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喔!看的好清楚啊!師傅。”
“嗯!別大驚小怪的,若是太陽出來一掃空中的霧氣,還可看得更遠更清楚。”
“師傅,這就是你口中說的望遠鏡,想不到一大一下兩個水晶片竟有如此作用,如同千裏眼般!”
“世民,這隻是單筒望遠鏡,玩一會兒得了,給建成玩玩。”
“嗬嗬!大哥你快用這個看那裏,那個小院閣樓,看窗戶裏麵是什麽?”
“什麽呀?快給我看看。”李建成搶過李世民手中的單筒望遠鏡便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向下方看去。
“嗬嗬!那處宅子大哥認得,原來是竇府家的靜香小姐在閨房中沐浴呢!好清楚啊!”李建成年滿14歲了,已是情竇初開的少年,咋一看到鏡中的香豔場景,不禁開心的大叫起來。
“嗨!建成什麽時候學會偷窺了,把望遠鏡給我。”楊二聽明白了李建成話中之意,忙伸手過去奪他手中的單筒望遠鏡,以便製止李建成猥瑣的行為,小小年紀真是太不像話了。
“讓為師看看。”楊二奪過望遠鏡也對著那處春光再泄的閣樓看了一眼,隨即說道:“嗬嗬!好小~”
“師傅,你~”李世民驚異的看向楊二叫道。
“好了,這好東西不是用來偷窺的。小環姑娘將氣球降下去吧!在這半空中玩的夠久了。”
原來,楊二等幾人現在正處在一個超巨型的熱氣球吊艙之中,他們升空的目的就是檢驗手中這個最新的木質單筒望遠鏡的效果的。這個東西是穆先生專為高空熱氣球的指揮員特別製作的,有了這東西,熱氣球就能在高空尋找到合適的降落地點了。而此時,穆先生也匯同麻叔謀、唐妃然在吊艙的另一側,他們手中也分別持有著一隻單筒望遠鏡。
這個超巨型的氣球在小環的操控下,緩緩降落在教軍場預定的的地點上,眾人一同出了吊艙。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都是頭一次乘坐升空,此時,跳下吊艙後仍然處於極度的興奮之中,相互追鬧著。
“穆先生,朕有兩個問題請教。”在有外人在場時,楊二還是要以“朕”自稱,顯露出起碼的帝王威嚴的。
“陛下,請講。”穆先生也必須在這種場麵給足楊二麵子,以“陛下”稱唿楊二。
“先生,這超大氣球吊艙最大載重為幾人?還有這木質單筒望遠鏡能否配發到全軍將領手中?”
“嗬嗬!陛下,這巨型飛艇是在下專為陛下度身打造的,也為方便陛下巡遊各地之用,免去了舟車之苦。吊艙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為操作艙,供兩人在內輪換操控飛船。後艙較大,且為封閉建造,左右兩窗可觀下方風景。內設床鋪可供休息,桌案可辦公。加上前艙操控員,最多可供8人乘坐,再多就很吃力了。對了,升空高度最好設定為50~3000米,高或低了便都不安全了。在下唯一隨身的高度腕表現已鑲嵌在操控室方向輪舵中了,供操控員隨時查看,當然日久之後,操控員也可憑目視判定高度。至於這單筒望遠鏡嘛!實乃玩物而已,麻部長那製玻璃作坊隻要能按標準生產足夠多的鏡片,便可輕鬆造出大量的單筒鏡來,現在的製作和用材都非常原始,無法作到遠近調節,雙筒軍用的那種現在還造不出,也沒必要去造,單筒的足夠用了。”穆先生非常詳盡的迴答道。
“嗯~確實不錯,單筒的夠了,主要製作簡單,適用於大量製造。還可進行收縮,便與大將隨身攜帶。麻部長,現在產量如何了?”
