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雖然狹長但南北相距不太遠,有必要修造鐵路幹線麽?須知這鐵路修造的費用也是極高的,依你高句麗國現有的國力恐難以支撐修造。還是不學為好。”


    “不!陛下,建武已將修造鐵路的好處傳書給了父王,家父迴信讓我等高句麗學子學習建造之法,可見家父是同意營建高句麗鐵路幹線的。”


    “唉!你高句麗國國土麵積與我朝一州郡相似,國內哪有那麽多貨物需要用鐵路運輸的,建了也有些浪費。”


    “陛下差矣!若是我高句麗國鐵路使用天朝鐵路一般標準,今後則能與天朝涿郡鐵路相連。日後,我國物產便無需通過海路進入天朝了。同樣這對天朝商貨進入我國也極為便捷。既是雙方互利,何不對我國開放製造技術呢?請陛下三思。”


    “哦?若這樣說的話倒也不錯。想每年都有數月海路冰封,兩國商貿便斷絕。若是聯通你我兩國的鐵路造好,便沒了這方麵的束縛了。容朕想想~”其實,楊二說的一切都是在為讓高句麗主動修鐵路住鋪墊。與西突厥國一樣的道理,與其今後滅了突厥府自己撥款建造,不如讓他自己先造好,自己隨後去接收撿現成的就是了。哪有拒絕高句麗國自建鐵路的道理?不用忽悠高句麗國王高阿那了,這個高建武修建本國鐵路幹線的願望哪叫一個高漲。


    “營造鐵路須鋪設鐵軌,需要大量精鐵,貴國能支撐麽?”楊二假裝思考後接著問道。


    “我國打下新羅百濟兩國,同時也收了這兩國鐵礦及冶煉廠,加上我國自有的精鐵,應該夠用。”高建武肯定的答複著,楊二聽了心中暗喜。


    “修建鐵路不難,但製造機車頭難度頗大,朕建議貴國直接購買我朝機車頭及車廂。”


    “這~也不是不能考慮。隻是這購買的費用~”高建武知道購買的話,這個費用不是個小數目,不禁有些為難。


    “嗬嗬!費用嘛~好說,出了向我朝貸款購買外,也可以考慮以出租的方式給你,如何操作下來可自去商務部詢問。”


    “嗯!如此便多謝陛下了!”高建武大喜拱手致謝著。


    “還有其他事情麽?不妨都說出來聽聽。”將鐵路外銷一事基本敲定了,楊二又問高建武。


    “其實,陛下,建武還有一事相請~”


    “說吧!”


    “建武聽說天朝工坊正在試製一種新式機器,這種機器可替代燒煤的蒸汽機車,特別是用於艦船之上。我國三麵環海,原本使用海船便多,但都是木帆船。不知陛下能否轉讓此項技術給我國,以改造我國現有海船。”


    “這個嘛~恐實難做到。”楊二略想了一下便直接拒絕道。


    “還請陛下指點建武,因何難以做到?若是費用問題,這些可以商榷。”高建武有些著急道。其實陸地上他需要鐵路,海上就需要新式的機帆船,兩者同樣重要,隻是不明白為何這些東西都隻有大隋的能工巧匠能造?


    “嗬嗬!建武兄勿急,因為新式船用汽輪機需要使用一種極為罕見的燃料,貴國是生產不出這種燃料的,它不同於現在船用的蒸汽輪機使用的黑煤。”


    “啊?原來如此。但隻要陛下願意賣給我國這種燃料~”


    “不~此種燃料我朝尚且不敷使用,哪有多的供應貴國啊?”在楊二心裏,這種汽油或是汽柴油船用發動機是絕對不能對外賣的,不是錢的問題,再說自己也不差錢。


    “也罷!怪建武執拗了。若是天朝廢棄不用的蒸汽輪機呢?能否賤賣我國?”高建武退而求其次仍舊不願放棄,因為就算大隋淘汰的船用蒸汽輪機對高句麗國來說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嗬嗬!這個恐怕也不行,朕早有諭旨不得外泄。”


    “卻是為何?”


    “嗬嗬嗬嗬~”楊二笑而不答,緩緩轉身往城樓下走去。


    “世子,隋皇走遠了,迴館驛吧!”遠處靜候的護衛家將乙支文德走過來輕聲說道。


    “唉!隻得先迴去了。對了,乙支將軍,文在寅侍郎迴國組織的第二批1500人遣隋使學子何時來到長安?”


