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是啊!美中不足。不過,他必逃往烏裏雅蘇台方向,這也是我大軍即將攻取的地方,我等還有機會在那裏將其捕獲。”裴仁基安慰道。
“大帥,突厥降將達利特來了。”一個中軍小校進賬通報道。
“快請~”長孫晟正欲要找這頡利身邊的紅人達利特了解頡利可汗和烏裏雅蘇台的左衛王突利,不想這達利特竟然這麽快就來了。
“長孫大帥,在下達利特有禮了~”達利特進賬之後便趕忙用突厥禮儀拜會道。
“達利特先生無需多禮,快請落座。”長孫晟迴禮道。
“達利特感謝大帥派專人對在下家眷及屬下的庇護。”
“哦~先生既已投靠了我大隋,你我便是同仁,保護同仁眷屬原本正該,先生無需多禮。倒是本帥有一些事情不明想向先生請教。”
“大帥見外了,請大帥明言就是。”
“頡利可汗脫逃,本帥料他必去烏裏雅蘇台投靠左衛王突利,不知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稟大帥,若是在下當時在頡利身邊必勸其北上,脫離與貴軍的接觸,突厥北部尚有大量部族人口,足可重新立國。但其逃往烏裏雅蘇台地區,嗬嗬!嚐聞中原上國有諺語曰“一山難容二虎”。他若不去,那左衛王突利還能一心對外用兵,他去了,突利便會視其為大敵,二人必將陷於內鬥之中。大帥隻需搶占了車車爾勒格後停止進兵,不出三月,必然看到頡利和突利兄弟相殘。”
“哦?突厥內鬥竟如此激烈?全不念及兄弟之情?”
“大帥,我突厥人性中便有暴虐的種子,全不看重兄弟骨肉之情,就是其父沙缽略汗的小妾,頡利也有納為妃子的。”
“嗬嗬!盡有此等有違常倫之事。”裴仁基在一旁聽了不禁笑出聲來,心中暗念突厥韃子野蠻無禮。
“嗯~雖然先生說的在理,但我大軍卻不能坐等其三個月。先生也是知道的,我軍長途跋涉而來,糧食供應困難,隻能速戰速決,不能再等。就算頡利和突利二人協力對我,我軍亦隻有與其硬拚,沒有坐等其兄弟相殘之理。”
“既如此,在下願獻一計,此計若成功突厥戰事輕鬆可平。”
“願聞其詳!”
“頡利和突利二人皆為人中龍鳳,年歲相當秉性各異。頡利穩重而能納諫,突利急躁而專決,聽不得他人之言。此二人性格水火不容,大帥可區別對待,使其一方對另一方生疑,這樣大帥便能短時間內各個擊破之。”
“好!此計大妙。請先生安頓好家眷後,速到本帥帳中擔任隨行參軍一職。本帥亦將先生之策報與我朝陛下,由陛下來定破敵之策。”
“多謝大帥提攜!在下家眷已經安排隨從心腹送往部族安置,現已無後顧之憂了。不過,大帥要請示吾皇陛下,這一來一迴便要耽擱太多時日,不如采用在下坐山觀虎鬥之策為好。”
“嗬嗬!達利特先生有所不知,我朝陛下現在就在突厥境內,說起來也不甚遠,隻在肯特山下我東路大軍李靖將軍營中。”
“啊?隋皇陛下就在肯特山?那裏可有頡利可汗的虎師啊!”達利特大吃一驚,原來此番征伐突厥竟是隋皇掛帥親征,自己和突厥頡利可汗對此竟然一無所知。
“嗬嗬!那虎師早已為我陛下所滅了。眼下肯特山上隻有原守山大將伊涅斯塔所部8萬人馬,且已經被困於山上,隻是陛下想收降其部,故遲遲不願攻山。”裴仁基笑著答道。
“原來如此!肯特山上守軍若是探得王城被破,頡利西逃,便有可能下山歸順大隋了。陛下真是好算計啊!勝過頡利可汗多矣!”達利特不禁歎服道。腦海中不由想起了那年自己出使大隋並參與臨潼山秋獵見到晉王楊廣時的情景,那時晉王楊廣給他的印象便是精明強悍,頗有帝王之氣,遠勝那昏庸好色、心底陰暗的太子楊勇。
“好了,請先生到偏帳中暫歇,本帥要給陛下草擬軍報了。”
“是,大帥,在下告退。”說完,達利特起身拱手後退出了中軍帳。
