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等不請自來,還望陛下見諒。”還沒等楊二坐下喘息,書房門口竟又出現文教部裴蘊、袁旻和楊孝正幾人。


    “嗬嗬!無妨,請幾位先生落座說話。”楊二也隻得無可奈何的招唿三人進屋,心中暗歎自己命苦,不禁羨慕起麻叔謀逍遙自在。


    “陛下,我等此來還是為興辦學堂一事。”裴蘊說道。


    “不是讓你等先開設一家作試點麽?怎麽?還有問題?”


    “陛下,我部現已在京城西門依托書院開設了一家附屬官辦蒙學堂,對外招收6歲孩童入學,現已招入120人,擬分作兩個班級授課。眼下包括校舍、桌椅、課本、食堂、操場等都已齊備,但有一項卻難以落實,還望陛下指教。”


    “哦!看來都挺順利的,還有何事啊?”


    “陛下,如今兩個班級都開設儒學綜合,包括曆代經典專著、詩詞、三字經、百家姓等,還開設算學和自然學,待入學三年後在開設難度較大的格物學。儒家綜合科目的教授先生好找,但算學和自然兩科目前還無人可擔當教授之職啊!”


    “原來是為這事。儒學綜合一科確定由何人擔任教授一職?”


    “稟陛下,我部吏員祖君彥、王梵誌分別擔任。”


    “嗯!不錯。至於算學嘛~”楊二想到這裏就感覺頭痛,有心推薦自己的弟子李世民去教授,但世民畢竟也還是一個大男孩,且沒有功名在身,自己不好說出口。穆先生倒是可以,但卻是大材小用了不劃算。推薦誰去當算學教授呢?突然,楊二腦海中靈光一閃,有了。


    “至於算學和自然兩科之教授先生,朕已有心屬人選,待朕問過之後,便讓他二人自去學堂報道。”


    “如此最好!那臣等便不再耽誤陛下休息,臣等告退。”


    “仲堅,替朕送送三位先生。”


    送走裴蘊三人之後,楊二忙往後院草坪而去。


    迴到大草坪,麻叔謀等親友家眷們正和孩子們玩得開心。就見麻叔謀趴在草地上當馬,三個男孩竟相往他背上爬,把個麻叔謀當成馬兒來迴騎著。眾女眷都在一旁笑看著。


    見楊二返迴了,女眷們都上前見禮。麻叔謀也尷尬的起身來,拍打著身上的草屑走到了陰涼區來。


    “夫君,何事又惹你不開心了?”見楊二麵色不好似有心事,王黛便上前問道。出塵也抱著年幼的紫兒公主走了過來。


    “唉!還不是為票局和興學之事。”楊二順勢坐下,拿起了一顆蘋果肯了一口,像是在發泄胸中鬱悶一般。


    “妾身早跟你說過,那票局一事不如交給臣妾來辦,由我兄出資來做,先在萊州府試點。”王黛道。


    “唉!你王家自有你王家的優勢,這優勢在於海貿一項上。我朝海貿這塊為夫可任由王博去作,但這大隋票局還是委托鄭家比較合適,也算為夫對鄭家的感恩。當初若不是鄭家以全部家資相助,為夫便辦不起解州鹽場,也招不到那麽多的潞州兵馬,吃水不忘挖井人呐!票局一事倒是還能解決,而興學之事卻頗頭痛。”


    “夫君,可將為難之事跟我等說說,或可為你解憂也說不定。”出塵開口說道。


    “是啊!不就是辦個公辦小學嘛?有何難的?裴蘊找我要的廚子工人,我已讓楊興給他派過去了,包括鍋瓦瓢盆這些家夥事兒還有桌椅板凳這些都免費送他了,他還有啥事兒啊?”麻叔謀拉著唐妃然和童貞娘二女也聚攏了過來。那幾個男孩自有幾個宦官宮女在看護著,不用大人們管。


    “硬件設備都好辦,就是這軟件~哦!就是教授先生不好找。這滿大街的學子都隻能教授孩童儒學典籍,而算學和自然兩科屬於新開科目,沒有合適的人去教授。為夫正為此事煩惱。”


    “嗨!這有何難的,召穆先生迴京,讓他一人全教了不就得了。他大學都能教授,這小學的活豈不是小兒科?”麻叔謀不以為意的說道。


    “那豈不是大材小用了?穆老我自有用他之處,一旦黑油產地讓你騙到我大隋來,穆老便有了大用場了,你懂不懂!”


    “哦~這倒是哈!實在沒人去教,那你看我去行不?教點加減乘除的麻某應該還行。”


    “你?”楊二白了麻叔謀一眼。


    “你去也屬於大材小用,再說你哪點像一個老師的樣子。倒是有兩個適當的人選可用就是不知他倆願不願意?”


