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隋進入大業初年不久,高句麗在東北逐步崛起將新羅和百濟壓縮到了半島以南的區域,不經意間便占據了半島六成以上的土地,並將整個遼東攬入,與大隋形成隔海相望之狀,逐漸對中原大隋產生了威脅。


    高句麗王城平壤也稱長安城,一場東征和南下的討論正在王殿之上激烈的討論著。


    “王上,本相以為新羅、百濟兩國現退守半島南部,當以剿滅之後再尋機西進為宜。否則難以兩麵兼顧。”丞相淵太祚上前奏道。


    “父王,兒臣覺得值此隆冬季節,當歇兵以待天暖,待入春積雪融化之後再行向南用兵不遲。”太子高元諫言道。


    “大將軍意下如何?”國王高阿那轉頭問向高句麗年輕的大將軍淵蓋蘇文道,這丞相淵太祚和大將軍淵蓋蘇文原本便是同朝為官,一掌文一管武的權臣父子,在高句麗朝堂之上話語權極重。


    “王上,現今我高句麗大軍士氣正旺,區區冰雪能奈我何?本將軍之意便是引得勝之兵出新城北上延津,以延津為根基出兵向西,趁契丹不備,於風雪中再占得他幾座城池。契丹國才兼並霫(音:習)奚不久,恐惹惱大隋,故其兵力都在西邊部署以防大隋朝,這東部地區頗為空虛,當趁虛去取。”大將軍淵蓋蘇文出謀道,說得極具領土擴張欲的國王高阿那不住點頭。在高阿那眼裏,半島南端殘喘的百濟和新羅早已含在了嘴裏,什麽時候吞下去都可以。


    “王上,大將軍之言雖可行,但我國若與契丹交戰,如此定會引起中原隋國注目,這實為不智也!向南攻伐新羅、北濟同理。臣以為不如待天暖後,大軍直指北方,盡收靺鞨之土乃是上策。”侍郎文在寅上前建議著。


    “嗯~文侍郎之言有理,我高句麗國方才占據遼東不久,遼東漢民不服者眾,想必已經引起了隋國的注意了,說不定中原大國的問責使者已經在來我國的路上了,此時不宜過份招惹了隋國。淵蓋蘇文將軍可率大軍駐紮新城,待天暖些了便一路向北攻擊,向靺鞨國索取土地城池。”高阿那決心已定,下令道。


    “末將謹遵王令。”淵蓋蘇文領命道。


    “還有,傳令下去,西海沿岸我高句麗軍民不可下海西渡,切莫招惹了隋國。待隋國大軍向南用兵伐江南時,在酌情向西用兵。”


    “王上英明,臣等遵命。”殿上百官一致唿道。


    下朝之後,太子高元跟隨父王高阿那迴到後宮。


    高阿那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急問高元道:“汝弟建武現在何處?多日未曾見他了。”


    “父王,建武在數日前不聽勸阻,自恃才高,已經帶著兩三個護衛前往隋國京城長安了,說是要參加隋國春季科舉考試,不為作隋國大官,隻為讓隋國君臣見識我高句麗才子的風采。”高元小聲稟報著,自己這個弟弟20出頭年紀,從小便以高句麗第一才子自居,恃才放曠,目中無人。聽說大隋春季科考不限國籍,便生出前往一試之念來。


    “哼!建武如此任性胡為,不計後果。若是暴露了身份,反作了隋國人質,讓為父如何保他歸國?唉~”高阿那又氣又急不禁長歎起來。相較自己兩子,高阿那更加喜歡性格乖張、才學過人的幼子高建武。


    “父王不必為他擔憂,建武自幼便研學儒家之道,此間造詣不比中原隋國學子差,且說的一口漢話,混在隋國學子之中,任誰也想不到他是我高句麗的王子的。”高元安慰著父親。


    “嗯~隻得任他去了。”高阿那無奈的說著。


    正如高元所說,此時的二王子高建武已是一身青衣長衫,手握折扇,一派學子作風,自詡為遼東人士,已然和涿郡一幫青年學子們打得火熱。誰也想不到這幾日與他們討論儒學經論的這個長相清秀的年輕遼東學子竟是高句麗國的王子。


    “建武兄博學多才,遼東果然出人傑啊!我大隋科考元年時,高中三甲者中便有一名出自遼東的學子。不過,以建武兄之才想要再進三甲或有難度。”


    “嗬嗬!兄台所說那人可是遼東李密李玄遂?此君在我遼東實屬一般而已。此番進京赴考,諸君當拭目以待,看小弟如何再衝三甲。”