“大帥,達利特所出兩策皆為好計,本將看那一出坐山觀虎鬥之計甚是巧妙,待頡利兄弟手足相殘,元氣大傷之後,我軍便可輕鬆將此二人擒獲。此計讓某想起了三國曹孟德的官渡之戰,袁家兄弟手足相殘,便為曹操毫不費力的個個擊破並一統北方。”
“裴老將軍,本帥亦知此計為上策,但卻經不得拖啊!我大軍20餘萬,每日人吃馬嚼的耗費過大,隻能采用速戰之計。唉!既然老將軍提起,那本帥便都寫在戰報中,讓陛下親自定奪罷了,好在此番攻破王城也繳獲了不少糧食,從城中突厥百姓家中也搜出了不少,還能支撐數月的。”
“嗬嗬!好,這樣最好。”
“對了,老將軍,本帥便將城中韃子屍體的處理交將軍負責了。天氣逐漸熱了,城中數十萬韃子死屍還需盡快火化,以免生出瘟疫來。”
“也罷!此事便交於本將了,嗬嗬!”說完,裴仁基笑著走出了大帳。
隋軍並未出兵向西追趕頡利可汗,這使得頡利可汗得以從容來到車車爾勒格城與塔格的豹師匯合一處。
車車爾勒格原本是座驛站小城,無險可守,頡利可汗便直接放棄了,領著豹師8萬精銳騎兵徑往烏裏雅蘇台而去,已將身後隋軍遠遠甩開了。
楊二這天正在帳中和李靖下棋手談,李靖已經連著輸了三盤,弄的楊二也不知這是否是李靖故意輸棋還是其棋藝本身較差了。眼見這盤又是自己占據了優勢,正覺有些無聊之際,長孫晟發至哈爾和林的最新軍報送達了。
“好了,這局算和棋了。過來看看長孫將軍是否給朕帶來了好消息。”
“嗬嗬!這棋屬下已經是敗勢了,何來和棋一說啊!屬下投了~嗬嗬!”
“嗬嗬!好,那就先聽聽信使小校的口頭匯報吧!仲堅讓送信小校進賬說話。”
“是,世兄。”仲堅忙出賬去找方才送信來的信使去了。
楊二招唿李靖在偏座坐了,自己也端起了茶水小酌了一口,這時,仲堅帶著小校進了大帳。
“好了,書信先放在一邊,你且跟朕和李將軍講講長孫將軍那邊的戰況如何?”楊二和藹的對送信小校說道,小校渡過了起先的慌亂後也就鎮靜了下來,跟著便將自己在軍中看到和聽到的一切有關王城戰況的事情,給帳中兩位聽客詳細敘述了一遍。楊二和李靖邊聽邊笑著點頭。
“哦!說完了麽?”
“迴稟陛下,小的就知道這些了,還是請陛下詳看長孫大帥的書信吧!小人告退~”
“好吧!你先下去好生休息,若有事,朕在叫你。”
看著小校出了大帳,楊二忍不住笑了起來,對李靖說道:“嗬嗬!真是想不到長孫晟作事如此徹底,竟真的將一座好好的突厥王城真給夷為了平地了。好一場慘烈的屠殺啊!雄闊海將軍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
“是啊!陛下,數十萬突厥人啊!一場大戰後便沒了。隻可惜走脫了頡利可汗及一班突厥權貴。”
“嗬嗬!從長孫晟的信中所言,走脫了頡利可汗也許是好事,李靖將軍你也看看吧!說說你的意見。”楊二見草草看完的書信遞給了好奇的李靖。
“看來這達利特不是頗不凡啊!有達利特為長孫晟幕僚,相信再沒頡利可汗好日子過了,嗬嗬!”楊二邊說邊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等著李靖將書信看完。
“陛下,長孫大帥信中羅列了攻取烏裏雅蘇台的兩條戰策,一急一緩,若是我軍無缺糧之憂,本帥倒是傾向於用緩,任其自相殘殺,然後在從容收拾殘局。”李靖遲疑的說出自己看法,但又覺此計過緩了,不禁搖了搖頭。
“坐山觀虎鬥,兩虎必傷其一自然好,但我軍士氣正旺,不宜久拖不決,隻可趁熱打鐵。不管是頡利還是突利,都要盡快滅掉才是,戰局已經拖得夠長的了,眼看就要入夏了。”
“陛下說的是,那就讓長孫大帥采用各個擊破之際,拉攏一方,痛擊一方。左衛王突利生性單純好急,不如派人前往拉攏,最好是能歸附我朝,再由陛下封其為突厥可汗,替陛下掌管大漠。這樣,其必與頡利勢同水火~”
