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軍一路狂奔至浮橋北岸一側時,江中的大火幾乎快要熄滅了,隻有零星的一些火花還在江中斷斷續續的燃燒著。江麵被一片濃煙籠罩著,根本看不清南岸那邊的情況。
見是本方大軍趕至,一名守橋小校忙上前來見大帥伍建章。
“快說,究竟是什麽情況?浮橋因何被焚毀?”伍建章見到浮橋慘狀,心中大急,忙問這上前來的小校。
“啟稟大帥,末將是程咬金將軍副將,奉程將軍之命率400人在江北這頭守衛浮橋。入夜之時,上遊遠遠的便有數十艘小船順江而來,逐漸靠近浮橋。我等因天暗完全看不清船上所載為何物,待要到浮橋中間阻攔其靠近之時,突然那數十隻小船全都火起,火船順流便靠在了浮橋之上。我這裏人馬不多,完全無法撲滅浮橋中的幾十處火點,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火將浮橋焚毀,未起火的木筏也都失了鏈接而順江飄走了。”
“本帥問你,兩位先鋒何在?”
“稟大帥,伍雲召先鋒和羅成將軍白天就全部率軍過橋了,眼下正在南岸駐防。程將軍也率本部人馬追隨而去,江北僅剩我等這400人了。”
“啊!”伍建章大叫一聲,腦袋一陣暈眩,差點坐不住摔下馬來。一旁家將們趕緊將他扶住。
在眾人的攙扶下,伍建章迷迷糊糊的下了馬,被扶到一處木棚之下歇息。眾將也都圍在木棚周圍,人人麵色沉重,歎息之聲不絕於耳。
緩了好一陣之後,在徐茂公的輕聲唿喚下,伍建章慢慢轉醒了過來,長籲一口氣道:“浮橋盡毀,我軍受阻於此,如之奈何?可歎我兩萬五千精銳盡陷敵後,必不保矣!”
“大帥,末將天明後便去山中伐樹再造浮橋。”侯君達至投了隋軍後便一直跟隨在伍雲召身邊,今見主將伍雲召被陷敵後,危險萬分,也是非常焦急,忙上前向伍建章請命道。
“唉!此計已被陳軍識破,安能再用?上遊火船順江而來十分便捷,浮橋已搭不得了。”徐茂公心情沉重的替伍建章答複著侯君達。侯君達聽了也隻能搖頭歎息而去。
“軍師,如此我中路大軍該如何攻擊?”伍建章頭腦已經清醒了,向徐茂公問計。
“大帥,膠州水師戰船此刻應該已從江口進入了內河,逆流而上了。估計正協助江都杜伏威處攻擊金口城,可派人速去江都令水師戰船火速來援。水師戰船一到,這長江天塹便攔不住我大軍南下了。”
“也罷!本帥就連夜派人前往江都要船,無論如何也要趕在西路大軍之前攻入建康城。”
隨後,一員貼身護衛家將領命縱馬而去。這員家將帶著中路大軍所有人的期待。
南岸伍雲召部,此時,也都隻有呆看著浮橋被火船燒毀,一點辦法都沒有。人人臉色沉重無比,大家全都知道浮橋燒斷後自己所處的境地。被隔在江南岸,便再無後援,自己這隻2萬多人的部隊便成了孤軍了,不用多久,隻待天亮之後,便要麵臨陳國大軍的圍剿了。
“先鋒哥哥,浮橋沒了,我大軍現已暴露,明日便要迎擊陳國大軍來戰,我等人少,不如先尋一高山進山暫避一時。”綠林出生的程咬金首先想到的就是進山躲避,打遊擊,於是向伍雲召建議著。其實,細想之下,程咬金的建議可算作上策了。
“程將軍,傳令全軍火速向羅成將軍處靠攏,將人馬收作一處,在作商議。”
“好嘞!”程咬金應了一聲便下去傳令去了。原本他的5000人馬完成使命後應該歸建中軍,不該跟隨先鋒人馬過江的,怎奈程咬金連續立功心切,便跟著伍雲召先鋒軍身後過了江。這下卻將自己5000人馬也陷入了困境,見自己親自督建的浮橋被一把火燒了,程咬金氣得直跺腳罵娘,這也埋下了日後程咬金醉打李密的緣由。
“伍雲召將軍現在何處?帶侯某去見將軍。”就在伍雲召頹喪不已之時,身後突然傳來一個陌生人的吼聲,這聲音在一片士氣低沉的軍中顯得尤為惹人注目。伍雲召迴馬向喊聲處望去,就見一家將領著一個中年文士模樣的人在火把照耀之下來到自己馬前。
“你是何人?為何在我軍中大叫?”伍雲召略帶怒意的問道。
“吾乃軍情處陳國千戶侯方,今見將軍有要事相商,敢問將軍可是伍雲召指揮使?”
