,不費一兵一卒白撿這兩城,這不痛不癢的著實難受。不如在向北去打一打那吐穀渾城,好歹大戰一場再迴兵。再說,那吐穀渾城乃是西海州一處大城,若是能打下,我全軍也就再無缺糧之苦了。不過,消息既然已經泄露了,那就穩紮穩打,先在此休整兩日後在進兵吐穀渾城。”


    “王爺,既然決定要打吐穀渾城就該立刻出擊,何必在此休整?若是那吐穀渾守軍等到了大隋援軍,我軍在攻擊豈不吃力?”


    “嗬嗬!來都來了,何不將聲勢造的再大一些?以免突厥人小看於我。倒要看看遠在武威城的大隋軍如何趕來支援?”


    “也罷!末將就利用這兩天再到周邊鄉村看看,能否多搶些糧食迴來以補充軍用。”


    “嗯!你去吧!全軍翻越白蘭山著實有些傷了元氣,這冰天雪地的,若是不能休息好了,如何能激發將士們的士氣。”


    屯米三菩紮將軍聽了不在多言,拱手一禮後便出了帳。


    伍雲召大軍要翻越的阿尼朗瑪雪山要比白蘭山小的多。隻在山中盤亙了3日便全軍走出了雪山來到南麓的山地中潛伏了下來。


    “大將軍,我等已探查明白,那烏海城現在已經被吐蕃韃子占據了。像是沒有發生過戰鬥的樣子。現在吐蕃韃子均在城北外駐紮休整。”


    “赤海城方向呢?”


    “稟大將軍,出探赤海城的兄弟還沒迴來,估計也被駐軍放棄了。”


    “嗯!應該是這樣的。既然韃子大軍還未北上,我軍就在這裏靜觀其變,若是發現其北上了,速來報我。令全軍不許生火做飯,不得喧嘩,把馬匹約束好,不得亂叫。誰若暴露了我軍行蹤定斬不饒!”


    “是,將軍。”周圍眾將低聲應道。


    當夜又是一場暴雪將伍雲召大軍潛伏的這一大片山林穀地給蓋得嚴嚴實實。莫說從遠處看,就算到了近處不仔細打量,也不容易發現這裏埋伏的十萬訓練有素的大軍。


    兩日後,鬆讚幹布休整結束,全軍士氣煥然一新。


    八萬吐蕃大軍在鬆讚幹布的率領下全軍啟動,向著北麵200裏遠的吐穀渾城急速衝去。


    “嗬嗬嗬嗬!無知小兒鬆讚幹布,真自尋死路也!傳令全軍向西直奔白蘭山口,給我把韃子的後路截斷。”


    “得令。”侯君達等大將們全都興奮異常一同大叫道。眾將已能感到一場大勝即將到來。


    “大將軍,為何不直接占據烏海、赤海兩城,以城牆阻斷韃子後退之路?”侯君達見其他將領都出去招唿各自部下後,問著伍雲召。


    “嗬嗬!侯將軍之意本將軍何以不知?但此兩城城小且兩城之間有數十裏空隙,這讓本將軍如何布陣?與其分兵不如直接退到白蘭山口紮下營盤,守住山口便紮緊了口袋,他吐蕃韃子除非長了翅膀,否則一個也逃不掉。”


    “嗯~將軍高見。”


    “好,隨某出擊。”


    “是,將軍。”


    一瞬間,原本平靜的山穀沸騰了起來。積滿白雪的帳篷被收撿打包了,一匹匹白馬嘶鳴著,白馬義從將士們收拾好武器行囊紛紛跨上戰馬,排好隊形,等待著主將下達出發的指令。


    而吐穀渾城中,李靖已經和第11軍全體將士做好了迎戰的準備。


    探馬已經將吐蕃大軍向北進攻的消息探明了,按照行軍速度和裏程計算,吐蕃大軍若是趕到城下還需至少一天半的時間,這讓李靖作為領軍主帥調整防守部署有了充足的時間。


    “卡迪爾將軍,本帥判定此番韃子前來不為占地隻為騷擾,以配合河西突厥用兵。嗬嗬!冬季用兵韃子便犯了大忌。他士兵隨身能攜帶多少糧食?能支撐幾日?最多20日。翻白蘭山已用去了10日,又在赤海、烏海兩城耽擱了3日。本帥料他軍中隻有7天口糧,我軍便在這吐穀渾城守上7日,看他能奈我何?”


