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下客棧住了一夜。
第二天一早分手時,那老者再次叮囑玄奘道:“聖僧出了這山區小道再行百裏便是進入了天竺境內了,天竺國民不論哪處城邦小國百姓皆信奉佛教,聖僧此去倒是安全,沿途皆有信佛之人布施粥食。隻是距那取經的寺院尚遠,需至少在走上兩個月方能到達。聖僧獨自一人一路珍重,就此別過,有緣再見了。”叮囑完後,老者跨上瘦騾馬,一聲唿哨後,馬幫駝隊向西南方向而去。
“阿彌陀佛~願佛祖保佑你。”看著逐漸遠去善良仁義老者滄桑的背影,玄奘雙手合十為他祈禱祝福著。
直到老者遠去的看不見了,玄奘這才迴頭,整理了一下馬身上馱著的行囊,緊了緊捆綁的繩索後跨上馬向東南方向的小路拍馬跑去。
有了老者的指點,玄奘對取經之行更加有信心了。
大隋京城皇宮禦書房。
此時,楊二換了一身短褲t恤伏案處理著日常公文,盡管已經有兩個小宮女在身後不停的為他打扇,但一場悶熱的天氣仍讓他流汗不止。
當翻到的一封來自於闐屯田大軍張須陀的書信時,一種複雜的心緒油然而生。
在張須陀的書信中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玄奘。
“靠~玄奘現在才多大?與世民年紀相仿,還是個少年,竟然看了《西遊記》後走火入魔了,真去西天取經了。”楊二心中狂噴著,心說,老子又不是忽悠你去取經的觀世音,不就作晉王期間閑的無聊,為泡妹子講了個西遊取經的故事嗎?怎麽這小玄奘和尚還真就信了?難道看不懂這是本神話玄幻的小說嗎?是自己在書上沒寫明“如有雷同,純屬虛構”這幾個字嗎?這張須陀也真是的,給黑馬、黃驃馬不行嗎?還真就給了他一匹白馬!
這下小玄奘還更不得以為自己就是那書中取經人了。
“唉!”楊二放下張須陀的書信,對信中重點提及的於闐西遷民春種一事及威伏於闐王族等大事都絲毫提不起精神了。
“嗨!該發生的始終是要發生的,誰叫曆史上玄奘法師真有其人呢?現實中,他若不去取經,何來吳承恩的西遊小說呢?不去管他了!”
調整好怪異的心情後,楊二又將全部身心投入到審閱奏折的日常工作之中了。
“師傅,麻部長迴來後,每日都抱著石頭玩,還請了幾個解石的工匠日夜不停的切割著石頭,不知那石頭有什麽好玩的。”
“世民啊!莫去管他,讓他和那堆石頭玩好了。簡直就是瞎子摸象,運迴那麽多廢石頭,一個都不見切漲,若是用了真金白銀,那不得賠死他。”楊二頭也不抬的批閱著奏折,應付著進入書房來的李世民。
“師傅,弟子~”李世民囁嚅著欲言又止。
“怎麽?有心事?”楊二放下珠筆抬頭問道,他覺得今天的李世民有些不對勁。
“師傅,弟子幾年已經17歲了~”
“哦?不知不覺都17了,該娶妻生子了,空了為師在皇族之內為你挑選一女子成婚就是了。”
“不!師傅,弟子現在守在師傅身邊,去年就科考進入了前50名,因自感出去為官還不如在師傅身邊多學些本事,便沒有致仕。今年春考雖然成績還未張榜,但弟子覺得要好過去年,正不知如何呢?望師傅為弟子前程指點一二。”
“哦!原來竟為此事啊!唉!都怪為師大意了,每日泡在這公文奏呈裏麵,世民也該到了獨擋一麵的時候了。”楊二醒悟道。
方才剛在感歎同齡的玄奘都能不懼艱險,為了理想,獨自前往十萬裏外的天竺取經。自己弟子李世民原本雄才大略,更不該空有一身本領而守著自己,實在是浪費人才啊!楊二有些自責著。
起身踱步思索著,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安排自己這個內弟子的去處。
踱到書房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楊二抬頭凝視著圖中廣闊的大隋版圖。目光從上至下,看罷安北都護府,又看到緬州、安南州;從東至西,看了東北窟說島(庫頁島)又看向大戰逾起的廣袤西域。
突然,楊二神光一現,盯著西域發起愣來。
治理西域!