“末將正是伍雲召,侯千戶有禮了。”聽了侯方的自我介紹後,伍雲召再也坐不住了,趕忙翻身下馬來和侯方見禮。伍雲召是知道的,軍情處的高階情報官員在他們這些武職軍官麵前是見官大一級的存在,自己是不敢得罪軍情處的人的,更何況此人是陳國千戶。
侯方也忙上前和伍雲召見禮畢,隨後說道:“將軍,此番結筏為橋偷渡過江之計雖好,但卻險些亂了聖上破陳大計了。好在那陳國大將軍徐子健不敢將你這裏偷渡過江一事呈報陳後主,使得聖上之計還可接續。”
“啊?侯千戶此話何意?我中路軍渡江破陳乃是使命所在,怎談壞了聖上大計?”伍雲召一臉茫然不解的問道。
“將軍請借一步敘話。”
“請~”伍雲召說完將手中韁繩丟給親衛,自己跟著侯方走到一旁無人之處。
兩人在黑暗中,絮絮叨叨的說了半晌,隻看見伍雲召不住的點頭稱是。
“侯千戶不必再說了,末將明白了。看來這把火來的正是時候,才不至於造成難以挽迴的後果。末將這就遵令引兵去攻金口城,棄了這臨近的建康城。”伍雲召明白了一切緣由之後,爽快的接下來侯方對他這一路孤軍的派遣。
“好,將軍既已明曉了,但請保密,切勿泄露一字出去,侯某還要趕迴建康見機行事。”
“請侯千戶放心,聖上之事最大,豈能輕易泄露?請侯千戶自去,一路保重。”
兩人說完,便在黑暗中拱手作別。侯方牽過馬來,打馬而去,瞬間便消失在黑夜之中。
“先鋒哥哥,他是何人?像是一書生,哥哥對他何故如此相敬?”程咬金上前問著仍有些發懵的伍雲召,伍雲召剛剛接受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還需要消化一陣才行,故還有點發懵中。
“唉!此人乃是我大隋潛伏陳國精英細作,所作之事,勝過你我臨陣斬將。有此等人物在,何愁陳國不滅?伍某佩服啊!”看著遠去的侯方背影,伍雲召歎息道。
“先鋒哥哥,快別感慨了,在磨蹭一時便天亮了。”
“好!全軍速往羅成將軍營中歇息,快走了。”伍雲召情緒不再低落,有了正確的引導後,自己心情便好了許多。
天色就要放亮之時,伍雲召大軍和羅成部聚在了一處。稍作歇息之後,全軍拔營而走,隻是去的方向不是往西,而是一路往東,感覺就像為躲避建康城陳國大軍來攻而張狂東竄一般。
正如大家所預料的那樣,還未到正午,八萬陳國大軍便撲天蓋地的殺到了原本羅成駐軍處,隻是撲了一個空。
“大將軍,我八方大軍今日前去圍剿過江隋軍,卻尋不見蹤影,有百姓看見其往東逃竄而去了。”
“好!李密之計實在高明,一把火便輕易斷了過江隋軍退路。他知我天明之後必發大軍來剿,知難而退,必是躲入山中為匪了。如此,危機已除,不用再去管他了。”徐子健對這員將領吩咐道。
“來呀!本將軍要在府中設宴感謝李密先生,速去請先生過府來。”
“是。”一親隨應了一聲便出府去尋李密了。那員領兵去剿伍雲召的戰將也識趣的退了出去。
隋陳兩國交戰進入了焦灼階段,但總體而言,戰況正朝著隋軍有利的方向發展著,雖進展的也不是很順,但東西兩路隋軍正步步為營,一點點向建康城逼近著。
對於陳國朝廷來說,隻要不是非常急切的事情,一般都被國相孔範給私自壓下了。陳後主每日就跟往常一樣,在孔張二妃的陪伴下夜夜笙歌,快意的享受著人生。
中路大帥伍建章的鬱悶並未持續多久,從下遊逆流而上的水師百艘戰船便停靠在了楓葉山軍營外的江麵上。隻是讓伍建章大感意外的是隨船而來的還有自己兒子伍雲召。
“父親,這位是水師副統領屈突通將軍。”
“本帥早有耳聞,屈將軍乃是我大隋水師數一數二的大將,本帥有禮了。”伍建章極為客氣的和屈突通見禮著,搞得屈突通忙不迭的拱手迴禮。伍建章老爺子何許人也?他屈突通心裏明鏡似的,能得這老爺子大禮相迎,直讓屈突通連唿受不起。無論是軍階和地位以及功勳,他都被這眼前謙遜的老將軍甩出去幾十條大街。
“父親,眼下雖然有船了,但還不能渡江圍城,還需等待東西兩路大軍靠近建康城,方能渡江擊敵。”伍雲召對父親小聲說著,他怕自己父親等不及了,要率先過江奪城。