    “夫君,不妨說出來,我等聽聽。”王黛說道。


    “算學主要是教習珠算,也有早先世民編撰的教材。為夫想請出塵妹妹去學堂教授這算學,不知願否?”


    “啊?讓小妹去當算學教授先生,這行麽?哪有女教授先生的?”出塵大驚道,眾人聽了也覺不可思議。


    “不光出塵妹妹去當這女教授先生,我還想請動妃然大嫂去當自然學任課教授先生,你們姐妹作伴同去,如何?”


    “啊?兄弟,你看她像當老師的料嗎?她什麽文化你不清楚啊?”麻叔謀大叫起來,覺得自己兄弟這個想法太過匪夷所思了些,自己老婆唐妃然不過就是個高中生而已,而且屬於沒讀完輟學的學渣那種,怎麽能當小學老師呢?


    “這自然學就是常識課,簡單的很。妃然大嫂肯定能勝任的。這不實在找不到其他人教嗎?”


    “那好!小妹願和妃然姐姐一同去學堂,當這開天壁地的女教授先生。”出塵原本就是女道士出生,不但見過世麵,而且本就大氣的很,既是為自己丈夫解困的事情,她當然也不推脫了。


    “不就是教教幾歲的小孩子嗎?有何難的?在家不也要教旦兒麽?有出塵妹妹相陪,我也去。”


    “那你的飛艇大隊統領女將軍一職不當了?”麻叔謀問道。


    “咋不當?交給副統領刑玉英暫代便是,再說還有他老公左天成幫襯著,誤不了事的。”唐妃然這樣一說,麻叔謀頓時便無語了。


    “好!那就這麽說定了,明日你二人便結伴前往西城學堂找袁旻報到。對了,教教這幫小孩唱唱歌跳跳舞也是可以滴~”


    “嗬嗬嗬嗬~”眾女聽了全都大笑。


    次日,當一身正裝的出塵和唐妃然出現在西城蒙學堂時,整個學堂便轟動了。


    搞得那文教部副相袁旻和一班文教部官員們腦袋陣陣發懵!心想,怎麽?這就是昨天陛下口頭上說的兩個教習算學和自然科的教授先生啊?先不說男女有別,就這兩位教授先生的身份也實在是太高貴了呀!一個是當今聖上寵愛的王妃,一個是寧可得罪皇上也不敢得罪的後勤裝備部部長麻叔謀的夫人。袁旻上前應酬時,說話都覺哆嗦。


    至此,大隋朝興學興教民生工程正式起步,而這些入學的孩童當中不乏京城各大官員和將軍們的子弟,其中便有唐國公李淵的7歲的兒子李元吉、賀若弼的孫子賀天龍、韓擒虎的孫女韓天嬌、盧照鄰的女兒盧婷婷、宇文成都的兒子宇文鯤鵬、伍雲召的長子伍雲天、伍天錫的長子伍雲龍、長孫晟的次女長孫雲裳、已故雄闊海的兒子雄壯飛、外相何充的女兒何佩佩,侄女何勇之女何琴琴、秦瓊5歲的兒子秦懷玉、李景的次子李彤、金甲的兒子金誌揚、童環的女兒童婭、裴仁基的次子裴元慶、尚師徒的女兒尚可馨等等。


    當這些入學孩童的名錄放在楊二桌案上時,楊二心中叫苦不迭,這批學生著實真不好帶啊!


    淮陰城。


    今天的高士遠府上迎來了三個客人,分別是長相瘦小枯幹賊眉鼠眼,原自封為渤海王的李子通;長得黑壯高大一臉絡腮虎須,粗眉豹眼,原中原反王劉武周手下大將劉黑闥;一副中年富商模樣,三綹短髯,鷹視狼眼的陳州人吳可宣。


    李子通原本也是一路反王的,但在唿應山東唐壁造反而出兵渤海府時,被伍天錫手下大將蘇烈率兵擊敗,隨後便乘船逃到了海上,又到遼東的一近海小島上躲避。故躲過了當時晉軍蘇烈部的追殺。直到沒人在記起他李子通時,這才偷摸迴到大隋並與楊玄感聯係上了,這次也是受邀潛入淮陰高府商議反隋一事。


    而雄武的劉黑闥則原本是定陽王劉武周舊部,因留守定陽老巢而躲過了那場中原諸王之亂,也僥幸逃走在江湖。這次也是接到楊玄感書信後特地親自趕到高府聚會商議。


    最後這陳州人吳可宣,本來就是陳州一世家富豪,因修建通濟渠時,不光宗祠被毀,自家的數萬畝土地也被官府給強行收繳,以此便和大隋結下了深仇大恨,其原本便和這淮陰高士遠兩家故交,這次是接到高士遠的書信前來密商大事的。


