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後忙走出兩名護衛將癱軟在地的柴紹扶起來到眾將身前。
“嗣昌兄,非是我等不義,現河東數十萬大軍北上攻伐晉陽唐公,晉陽勢弱,根本無法抵禦來犯之敵。況晉王千歲平定了中原諸王,其勢如日中天,天下無有胤其鋒者。我等江湖豪傑順天應人歸降晉王千歲,乃是正途。還望嗣昌兄見諒!”徐茂公揮動著手中拂塵不卑不亢的代單雄信等眾人說道。
“也罷!人各有誌,某也無話可說,但你等卻不該在此時此地背反晉陽,陷我河套唐軍15萬於死地,公等於心何忍?”柴紹心情極為沉重的反問道。單雄信與這柴紹關係最好,聽罷此言不禁羞愧的低下頭去,不敢和柴紹正視。
“柴兄此言差矣!要怪隻怪那三元李靖自以為是,冒險越河去搶河套之地,其殊不知此一去便使得晉陽空虛?就算我主不舉兵北進,那突厥得悉消息也會出兵來犯的。怪隻怪唐公李淵不識時務,冒動刀兵。非為我等之過也!”見單雄信等人臉露愧色,王伯當挺身而出嗬斥著還在逞口舌之強的柴紹。一番話說得柴紹無言以對,垂頭歎息不已。
“嗣昌兄,貧道歸晉也是順應天意,某料那三元李靖得知後路被斷,必然俯首歸降,唐公那裏不久也會請降的,如此大隋北方便成一統了,嗣昌兄也無需自責。請嗣昌到後房安歇。”說罷,徐茂公對著扶起柴紹的兩個小校揮動了一下拂塵,兩人便架住柴紹往府外而去。
眾人見柴紹離去,盡都鬆了口氣般,臉色緩和過來,不再自羞了。
“你等好不羞愧!那柴嗣昌好心收留你等,卻又反水。唉---”程咬金本就是憋不住話的主兒,原本同眾人一樣低頭不語,這時見眾人又有了嬉笑之意,不禁大吼起來,像是在說別人,卻更像是在責怪自己,言畢竟還“啪”的一聲,做戲般的給了自己一張黑臉一巴掌。
眾人見這程咬金又在使怪,不禁哄堂大笑起來。
這時的晉陽城已經亂做一團,河東晉軍全線來攻的消息早就傳遍街巷,城中百姓竟相搶購糧食、食鹽等物。眼下城中大小糧店糧食食鹽等全都售空。城中百姓更有出城逃難者絡繹不絕。
晉陽唐國公府。
此時的李淵正和眾文武商議著當前緊迫的局勢,人人自危麵帶憂鬱。
“諸公,如今河東軍分三路來攻我晉陽,尤以界休雄闊海部進攻力度最大,據報其已經突破了我汾陽河防,正在圍攻我汾陽城,霍縣晉軍也正在北進中,從進攻態勢看是想與雄闊海部合擊我汾陽城,汾陽乃我晉陽南方屏障,不容有失。但我晉陽卻受側後雁門晉軍薛萬春部牽製無法派出援軍,麵對如此危局,諸公可有解困之策?”
“唐公,唯今之計隻有急召河套李靖大軍迴援我晉陽,以解當前之危。”尚書令裴寂出班說道。
“主公,李靖在晉西平夷、四周、方山等三城尚留有徐績副軍師及10萬大軍未曾渡河,不如急調此處人馬迴援。”大學士溫大雅言道。
“主公不可,晉西三城若是無兵駐守,必遭河東蒲縣羅鬆部襲取,若是這三城有失,我河套李靖大軍危矣。”兵部侍郎唐儉趕忙出班駁斥道。
“唐公,我軍過於分散,戰線太長,莫如暫棄了河套之地,命李靖大軍速迴晉陽為宜,這樣也無後路被切斷之憂啊!現如今也不是搶占地盤的時候,當設法自保啊!”裴寂著急的唿喊著。
“玄真言之有理!本公小看晉王楊廣了,原本以為他受京城大戰的牽製不敢動河東以北之兵犯我晉陽,卻不想他反其道而行之,對我晉陽發起突襲。本公欲聽玄真之言,召迴李靖之兵迴防晉陽,諸公可有異議?”