這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深諳自己治國之道,何不讓其主掌西域大權呢?換做任何一人都無法按照自己思路去治理西域的,隻有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內弟子李世民才是最佳人選啊!
“世民,你過來。”楊二想通一切後,叫著還在一旁靜坐等候的李世民。
“師傅~”
“世民,今年你什麽都不做,任務就是娶妻成家,為師已為你挑選了一個最佳的婚配女子,雖這女子不是皇族,但也算一個奇女子了,乃是你的最佳妻子人選。”
“師傅,非要弟子結婚麽?哪家女子被師傅說的如此好?”
“世民,這些先不要問,為師自會親自做媒與你安排。你先來看~這裏~”說罷,楊二手指著西域那片領地讓李世民近前來觀看。
“師傅,這是西突厥帝國啊!看他作甚?”
“最多一年時間,明年這裏便是大隋的國土,為師讓你現在就要做好準備,今年成婚後,明年攜妻子家人前往這裏,這片廣袤的土地為師就交於你去治理,作我大隋的安西都護府刺史兼重鎮節度使,軍政都叫你一手抓,你敢去麽?”
“師傅,這是真的麽?弟子恐不能勝任如此重任。”李世民聽了既喜又驚,喜的是,師傅對自己的無限信任,將西域治理的軍政大權全交給自己。驚得是自己有一步登天的感覺,又怕自己做不下來。
“嗬嗬!朕的親傳弟子,有何本事朕還不知麽?為師給你一年時間,盡快了解西域民風民俗,想好如何去做就是了。做的好,為師說不定會讓你統帥大軍西征波斯和拜占庭帝國也說不定,嗬嗬!”
“多謝師傅提攜弟子!弟子絕不會讓師傅失望的。”李世民眼含憧憬的應道。
從這時李世民的眼中,楊二已經看到了一絲“唐太宗”的影子了,不禁欣慰不已。難道還有誰比李世民去治理這片國土更好嗎?現在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比李世民更能勝任了。
任人唯親麽?說得對!爺就是這麽尿性!
看著滿心歡喜的李世民離開後,楊二拋開滿桌奏呈,取過紙筆來。他要給屯兵晉陽城的北部戰區指揮使長孫晟寫一封親筆信,是一封以長輩之間的談及子女婚嫁的求親書信,而非聖旨。信中講明了自己要親自做媒為弟子求娶長孫晟長女長孫無涓的意思。
寫好後,交給了親衛統領楊洋,讓他派人急送晉陽大帥府。
皇宮別院的穆先生家中。
此時從南方緬州歸來的麻叔謀正在糾纏著穆先生。
“穆老,您在翻翻你那挎包中到底有沒有手電筒,有的話就借我用用,就一天時間。”
“跟你說過了,沒有!沒有!那東西個大怪沉的,我帶那玩意兒幹啥?再說,就算帶了,這麽久了電池也早沒電了,電池都該化了。”穆先生沒奈何的應付著麻叔謀。他知道,麻叔謀是想用電筒去照從緬州北部山裏帶迴來的石頭,看看你麵有沒有色、種。
“嘿嘿~穆老,跟您商量個事兒,您看能不能把手電筒作一個出來,再怎麽說也算是一個家用電器,總比滿屋木頭家居強些。”
“唉!有些東西看著小,看著簡單。但現在就是做不出來啊!你想啊~電池能做嗎?燈泡能做嗎?就是裏麵的細導線也一時半會兒的做不出來。你還是死心吧!你可以在出大太陽的天氣,舉著你那寶貝石頭對著太陽看嘛!多少也能看出點東西的。”穆先生嘲笑著麻叔謀說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唉~”馬叔謀有些泄氣了,緊接著又問:“那能不能幫我改進下切割機,弄成~弄成電~自動的,燒油的也行。”
“這個嘛~原理倒是簡單,砂輪原理,無非是作個鋼製的鋸片。嗯~這個可以,一旦試製成功了,也是一項極有用的民用切割工具。給我半個月時間。”穆先生先是要拒絕的,但轉念一想,這個切割機的民間用途十分廣泛,一旦造出來將會有助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的進步,可比魯班發明的鋸子強的多,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好!我就等你半個月,需要什麽材料盡管跟我講。我就不信,老子一塊塊的切開看,不信沒有一個翡翠原石。”麻叔謀跟自己辛苦帶迴來的石頭較上了勁。
這百多個原石是他在緬州北部各大山裏,千方百計刨出來的。個個從皮殼看都像翡翠原石,但又拿不準。每塊石頭上都有產地編號,一旦其中一塊被確認為翡翠原石了,就算沒有出高冰正陽綠翡翠,那也算能判定一處能出翡翠的場口。這就是麻叔謀的目標,先探明一處礦口再說深度開挖。
麻叔謀剛走,楊二又出現在穆先生屋裏。這讓穆先生哭笑不得。
“怎麽?穆老,像是不歡迎我來的樣子。”看著穆先生怪異的表情,楊二覺得很好笑,不禁問道。
“哪有?歡迎~歡迎啊!隻是剛剛送走了一個又來了一個,唉~不得清閑啊?”