“兒啊!放著戰船不過江,卻是為何?隻為父這裏距建康咫尺之距,放著功勞為何不取?”伍建章大為不解的問著,作為多年帶兵之將,他知道其中必有緣故。
“父親,是這樣的-------所以,必須是幾路人馬從四麵一起撲向建康城,讓那陳後主頓成甕中之鱉,無處可逃,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南陳。”伍雲召費了些口舌方才把暫時不能進兵的緣由敘述清楚,直說的父親伍建章不住點頭稱道。
“這就是聖上的意思?如此看來,我等皆不如聖上啊!為父一把年紀卻還隻知一昧向前,隻想著與那賀老兒搶奪頭功,全無大局觀念。我大隋有此明君何愁天下不統一,何愁大隋不興盛啊?嗬嗬~”伍建章弄明白了一切之後,不禁撫須仰天大笑起來。
“老國公,不過再等幾日而已,就是圍城,也是老國公這裏先到城下的,這先到者便是大功。”屈突通笑著說道。
“嗬嗬!屈將軍說的是。雲召,這幾日替為父好生招唿屈將軍,水師將士一個都不得怠慢了,明白嗎?”
“孩兒明白,屈將軍請隨本將去帳中歇息。”
兩將拜別伍建章後,攜手出賬而去。
伍建章獨自一人在帳中來迴走著,心裏還在暗想著剛才伍雲召帶給他的那些信息,口中還止不住連讚著高明。
此刻西路賀若弼大軍已經連克蘄口和江州兩城,水路大軍正順江而下奔往當塗城。更可喜的是,旱路宇文成都部早早便截斷了江州城通往當塗的官道,使得江州城陷的消息並未傳到當塗城中,建康城的陳國朝廷更是不知隋軍正順江來攻當塗。這當塗城已經距離建康不遠了。
東路軍在杜伏威的指揮下,已經攻破金口城江防,將金口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隻是圍而不打。暗中卻分出大軍3萬,由自家兄弟輔公石少將帶著副將陳留兒和阮飛二將,匯同羅成率領的2萬5千大軍直奔金口城以南的曲阿城,若是奪下曲阿便可一路向西直奔建康城。
第四路攻擊陳國的膠州水師在魯明星少將的帶領下駕著300隻戰艦,駛入了餘杭海灣,並由副將王九龍帶領著水軍4萬登岸上馬急襲餘杭城,打了還未設防的餘杭城守軍一個措手不及,一舉占據了餘杭城,接著又連續攻占了周邊的翕州、鶩州、台州等數座小城。至此,陳國後院的這幾處城池全歸了隋朝,也徹底斷了陳後主南逃的念想。
隻是這一切不利的消息全都被陳國丞相孔範給有意壓下了,滿朝並無人知曉,隻知現在各處城池仍在抵禦著隋軍,形成了相持之狀,國都建康一時無虞。
這天,陳國相府中孔範正和李密商議著投順大隋的具體事宜。李密也帶來了隋皇楊廣親筆寫給孔範的手書,書中所述內容讓孔範如同吃了顆定心丸般感到渾身舒暢。
“嗬嗬!原來玄遂先生果然是那隋皇楊廣的心腹之人啊!本相早有預料了。”
“恩相,學生雖心屬隋朝,但此前所言非虛,我主在信中不僅封恩相陳國公爵位,還在朝中給了恩相一個三公之位,這太師一職不亞於內務相裴世矩和防相宇文化及啊!與我皇之師太傅宇文述同班,學生在此恭喜恩相高升了。”
“嗬嗬!如此本相便全無後顧之憂了。隋皇陛下做事地道爽快,本相便將陳國雙手奉上,以報知遇之恩,啊~嗬嗬~”孔範也極為爽快的說道,毫不在意李密的隋朝細作身份。
見是本方大軍趕至,一名守橋小校忙上前來見大帥伍建章。
“快說,究竟是什麽情況?浮橋因何被焚毀?”伍建章見到浮橋慘狀,心中大急,忙問這上前來的小校。
“啟稟大帥,末將是程咬金將軍副將,奉程將軍之命率400人在江北這頭守衛浮橋。入夜之時,上遊遠遠的便有數十艘小船順江而來,逐漸靠近浮橋。我等因天暗完全看不清船上所載為何物,待要到浮橋中間阻攔其靠近之時,突然那數十隻小船全都火起,火船順流便靠在了浮橋之上。我這裏人馬不多,完全無法撲滅浮橋中的幾十處火點,隻能眼睜睜的看著大火將浮橋焚毀,未起火的木筏也都失了鏈接而順江飄走了。”
“本帥問你,兩位先鋒何在?”