李淵說完,看向手下眾臣,見並無人反對,於是下令道:“好!既無異議,本公便去書召李靖東渡,迴援晉陽。”
“主公,前日突厥大汗派使臣來訪,說欲出兵助我晉陽南取河東,現正在館驛等主公迴話,不知主公對此意下如何?”內史令竇威出班說道。
“哼!突厥沙缽略汗此舉別有深意,欲用假途滅虢之計,謀我晉陽。文蔚(竇威字)可敷衍與他,就說本公多謝大汗好意,對付楊廣有本公足矣!”
“是,下官知道怎麽作了。”
“主公,既然突厥已有動兵之意,我晉陽便不可不防啊!現北三郡之兵大半抽調至晉陽了,我晉陽北境豈不空虛?若是----”唐儉提醒道。
“唉!本公也知如此啊!但眼下哪有多餘之兵調往北境三郡,還有新收的定襄郡,本公現在都無暇顧及了,待解決了眼前困境在說吧!”李淵無奈的歎息道。眾人聽了,隻得不在出聲。
就在李淵準備結束府議之時,突然大將任槐從府外疾步入內,匆忙走到李淵麵前拱手急報道:“主公,末將方才得到汾陽前線消息,說是潞州中軍大將侯君集率5萬大軍匯同霍縣丁彥平部3萬精銳已經抵達了汾陽城西門,與南門雄闊海部8萬人馬正夾擊我汾陽城,汾陽現在守兵僅有6萬,如此汾陽危矣!”
包括李淵在內的府中文武們聽了任槐之言都不禁緊張起來,原本安靜的議事廳突然間變得喧鬧起來。
“諸公且靜,我汾陽城有大將劉政會鎮守,且有守軍6萬,想要輕易破城實屬妄想,何慌之有?”大將劉弘基見狀出班大叫道。
“嗯!弘基將軍此言有理。茂約(唐儉字)你兵部速速行文,召迴河套李靖大軍,令其10日內返迴晉陽。”李淵強作鎮靜吩咐著兵部侍郎唐儉道。
“是,下官這就迴兵部派人速召李靖迴援。”說完,唐儉拱手一禮後急忙出了議事廳,匆忙趕迴自己的兵部府衙。
“唉!本公失算矣!諸公且迴吧!”李淵有氣無力的揮手示意道。
汾陽城前線。
這座汾陽城依汾陽河而建,汾陽河將城池圍了個圈,以致北門和東門外便是一條天然形成的寬大護城河。雄闊海部從這兩門攻城便無從談起。而南門和西門又被挖掘出一條相通的人工河,引得還是汾陽河水入內,雖然沒有汾陽河寬,但也是不窄的,故雄闊海部受阻於此城,無法前進。這日迎來了侯君集和丁彥平兩部援兵到此匯攻汾陽,二將攜手來到雄闊海軍帳中。
“雄將軍,侯某與丁將軍受裴司馬之命,前來助你攻取汾陽。”小白猿侯君集拱手說道。
“多謝二位將軍了!隻是,這汾陽城實在是不好攻啊!二位也都看到了,一條汾陽河便是此城的護城河,我軍先要用船渡河方可靠近城池,城上火箭射來,我軍渡船多被焚毀,士卒多有傷損,唉!”原本從不服輸的雄闊海此時也不得不垂頭喪氣。
“我軍雖配有少量連弩火雷箭,但距離較遠,且對城牆破傷程度不足,以致一時無法攻破此城。”副將金甲在一旁補充介紹道。
“不知城中兵馬多少?儲糧有幾多?”丁彥平撫須問道。
“守軍有6萬,不算少。儲糧情況暫時不詳,但支撐一個月應有可能。”金甲答道。
“嗬嗬!城外有河,我軍過不去,他也別想出來,其東、北二門麵臨大河,我軍隻需圍住西、南兩門即可,料他出城也難。”侯君集笑著說道。
“侯將軍之意是要困死城中唐軍?”雄闊海急問道。
“不!他城中6萬人馬,守城足夠,但要出城與我軍交戰便不夠了,我等當引他出戰才是。”
“若是仍舊堅守不出,當如何?”
“金甲將軍問得好!你我兩部人馬共計16萬,何必都用在此地?當分出一部人馬從汾陽城西繞過去進攻汶水城,若是攻擊得手,一則可令汾陽城成為孤城,其軍心必亂;二則汶水距晉陽已是不遠,可威脅晉陽城。就請丁彥平將軍率本部3萬精兵在此助雄將軍困住汾陽唐軍,侯某親率本部去攻汶水,不知三位將軍意下如何?”