    “楊兄弟,你是越王之後身份顯貴,我等接聽你將令便是了。”粗狂的劉黑闥表明心跡說道。


    “我父原本也受越公恩澤,現他老人家已經故去,但吳某也願聽從楊公子吩咐。”吳可宣拱手對楊玄感道。


    “本王在遼東那邊的島上還有兩千餘弟兄也願聽楊兄弟吩咐。”李子通一旁也表明態度。


    “好!沒想到渤海王還有兩千人馬在側,不知劉將軍手下還有可用之人麽?”楊玄感問道,他沒想到逃往到外海的李子通竟然還保存有2千將士。


    “自先主遇難,我部定陽人馬大部被官軍收編,又被遣散了一部,現跟隨劉某的心腹兄弟還有8百餘人,不過弟兄們迫於生計,現在都是跑船的船工,行走在這通濟渠上。”劉黑闥迴答道。


    “嗬嗬!吳某現將養在莊中的莊客也有千餘人,平時務農,農閑時也擺弄刀槍,演練些陣法。若楊公子用人,吳某可帶這千餘家兵跟隨起事。隻是如今大隋如日中天,兵強馬壯的,起事不易啊!”吳可宣無奈的說道。


    “哼哼!吳公之言差矣!某早已通過朝中舊識探聽實了,大隋皇帝楊廣小兒早晚便要對高句麗用兵,且極可能楊廣那廝會禦駕親征,那時黎陽城便是他出征大軍的軍糧庫。而黎陽城守備大軍多半要抽調出征,那時便是我等起事的最佳機會。黎陽守將伍保,此人原本是伍雲召手下一家將,好酒好色,有勇無謀,此人守城極易對付。若是我等奪取了黎陽城便斷了楊廣大軍糧道,那時大隋必敗於高句麗,楊廣小兒也將成為喪家之犬的。屆時天下必然大亂,我等便可在亂中做一番事業。”


    “好!如此甚好,我等隱忍多時,到那時當大有所為,我主定陽王之仇也可報了。”劉黑闥狠狠的說道。


    “嗯~不錯!那時確實是最佳起事時機。”李子通攆著山羊須點頭讚許道。


    “那我等現在該當如何準備為好?”吳可宣急切的問道。


    “我等現在什麽都不要做,隻等楊廣出兵高句麗之時。刑督部的探員鷹犬到處都有眼線,各位明日便迴,謹慎為上,等待楊某將令便是。”


    “好!”三人齊應道。


    眾人及各自的隨從當夜就在高府安歇,次日天色剛亮便前後從高府走出,各自迴到碼頭接應的船上,然後便起航混入早起忙碌的通濟渠眾商船中。


    在通往武威城的列車上,受命前往西突厥王城浮屠城的麻叔謀一行眾人便在這趟專列上。


    隨行的使團陣容可謂龐大,文官有軍情處儉使李密和千戶張楚隨行,但隨行武將卻是護國大將軍宇文成都及他的衛戍禁衛軍5百人,帶軍副將便是尉遲恭,軍情處還出動了副儉使董柯領隊的精悍人員百名,其中一人身份極為特殊。


    “我說你去還要我出頭幹嘛?你直接跟射匱可汗談就得了。”麻叔謀跟對麵坐著的一身著軍情處儉使錦衣官袍年輕俊朗男子說道。


    “誒!這趟還是以你為主,我嘛~就是你身邊的一軍情處儉使官,是你的貼身保鏢。我主要想借此機會見識下突厥王城和皇宮的威嚴,也見識下突厥射匱可汗及他手下大臣武將的樣子,學學他是如何當皇帝的。”和麻叔謀說話這軍情處儉使竟然是楊二。


    “那可說好了,到了突厥王城一切可是俺說了算,俺說住就住,說走就走,俺去他那裏有名的伎棧消遣你可別攔著我。”


    “一切隨你就是了,主使大人。”


    原本計劃是讓麻叔謀出使西突厥催債的,但楊二突發奇想也要伴作一護衛去突厥王城見識一番異域風情,反正現在朝中沒什麽大事,也正可借此躲避下煩人的文教部和商務部大臣。這也是讓心腹重將宇文成都隨行的原因。得知此事的軍情處劉文靜為穩妥計,更是安排了董柯率100名精英幹探隨行,以確保楊二的安全。所以本次使團的規模龐大檔次為最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