“陛下,這玩意兒關鍵看木匠打造粗細兩種鏡筒,現在每天可生產幾十個吧!先供給“空運隊”各隊隊長使用沒問題。再有多的可提供給各戰區大帥。”麻叔謀答道。
“可以,讓空運隊的女兵們盡快把各項技術操控熟練,包括緊急情況下的跳傘包等保命的東西都配齊。今後,最好是男女組合操控為最佳。爭取一個月時間空運隊可用於實戰,前方急需物資糧食補給呀!不是好耍的,關係到數十萬將士的性命。”
“現在空運隊裝備的一千個熱氣球已經全部造好了,每一個都增加了體積,提升了裝載量。目前女兵操控員也正在展開集訓中,好在操作並不複雜,這些女兵還都能輕易學會,最大的難度便是到了空中後的通訊,這需要定製一種旗語還要配合槍聲提醒整個空運隊的升空氣球的操作員。”
“嗯!能夠想象到最初的難度,不過配合熟練了,就不是問題了,一個月時間應該夠用了。到時,朕也要隨同空運隊趕至前線。”
“行,我和穆先生屆時隨行便是了,這東西好就好在不會突然失速往下掉,出現問題有足夠的的時間來應對,倒是安全的很。”
“隻是可惜不能用於大量運兵,若是能運兵則可讓我等在這個時代處於不敗之地了,茫茫戈壁沙漠也都不怕了。”
“陛下,靠這運糧已經足以讓我國不敗了,就像麻部長說的那樣,這是什麽“外掛”,嗬嗬!”
“嗬嗬嗬嗬~”楊二聽了“外掛”一詞,頓時大笑起來。心想,自己的開的外掛還算少麽?擲彈筒先不計,光是步槍隊現在都有3千人了,而且已經在少華山訓練好,可隨時投入兩軍陣前了。
經過一整日的艱難行軍,最終在夕陽西下的餘輝映照中,李靖的東路大軍總算能遠遠的看見肯特山了。
紮下營盤後,李靖忙召集眾將商議。
“諸位將軍,肯特山就在前方數十裏處,雖然此山不高,但卻處於我軍攻伐哈爾和林城的側翼,若不能拿下,此山駐守的突厥人便會威脅我軍側後甚至斷糧道,因此若要再向前就必須攻占肯特山,據查山上已有守軍8萬,且憑險據守,實為我軍北伐所遇的最大阻礙。為查清山上突厥人防守情況,本帥已經命令斥候提前一日前往探查,在山上情況不明之際,我軍便在此等候,也為等待後續糧隊上來。”
“大帥,我6、8兩軍隻有14萬,而山上駐軍便有8萬,其占據地利之優,我軍便無十足把握攻取此山啊!不如令賽音山達城的13軍楊公卿部再調6萬人馬前來助戰,如此我軍可占人數優勢。”秦瓊提議道。
“調軍之事暫且不提,待斥候迴報後再定。況我軍已有14萬,不在少數,且士氣正旺,若無意外,當能攻取此山。”
“大帥,末將的火器營受射程和觀察視線限製,若是仰攻山頭則威力大減,還是以引其下山決戰為最好。”王伯當也說道。
“嗯~這?”李靖聽了王伯當的提議,頓感為難。突厥人經營肯特山日久,山上關隘重重,就為大量殺傷攻山敵軍而設,豈是舍棄自身優勢而輕易能下山的?
“諸將先請歸寨,待斥候迴報後再議。”
“報~大帥,出探肯特山的斥候弟兄們迴來了,似有重要情報匯報。”就在眾將正準備起身出賬之際,賬外進來一中軍校尉來報,眾人聽了頓時停下腳步,轉身再次聚在一處,等待聽取斥候迴報的情況。
“讓斥候校尉進賬來報。”李靖吩咐道。
很快,一身風雪的斥候校尉衝進了大帳,見眾將都在,忙拱手上前納頭便拜,口中說道:“大帥,我弟兄幾人前去刺探肯特山虛實,被山上突厥人發現,在下小隊折損兩人後,才擺脫了突厥騎兵的追擊。”
“你等可探到山上情況?”李靖焦急的問道。
“大帥,山上防守甚嚴,從山下看去,便能見到山上至少三道關隘,此三道關均依山形而建,實為易守難攻。我等便是正欲靠上去看時,被關上守軍發覺,追我等幾人下山而逃的。”
“這麽說來,若是強攻幾無可能。”
“大帥,從山形地勢看,強攻實為下策。況且山上昨日有添了援軍,其山上駐守兵力數量絕不在我軍之下。”
“哦?你是說,昨日山上又來了援兵?”李靖有些不信的問道。