    “汝真乃狂妄之徒,井底之蛙。我中原學子中出類拔萃者眾多,豈是你偏避遼東可比的。汝之詩才可比得過此君麽?”說罷,一涿郡學子從懷中取出一本詩集,扔在桌案之上。高建武忙取過來翻看,看著看著不禁眉頭緊皺,神色嚴峻起來。


    “這詩集作者“莫名堂”為何人?某要親往一見。”高建武一收狂放之狀,抬頭問著,眼中全然不服。


    “嗬嗬~建武賢弟若要見此詩集作者,本次春考當至少進入前30名,或才有機會得見“莫名堂”詩聖本尊。”一年紀稍長的學子攆須大笑著說道,言語中略帶著一絲譏諷。這遼東自恃大才的學子竟然不知“莫名堂”本尊是誰?也是讓一眾學子相視無語了。


    “嗬嗬嗬嗬~~”滿屋學子們見狂妄不羈的高建武吃癟,不禁全都大笑起來,誰都不去說破。


    “哼~既如此,你等莫笑,某便考入前10罷了,隻是這“莫名堂”先生不知能否晉級?孰知僅憑詩才是進不得前10的,咱們走著瞧,告辭!”高建武見眾人都有針對他的意思,便覺得再留在屋中無益,於是幹脆放出大話後,悻悻然拱手而別。


    下得樓來,走到自己房間中。高建武仍想不過,於是扭頭對隨從說道:“你二人分散開去,到城中書局去看看,但凡署名“莫名堂”的書籍,全部購買,不可缺失一本,快去。”


    “是,公子。”兩名貼身隨從兼侍衛答應一聲後,便出門買書去了。


    兩天之後,在通往京城的官道上,一輛冒雪趕路的馬車中便多了一位埋頭妍習“莫名堂”群書的年輕學子了,這人便是高句麗王子高建武。


    “這班隋國豎子,竟然不明言相告與某。不過這隋國皇帝小兒倒也不凡,竟寫的一手好詩詞,確是高過本王子,唉!中原大國果真是藏龍臥虎之地啊!”手拿著詩集,高建武癡癡的看向窗外陰鷙的天空,自言自語道,狂放之氣似有收斂。


    “殿下,小的在購書之時,聽得店家說起,這隋皇陛下不禁文采天下第一,還兼有一身不俗的武功,更會治國乃是一代曠世雄主。”


    “哦?難怪詩中有一股舍我其誰的王霸之氣,我不如也!”說罷,高建武長歎一聲後輕輕將窗簾關上。


    突然,幾匹駿馬從高建武的馬車邊飛馳而過。從被風吹起的窗簾往外看去,隻見這隊騎手個個身穿契丹服飾,卻大喊著漢話讓阻路的馬車和行人迴避。他們正是潛入契丹國的大隋軍情處密探,此時正要將有關高句驪已然做大做強的情報緊急傳報迴京城軍情處。


    楊二一行返京車馬,總算在第三天頭上,趕到了華陰城中。


    三天來,一直處於莫名興奮狀態中的楊二將眾女眷安頓到華陰城中行宮後,便一刻也不耽擱,帶著幾大護衛將領馳馬前往少華山穀地。他要立刻見見這上天賜給自己的全能科學家彭加木。


    而此時,包括穆先生在內的科研4人組正在對一台簡易的車床進行著組裝,現場不時傳出穆先生連連叫好的聲音。每當聽到穆先生的叫好聲,作為副手的李春和劉炫都不由更加興奮,全然沒有疲憊之感。


    “好!還剩連接蒸汽輪機動力的皮帶沒有套進滑輪槽中了,小麻要小心些,這幾根用作皮帶的牛筋可不易得啊!千萬別弄斷了。”


    “穆先生放心了,麻某自會小心安裝的。”


    曆時一個時辰的車床安裝過程很快就過去了。在穆先生的仔細檢查之後,覺得一切正常,便對李春說道:“拜托李匠師讓徒弟點火吧!隻要你那原始的蒸汽輪機能輸出動能,讓車床的轉軸轉起來,這車床便試製成功了。至於夾具、量具、切削刀具等,穆某自會單獨打造。”


    “好!點火,速將輪機運轉起來。”李春下令道,負責運行這台大型輪機的工人們便立刻開動起來。


    不一會兒,鏈接輪機的牛筋皮帶開始動了起來,通過牛筋皮帶的運轉帶動了車床齒輪箱中齒輪的轉動,很快車床上的主軸開始勻速的轉動了起來。見一切運轉良好,穆先生率先大笑起來,說道:“不錯,雖然輸出功率略顯不足,車床主軸轉速還不夠,但車床本身已經可以工作了,車床的試製初見成功。”


    隨著穆先生一錘定音,寬敞的廠房中聚集的200餘工人全都盡情歡唿起來。


    李春走到穆先生身前激動的問道:“不知穆先生何時才能使用這台機器造出李某想要的步槍零件?”