    “大帥,韃子既敢北上,定是在赤海、烏海兩城得到了糧食補充,萬不可小覷了那鬆讚幹布小讚普了。”老成的大將殷開山提醒道。


    “嗯~殷將軍提醒的是。或能得到些補充,但兩城民少,他能補充多少?我軍隻要堅守不出,守住此城不失,韃子必敗無疑。”


    “卡迪爾將軍,城外還有百姓麽?”


    “早已進城躲避了,原本城外百姓就少。”


    “好!放出探馬,隨時監視韃子進兵。檢查守城物資,全城進入戰備。”


    “大帥,那伍雲召將軍的白馬營不知穿插到位沒有?這一路可是不好走啊!”殷開山問道,言語中有些擔憂。


    “嗬嗬!殷將軍不用擔心。隻管守好城池就是了。”


    高原吐蕃韃子下山了!


    這個消息早已傳遍的吐穀渾全城,城中現在漢民已占多數,此時也早已動員起來,配合著守軍準備即將到來的守城戰。


    高原吐蕃大軍由小讚普鬆讚幹布親自率領已經翻越白蘭山的消息很快傳到突厥射匱可汗了。


    這條消息也被迅速傳遞給了前方的大將軍萊裏克爾耳中,射匱可汗的目的是一切交由大將軍和丞相紮哈羅臨機決定是否出兵響應吐蕃攻勢。


    “萊裏克爾將軍,無需在猶豫了。若是我軍不依約出兵,便會惹怒吐蕃讚普,那時我突厥就將麵臨東西兩個方向的威脅。現在大隋一家獨大,而我突厥和吐蕃兩國弱小,隻有聯合吐蕃才能應對大隋的攻擊。他那裏距大隋關中平原很近,而我突厥卻隔著千裏河西走廊。若是聯盟了,吐蕃對大隋的威脅更大,大隋攻打我國之前必先對吐蕃下手,我突厥也可有足夠時間發展國力,以備戰大隋。因此,萬不可得罪了吐蕃囊日倫讚普。”紮哈羅將出兵的利弊又一次向還在猶豫中的萊裏克爾灌輸著。


    “嗨~這些本將軍都懂。但你看到沒有,現在大隋在玉門關駐有重兵,而在吐蕃那側卻毫無防範之心,由此可見,大隋全無進攻吐蕃高原之心,其意在圖我突厥。末將若主動開戰,便給了大隋攻打我國的借口。將兩國友好這最後一絲遮羞布給撕下了。依我軍實力恐難勝大隋軍啊!”萊裏克爾還保持著最後的一絲冷靜,執意不發兵主動去挑釁玉門關隋軍。


    “將軍,即使不與大隋開戰,那我突厥也要作出一番姿態以安吐蕃讚普之心啊!這一動不動的,便要違約了。這已是突破讚普第三次催促我國動兵了,還望將軍以大局為重。”


    “好吧!我軍就動一動,做做樣子應付下吐蕃吧!傳令:全軍向玉門關挺進,至關前30裏下寨。”


    “是,將軍。”中軍官聽令後即刻出去點兵了。這時,一臉焦急的丞相紮哈羅才神情緩和下來。


    突厥進兵的消息如同從西往東吹來的風雪一樣,很快便傳遍了玉門關。傳到了移防至玉門關帥府的征西主帥徐茂公耳中。


    “嗬嗬嗬嗬!看來果如李靖之言,突厥兵動了。薛將軍傳令全軍,兩日內做好迎戰準備。”徐茂公對薛萬春下令道。


    “是,末將遵令。”薛萬春應道,一臉的興奮之色。


    “於將軍,派出快馬前往張掖城南,通知宇文成都將軍立刻收住衛戍第1、2兩軍,分別挺進鄯善和且末兩國。既然突厥人馬動了,我軍便不客氣了。本帥這裏玉門關前拖住突厥主力大軍,先將突厥東部這兩國取了。”徐茂公揮扇狠狠說道。


