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謝陛下!多謝張相了!”李子雄趕忙起身答謝著張恆。


    因工程量巨大,靠他一人難以麵麵俱到,有刑督部負責審計的專員從旁提醒自己正好。


    “玄遂先生,入春之後你也去突厥王城一趟,汝與右賢王相熟,可從旁促成突厥營造鐵路一事。可知,他若營造鐵路其實就是為我朝統一西域諸國做事。遲早都要造,不如利用突厥的財力來造,明白嗎?”


    “臣明白了,陛下。臣陪子雄一道前往突厥便是了。”李密感受到了被信任和重用的成就感,忙起身拱手應著。


    “唐千戶,入春之後,汝再去趟澤泑湖,看看那裏樓蘭遺民的琉璃作坊還在麽?如是還在就讓他們全都停止燒製琉璃器皿,改作燒鹽。隨後,我朝內務部便會派鹽工過去,在澤泑湖開辦一處燒鹽工坊。”


    “臣遵命。”唐牛答道。


    “上官千戶你還是利用你的伎寨酒樓繼續打探突厥高層信息,有用的立刻上報何儉使。”


    “是,陛下。”上官靈兒拱手應道。


    送走一幹人等後,楊二見天色尚早便信步去往後院。有兩三天沒見到穆先生了,也不知他的汽油發動機設計完沒有。


    還沒等進屋,楊二就聽見屋裏傳來一陣陣的笑聲。


    “哦?原來麻哥和世民都在這裏。”楊二想到,隨即跨步進入屋中。


    “師傅,您不是在接見大臣麽?怎有空過來?”還是李世民眼尖,先看到門口進來的楊二便驚叫著。


    “穆老,麻部長你們在笑什麽?有何開心的事情麽?”楊二沒有理會小李世民而是直接問向穆老和麻叔謀。


    “陛下,方才世民問這汽油發動機的用場,我跟他隨便講了講,他還偏不信,麻部長就笑罵他是個老古董,你說有世民這樣的老古董嗎?嗬嗬!因此惹得穆某大笑一場。”穆先生邊說邊止不住的笑著。


    “師傅,麻部長憑什麽說世民是老古董,他還比我大好多呢!”李世民有些不服的問道,這下更是引得楊二也跟著笑了起來。


    “世民啊!別跟他計較,你還不知道他說話從來不靠譜麽?”楊二對於這個非常有“深度”的問題也是不好迴答,隻得隨便敷衍著說道。


    “就是,師傅。穆先生方才跟弟子講解這發動機工作原理,弟子都懂了,麻部長卻還一點不懂呢!他還說弟子老古董,哼!”


    “嗬嗬嗬嗬~”眾人又是一陣大笑。笑畢,楊二走到桌案上的一副汽油發動機設計草圖前,低頭看著眼前這熟悉的工程圖案,一瞬間仿佛又迴到了後世一般。


    “穆老,這圖沒問題了嗎?用現在的工藝和材料能做出來嗎?”楊二關切的問道。


    “應該沒有問題,現在的鑄造工藝雖然原始了些,但還是能鑄出整個缸體的。其他部件相信李春和劉光伯他們也能找到替代品。”穆老頗有信心的答道。


    “輸出馬力方麵能確保嗎?朕是說驅動~驅動什麽呢?穆老該不會先把發動機做出來了再等其他材料備齊吧?”楊二突然想到了現在隻有發動機沒有其它配套,這發動機不就成了擺設?


    “陛下,這個問題穆某也想過了。若是試製成功了,可先用於各種艦船動力輸出上,替換以前的燃煤蒸汽機;另外,可用於飛艇的動力上。這兩項若是沒有問題了便無需在艦船和飛艇上搭載那麽多的燃煤了。可節省出很多空間和增加更多運力。若是還有用處,那就是在配套造一些民用工具,比如:榨油機、脫粒機、工業機床等。至於麻部長最想的汽車,恐怕還要等橡膠出來了再說。”


    “嗯!這也不錯了。至於橡膠一事,還要等姚察把湄公河流域治理的差不多了才行,恐怕至少還要等兩年。”


    “不急,現在穆某要經手的事情很多,要一樣樣的來做。光是這個發動機的試製便至少需要三個月,更何況開春之後還要到羅曼山原油產地建油廠。唉!真是分身乏術哦!”說著,穆先生還看了一眼身邊的麻叔謀。惹得麻叔謀頓時渾身不自在起來。