“嗬嗬!好一個精明的猴子啊!我等在此牽製汾陽守軍,你卻去搶功勞。”丁彥平聽了侯君集的策略不由大笑道,兩人是同一天到潞州投的軍,關係最好,言語間便非常隨意,彼此也都不計較。
“侯將軍之計某也曾想過,隻恐深入敵後陷於敵軍包圍之中,風險也是極大的。若是晉西唐軍迴援晉陽了,那時便要腹背受敵,有全軍覆滅之險啊!”金甲輕聲提醒道。
“嗬嗬!金將軍提醒的是,若是正常用兵當不可犯險,但此時卻大有不同了。汝擔心的晉西三城李靖唐軍迴援晉陽,已是不可能了。”侯君集大笑說道。
“哦?我等願聞其詳。”雄闊海瞪圓雙眼驚奇的問著。
“那晉西三城已有我晉軍伍天錫將軍15萬人馬去取了,伍天錫將軍何許人也?豈容晉西唐軍迴援晉陽?嗬嗬!”
“嗬嗬!若如此,侯將軍困汾陽取汶水之計當可行。你二人無需再爭,都去去汶水便是,我這裏8萬人馬足以困住汾陽唐軍。”金甲聽罷侯君集之言後,頓時大喜。笑著對侯、丁二將說道。
“是啊!你二人便莫分彼此了,自去取汶水,就當沒來過我這裏,這裏有本將軍和金甲將軍在諒他汾陽城中唐軍不敢出來。”雄闊海也豪氣的說道。
“嗬嗬!既如此,我二人明日便繞過汾陽城直取汶水,老丁你說呢?”
“嗯!如此最好。至投主公以來,除了守住霍縣外,老夫尚未有新功,不似你侯將軍有駐守澤州之功。”丁彥平撫須說著,眼中流露出不甘狀。
“好了,老丁,這迴攻汶水城首戰侯某便不與你爭就是了。”
帳中眾將聽了全都大笑,丁彥平不住點頭,笑看眾將,似乎首功就在伸手之間。
雁門關薛萬春帥府。
這日薛萬春帥府設宴,宴請兩員經過千裏繞行太行山抵達雁門關的大將,這兩員大將也帶來了潞州司馬裴世矩的親筆書信。薛萬春見信之後興奮無比,自己這裏原本偏僻不是正麵戰場的,有了這封裴司馬書信後,自己這鎮守的雁門關便轉眼成了正麵戰場中不可小看的一股力量了。
“尚師徒將軍,新文禮將軍,本帥今日設宴為你二人千裏轉戰到此接風,也預祝你我三人攜手勠力共築新功,來,同飲一杯。”薛萬春舉杯說道。原來,新到的兩人原是潼關靠山王楊林手下兩員大將尚師徒和新文禮,這兩將別了靠山王楊林後便欲跟隨宇文化及晉軍同往京城的。但因此二將身份特殊,宇文化及不敢做主留在身邊聽用,便一封書信讓二將領著自己的4萬原潼關守軍前往河東潞州裴世矩處畫押入籍,若得裴司馬任命派遣方能留在帳中。二將聽言便直奔潞州投到裴世矩府中,說明來意並呈上宇文化及薦書後,裴世矩便在晉軍將領名冊中添上了二人名姓,從此這兩員大將便正式入籍晉軍成為晉王楊廣手下將領,同授少將軍銜,4萬同行將士也在潞州全麵換裝。
此時,正逢裴世矩領受晉王指令布局對晉陽李淵的全麵進攻,各處都不缺大將,隻晉陽側後較為偏遠的雁門關薛萬春部缺乏得力副將。尚、新二將的到來,正好可以派往薛萬春部。二人新來,無從挑剔,欣然領命帶著自己手下將士便繞道太行郡,經曆5日疾行如期趕至雁門薛萬春帥府報道。
“薛將軍,我二人初來乍到,身無寸功,隻為在征伐晉陽一戰中能展平生所學,請薛將軍隨意差遣便是。”尚師徒放下酒杯爽快的說道。
“嗬嗬!我雁門原有守軍8萬,在此駐守一是防範突厥南下,二是看住晉陽李淵。現本帥得裴司馬將令,不日出關直擊晉陽之後,擾其後方,牽製唐軍不使其南下,配合我晉軍界休、霍縣、蒲縣等處用兵。今日這接風宴也為我三人即將出關伐唐的出征宴,我等欲建功勳不難,這雁門關外處處都是立功之地,來,再同飲一杯。”薛萬春心情極為愉悅,向二人許諾道。