“稟大帥,伍雲召先鋒和羅成將軍白天就全部率軍過橋了,眼下正在南岸駐防。程將軍也率本部人馬追隨而去,江北僅剩我等這400人了。”
“啊!”伍建章大叫一聲,腦袋一陣暈眩,差點坐不住摔下馬來。一旁家將們趕緊將他扶住。
在眾人的攙扶下,伍建章迷迷糊糊的下了馬,被扶到一處木棚之下歇息。眾將也都圍在木棚周圍,人人麵色沉重,歎息之聲不絕於耳。
緩了好一陣之後,在徐茂公的輕聲唿喚下,伍建章慢慢轉醒了過來,長籲一口氣道:“浮橋盡毀,我軍受阻於此,如之奈何?可歎我兩萬五千精銳盡陷敵後,必不保矣!”
“大帥,末將天明後便去山中伐樹再造浮橋。”侯君達至投了隋軍後便一直跟隨在伍雲召身邊,今見主將伍雲召被陷敵後,危險萬分,也是非常焦急,忙上前向伍建章請命道。
“唉!此計已被陳軍識破,安能再用?上遊火船順江而來十分便捷,浮橋已搭不得了。”徐茂公心情沉重的替伍建章答複著侯君達。侯君達聽了也隻能搖頭歎息而去。
“軍師,如此我中路大軍該如何攻擊?”伍建章頭腦已經清醒了,向徐茂公問計。
“大帥,膠州水師戰船此刻應該已從江口進入了內河,逆流而上了。估計正協助江都杜伏威處攻擊金口城,可派人速去江都令水師戰船火速來援。水師戰船一到,這長江天塹便攔不住我大軍南下了。”
“也罷!本帥就連夜派人前往江都要船,無論如何也要趕在西路大軍之前攻入建康城。”
隨後,一員貼身護衛家將領命縱馬而去。這員家將帶著中路大軍所有人的期待。
南岸伍雲召部,此時,也都隻有呆看著浮橋被火船燒毀,一點辦法都沒有。人人臉色沉重無比,大家全都知道浮橋燒斷後自己所處的境地。被隔在江南岸,便再無後援,自己這隻2萬多人的部隊便成了孤軍了,不用多久,隻待天亮之後,便要麵臨陳國大軍的圍剿了。
“先鋒哥哥,浮橋沒了,我大軍現已暴露,明日便要迎擊陳國大軍來戰,我等人少,不如先尋一高山進山暫避一時。”綠林出生的程咬金首先想到的就是進山躲避,打遊擊,於是向伍雲召建議著。其實,細想之下,程咬金的建議可算作上策了。
“程將軍,傳令全軍火速向羅成將軍處靠攏,將人馬收作一處,在作商議。”
“好嘞!”程咬金應了一聲便下去傳令去了。原本他的5000人馬完成使命後應該歸建中軍,不該跟隨先鋒人馬過江的,怎奈程咬金連續立功心切,便跟著伍雲召先鋒軍身後過了江。這下卻將自己5000人馬也陷入了困境,見自己親自督建的浮橋被一把火燒了,程咬金氣得直跺腳罵娘,這也埋下了日後程咬金醉打李密的緣由。
“伍雲召將軍現在何處?帶侯某去見將軍。”就在伍雲召頹喪不已之時,身後突然傳來一個陌生人的吼聲,這聲音在一片士氣低沉的軍中顯得尤為惹人注目。伍雲召迴馬向喊聲處望去,就見一家將領著一個中年文士模樣的人在火把照耀之下來到自己馬前。
“你是何人?為何在我軍中大叫?”伍雲召略帶怒意的問道。
“吾乃軍情處陳國千戶侯方,今見將軍有要事相商,敢問將軍可是伍雲召指揮使?”