“不錯,我大隋不光是漢人的天下,也是臣服於我朝少數異族人的天下,吐穀渾便是很好的例子,如今吐穀渾已經完全與我漢人相融合了,突厥民族亦可按照吐穀渾融合之法歸附我大隋。其大汗之位便由朕親封,不在是世襲製。朕這封迴書,便交由李將軍替朕書寫了。長孫晟那裏現在有了達利特參謀軍機甚好,具體施行便交由達利特去辦。嗬嗬!看來入夏之前,東突厥便不存在了,我大隋將多出一個安北都護府了。”
楊二一邊說著,一邊搖著折扇一副逍遙狀的走出了大帳,將自己融入了草原的春光中。
好消息是需要與人分享的,楊二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穆先生。即將把突厥消滅,外蒙甚至更大片的領土即將被自己收迴了,這個消息一定會讓穆先生也開心的。
但走進穆先生的帳篷時才發現裏麵沒有人,忙向貼身服侍穆先生起居的隨從打聽穆先生的去向,這才得知穆先生也是利用這極好的天氣去了大營後麵的一處山坡。至於去做什麽?這個小廝也搖頭不知。楊二隻得帶著仲堅和楊洋二人順著指引向那處還算較高的山坡走去。
遼闊的青青草原,一望無際;
蔚藍的空中鑲嵌著朵朵潔白靈動的雲彩;
春日的陽光和煦的撒在一大片的山花和綠草上,山花和綠草似乎都反射著光芒;
蜜蜂、蜻蜓等圍繞著各種說不出名字的野花飛舞著;更喜的是有一絲的微風夾雜著野花的芬芳撲麵向行走在其間的楊二吹來。
此情此景不由讓人心醉,讓人有種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衝動。
好一副壯美的草原景色。
穆先生並未發現背後坡下走來這三人,而是一手持著單筒望遠鏡,一手捏著翻開的小冊子。不時放下望遠鏡,看著手中的書冊,直到楊二快走到他身後時,穆先生才聽到了腳步聲,轉頭向後看了看。發現是楊二便又扭頭接著舉起望遠鏡看向遠方。
從看見坡上的穆先生時,楊二便吩咐仲堅和楊洋就在坡下等候,自己獨自上坡,因此這裏就仿佛成了隻有他兩個人的世界一般。
“怎麽?穆老在研究什麽呢?”來到穆先生身邊,看向穆先生正觀望的方向,在楊二眼中那片天地除了一片碧綠之外便再無其他色彩,顯得極為單調。
“小楊啊!我與你學的東西不同,因此觀察的東西也不同。在你們眼裏這裏隻有綠草鮮花、藍天白雲,但在我的眼裏這裏山川形成,河流走向才是探究的對象。這裏是外蒙,而且距離烏蘭巴托並不遠。我的印象中這片土地之下應該就有天然的露天或淺層煤礦。你看那片坡地有什麽不同嗎?”說完,穆先生將手中的望遠鏡遞給了楊二,讓楊二順著手指的方向看。
“穆老,似乎也沒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啊!隻是那裏植被似乎略微稀疏了些,而坡上露出了一些黃土罷了。”
“嗬嗬!這麽說你也覺得有些不同了。如果我說煤層之上是不長草的,你會聯想到什麽?”
“啊~”楊二聽了一驚,忙放下望遠鏡,看著穆先生問道:“穆老你是說那片地方可能就是煤田所在?這麽神奇嗎?”
“不敢肯定。但這一大片平壩土地下也許真的有一些東西,那些掘壕溝挖出的泥土我作了一些初步觀察和研究。裏麵可不光是泥土一種東西,還有一層暗黑色的物質,這才向下挖了不到十米啊!若是繼續深挖的話~嗬嗬!”
“在深挖幾米就會看到煤?”楊二驚奇的問道。
“也許吧!但此處煤層顯然有深有淺,遠處那山坡植被稀少,露出了黃土很是奇怪,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植被下麵的泥土非常淺,不適於植被生長,明白嗎?”
“明白了,那裏就是淺層煤礦,嗬嗬!好啊!太好了!穆老,反正無事,天氣又好,不如過去看看?”
“看著近,實際挺遠啊!怎麽去?”