“幹!”三人一飲而盡。
“嗣昌兄,非是我等不義,現河東數十萬大軍北上攻伐晉陽唐公,晉陽勢弱,根本無法抵禦來犯之敵。況晉王千歲平定了中原諸王,其勢如日中天,天下無有胤其鋒者。我等江湖豪傑順天應人歸降晉王千歲,乃是正途。還望嗣昌兄見諒!”徐茂公揮動著手中拂塵不卑不亢的代單雄信等眾人說道。
“也罷!人各有誌,某也無話可說,但你等卻不該在此時此地背反晉陽,陷我河套唐軍15萬於死地,公等於心何忍?”柴紹心情極為沉重的反問道。單雄信與這柴紹關係最好,聽罷此言不禁羞愧的低下頭去,不敢和柴紹正視。
“柴兄此言差矣!要怪隻怪那三元李靖自以為是,冒險越河去搶河套之地,其殊不知此一去便使得晉陽空虛?就算我主不舉兵北進,那突厥得悉消息也會出兵來犯的。怪隻怪唐公李淵不識時務,冒動刀兵。非為我等之過也!”見單雄信等人臉露愧色,王伯當挺身而出嗬斥著還在逞口舌之強的柴紹。一番話說得柴紹無言以對,垂頭歎息不已。
“嗣昌兄,貧道歸晉也是順應天意,某料那三元李靖得知後路被斷,必然俯首歸降,唐公那裏不久也會請降的,如此大隋北方便成一統了,嗣昌兄也無需自責。請嗣昌到後房安歇。”說罷,徐茂公對著扶起柴紹的兩個小校揮動了一下拂塵,兩人便架住柴紹往府外而去。
眾人見柴紹離去,盡都鬆了口氣般,臉色緩和過來,不再自羞了。
“你等好不羞愧!那柴嗣昌好心收留你等,卻又反水。唉---”程咬金本就是憋不住話的主兒,原本同眾人一樣低頭不語,這時見眾人又有了嬉笑之意,不禁大吼起來,像是在說別人,卻更像是在責怪自己,言畢竟還“啪”的一聲,做戲般的給了自己一張黑臉一巴掌。
眾人見這程咬金又在使怪,不禁哄堂大笑起來。
這時的晉陽城已經亂做一團,河東晉軍全線來攻的消息早就傳遍街巷,城中百姓竟相搶購糧食、食鹽等物。眼下城中大小糧店糧食食鹽等全都售空。城中百姓更有出城逃難者絡繹不絕。
晉陽唐國公府。
此時的李淵正和眾文武商議著當前緊迫的局勢,人人自危麵帶憂鬱。
“諸公,如今河東軍分三路來攻我晉陽,尤以界休雄闊海部進攻力度最大,據報其已經突破了我汾陽河防,正在圍攻我汾陽城,霍縣晉軍也正在北進中,從進攻態勢看是想與雄闊海部合擊我汾陽城,汾陽乃我晉陽南方屏障,不容有失。但我晉陽卻受側後雁門晉軍薛萬春部牽製無法派出援軍,麵對如此危局,諸公可有解困之策?”
“唐公,唯今之計隻有急召河套李靖大軍迴援我晉陽,以解當前之危。”尚書令裴寂出班說道。
“主公,李靖在晉西平夷、四周、方山等三城尚留有徐績副軍師及10萬大軍未曾渡河,不如急調此處人馬迴援。”大學士溫大雅言道。
“主公不可,晉西三城若是無兵駐守,必遭河東蒲縣羅鬆部襲取,若是這三城有失,我河套李靖大軍危矣。”兵部侍郎唐儉趕忙出班駁斥道。
“唐公,我軍過於分散,戰線太長,莫如暫棄了河套之地,命李靖大軍速迴晉陽為宜,這樣也無後路被切斷之憂啊!現如今也不是搶占地盤的時候,當設法自保啊!”裴寂著急的唿喊著。
“玄真言之有理!本公小看晉王楊廣了,原本以為他受京城大戰的牽製不敢動河東以北之兵犯我晉陽,卻不想他反其道而行之,對我晉陽發起突襲。本公欲聽玄真之言,召迴李靖之兵迴防晉陽,諸公可有異議?”