“稟大帥,在下昨日白天看的清清楚楚,一杆大旗上繡著一隻猛虎圖樣,上山騎兵人數絕不少於10萬,顯然是突厥精銳三大主力之一的“虎師”上了山,虎師主帥乃是突厥有名的大將塔克罕。”
“啊?”帳中眾將聽了之後,都不由大吃一驚,麵麵相覷。從眾人驚異的眼神中就能感受到已對攻克肯特山信心不足了。
“這麽說來,山上已有突厥精銳18萬了。”連李靖聽了也不覺震驚。
“大帥,我軍意圖看來已被頡利可汗看出了,偷襲肯特山已是不可能了。”秦瓊有些喪氣的說道。感覺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全部被地方占了。
“哼!就算山上韃子比我軍多又能怎樣,大不了本帥~”李靖正要發狠鼓舞眾將士氣,突然腦中閃過一道亮光,一個奇異的想法浮現在腦海中,李靖忙奔到桌案前觀看著地圖,頭腦中在緊張的思索著。
“大帥,末將還是提議緊急調13軍楊公卿部10萬人馬火速來援。”
“不!秦將軍,13軍要調動,但不是來增援我軍。而是,讓他從肯特山西側大漠繞到其後,向北方向去突襲庫倫城。在突襲之前,我軍要強攻肯特山,迫使頡利可汗將更多精銳派往肯特山,這樣哈爾和林便空虛了很多。”
“大帥,現在山上已經有18萬韃子了,若是再派幾萬韃子過來,山下我軍豈不反被其包了餃子了。”單雄信性急忙問道。
“唉!我第6、8兩軍注定要為他人作嫁衣了,若是能將突厥主力都吸引過來,有助於我軍攻克哈爾和林,我這裏遭受些損失也是值得的。諸位將軍且迴各自寨中歇息,容某再作思量,明日一早進軍至肯特山下紮營。”
“是。”眾將全都起身,拱手施禮後,便各自迴寨。
李靖見眾人都離帳而去,隻剩他一人了,便沉下心來細細的研看著地圖,還不時用手指比劃著,像是在圖上丈量著長度距離般,還不時暗暗點著頭。
“好!本帥就在這肯特山玩上一票大的,但願頡利中計,嗬嗬!”李靖想定之後,不覺自顧自的笑了起來。隨即,取出紙來,提筆便寫。
“來人。”李靖寫好書信後,將信放入信封中,折好後便唿喚賬外中軍小校。
“大帥,喚小的何事?”賬外旋即進來一個機靈的親隨中軍校尉應道。
“本帥命你今夜離營,將此信送往雲中長孫晟大帥處,讓其盡起留守之兵按信中所言行事,此事機密,當麵呈長孫大帥親啟。”
“大帥放心,稍候用過晚飯後,小的便帶兩名隨從連夜前往雲中,必將此信親手交付長孫大帥。”
“好!此事機密,莫要對外人提起。”
“是。”中軍校尉又應了一聲後,小心的接過密信後,揣入懷中,轉身而出。
看著校尉離去,原本留有一絲自信笑意的李靖突然又鄒緊了眉頭,看著地圖複又陷入了苦惱之中。
“唉!糧道拖得過長,隻恐我軍糧道被襲啊!此戰關鍵便是看本帥兩軍在此間的堅持了,若是無糧便一切皆休矣!”李靖想到自己最大的短板處時,便是一聲歎息。
而此時,北方戰區指揮使長孫晟大帥已經接到了軍情處張百戶帶來的李靖口信,並應約出動第5軍6萬精銳以及侯君集帶來的潞州守備軍10萬、華公義帶來的太行金頂軍區人馬5萬,三軍共計人馬21萬,已經前出至達蘭紮城。至此,北方戰區作為第二梯隊的後備軍精銳盡出,全戰區共計40萬大軍盡數參與到對北方突厥滅國的戰鬥中。
第二天午後,李靖大軍便到了肯特山腳下,在山上突厥守軍驚異的眼光中,選擇了一處緩坡,從容搭建起中軍大寨。並安排將士們將肯特山上突厥守軍的下山之路全部封死。同時,派出勇將單雄信帶著親衛數百人,前往山下叫陣,作出即將攻山的態勢。
山上早已進入了全線戒備狀態,守山大將伊涅斯塔和虎師主將塔克罕兩人帶著數百將領出現在山上第一道關隘之上,他們正默默的看著山腳下正在張嘴叫罵的單雄信和其身後密密麻麻的大隋軍紮營將士。
“嗯!別大驚小怪的,若是太陽出來一掃空中的霧氣,還可看得更遠更清楚。”
“師傅,這就是你口中說的望遠鏡,想不到一大一下兩個水晶片竟有如此作用,如同千裏眼般!”