“原來如此,那老麻先來攪臊過了,惹得穆老不開心,嗬嗬!”楊二和穆先生都笑了起來。
“言歸正傳,穆老。麻哥這次去緬甸一趟,雖然有些不務正業,但也帶迴了橡膠樹的資料。這橡膠樹在湄公河中遊西部山區廣有生長,我想,那地方就是泰國那塊地方。當地人不知道什麽橡膠樹,但一聽說是一種可以分泌白色膠液的樹,就都說那是“流淚樹”。我來問下穆老,現在已經探明了橡膠樹產地和生長規模了,可不可以廣泛割膠同時提煉工業橡膠。”
“嗬嗬!先用不著提煉工業橡膠,就是這天然橡膠的作用也夠這個時代使用了。作車輪、機械產品的密封圈、飛艇皮和電線足夠了。原本想打算從石油中提煉合成橡膠的,但缺乏儀器設備,無法做,隻能使用天然橡膠了。知道嗎?有了絕緣的導線,又能輕易做出發電機。這橡膠作為最基礎的原料要抓緊弄,我建議還是讓叔謀過去監管這件事情,別人也不懂。”
“那是在當地建廠,還是~”
“原膠還是運迴這裏吧!雖然運輸成本高些,但也顧不上這些了,先在這裏弄個加工作坊,生產一些成品出來再說吧!以後可考慮要麽在產地建廠,要麽在廣州那塊建廠,大規模生產就是了。”
“好!這個事情也急不得,等麻哥忙完他手上的那堆破石頭後,我在讓他去泰國。”
“嗯!一項項來就好了。現在華陰城船廠正在給戰艦換裝內燃式汽輪機,先軍後民。飛艇考慮到用途的局限,隻改造了百十艘,估計差不多夠用了。目前,正在全力生產汽柴油。”
“嗯!不錯了,超過我的預計了。不過,上次說的那鑽隧道的鑽機~”
“圖紙給到了李春和光伯了,正在試製,這個不能急的。再說,李春已經派人去探查地形地貌,規劃烏蘭巴托(庫倫城)到涿郡的線路了,那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還有你說的水泥,現在也在燒製中,也快出成品了。你就等消息吧!估計最先使用上水泥的不是隧道,而是修房子、修路、建碼頭。若是不放心就到李春在京城的燒製作坊去看看進度都行。”
“嗯!”楊二聽了點了點頭,還是一副若有所思狀。
“還有事情嗎?”
“哦~沒有了。嗯~我跟穆老說一下,估計~也許~很快我便要發起攻打西突厥,收複新疆的戰爭了,軍隊都已部署到位了,不知穆老對此有沒有要說的?”
楊二覺得自己決策的事情還是應該和穆老說一聲,也許能得到一些好的建議,也說不定。
“嗯~是啊!這都兩三年沒打仗了。國內發展的也非常好,遠勝那“貞觀之治”。我看是時候打一仗了,新疆可是個好地方啊!對了,棉花種子取迴來沒有,這都半年了?”