李淵說完,看向手下眾臣,見並無人反對,於是下令道:“好!既無異議,本公便去書召李靖東渡,迴援晉陽。”
“主公,前日突厥大汗派使臣來訪,說欲出兵助我晉陽南取河東,現正在館驛等主公迴話,不知主公對此意下如何?”內史令竇威出班說道。
“哼!突厥沙缽略汗此舉別有深意,欲用假途滅虢之計,謀我晉陽。文蔚(竇威字)可敷衍與他,就說本公多謝大汗好意,對付楊廣有本公足矣!”
“是,下官知道怎麽作了。”
“主公,既然突厥已有動兵之意,我晉陽便不可不防啊!現北三郡之兵大半抽調至晉陽了,我晉陽北境豈不空虛?若是----”唐儉提醒道。
“唉!本公也知如此啊!但眼下哪有多餘之兵調往北境三郡,還有新收的定襄郡,本公現在都無暇顧及了,待解決了眼前困境在說吧!”李淵無奈的歎息道。眾人聽了,隻得不在出聲。
就在李淵準備結束府議之時,突然大將任槐從府外疾步入內,匆忙走到李淵麵前拱手急報道:“主公,末將方才得到汾陽前線消息,說是潞州中軍大將侯君集率5萬大軍匯同霍縣丁彥平部3萬精銳已經抵達了汾陽城西門,與南門雄闊海部8萬人馬正夾擊我汾陽城,汾陽現在守兵僅有6萬,如此汾陽危矣!”
包括李淵在內的府中文武們聽了任槐之言都不禁緊張起來,原本安靜的議事廳突然間變得喧鬧起來。
“諸公且靜,我汾陽城有大將劉政會鎮守,且有守軍6萬,想要輕易破城實屬妄想,何慌之有?”大將劉弘基見狀出班大叫道。
“嗯!弘基將軍此言有理。茂約(唐儉字)你兵部速速行文,召迴河套李靖大軍,令其10日內返迴晉陽。”李淵強作鎮靜吩咐著兵部侍郎唐儉道。
“是,下官這就迴兵部派人速召李靖迴援。”說完,唐儉拱手一禮後急忙出了議事廳,匆忙趕迴自己的兵部府衙。
“唉!本公失算矣!諸公且迴吧!”李淵有氣無力的揮手示意道。
汾陽城前線。
這座汾陽城依汾陽河而建,汾陽河將城池圍了個圈,以致北門和東門外便是一條天然形成的寬大護城河。雄闊海部從這兩門攻城便無從談起。而南門和西門又被挖掘出一條相通的人工河,引得還是汾陽河水入內,雖然沒有汾陽河寬,但也是不窄的,故雄闊海部受阻於此城,無法前進。這日迎來了侯君集和丁彥平兩部援兵到此匯攻汾陽,二將攜手來到雄闊海軍帳中。
“雄將軍,侯某與丁將軍受裴司馬之命,前來助你攻取汾陽。”小白猿侯君集拱手說道。
“多謝二位將軍了!隻是,這汾陽城實在是不好攻啊!二位也都看到了,一條汾陽河便是此城的護城河,我軍先要用船渡河方可靠近城池,城上火箭射來,我軍渡船多被焚毀,士卒多有傷損,唉!”原本從不服輸的雄闊海此時也不得不垂頭喪氣。
“我軍雖配有少量連弩火雷箭,但距離較遠,且對城牆破傷程度不足,以致一時無法攻破此城。”副將金甲在一旁補充介紹道。
“不知城中兵馬多少?儲糧有幾多?”丁彥平撫須問道。
“守軍有6萬,不算少。儲糧情況暫時不詳,但支撐一個月應有可能。”金甲答道。
“嗬嗬!城外有河,我軍過不去,他也別想出來,其東、北二門麵臨大河,我軍隻需圍住西、南兩門即可,料他出城也難。”侯君集笑著說道。
“侯將軍之意是要困死城中唐軍?”雄闊海急問道。
“不!他城中6萬人馬,守城足夠,但要出城與我軍交戰便不夠了,我等當引他出戰才是。”
“若是仍舊堅守不出,當如何?”
“金甲將軍問得好!你我兩部人馬共計16萬,何必都用在此地?當分出一部人馬從汾陽城西繞過去進攻汶水城,若是攻擊得手,一則可令汾陽城成為孤城,其軍心必亂;二則汶水距晉陽已是不遠,可威脅晉陽城。就請丁彥平將軍率本部3萬精兵在此助雄將軍困住汾陽唐軍,侯某親率本部去攻汶水,不知三位將軍意下如何?”