    “唉~穆老你為啥撇俺一眼啊!這兩樣東西麻某也做不來。俺~俺就是一打雜的。”


    “先生,若有需要世民之處,請先生盡管吩咐就是了,世民絕不推脫。”這時,小李世民到硬氣了起來主動請纓道。


    “嗬嗬!世民你還小,先跟著多看多學,以後有的是用你之處的。”穆先生摸著李世民的腦瓜笑著說道。


    “好,穆老等年過完了,你在去李春在京城的工坊吧!這幾日好好休息,別想其他的。麻部長,你也是,等年過完了,你負責協調穆老所需的一切配套物資,要人給人,要物給物,你知道的不能耽擱了時間。”


    “陛下放心就是了,年過完了,麻某也沒其他的事情可做,就當陪他們一道攻關了。”麻叔謀爽快的應道。


    “師傅,弟子也要參與先生他們的試製。這比在家讀經史有意思的多。”李世民忙請願著。


    “嗯!可以,但經史學習也不能耽誤了。”


    “是,師傅。”


    該說的都說了,楊二再次看著桌案上這幅劃時代的汽油機圖紙,不禁在內心憧憬著。


    有了這個汽油發動機後,大隋的發展將更加領先這個時代。


    窗外,衝上天際爆開的煙花和連片的陣陣爆竹聲預示著一個嶄新的時代即將到來。


    與大隋慶祝新年到來的舉國歡慶場景不同的是西域突厥帝國的苦苦掙紮。


    皇宮金帳中,射匱可汗正在和眾臣商議著帝國西部的傳來的各種噩耗。


    “大汗,如今我帝國碎葉城以西大片領地原本田間收成就少,加上雪深兩尺,地中再無所出。已經呈現一片荒撫,百姓逃過了波斯人的屠殺卻是逃不過饑寒交迫,餓死者太多了。大汗要盡快想辦法解救西部的子民啊!”丞相紮哈羅悲切萬分的說著,滿朝文武聽罷都不住的哀歎著。


    “丞相,不是又從敦煌城購入了大量冬糧麽?難道還不夠解西部百姓一時之難?”射匱可汗皺著眉頭問著。


    “大汗啊!若是道路不被冰雪覆蓋,我東部糧倉中的賑濟糧還能運送過去。但如今道路不通,朝中就算有糧也送不過去啊!眼睜睜的看著西部眾多百姓死去。”


    “大汗,經過與波斯的戰事和今冬可能凍餓而死的子民數量,加在一處幾乎占到了我國人口的三成,這樣我國人口已由去年開戰之前的近兩千萬,銳減至1千4百萬了。”右賢王桑賈貝克說道。


    “唉!每年一場大雪都有無數子民凍餓而死,我國雖然國土廣大但卻不能每一處都顧忌到,本汗有愧百姓啊!”射匱可汗眼見沒有可行的辦法挽救即將死去的百姓,不禁痛苦的連連搖頭哀歎著。


    “陛下,往年大隋每到冬季,其河西四郡也都有凍餓而死之人,而這兩年卻因鐵路修通至敦煌而在未有人死。鐵路列車從其內地源源不斷的運送各種物資到河西走廊四郡,這四郡不光人口沒有減少,相反還不斷有百姓遷入。可見,大隋最終的解決辦法就是修建了鐵路開通了貨運列車,我突厥國土東西廣闊,若是也能修建一條鐵路從王城直通碎葉城,便可將我國東部富餘物資運送至西部,再不受冬雪阻路之苦了。”桑賈貝克提議道。


    “嗯!右賢王殿下所言極是,我突厥也應將鐵路修建事宜提上日程了。最當先的就是修造一條王城通往中部碎葉城的鐵路。”丞相紮哈羅也看到了修建鐵路的好處便附和著右賢王說道。


    “萊裏克爾將軍你覺得呢?”


    “大汗,這條鐵路該修,既可運糧至西部各城又可在戰時運兵至西部邊界,軍民兩用,臣完全讚同。”萊裏克爾也附和說道。


    “好!本汗就決定開春之後營建王城至碎葉城這段鐵路。唉~”射匱可汗剛說出一句便跟著一聲長歎。


    “本汗就算要建,又拿什麽來建啊?本汗什麽都沒有。唉~”射匱可汗頓足捶胸道。


    “大汗,如今我國與大隋關係良好,不如就請大隋派人力來我國為我修建,若是大汗提出,料大隋皇帝也不好拒絕。”右賢王桑賈貝克提議道。


    “右賢王殿下,如今大隋在我國設有領館,不如請殿下先去探探大隋口風?”丞相紮哈羅說道。


    “大汗,本王願去大隋領館走一趟。不過,說到底還是經費問題,我府庫中缺錢啊!”