“末將正是伍雲召,侯千戶有禮了。”聽了侯方的自我介紹後,伍雲召再也坐不住了,趕忙翻身下馬來和侯方見禮。伍雲召是知道的,軍情處的高階情報官員在他們這些武職軍官麵前是見官大一級的存在,自己是不敢得罪軍情處的人的,更何況此人是陳國千戶。
侯方也忙上前和伍雲召見禮畢,隨後說道:“將軍,此番結筏為橋偷渡過江之計雖好,但卻險些亂了聖上破陳大計了。好在那陳國大將軍徐子健不敢將你這裏偷渡過江一事呈報陳後主,使得聖上之計還可接續。”
“啊?侯千戶此話何意?我中路軍渡江破陳乃是使命所在,怎談壞了聖上大計?”伍雲召一臉茫然不解的問道。
“將軍請借一步敘話。”
“請~”伍雲召說完將手中韁繩丟給親衛,自己跟著侯方走到一旁無人之處。
兩人在黑暗中,絮絮叨叨的說了半晌,隻看見伍雲召不住的點頭稱是。
“侯千戶不必再說了,末將明白了。看來這把火來的正是時候,才不至於造成難以挽迴的後果。末將這就遵令引兵去攻金口城,棄了這臨近的建康城。”伍雲召明白了一切緣由之後,爽快的接下來侯方對他這一路孤軍的派遣。
“好,將軍既已明曉了,但請保密,切勿泄露一字出去,侯某還要趕迴建康見機行事。”
“請侯千戶放心,聖上之事最大,豈能輕易泄露?請侯千戶自去,一路保重。”
兩人說完,便在黑暗中拱手作別。侯方牽過馬來,打馬而去,瞬間便消失在黑夜之中。
“先鋒哥哥,他是何人?像是一書生,哥哥對他何故如此相敬?”程咬金上前問著仍有些發懵的伍雲召,伍雲召剛剛接受的信息量實在是太大,還需要消化一陣才行,故還有點發懵中。
“唉!此人乃是我大隋潛伏陳國精英細作,所作之事,勝過你我臨陣斬將。有此等人物在,何愁陳國不滅?伍某佩服啊!”看著遠去的侯方背影,伍雲召歎息道。
“先鋒哥哥,快別感慨了,在磨蹭一時便天亮了。”
“好!全軍速往羅成將軍營中歇息,快走了。”伍雲召情緒不再低落,有了正確的引導後,自己心情便好了許多。
天色就要放亮之時,伍雲召大軍和羅成部聚在了一處。稍作歇息之後,全軍拔營而走,隻是去的方向不是往西,而是一路往東,感覺就像為躲避建康城陳國大軍來攻而張狂東竄一般。
正如大家所預料的那樣,還未到正午,八萬陳國大軍便撲天蓋地的殺到了原本羅成駐軍處,隻是撲了一個空。
“大將軍,我八方大軍今日前去圍剿過江隋軍,卻尋不見蹤影,有百姓看見其往東逃竄而去了。”
“好!李密之計實在高明,一把火便輕易斷了過江隋軍退路。他知我天明之後必發大軍來剿,知難而退,必是躲入山中為匪了。如此,危機已除,不用再去管他了。”徐子健對這員將領吩咐道。
“來呀!本將軍要在府中設宴感謝李密先生,速去請先生過府來。”
“是。”一親隨應了一聲便出府去尋李密了。那員領兵去剿伍雲召的戰將也識趣的退了出去。
隋陳兩國交戰進入了焦灼階段,但總體而言,戰況正朝著隋軍有利的方向發展著,雖進展的也不是很順,但東西兩路隋軍正步步為營,一點點向建康城逼近著。
對於陳國朝廷來說,隻要不是非常急切的事情,一般都被國相孔範給私自壓下了。陳後主每日就跟往常一樣,在孔張二妃的陪伴下夜夜笙歌,快意的享受著人生。
中路大帥伍建章的鬱悶並未持續多久,從下遊逆流而上的水師百艘戰船便停靠在了楓葉山軍營外的江麵上。隻是讓伍建章大感意外的是隨船而來的還有自己兒子伍雲召。
“父親,這位是水師副統領屈突通將軍。”