    “李匠師隻需給穆某3天時間,穆某定將圖中零件一一造出。”


    “好,好啊!我就再等先生三天。不過,這三天李某要陪伴在先生身邊,但有所使,隻管吩咐便是,嗬嗬~”


    “劉炫也願跟隨先生左右,任憑驅使,絕無怨言。”


    “嗬嗬!好。索性選幾個機靈之人,一道學習穆某製造零件之術。都學會了,也好再造幾台車床出來。”


    “好!還是先生思慮長遠。”麻叔謀在一旁大聲叫好著,隻有他對旁觀毫無興致。


    “麻部長、幾位大師,陛下上山來了,速到門口接駕。”這時,童環匆忙進來對這幾人說道。


    “嗬嗬!好了,主事的老大終於來了,各位隨麻某就去門外迎一迎吧!”


    說完,眾人便一道往門外走去。隻是,還未等他們來到門口,就見神色慌張的楊二已然跨進了廠房之中。眾人見了,忙上前見禮。楊二曾經專門說過,見他不必行跪接之禮,特別是這些大匠師們,更無需跪接,隻需行抱拳之禮便足夠了。


    “你~你就是彭~”楊二正要說,麻叔謀趕忙上前打斷道:“此正是穆先生,穆加彭先生。穆先生這位便是當今大隋朝皇上楊廣。”能在大庭廣眾之下直唿楊二大名的,滿大隋也隻有一個麻叔謀了。眾人也早已習慣,並不奇怪了。


    “穆某見過陛下。”說著,穆先生單獨拱手對楊二見禮道,因早知這楊廣實為和自己一樣的穿越者,因此他的神情自是不卑不亢,不同於古人。


    “嗬嗬!朕早知穆加彭先生大名,今日得見,真乃三生有幸也!”楊二說著,很自然的伸出手,要和穆先生握手。


    穆先生也很自然的伸出手來,兩人的手便緊緊的握在一起,隻是身邊眾人看了不禁呆住了。他們何曾見過如此禮儀?


    楊二也不管眾人表情如何,鬆開手後,便往那台極為醒目的車床走去。作為後世之人,當然知道這台機器是什麽,讓楊二感到驚異的是,這穆先生一經出現便造出了一台原始的車床,這是楊二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兄弟,這便是穆先生給你的見麵禮,這份禮物可還喜歡?”麻叔謀小聲在楊二耳邊說著。


    “嗬嗬!此物勝過那來自西域的琉璃瓶千萬倍,朕代表大隋千萬百姓在此謝過穆先生了。”


    “啊~~”楊二此話一出,引得滿屋眾人驚叫不已。都知道來自西域的琉璃瓶現在價值遠勝黃金,卻在自家皇上眼中不值一提,反倒是這台粗糙的機器如此值錢。


    “不過,穆先生這車床有了相信原理相似的鑽床也不會太難製造,有這個打算嗎?畢竟隻有車床是不夠的,還需要很多配套的設備。”


    “沒想到陛下年紀不大懂得卻很多。是啊!台鑽製造的難度遠小於這台車床,穆某會很快造出來的,包括拋光用的砂輪機,還有一些測量設備,比如遊標卡尺、高度尺、角度尺等都需要逐步完善,好在這裏還有李春和劉炫兩位大師,無非是需要一些時間而已。”


    “嗯!進穀的路上,朕就聽童環將軍在講這工廠中最新的事情,聽說準備造步槍了。穆先生覺得這步槍和子彈現在的條件能造的出來嗎?”


    “陛下,若是要造出很好用的那種槍,著實有些強人所難了。但最原始的那種栓動式單發裝填的“漢陽造老套筒”應該是可以的。”


    “夠了!完全夠用了。就算是“漢陽造”那種槍也足以使我大隋獨霸天下了。李匠師~”楊二叫著身後跟隨的李春。


    “陛下~”李春走上前來拱手應道。


    “朕若給你一年時間,你這裏可能造出朕想要的那種步槍麽?”


    “這~陛下,以前本師不能,但現在有穆先生從旁指導,應該無需一年便能造出性能優異的步槍來。”


    “嗬嗬~好!朕就等你的好消息,你該清楚,若是全軍裝備步槍殺敵,我大隋軍隊便能獨步天下,將士也會少很多傷亡,特別是遠距離打擊突厥韃子騎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