    “誒~殿下,兩國貿易互有賒欠也是常事。大不了賣幾座礦山給他抵賬就是了,我國內有的是礦藏。要不也可在賣給他幾處沙漠也行,總之,合作都是談出來的。”紮哈羅說道。


    “嗯!右賢王兄,你先去談談,看他大隋願用何種方式合作為我修建鐵路。若是他隻要現銀,本汗便強令西域諸封國分攤。好歹不欠他的就是了。”


    “既如此,大汗,本王便去試談一次。”


    散帳後,右賢王桑賈貝克匆匆領著隨從數人趕去了大隋領館去見隋使李子雄,因自己與李密關係不錯,而這隋使李子雄又是李密學生,因此桑賈貝克還是對本次談判充滿了信心。


    而射匱可汗卻在散帳後單獨留下了丞相紮哈羅和大將軍萊裏克爾兩人。


    “丞相啊!本汗聽說大隋如今國勢強盛,兵精糧足,雖眼下與我國交好,但也不能不防他西進啊!前番劃走我東部600裏國土已顯露其用心了。”


    “大汗,我等早已窺見其不良之圖了,但需趁其還未與我國撕破臉皮之前盡快增強我突厥國力,這鐵路一旦建成了,也利於我突厥從西部運兵過來。到時大將軍可加強我東部各處的兵力,做好防範即可。”


    “嗯!丞相所慮的是。萊裏克爾將軍,先不管鐵路是否能修,還是將國內兵力部署重新調整一下,料西部波斯不敢在來犯我邊境,可酌情將西部兵力悄悄調往我王城周邊駐紮,以備不測。”


    “是,大汗。”


    “嗬嗬!大汗也無需擔憂過甚,如今我國已經欠下他大筆糧款了,若是鐵路修建還能借錢給我的話,這比欠款加上利息便更大了。若是開戰,也正好讓我國有借口抹去這比欠款,看他還敢不敢輕易動兵。”


    “嗯~丞相此言有理,嗬嗬!若是本汗,便要先將欠款收了,再說開戰。”射匱可汗聽了丞相紮哈羅的開解之詞,不禁心情大好,撫須笑道。


    而這時,右賢王桑賈貝克和李子雄的談判也開始了。


    咋一聽右賢王桑賈貝克是要和自己談幫他修建鐵路一事,李子雄便在心裏不由暗讚著自己的皇上有先見之明。這一切的走向不正是按陛下的規劃在發展嗎?突厥也要修鐵路不正好落入了陛下設定的圈套了嗎?甚至陛下還教會了自己一套如何應付幫助突厥修鐵路的說辭,陛下簡直是料事如神啊!


    “誒~賢王殿下,這個費用不能這麽算,我方現在營建鐵路都是按照裏程計算費用成本的。每修一裏鐵路造價在2萬兩黃金,殿下所說的從王城到碎葉城這段究竟有多長距離還需雙方測量後定。再則,若是貴國不出現銀,需先讓我朝墊付那也不是不可,隻不過這貸款利息要高一些,原先的三分利便要變成六分了。而且不能在建完後再拖欠,而是分階段償還修建款項。”


    “不,不,不~子雄先生,本王向大汗提出修建鐵路一事還是李密先生給本王的書信中提出的,讓本王促成此事。我突厥原本是不想建的,聽說李密先生過幾天要來這裏,不如本王先等等他,跟他商談細節好了。”


    “嗬嗬!殿下,本使也知殿下和某恩師關係甚瀆,不如這樣,殿下還個價來聽聽,若是不過分本使便應下來,何必在為此驚動恩師呢?”


    “嗬嗬!好,單價每裏1萬黃金,雙方一同測量路程遠近。這利息嘛~不能變,還是三分利。至於分幾次結算這個好說。”


    “其他的好說,就這單價不能少於1萬2,至少需先付定金10萬兩黃金。”


    “好,1萬2就1萬2了。定金10萬本王認了,但不是給付現金,而是以放棄羅曼山鐵礦分成替代預付款項。”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