“穆老,估計快了吧!麻哥先迴來一步。他說,馬六甲水師已經從阿拉伯那邊返迴了,取種子的人要從水路迴來,應該要晚上半個月左右,都已在路上了。”
“好!那就好!於闐那地方也非常不錯,我去過。”
“那先這樣,我工作去了。”
“好,去工作吧!對了,如果打下了鄯善國,跟我講一聲,我準備到我來的地方去尋找下線索。”
“好!一旦打下來了,我陪你坐飛艇一塊兒過去看看。”
第二天一早分手時,那老者再次叮囑玄奘道:“聖僧出了這山區小道再行百裏便是進入了天竺境內了,天竺國民不論哪處城邦小國百姓皆信奉佛教,聖僧此去倒是安全,沿途皆有信佛之人布施粥食。隻是距那取經的寺院尚遠,需至少在走上兩個月方能到達。聖僧獨自一人一路珍重,就此別過,有緣再見了。”叮囑完後,老者跨上瘦騾馬,一聲唿哨後,馬幫駝隊向西南方向而去。
“阿彌陀佛~願佛祖保佑你。”看著逐漸遠去善良仁義老者滄桑的背影,玄奘雙手合十為他祈禱祝福著。
直到老者遠去的看不見了,玄奘這才迴頭,整理了一下馬身上馱著的行囊,緊了緊捆綁的繩索後跨上馬向東南方向的小路拍馬跑去。
有了老者的指點,玄奘對取經之行更加有信心了。
大隋京城皇宮禦書房。
此時,楊二換了一身短褲t恤伏案處理著日常公文,盡管已經有兩個小宮女在身後不停的為他打扇,但一場悶熱的天氣仍讓他流汗不止。
當翻到的一封來自於闐屯田大軍張須陀的書信時,一種複雜的心緒油然而生。
在張須陀的書信中提到了一個人的名字---玄奘。
“靠~玄奘現在才多大?與世民年紀相仿,還是個少年,竟然看了《西遊記》後走火入魔了,真去西天取經了。”楊二心中狂噴著,心說,老子又不是忽悠你去取經的觀世音,不就作晉王期間閑的無聊,為泡妹子講了個西遊取經的故事嗎?怎麽這小玄奘和尚還真就信了?難道看不懂這是本神話玄幻的小說嗎?是自己在書上沒寫明“如有雷同,純屬虛構”這幾個字嗎?這張須陀也真是的,給黑馬、黃驃馬不行嗎?還真就給了他一匹白馬!
這下小玄奘還更不得以為自己就是那書中取經人了。
“唉!”楊二放下張須陀的書信,對信中重點提及的於闐西遷民春種一事及威伏於闐王族等大事都絲毫提不起精神了。
“嗨!該發生的始終是要發生的,誰叫曆史上玄奘法師真有其人呢?現實中,他若不去取經,何來吳承恩的西遊小說呢?不去管他了!”
調整好怪異的心情後,楊二又將全部身心投入到審閱奏折的日常工作之中了。
“師傅,麻部長迴來後,每日都抱著石頭玩,還請了幾個解石的工匠日夜不停的切割著石頭,不知那石頭有什麽好玩的。”
“世民啊!莫去管他,讓他和那堆石頭玩好了。簡直就是瞎子摸象,運迴那麽多廢石頭,一個都不見切漲,若是用了真金白銀,那不得賠死他。”楊二頭也不抬的批閱著奏折,應付著進入書房來的李世民。
“師傅,弟子~”李世民囁嚅著欲言又止。
“怎麽?有心事?”楊二放下珠筆抬頭問道,他覺得今天的李世民有些不對勁。
“師傅,弟子幾年已經17歲了~”
“哦?不知不覺都17了,該娶妻生子了,空了為師在皇族之內為你挑選一女子成婚就是了。”
“不!師傅,弟子現在守在師傅身邊,去年就科考進入了前50名,因自感出去為官還不如在師傅身邊多學些本事,便沒有致仕。今年春考雖然成績還未張榜,但弟子覺得要好過去年,正不知如何呢?望師傅為弟子前程指點一二。”
“哦!原來竟為此事啊!唉!都怪為師大意了,每日泡在這公文奏呈裏麵,世民也該到了獨擋一麵的時候了。”楊二醒悟道。
方才剛在感歎同齡的玄奘都能不懼艱險,為了理想,獨自前往十萬裏外的天竺取經。自己弟子李世民原本雄才大略,更不該空有一身本領而守著自己,實在是浪費人才啊!楊二有些自責著。
起身踱步思索著,一時間竟然不知該如何安排自己這個內弟子的去處。
踱到書房懸掛的巨幅地圖前,楊二抬頭凝視著圖中廣闊的大隋版圖。目光從上至下,看罷安北都護府,又看到緬州、安南州;從東至西,看了東北窟說島(庫頁島)又看向大戰逾起的廣袤西域。
突然,楊二神光一現,盯著西域發起愣來。
治理西域!