“世民,這隻是單筒望遠鏡,玩一會兒得了,給建成玩玩。”
“嗬嗬!大哥你快用這個看那裏,那個小院閣樓,看窗戶裏麵是什麽?”
“什麽呀?快給我看看。”李建成搶過李世民手中的單筒望遠鏡便順著他手指的方向向下方看去。
“嗬嗬!那處宅子大哥認得,原來是竇府家的靜香小姐在閨房中沐浴呢!好清楚啊!”李建成年滿14歲了,已是情竇初開的少年,咋一看到鏡中的香豔場景,不禁開心的大叫起來。
“嗨!建成什麽時候學會偷窺了,把望遠鏡給我。”楊二聽明白了李建成話中之意,忙伸手過去奪他手中的單筒望遠鏡,以便製止李建成猥瑣的行為,小小年紀真是太不像話了。
“讓為師看看。”楊二奪過望遠鏡也對著那處春光再泄的閣樓看了一眼,隨即說道:“嗬嗬!好小~”
“師傅,你~”李世民驚異的看向楊二叫道。
“好了,這好東西不是用來偷窺的。小環姑娘將氣球降下去吧!在這半空中玩的夠久了。”
原來,楊二等幾人現在正處在一個超巨型的熱氣球吊艙之中,他們升空的目的就是檢驗手中這個最新的木質單筒望遠鏡的效果的。這個東西是穆先生專為高空熱氣球的指揮員特別製作的,有了這東西,熱氣球就能在高空尋找到合適的降落地點了。而此時,穆先生也匯同麻叔謀、唐妃然在吊艙的另一側,他們手中也分別持有著一隻單筒望遠鏡。
這個超巨型的氣球在小環的操控下,緩緩降落在教軍場預定的的地點上,眾人一同出了吊艙。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都是頭一次乘坐升空,此時,跳下吊艙後仍然處於極度的興奮之中,相互追鬧著。
“穆先生,朕有兩個問題請教。”在有外人在場時,楊二還是要以“朕”自稱,顯露出起碼的帝王威嚴的。
“陛下,請講。”穆先生也必須在這種場麵給足楊二麵子,以“陛下”稱唿楊二。
“先生,這超大氣球吊艙最大載重為幾人?還有這木質單筒望遠鏡能否配發到全軍將領手中?”
“嗬嗬!陛下,這巨型飛艇是在下專為陛下度身打造的,也為方便陛下巡遊各地之用,免去了舟車之苦。吊艙分為前後兩部分,前部為操作艙,供兩人在內輪換操控飛船。後艙較大,且為封閉建造,左右兩窗可觀下方風景。內設床鋪可供休息,桌案可辦公。加上前艙操控員,最多可供8人乘坐,再多就很吃力了。對了,升空高度最好設定為50~3000米,高或低了便都不安全了。在下唯一隨身的高度腕表現已鑲嵌在操控室方向輪舵中了,供操控員隨時查看,當然日久之後,操控員也可憑目視判定高度。至於這單筒望遠鏡嘛!實乃玩物而已,麻部長那製玻璃作坊隻要能按標準生產足夠多的鏡片,便可輕鬆造出大量的單筒鏡來,現在的製作和用材都非常原始,無法作到遠近調節,雙筒軍用的那種現在還造不出,也沒必要去造,單筒的足夠用了。”穆先生非常詳盡的迴答道。
“嗯~確實不錯,單筒的夠了,主要製作簡單,適用於大量製造。還可進行收縮,便與大將隨身攜帶。麻部長,現在產量如何了?”