“簡單。楊洋~”
“大帥,突厥降將達利特來了。”一個中軍小校進賬通報道。
“快請~”長孫晟正欲要找這頡利身邊的紅人達利特了解頡利可汗和烏裏雅蘇台的左衛王突利,不想這達利特竟然這麽快就來了。
“長孫大帥,在下達利特有禮了~”達利特進賬之後便趕忙用突厥禮儀拜會道。
“達利特先生無需多禮,快請落座。”長孫晟迴禮道。
“達利特感謝大帥派專人對在下家眷及屬下的庇護。”
“哦~先生既已投靠了我大隋,你我便是同仁,保護同仁眷屬原本正該,先生無需多禮。倒是本帥有一些事情不明想向先生請教。”
“大帥見外了,請大帥明言就是。”
“頡利可汗脫逃,本帥料他必去烏裏雅蘇台投靠左衛王突利,不知先生對此有何看法?”
“稟大帥,若是在下當時在頡利身邊必勸其北上,脫離與貴軍的接觸,突厥北部尚有大量部族人口,足可重新立國。但其逃往烏裏雅蘇台地區,嗬嗬!嚐聞中原上國有諺語曰“一山難容二虎”。他若不去,那左衛王突利還能一心對外用兵,他去了,突利便會視其為大敵,二人必將陷於內鬥之中。大帥隻需搶占了車車爾勒格後停止進兵,不出三月,必然看到頡利和突利兄弟相殘。”
“哦?突厥內鬥竟如此激烈?全不念及兄弟之情?”
“大帥,我突厥人性中便有暴虐的種子,全不看重兄弟骨肉之情,就是其父沙缽略汗的小妾,頡利也有納為妃子的。”
“嗬嗬!盡有此等有違常倫之事。”裴仁基在一旁聽了不禁笑出聲來,心中暗念突厥韃子野蠻無禮。
“嗯~雖然先生說的在理,但我大軍卻不能坐等其三個月。先生也是知道的,我軍長途跋涉而來,糧食供應困難,隻能速戰速決,不能再等。就算頡利和突利二人協力對我,我軍亦隻有與其硬拚,沒有坐等其兄弟相殘之理。”
“既如此,在下願獻一計,此計若成功突厥戰事輕鬆可平。”
“願聞其詳!”
“頡利和突利二人皆為人中龍鳳,年歲相當秉性各異。頡利穩重而能納諫,突利急躁而專決,聽不得他人之言。此二人性格水火不容,大帥可區別對待,使其一方對另一方生疑,這樣大帥便能短時間內各個擊破之。”
“好!此計大妙。請先生安頓好家眷後,速到本帥帳中擔任隨行參軍一職。本帥亦將先生之策報與我朝陛下,由陛下來定破敵之策。”
“多謝大帥提攜!在下家眷已經安排隨從心腹送往部族安置,現已無後顧之憂了。不過,大帥要請示吾皇陛下,這一來一迴便要耽擱太多時日,不如采用在下坐山觀虎鬥之策為好。”
“嗬嗬!達利特先生有所不知,我朝陛下現在就在突厥境內,說起來也不甚遠,隻在肯特山下我東路大軍李靖將軍營中。”
“啊?隋皇陛下就在肯特山?那裏可有頡利可汗的虎師啊!”達利特大吃一驚,原來此番征伐突厥竟是隋皇掛帥親征,自己和突厥頡利可汗對此竟然一無所知。
“嗬嗬!那虎師早已為我陛下所滅了。眼下肯特山上隻有原守山大將伊涅斯塔所部8萬人馬,且已經被困於山上,隻是陛下想收降其部,故遲遲不願攻山。”裴仁基笑著答道。
“原來如此!肯特山上守軍若是探得王城被破,頡利西逃,便有可能下山歸順大隋了。陛下真是好算計啊!勝過頡利可汗多矣!”達利特不禁歎服道。腦海中不由想起了那年自己出使大隋並參與臨潼山秋獵見到晉王楊廣時的情景,那時晉王楊廣給他的印象便是精明強悍,頗有帝王之氣,遠勝那昏庸好色、心底陰暗的太子楊勇。
“好了,請先生到偏帳中暫歇,本帥要給陛下草擬軍報了。”
“是,大帥,在下告退。”說完,達利特起身拱手後退出了中軍帳。
“大帥,達利特所出兩策皆為好計,本將看那一出坐山觀虎鬥之計甚是巧妙,待頡利兄弟手足相殘,元氣大傷之後,我軍便可輕鬆將此二人擒獲。此計讓某想起了三國曹孟德的官渡之戰,袁家兄弟手足相殘,便為曹操毫不費力的個個擊破並一統北方。”