    “稟世子,若是不出意外,就這兩日內便會趕到。”


    “好!到了之後,將其中專門負責情報搜集的暗探以學子的身份派往華陰城,那裏是大隋最大的軍事基地,最新的船用汽輪機將在那裏下水實驗。讓這些暗探如論如何也要混入基地內部,打探信息,最好能取得其生產工藝技術。唉!大隋對我朝保密,這不是好兆頭。”高建武仰天長歎道。


    “世子,這~如果稍有不慎被大隋刑督部探子捕獲的話,這會不會惹怒大隋天子?據說,那處軍事基地在民用碼頭對岸,是屬於軍事禁區,無論是誰擅自登岸即行處死。”乙支文德有些驚恐的說道,顯然對高建武的提議不認同。


    “唉!盡人事聽天命吧!”


    高建武在大隋的所見所聞讓他深深感到大隋的不僅強盛而且好戰,這是一種能讓高句麗國君臣感到窒息的恐懼。高句麗國顯得是那麽弱小不堪。超脫了的高建武現在已經毫不把權臣淵蓋太祚父子放在眼裏了,對高句麗過而言最大的危險顯然是強大的大隋朝帝國。


    迴到皇宮的楊二一時無事可作,便都後院尋找自己的妻子。但讓他大感意外的是,尋找了一圈居然一個人影都沒有,甚至連母後獨孤氏都沒在自己寢宮。


    “仲堅,為兄這才出門不一會兒,怎麽宮中沒人了?連母後都不在,你可知道些什麽?”楊二知道仲堅的老婆阿貝伊平時沒事總愛和王黛等後宮妃嬪們在一起,他應該知道些什麽。


    “世兄,好像一大早小伊出門時說起過,近日在北門大覺寺有一場大法事,好像說是來了個雲遊的高僧在寺中開壇講經說法,想必是這些姐妹結伴去寺裏聽講經了吧?”仲堅有些猶豫的說道,他也拿得不是很準,也是猜測一番道。


    “大覺寺高僧?有名姓麽?”楊二知道現在存世的不光有盛行一時的道教,還有很大一部分百姓信奉佛教,這期間佛教得道高僧也不少。


    “聽小伊說是大覺寺方丈專門從蜀地請過來的一個據說是聞名吳蜀荊楚的得道高僧。據說最奇的是這個高僧年紀不大,叫什麽玄~什麽的,世兄你知道的小弟道門中人,對佛門中事向來不大關切。”


    “玄奘!”楊二聽到一個“玄”字,條件反射般的說出了“玄奘”的名字,一種直覺就是這個小和尚。


    “對!世兄你是怎麽知道的?好像就是這法名-玄奘。”仲堅眼睛瞪得老大,不解的看著楊二。感覺自己這個世兄不出皇宮也好像什麽都知道一樣。


    “走~去看看。”


    “好吧!楊洋~備轎,聖上才迴來又要出宮。”仲堅對著外麵一陣大喊著。


    “喊什麽?備啥轎?趕緊的換身衣服,隨為兄微服前去。朕要出宮?怎麽什麽話從你口中出來,就像是個太監在叫喚呢?小伊一直不孕,難不成你小子下麵沒~”


    “世兄啊!別亂說,小弟可是純爺們!”仲堅忙辯解著。


    “是不是爺們先不說,你還是快些讓小伊懷上吧!這都幾年了還個沒動靜。”


    “嘿嘿~世兄,俺媳婦兒已經懷上了,不過才三個月。”


    “哦?可以啊~為兄向你道喜,嗬嗬!”


    兄弟二人邊說話邊出了皇宮,原本楊二穿的就是一身便服,也無需再換,直接領著幾個護衛徑直朝大覺寺而去。


    不愧是京城佛門第一大寺廟,遠遠的就看見進出的百姓絡繹不絕。寺廟外的大街兩側攤販們一個挨一個的擺滿了,售賣的各種物品可謂是琳琅滿目。大廟上空煙霧縹緲繚繞,寺內鍾聲渺渺不絕於耳。


    好個熱鬧的一個皇城廟會啊!


    隨著擁擠的人潮,楊二幾人進到了大覺寺內,又隨著人潮推搡走過一個迴廊,耳中的梵音逐漸清晰。隨波逐流般走過大雄寶殿,突然眼前豁然開朗起來。就見大雄寶殿後麵的一大塊空地上升起一座三尺法壇,法壇後側的高大雲鬆鬆冠正好遮蔽了暑日的驕陽,樹蔭下的法壇之上禪坐一人。就見這人身形不大,儼然就是一個少年,這少年和尚身披一身棗紅色鑲金邊袈裟,雙眼緊閉,雙手合十,口中念誦著經文。壇前三米外一圈泛著幽香,冒著青煙的香燭。法壇周圍圍坐著數百虔誠的佛門信徒,這其間男女老少皆有。