這雄才大略的李世民深諳自己治國之道,何不讓其主掌西域大權呢?換做任何一人都無法按照自己思路去治理西域的,隻有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內弟子李世民才是最佳人選啊!
“世民,你過來。”楊二想通一切後,叫著還在一旁靜坐等候的李世民。
“師傅~”
“世民,今年你什麽都不做,任務就是娶妻成家,為師已為你挑選了一個最佳的婚配女子,雖這女子不是皇族,但也算一個奇女子了,乃是你的最佳妻子人選。”
“師傅,非要弟子結婚麽?哪家女子被師傅說的如此好?”
“世民,這些先不要問,為師自會親自做媒與你安排。你先來看~這裏~”說罷,楊二手指著西域那片領地讓李世民近前來觀看。
“師傅,這是西突厥帝國啊!看他作甚?”
“最多一年時間,明年這裏便是大隋的國土,為師讓你現在就要做好準備,今年成婚後,明年攜妻子家人前往這裏,這片廣袤的土地為師就交於你去治理,作我大隋的安西都護府刺史兼重鎮節度使,軍政都叫你一手抓,你敢去麽?”
“師傅,這是真的麽?弟子恐不能勝任如此重任。”李世民聽了既喜又驚,喜的是,師傅對自己的無限信任,將西域治理的軍政大權全交給自己。驚得是自己有一步登天的感覺,又怕自己做不下來。
“嗬嗬!朕的親傳弟子,有何本事朕還不知麽?為師給你一年時間,盡快了解西域民風民俗,想好如何去做就是了。做的好,為師說不定會讓你統帥大軍西征波斯和拜占庭帝國也說不定,嗬嗬!”
“多謝師傅提攜弟子!弟子絕不會讓師傅失望的。”李世民眼含憧憬的應道。
從這時李世民的眼中,楊二已經看到了一絲“唐太宗”的影子了,不禁欣慰不已。難道還有誰比李世民去治理這片國土更好嗎?現在滿朝文武沒有一個比李世民更能勝任了。
任人唯親麽?說得對!爺就是這麽尿性!
看著滿心歡喜的李世民離開後,楊二拋開滿桌奏呈,取過紙筆來。他要給屯兵晉陽城的北部戰區指揮使長孫晟寫一封親筆信,是一封以長輩之間的談及子女婚嫁的求親書信,而非聖旨。信中講明了自己要親自做媒為弟子求娶長孫晟長女長孫無涓的意思。
寫好後,交給了親衛統領楊洋,讓他派人急送晉陽大帥府。
皇宮別院的穆先生家中。
此時從南方緬州歸來的麻叔謀正在糾纏著穆先生。
“穆老,您在翻翻你那挎包中到底有沒有手電筒,有的話就借我用用,就一天時間。”
“跟你說過了,沒有!沒有!那東西個大怪沉的,我帶那玩意兒幹啥?再說,就算帶了,這麽久了電池也早沒電了,電池都該化了。”穆先生沒奈何的應付著麻叔謀。他知道,麻叔謀是想用電筒去照從緬州北部山裏帶迴來的石頭,看看你麵有沒有色、種。
“嘿嘿~穆老,跟您商量個事兒,您看能不能把手電筒作一個出來,再怎麽說也算是一個家用電器,總比滿屋木頭家居強些。”
“唉!有些東西看著小,看著簡單。但現在就是做不出來啊!你想啊~電池能做嗎?燈泡能做嗎?就是裏麵的細導線也一時半會兒的做不出來。你還是死心吧!你可以在出大太陽的天氣,舉著你那寶貝石頭對著太陽看嘛!多少也能看出點東西的。”穆先生嘲笑著麻叔謀說著。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唉~”馬叔謀有些泄氣了,緊接著又問:“那能不能幫我改進下切割機,弄成~弄成電~自動的,燒油的也行。”
“這個嘛~原理倒是簡單,砂輪原理,無非是作個鋼製的鋸片。嗯~這個可以,一旦試製成功了,也是一項極有用的民用切割工具。給我半個月時間。”穆先生先是要拒絕的,但轉念一想,這個切割機的民間用途十分廣泛,一旦造出來將會有助於社會生產力的提高,社會的進步,可比魯班發明的鋸子強的多,於是便答應了下來。
“好!我就等你半個月,需要什麽材料盡管跟我講。我就不信,老子一塊塊的切開看,不信沒有一個翡翠原石。”麻叔謀跟自己辛苦帶迴來的石頭較上了勁。
這百多個原石是他在緬州北部各大山裏,千方百計刨出來的。個個從皮殼看都像翡翠原石,但又拿不準。每塊石頭上都有產地編號,一旦其中一塊被確認為翡翠原石了,就算沒有出高冰正陽綠翡翠,那也算能判定一處能出翡翠的場口。這就是麻叔謀的目標,先探明一處礦口再說深度開挖。
麻叔謀剛走,楊二又出現在穆先生屋裏。這讓穆先生哭笑不得。
“怎麽?穆老,像是不歡迎我來的樣子。”看著穆先生怪異的表情,楊二覺得很好笑,不禁問道。
“哪有?歡迎~歡迎啊!隻是剛剛送走了一個又來了一個,唉~不得清閑啊?”