“裴老將軍,本帥亦知此計為上策,但卻經不得拖啊!我大軍20餘萬,每日人吃馬嚼的耗費過大,隻能采用速戰之計。唉!既然老將軍提起,那本帥便都寫在戰報中,讓陛下親自定奪罷了,好在此番攻破王城也繳獲了不少糧食,從城中突厥百姓家中也搜出了不少,還能支撐數月的。”
“嗬嗬!好,這樣最好。”
“對了,老將軍,本帥便將城中韃子屍體的處理交將軍負責了。天氣逐漸熱了,城中數十萬韃子死屍還需盡快火化,以免生出瘟疫來。”
“也罷!此事便交於本將了,嗬嗬!”說完,裴仁基笑著走出了大帳。
隋軍並未出兵向西追趕頡利可汗,這使得頡利可汗得以從容來到車車爾勒格城與塔格的豹師匯合一處。
車車爾勒格原本是座驛站小城,無險可守,頡利可汗便直接放棄了,領著豹師8萬精銳騎兵徑往烏裏雅蘇台而去,已將身後隋軍遠遠甩開了。
楊二這天正在帳中和李靖下棋手談,李靖已經連著輸了三盤,弄的楊二也不知這是否是李靖故意輸棋還是其棋藝本身較差了。眼見這盤又是自己占據了優勢,正覺有些無聊之際,長孫晟發至哈爾和林的最新軍報送達了。
“好了,這局算和棋了。過來看看長孫將軍是否給朕帶來了好消息。”
“嗬嗬!這棋屬下已經是敗勢了,何來和棋一說啊!屬下投了~嗬嗬!”
“嗬嗬!好,那就先聽聽信使小校的口頭匯報吧!仲堅讓送信小校進賬說話。”
“是,世兄。”仲堅忙出賬去找方才送信來的信使去了。
楊二招唿李靖在偏座坐了,自己也端起了茶水小酌了一口,這時,仲堅帶著小校進了大帳。
“好了,書信先放在一邊,你且跟朕和李將軍講講長孫將軍那邊的戰況如何?”楊二和藹的對送信小校說道,小校渡過了起先的慌亂後也就鎮靜了下來,跟著便將自己在軍中看到和聽到的一切有關王城戰況的事情,給帳中兩位聽客詳細敘述了一遍。楊二和李靖邊聽邊笑著點頭。
“哦!說完了麽?”
“迴稟陛下,小的就知道這些了,還是請陛下詳看長孫大帥的書信吧!小人告退~”
“好吧!你先下去好生休息,若有事,朕在叫你。”
看著小校出了大帳,楊二忍不住笑了起來,對李靖說道:“嗬嗬!真是想不到長孫晟作事如此徹底,竟真的將一座好好的突厥王城真給夷為了平地了。好一場慘烈的屠殺啊!雄闊海將軍泉下有知也該瞑目了。”
“是啊!陛下,數十萬突厥人啊!一場大戰後便沒了。隻可惜走脫了頡利可汗及一班突厥權貴。”
“嗬嗬!從長孫晟的信中所言,走脫了頡利可汗也許是好事,李靖將軍你也看看吧!說說你的意見。”楊二見草草看完的書信遞給了好奇的李靖。
“看來這達利特不是頗不凡啊!有達利特為長孫晟幕僚,相信再沒頡利可汗好日子過了,嗬嗬!”楊二邊說邊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等著李靖將書信看完。
“陛下,長孫大帥信中羅列了攻取烏裏雅蘇台的兩條戰策,一急一緩,若是我軍無缺糧之憂,本帥倒是傾向於用緩,任其自相殘殺,然後在從容收拾殘局。”李靖遲疑的說出自己看法,但又覺此計過緩了,不禁搖了搖頭。
“坐山觀虎鬥,兩虎必傷其一自然好,但我軍士氣正旺,不宜久拖不決,隻可趁熱打鐵。不管是頡利還是突利,都要盡快滅掉才是,戰局已經拖得夠長的了,眼看就要入夏了。”
“陛下說的是,那就讓長孫大帥采用各個擊破之際,拉攏一方,痛擊一方。左衛王突利生性單純好急,不如派人前往拉攏,最好是能歸附我朝,再由陛下封其為突厥可汗,替陛下掌管大漠。這樣,其必與頡利勢同水火~”