“嗬嗬!好一個精明的猴子啊!我等在此牽製汾陽守軍,你卻去搶功勞。”丁彥平聽了侯君集的策略不由大笑道,兩人是同一天到潞州投的軍,關係最好,言語間便非常隨意,彼此也都不計較。
“侯將軍之計某也曾想過,隻恐深入敵後陷於敵軍包圍之中,風險也是極大的。若是晉西唐軍迴援晉陽了,那時便要腹背受敵,有全軍覆滅之險啊!”金甲輕聲提醒道。
“嗬嗬!金將軍提醒的是,若是正常用兵當不可犯險,但此時卻大有不同了。汝擔心的晉西三城李靖唐軍迴援晉陽,已是不可能了。”侯君集大笑說道。
“哦?我等願聞其詳。”雄闊海瞪圓雙眼驚奇的問著。
“那晉西三城已有我晉軍伍天錫將軍15萬人馬去取了,伍天錫將軍何許人也?豈容晉西唐軍迴援晉陽?嗬嗬!”
“嗬嗬!若如此,侯將軍困汾陽取汶水之計當可行。你二人無需再爭,都去去汶水便是,我這裏8萬人馬足以困住汾陽唐軍。”金甲聽罷侯君集之言後,頓時大喜。笑著對侯、丁二將說道。
“是啊!你二人便莫分彼此了,自去取汶水,就當沒來過我這裏,這裏有本將軍和金甲將軍在諒他汾陽城中唐軍不敢出來。”雄闊海也豪氣的說道。
“嗬嗬!既如此,我二人明日便繞過汾陽城直取汶水,老丁你說呢?”
“嗯!如此最好。至投主公以來,除了守住霍縣外,老夫尚未有新功,不似你侯將軍有駐守澤州之功。”丁彥平撫須說著,眼中流露出不甘狀。
“好了,老丁,這迴攻汶水城首戰侯某便不與你爭就是了。”
帳中眾將聽了全都大笑,丁彥平不住點頭,笑看眾將,似乎首功就在伸手之間。
雁門關薛萬春帥府。
這日薛萬春帥府設宴,宴請兩員經過千裏繞行太行山抵達雁門關的大將,這兩員大將也帶來了潞州司馬裴世矩的親筆書信。薛萬春見信之後興奮無比,自己這裏原本偏僻不是正麵戰場的,有了這封裴司馬書信後,自己這鎮守的雁門關便轉眼成了正麵戰場中不可小看的一股力量了。
“尚師徒將軍,新文禮將軍,本帥今日設宴為你二人千裏轉戰到此接風,也預祝你我三人攜手勠力共築新功,來,同飲一杯。”薛萬春舉杯說道。原來,新到的兩人原是潼關靠山王楊林手下兩員大將尚師徒和新文禮,這兩將別了靠山王楊林後便欲跟隨宇文化及晉軍同往京城的。但因此二將身份特殊,宇文化及不敢做主留在身邊聽用,便一封書信讓二將領著自己的4萬原潼關守軍前往河東潞州裴世矩處畫押入籍,若得裴司馬任命派遣方能留在帳中。二將聽言便直奔潞州投到裴世矩府中,說明來意並呈上宇文化及薦書後,裴世矩便在晉軍將領名冊中添上了二人名姓,從此這兩員大將便正式入籍晉軍成為晉王楊廣手下將領,同授少將軍銜,4萬同行將士也在潞州全麵換裝。
此時,正逢裴世矩領受晉王指令布局對晉陽李淵的全麵進攻,各處都不缺大將,隻晉陽側後較為偏遠的雁門關薛萬春部缺乏得力副將。尚、新二將的到來,正好可以派往薛萬春部。二人新來,無從挑剔,欣然領命帶著自己手下將士便繞道太行郡,經曆5日疾行如期趕至雁門薛萬春帥府報道。
“薛將軍,我二人初來乍到,身無寸功,隻為在征伐晉陽一戰中能展平生所學,請薛將軍隨意差遣便是。”尚師徒放下酒杯爽快的說道。
“嗬嗬!我雁門原有守軍8萬,在此駐守一是防範突厥南下,二是看住晉陽李淵。現本帥得裴司馬將令,不日出關直擊晉陽之後,擾其後方,牽製唐軍不使其南下,配合我晉軍界休、霍縣、蒲縣等處用兵。今日這接風宴也為我三人即將出關伐唐的出征宴,我等欲建功勳不難,這雁門關外處處都是立功之地,來,再同飲一杯。”薛萬春心情極為愉悅,向二人許諾道。
“幹!”三人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