“本帥早有耳聞,屈將軍乃是我大隋水師數一數二的大將,本帥有禮了。”伍建章極為客氣的和屈突通見禮著,搞得屈突通忙不迭的拱手迴禮。伍建章老爺子何許人也?他屈突通心裏明鏡似的,能得這老爺子大禮相迎,直讓屈突通連唿受不起。無論是軍階和地位以及功勳,他都被這眼前謙遜的老將軍甩出去幾十條大街。
“父親,眼下雖然有船了,但還不能渡江圍城,還需等待東西兩路大軍靠近建康城,方能渡江擊敵。”伍雲召對父親小聲說著,他怕自己父親等不及了,要率先過江奪城。
“兒啊!放著戰船不過江,卻是為何?隻為父這裏距建康咫尺之距,放著功勞為何不取?”伍建章大為不解的問著,作為多年帶兵之將,他知道其中必有緣故。
“父親,是這樣的-------所以,必須是幾路人馬從四麵一起撲向建康城,讓那陳後主頓成甕中之鱉,無處可逃,才能一勞永逸的解決掉南陳。”伍雲召費了些口舌方才把暫時不能進兵的緣由敘述清楚,直說的父親伍建章不住點頭稱道。
“這就是聖上的意思?如此看來,我等皆不如聖上啊!為父一把年紀卻還隻知一昧向前,隻想著與那賀老兒搶奪頭功,全無大局觀念。我大隋有此明君何愁天下不統一,何愁大隋不興盛啊?嗬嗬~”伍建章弄明白了一切之後,不禁撫須仰天大笑起來。
“老國公,不過再等幾日而已,就是圍城,也是老國公這裏先到城下的,這先到者便是大功。”屈突通笑著說道。
“嗬嗬!屈將軍說的是。雲召,這幾日替為父好生招唿屈將軍,水師將士一個都不得怠慢了,明白嗎?”
“孩兒明白,屈將軍請隨本將去帳中歇息。”
兩將拜別伍建章後,攜手出賬而去。
伍建章獨自一人在帳中來迴走著,心裏還在暗想著剛才伍雲召帶給他的那些信息,口中還止不住連讚著高明。
此刻西路賀若弼大軍已經連克蘄口和江州兩城,水路大軍正順江而下奔往當塗城。更可喜的是,旱路宇文成都部早早便截斷了江州城通往當塗的官道,使得江州城陷的消息並未傳到當塗城中,建康城的陳國朝廷更是不知隋軍正順江來攻當塗。這當塗城已經距離建康不遠了。
東路軍在杜伏威的指揮下,已經攻破金口城江防,將金口城圍了個水泄不通,隻是圍而不打。暗中卻分出大軍3萬,由自家兄弟輔公石少將帶著副將陳留兒和阮飛二將,匯同羅成率領的2萬5千大軍直奔金口城以南的曲阿城,若是奪下曲阿便可一路向西直奔建康城。
第四路攻擊陳國的膠州水師在魯明星少將的帶領下駕著300隻戰艦,駛入了餘杭海灣,並由副將王九龍帶領著水軍4萬登岸上馬急襲餘杭城,打了還未設防的餘杭城守軍一個措手不及,一舉占據了餘杭城,接著又連續攻占了周邊的翕州、鶩州、台州等數座小城。至此,陳國後院的這幾處城池全歸了隋朝,也徹底斷了陳後主南逃的念想。
隻是這一切不利的消息全都被陳國丞相孔範給有意壓下了,滿朝並無人知曉,隻知現在各處城池仍在抵禦著隋軍,形成了相持之狀,國都建康一時無虞。
這天,陳國相府中孔範正和李密商議著投順大隋的具體事宜。李密也帶來了隋皇楊廣親筆寫給孔範的手書,書中所述內容讓孔範如同吃了顆定心丸般感到渾身舒暢。
“嗬嗬!原來玄遂先生果然是那隋皇楊廣的心腹之人啊!本相早有預料了。”
“恩相,學生雖心屬隋朝,但此前所言非虛,我主在信中不僅封恩相陳國公爵位,還在朝中給了恩相一個三公之位,這太師一職不亞於內務相裴世矩和防相宇文化及啊!與我皇之師太傅宇文述同班,學生在此恭喜恩相高升了。”
“嗬嗬!如此本相便全無後顧之憂了。隋皇陛下做事地道爽快,本相便將陳國雙手奉上,以報知遇之恩,啊~嗬嗬~”孔範也極為爽快的說道,毫不在意李密的隋朝細作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