“不錯,我大隋不光是漢人的天下,也是臣服於我朝少數異族人的天下,吐穀渾便是很好的例子,如今吐穀渾已經完全與我漢人相融合了,突厥民族亦可按照吐穀渾融合之法歸附我大隋。其大汗之位便由朕親封,不在是世襲製。朕這封迴書,便交由李將軍替朕書寫了。長孫晟那裏現在有了達利特參謀軍機甚好,具體施行便交由達利特去辦。嗬嗬!看來入夏之前,東突厥便不存在了,我大隋將多出一個安北都護府了。”
楊二一邊說著,一邊搖著折扇一副逍遙狀的走出了大帳,將自己融入了草原的春光中。
好消息是需要與人分享的,楊二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穆先生。即將把突厥消滅,外蒙甚至更大片的領土即將被自己收迴了,這個消息一定會讓穆先生也開心的。
但走進穆先生的帳篷時才發現裏麵沒有人,忙向貼身服侍穆先生起居的隨從打聽穆先生的去向,這才得知穆先生也是利用這極好的天氣去了大營後麵的一處山坡。至於去做什麽?這個小廝也搖頭不知。楊二隻得帶著仲堅和楊洋二人順著指引向那處還算較高的山坡走去。
遼闊的青青草原,一望無際;
蔚藍的空中鑲嵌著朵朵潔白靈動的雲彩;
春日的陽光和煦的撒在一大片的山花和綠草上,山花和綠草似乎都反射著光芒;
蜜蜂、蜻蜓等圍繞著各種說不出名字的野花飛舞著;更喜的是有一絲的微風夾雜著野花的芬芳撲麵向行走在其間的楊二吹來。
此情此景不由讓人心醉,讓人有種把自己融入大自然的衝動。
好一副壯美的草原景色。
穆先生並未發現背後坡下走來這三人,而是一手持著單筒望遠鏡,一手捏著翻開的小冊子。不時放下望遠鏡,看著手中的書冊,直到楊二快走到他身後時,穆先生才聽到了腳步聲,轉頭向後看了看。發現是楊二便又扭頭接著舉起望遠鏡看向遠方。
從看見坡上的穆先生時,楊二便吩咐仲堅和楊洋就在坡下等候,自己獨自上坡,因此這裏就仿佛成了隻有他兩個人的世界一般。
“怎麽?穆老在研究什麽呢?”來到穆先生身邊,看向穆先生正觀望的方向,在楊二眼中那片天地除了一片碧綠之外便再無其他色彩,顯得極為單調。
“小楊啊!我與你學的東西不同,因此觀察的東西也不同。在你們眼裏這裏隻有綠草鮮花、藍天白雲,但在我的眼裏這裏山川形成,河流走向才是探究的對象。這裏是外蒙,而且距離烏蘭巴托並不遠。我的印象中這片土地之下應該就有天然的露天或淺層煤礦。你看那片坡地有什麽不同嗎?”說完,穆先生將手中的望遠鏡遞給了楊二,讓楊二順著手指的方向看。
“穆老,似乎也沒有什麽不一樣的地方啊!隻是那裏植被似乎略微稀疏了些,而坡上露出了一些黃土罷了。”
“嗬嗬!這麽說你也覺得有些不同了。如果我說煤層之上是不長草的,你會聯想到什麽?”
“啊~”楊二聽了一驚,忙放下望遠鏡,看著穆先生問道:“穆老你是說那片地方可能就是煤田所在?這麽神奇嗎?”
“不敢肯定。但這一大片平壩土地下也許真的有一些東西,那些掘壕溝挖出的泥土我作了一些初步觀察和研究。裏麵可不光是泥土一種東西,還有一層暗黑色的物質,這才向下挖了不到十米啊!若是繼續深挖的話~嗬嗬!”
“在深挖幾米就會看到煤?”楊二驚奇的問道。
“也許吧!但此處煤層顯然有深有淺,遠處那山坡植被稀少,露出了黃土很是奇怪,隻有一種解釋那就是植被下麵的泥土非常淺,不適於植被生長,明白嗎?”
“明白了,那裏就是淺層煤礦,嗬嗬!好啊!太好了!穆老,反正無事,天氣又好,不如過去看看?”
“看著近,實際挺遠啊!怎麽去?”
“簡單。楊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