“原來如此,那老麻先來攪臊過了,惹得穆老不開心,嗬嗬!”楊二和穆先生都笑了起來。
“言歸正傳,穆老。麻哥這次去緬甸一趟,雖然有些不務正業,但也帶迴了橡膠樹的資料。這橡膠樹在湄公河中遊西部山區廣有生長,我想,那地方就是泰國那塊地方。當地人不知道什麽橡膠樹,但一聽說是一種可以分泌白色膠液的樹,就都說那是“流淚樹”。我來問下穆老,現在已經探明了橡膠樹產地和生長規模了,可不可以廣泛割膠同時提煉工業橡膠。”
“嗬嗬!先用不著提煉工業橡膠,就是這天然橡膠的作用也夠這個時代使用了。作車輪、機械產品的密封圈、飛艇皮和電線足夠了。原本想打算從石油中提煉合成橡膠的,但缺乏儀器設備,無法做,隻能使用天然橡膠了。知道嗎?有了絕緣的導線,又能輕易做出發電機。這橡膠作為最基礎的原料要抓緊弄,我建議還是讓叔謀過去監管這件事情,別人也不懂。”
“那是在當地建廠,還是~”
“原膠還是運迴這裏吧!雖然運輸成本高些,但也顧不上這些了,先在這裏弄個加工作坊,生產一些成品出來再說吧!以後可考慮要麽在產地建廠,要麽在廣州那塊建廠,大規模生產就是了。”
“好!這個事情也急不得,等麻哥忙完他手上的那堆破石頭後,我在讓他去泰國。”
“嗯!一項項來就好了。現在華陰城船廠正在給戰艦換裝內燃式汽輪機,先軍後民。飛艇考慮到用途的局限,隻改造了百十艘,估計差不多夠用了。目前,正在全力生產汽柴油。”
“嗯!不錯了,超過我的預計了。不過,上次說的那鑽隧道的鑽機~”
“圖紙給到了李春和光伯了,正在試製,這個不能急的。再說,李春已經派人去探查地形地貌,規劃烏蘭巴托(庫倫城)到涿郡的線路了,那也不是個簡單的事情。還有你說的水泥,現在也在燒製中,也快出成品了。你就等消息吧!估計最先使用上水泥的不是隧道,而是修房子、修路、建碼頭。若是不放心就到李春在京城的燒製作坊去看看進度都行。”
“嗯!”楊二聽了點了點頭,還是一副若有所思狀。
“還有事情嗎?”
“哦~沒有了。嗯~我跟穆老說一下,估計~也許~很快我便要發起攻打西突厥,收複新疆的戰爭了,軍隊都已部署到位了,不知穆老對此有沒有要說的?”
楊二覺得自己決策的事情還是應該和穆老說一聲,也許能得到一些好的建議,也說不定。
“嗯~是啊!這都兩三年沒打仗了。國內發展的也非常好,遠勝那“貞觀之治”。我看是時候打一仗了,新疆可是個好地方啊!對了,棉花種子取迴來沒有,這都半年了?”
“穆老,估計快了吧!麻哥先迴來一步。他說,馬六甲水師已經從阿拉伯那邊返迴了,取種子的人要從水路迴來,應該要晚上半個月左右,都已在路上了。”
“好!那就好!於闐那地方也非常不錯,我去過。”
“那先這樣,我工作去了。”
“好,去工作吧!對了,如果打下了鄯善國,跟我講一聲,我準備到我來的地方去尋找下線索。”
“好!一旦打下來了,我陪你坐飛艇一塊兒過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