“陛下,這玩意兒關鍵看木匠打造粗細兩種鏡筒,現在每天可生產幾十個吧!先供給“空運隊”各隊隊長使用沒問題。再有多的可提供給各戰區大帥。”麻叔謀答道。
“可以,讓空運隊的女兵們盡快把各項技術操控熟練,包括緊急情況下的跳傘包等保命的東西都配齊。今後,最好是男女組合操控為最佳。爭取一個月時間空運隊可用於實戰,前方急需物資糧食補給呀!不是好耍的,關係到數十萬將士的性命。”
“現在空運隊裝備的一千個熱氣球已經全部造好了,每一個都增加了體積,提升了裝載量。目前女兵操控員也正在展開集訓中,好在操作並不複雜,這些女兵還都能輕易學會,最大的難度便是到了空中後的通訊,這需要定製一種旗語還要配合槍聲提醒整個空運隊的升空氣球的操作員。”
“嗯!能夠想象到最初的難度,不過配合熟練了,就不是問題了,一個月時間應該夠用了。到時,朕也要隨同空運隊趕至前線。”
“行,我和穆先生屆時隨行便是了,這東西好就好在不會突然失速往下掉,出現問題有足夠的的時間來應對,倒是安全的很。”
“隻是可惜不能用於大量運兵,若是能運兵則可讓我等在這個時代處於不敗之地了,茫茫戈壁沙漠也都不怕了。”
“陛下,靠這運糧已經足以讓我國不敗了,就像麻部長說的那樣,這是什麽“外掛”,嗬嗬!”
“嗬嗬嗬嗬~”楊二聽了“外掛”一詞,頓時大笑起來。心想,自己的開的外掛還算少麽?擲彈筒先不計,光是步槍隊現在都有3千人了,而且已經在少華山訓練好,可隨時投入兩軍陣前了。
經過一整日的艱難行軍,最終在夕陽西下的餘輝映照中,李靖的東路大軍總算能遠遠的看見肯特山了。
紮下營盤後,李靖忙召集眾將商議。
“諸位將軍,肯特山就在前方數十裏處,雖然此山不高,但卻處於我軍攻伐哈爾和林城的側翼,若不能拿下,此山駐守的突厥人便會威脅我軍側後甚至斷糧道,因此若要再向前就必須攻占肯特山,據查山上已有守軍8萬,且憑險據守,實為我軍北伐所遇的最大阻礙。為查清山上突厥人防守情況,本帥已經命令斥候提前一日前往探查,在山上情況不明之際,我軍便在此等候,也為等待後續糧隊上來。”
“大帥,我6、8兩軍隻有14萬,而山上駐軍便有8萬,其占據地利之優,我軍便無十足把握攻取此山啊!不如令賽音山達城的13軍楊公卿部再調6萬人馬前來助戰,如此我軍可占人數優勢。”秦瓊提議道。
“調軍之事暫且不提,待斥候迴報後再定。況我軍已有14萬,不在少數,且士氣正旺,若無意外,當能攻取此山。”
“大帥,末將的火器營受射程和觀察視線限製,若是仰攻山頭則威力大減,還是以引其下山決戰為最好。”王伯當也說道。
“嗯~這?”李靖聽了王伯當的提議,頓感為難。突厥人經營肯特山日久,山上關隘重重,就為大量殺傷攻山敵軍而設,豈是舍棄自身優勢而輕易能下山的?
“諸將先請歸寨,待斥候迴報後再議。”
“報~大帥,出探肯特山的斥候弟兄們迴來了,似有重要情報匯報。”就在眾將正準備起身出賬之際,賬外進來一中軍校尉來報,眾人聽了頓時停下腳步,轉身再次聚在一處,等待聽取斥候迴報的情況。
“讓斥候校尉進賬來報。”李靖吩咐道。
很快,一身風雪的斥候校尉衝進了大帳,見眾將都在,忙拱手上前納頭便拜,口中說道:“大帥,我弟兄幾人前去刺探肯特山虛實,被山上突厥人發現,在下小隊折損兩人後,才擺脫了突厥騎兵的追擊。”
“你等可探到山上情況?”李靖焦急的問道。
“大帥,山上防守甚嚴,從山下看去,便能見到山上至少三道關隘,此三道關均依山形而建,實為易守難攻。我等便是正欲靠上去看時,被關上守軍發覺,追我等幾人下山而逃的。”
“這麽說來,若是強攻幾無可能。”
“大帥,從山形地勢看,強攻實為下策。況且山上昨日有添了援軍,其山上駐守兵力數量絕不在我軍之下。”
“哦?你是說,昨日山上又來了援兵?”李靖有些不信的問道。