    楊二對這陣仗似乎早已見慣不驚,隻抬眼在這虔誠的人群中尋找著自己的家人。


    “世兄,快看那東南角不正是他們麽?嗬嗬!好大的陣仗,丫鬟們竟然圍了一圈,倒是一點不擠。”


    “嗬嗬!擠是不擠,但幾個孩子可折騰的厲害。”楊二在大門處順著仲堅指的方向總算看到了自己母親獨孤皇太後為首的一幫女眷們。自己的兩子一女都被出塵一個人忙不迭的照看著,剛按住這個又跑了那個,看著出塵的狼狽樣兒,惹得楊二歡笑不已。心說,一個小道姑來佛門愁什麽熱鬧!


    “世兄,要過去麽?”


    “過去幹啥?幫忙帶孩子麽?就在這兒瞧瞧得了,完事了一塊兒迴去。”楊二說完,又將目光轉向了法壇之上已經入定的那個少年高僧。


    “這便是後世有名的“唐玄奘”?長出頭發的話,倒是個文靜清秀帥氣的小鮮肉。他會在幾年後獨自前往天竺取經麽?也許因為自己這個“蝴蝶”會讓他的取經之路變得不再崎嶇坎坷。”楊二摸著下巴盯著玄奘胡思亂想著。


    “靠!自己的《西遊記》都叫李世民給出版了,他這個主人公“唐玄奘”還有必要再去天竺麽?除非這小子沒看過那本流傳市井的暢銷靈異鬼怪小說。”楊二心裏暗暗好笑著。


    “師傅~”就在楊二沉浸在思想中時,耳邊不合時宜的傳來了一個“師傅”的叫聲。


    “誒~世民,你~你怎麽也跑來了。”楊二大吃一驚,低頭一看原來是小李世民不知何時從人叢中鑽到了自己的身邊。


    “師傅,你們也走得太快了,弟子一直在後麵追呢!”


    “仲堅,把世民舉起來,別在讓人給踩了。”


    “好嘞~”說完,仲堅一把將李世民舉過頭頂,然後放在了自己的肩膀上。這下,李世民的眼前再無遮攔,能將全場一覽無餘。


    “師傅,怎麽弟子聽說這個小法師也叫“玄奘”,竟完全跟師傅編撰的西遊故事裏的西天取經法師一個法名,隻是他身邊沒有那一人一馬和豬猴兩個怪獸。啊~弟子記得書中開篇也有一場這樣的開壇說法,書中的玄奘法師講的是《俱舍論》,不知這小法師現在講的是何經文?”


    “仲堅,走,不看了。”楊二聽了李世民的一番念叨後,就覺腦後發緊,就如同一個坐莊的賭徒出千就要被抓現行一般緊張,不敢在繼續待下去了。這場景可不就是在講給李世民聽的《西遊記》裏麵出現過嗎?這法壇上的少年千萬別念的就是那《俱舍論》啊!否則就穿幫了。


    穿過密擠的人叢,楊二等人總算出了大覺寺廟門。


    “世兄,不等他們了麽?”


    “不等了,天太熱了,迴去!迴去吃冰激淩消暑。”楊二喘了口氣說道。


    “師傅,不知這法師知不知道西天和那《大小乘經》?”小李世民還在書本和現實之間鑽來鑽去的,搞得楊二一頭黑線,根本沒法接話。


    “世民,不如你去提醒他一下,你倆年歲相差不大。或者你送他一本《西遊記》看看,嗬嗬!”仲堅嬉笑著對李世民說道。


    “嗯!”李世民聽了竟還煞有介事的點了點頭。


    “得了吧!幹脆送他本《金瓶梅》說不定還能讓他動了凡心,就此還俗。”楊二沒好氣的說道。


    “師傅,什麽《金瓶梅》啊?不曾聽師傅說起過,是師傅新編的故事麽?”


    “啊?不~師傅啥也沒說過,罪過~罪過~”楊二小聲念叨著抬步就往迴走,不敢再在這大覺寺門口停留了。


    剛迴到宮中,就有宮女過來轉話說麻叔謀在荷花池有請。楊二聽罷,便直奔後院涼亭而去。


    此時,麻叔謀正在荷花池中央的涼亭悠閑的坐在竹躺椅上吃著冰鎮過的西瓜,身邊兩個丫鬟正在給他打著涼扇,好享受的樣子。


    楊二來到近旁,話也不說,拿起盤中的西瓜,往一旁空著的椅上一趟,張開嘴便啃。


    這吃相猶如市井扛包苦力般,讓兩個給麻叔謀打扇的小丫鬟大吃一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