    “徐帥,如此這般後,我朝陷在突厥國內的築路民壯豈不是危險了?可否有萬全之策以保我民壯安全?”這時,作為隨軍軍務參讚的李密忙問道。


    “這~”徐茂公聽了李密之言後,不禁鎖緊了眉頭,一時無語。府中眾將也都啞口無言,麵麵相覷。


    “既然無應對之策,本參讚覺得還是先不要攻取鄯善、且末兩國為好,以免激怒突厥人,對我築路30萬民壯不利。”


    “哦~”徐茂公聽了不禁有些惱怒,在帥府中來迴踱了幾步,憤然說道:“難道我等數年準備,就因他手握我朝人質而無解而終了麽?本帥受聖上之托領軍剿滅西突厥絕不容有失。我那30萬民壯豈是他容易對付的?本帥相信有我朝駐突厥領館大使在,必有脫困之法的。於將軍請速派快馬傳令宇文成都將軍,不得有誤!”


    “是,於某謹遵大帥將令。”說完,瞪了一旁李密一眼後出府而去。


    李密見眾將看他眼色都有不滿之意,也趕忙低頭不在言語了。


    與聖上的剿滅西突厥國的重大國策相比,區區30萬民壯的人質也隻能隨他去了。雖然在李密心中仍覺不忍,但再不敢在眾將麵前提起了,以免惹了眾怒。


    隨著玉門關主將薛萬春一聲將令,整個玉門關守軍頓時全部動了起來。


    關內3百餘門拋石機和城頭上1百門鐵炮揭開了遮蔽防風沙和冰雪的油布,石彈和炮彈都搬到了近前。堵死城門的大條石也被民壯們搬運至城門後。將士們城上城下來往穿梭著搬運守城物資,玉門關內外忙的不亦樂乎,士氣高昂的將士們全不在意仍在飄灑的風雪和打在臉上的冰粒。


    風雪之夜,突厥王城西麵的新建車站上,上官靈兒指揮的軍情處細作們開始行動了,他們要劫持由突厥兵看守的一列火車。


    風雪和暗夜為軍情處的精英們提供了最好的掩護,暗殺車站突厥守軍的行動進行的非常順利,兩百多突厥守兵還在睡夢中就被全部殺死。劫持火車的行動成功了。


    “快!把火車開出站,前往龜茲城。”上官靈兒手握橫刀指揮著幾個會開火車的手下細作。


    夜空中,一聲巨大的火車汽笛聲後,這列火車轟隆隆的開出了車站直奔西麵百裏外的龜茲城而去。


    “上官千戶,你的人都上車了麽?該搬走的車站存糧都搬上車了麽?”李子雄問道。


    “李主使放心便是,我駐突厥軍情處1182人,不分男女全都上車了。車站上的3萬石左右的糧食也都在車上了,人和糧食都在後麵的這十餘節車廂裏。”上官靈兒一邊擦拭著手上橫刀的血跡一邊答道。


    “好!”李子雄不再多問了,隻是看著車窗外不斷閃過的雪景,心裏想著駐紮在龜茲城的30萬築路民壯。


    其實,這不算民壯家屬,築路民壯20萬人中,不乏大量退役下來的原大隋軍人。自從得到了需要他們組織起來自保並跟隨前往攻取碎葉城的命令後,這些退役將士便自發的組織起來,成了一隻不少於8萬人的大軍,隻是他們手中的武器不是使慣了的大隋橫刀而變成了築路的工具鐵釺,這鐵釺一頭尖銳無比,竟完全可以當作一柄鐵槊來使用。而其他民壯則拿起了可作為武器的所有工具,如鐵鍬、鐵錘、挑石頭的扁擔和砍伐樹木的大砍刀等。再加上穿上統一配發的冬季大隋軍中的作訓服,乍一看,這儼然是一隻由20萬健壯民夫組成的準軍隊了。其中,以8萬原大隋退伍軍人為主力。


    現在的龜茲城已經被大隋築路民壯完全占據了。龜茲國王因一直以來心向中原王朝,對駐紮的大隋民壯友好而未被誅殺,但看守這些民壯的3千多突厥軍兵則早已被這些民壯們給清除了。


    他們現在在軍情處胡百戶和張旗牌的帶領下,隻等著王城接應他們的火車到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