“稟大帥,在下昨日白天看的清清楚楚,一杆大旗上繡著一隻猛虎圖樣,上山騎兵人數絕不少於10萬,顯然是突厥精銳三大主力之一的“虎師”上了山,虎師主帥乃是突厥有名的大將塔克罕。”
“啊?”帳中眾將聽了之後,都不由大吃一驚,麵麵相覷。從眾人驚異的眼神中就能感受到已對攻克肯特山信心不足了。
“這麽說來,山上已有突厥精銳18萬了。”連李靖聽了也不覺震驚。
“大帥,我軍意圖看來已被頡利可汗看出了,偷襲肯特山已是不可能了。”秦瓊有些喪氣的說道。感覺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全部被地方占了。
“哼!就算山上韃子比我軍多又能怎樣,大不了本帥~”李靖正要發狠鼓舞眾將士氣,突然腦中閃過一道亮光,一個奇異的想法浮現在腦海中,李靖忙奔到桌案前觀看著地圖,頭腦中在緊張的思索著。
“大帥,末將還是提議緊急調13軍楊公卿部10萬人馬火速來援。”
“不!秦將軍,13軍要調動,但不是來增援我軍。而是,讓他從肯特山西側大漠繞到其後,向北方向去突襲庫倫城。在突襲之前,我軍要強攻肯特山,迫使頡利可汗將更多精銳派往肯特山,這樣哈爾和林便空虛了很多。”
“大帥,現在山上已經有18萬韃子了,若是再派幾萬韃子過來,山下我軍豈不反被其包了餃子了。”單雄信性急忙問道。
“唉!我第6、8兩軍注定要為他人作嫁衣了,若是能將突厥主力都吸引過來,有助於我軍攻克哈爾和林,我這裏遭受些損失也是值得的。諸位將軍且迴各自寨中歇息,容某再作思量,明日一早進軍至肯特山下紮營。”
“是。”眾將全都起身,拱手施禮後,便各自迴寨。
李靖見眾人都離帳而去,隻剩他一人了,便沉下心來細細的研看著地圖,還不時用手指比劃著,像是在圖上丈量著長度距離般,還不時暗暗點著頭。
“好!本帥就在這肯特山玩上一票大的,但願頡利中計,嗬嗬!”李靖想定之後,不覺自顧自的笑了起來。隨即,取出紙來,提筆便寫。
“來人。”李靖寫好書信後,將信放入信封中,折好後便唿喚賬外中軍小校。
“大帥,喚小的何事?”賬外旋即進來一個機靈的親隨中軍校尉應道。
“本帥命你今夜離營,將此信送往雲中長孫晟大帥處,讓其盡起留守之兵按信中所言行事,此事機密,當麵呈長孫大帥親啟。”
“大帥放心,稍候用過晚飯後,小的便帶兩名隨從連夜前往雲中,必將此信親手交付長孫大帥。”
“好!此事機密,莫要對外人提起。”
“是。”中軍校尉又應了一聲後,小心的接過密信後,揣入懷中,轉身而出。
看著校尉離去,原本留有一絲自信笑意的李靖突然又鄒緊了眉頭,看著地圖複又陷入了苦惱之中。
“唉!糧道拖得過長,隻恐我軍糧道被襲啊!此戰關鍵便是看本帥兩軍在此間的堅持了,若是無糧便一切皆休矣!”李靖想到自己最大的短板處時,便是一聲歎息。
而此時,北方戰區指揮使長孫晟大帥已經接到了軍情處張百戶帶來的李靖口信,並應約出動第5軍6萬精銳以及侯君集帶來的潞州守備軍10萬、華公義帶來的太行金頂軍區人馬5萬,三軍共計人馬21萬,已經前出至達蘭紮城。至此,北方戰區作為第二梯隊的後備軍精銳盡出,全戰區共計40萬大軍盡數參與到對北方突厥滅國的戰鬥中。
第二天午後,李靖大軍便到了肯特山腳下,在山上突厥守軍驚異的眼光中,選擇了一處緩坡,從容搭建起中軍大寨。並安排將士們將肯特山上突厥守軍的下山之路全部封死。同時,派出勇將單雄信帶著親衛數百人,前往山下叫陣,作出即將攻山的態勢。
山上早已進入了全線戒備狀態,守山大將伊涅斯塔和虎師主將塔克罕兩人帶著數百將領出現在山上第一道關隘之上,他們正默默的看著山腳下正在張嘴叫罵的單雄信和其身後密密麻麻的大隋軍紮營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