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師,畫過也見過各種器物的圖形,還從未見過畫的如此之妙的。麻部長真乃魯班公在世,真神人也!本師不及麻部長之一二啊!巧手!巧手---”李春看了這張繪製清晰,設計巧妙的圖紙,愛不釋手,連聲讚歎著。麻叔謀聽了頓覺自己的嘴被人用手捂住了一樣,承認不是,不承認也不是,隻得鼓著雙眼看著楊二。楊二扭頭暗暗發笑著。


    “李匠師今後若是對圖中有不解之處時,可多向麻部長請教。”楊二對一心仔細在看圖的李春說著,也不知他聽沒聽見,完全是看著圖一臉呆癡狀。


    麻叔謀看李春已經呆在那裏不說話,忙拉過楊二到一邊,急問道:“兄弟,你搞什麽搞?這蒸汽機你還真想弄啊?就現在這幫古人的工具和材料能造出來才有鬼了。”


    “噓--小聲點。不管能不能造,先讓李春去研究了再說。這個時代自然有這個時代的造法,千萬別低估了這個時代工匠的精神。那趙州橋連橋墩都沒有一個,跨度那麽大,不也被他造出來了嗎?連後世的專家都不敢相信呢!”


    “可是這造出來你又能怎麽用?火車該沒法造吧!還有鐵軌鋪設、鑽洞過橋的。你想累死我啊!那我不如迴去當民工輕鬆。”麻叔謀沒好氣的說著。


    “主公,這器物就是蒸汽機?從一旁文字描述看這是靠水蒸汽來驅動的,這蒸汽真有如此力量麽?”李春這時突然從那種癡迷於新器物忘我的狀態中醒來問道。


    “在密閉的容器中不停加熱,就會使其間的蒸汽爆發出難以想象的能量,不信的話可以先試試用鐵鑄造出一個缸體來,嗯!其他的下來你同麻部長好好切磋切磋,他會告訴你如何去鑄造這圖上的缸體。對了,本王還有事,你二人好好在此研究吧!”說完,楊二將麻叔謀一把推向李春,自己隨即跑出大帳,出來後,捂住嘴止不住的笑著。


    “世兄,何事如此高興啊!”


    “沒有!沒有!為兄隻不過給麻哥找了個事情去作,免得他沒事就知道在家造小人玩兒,嗬嗬嗬嗬!”楊二說完大笑著打開折扇大搖大擺的往外走去。仲堅留在原地,嘴中還不住的念叨著:“造小人兒?什麽造小人兒?怎麽造?”


    就在楊二自以為得計,兀自在那兒得意時,突見王德向自己這邊疾步走來,臉上掛著一幅驚喜狀。


    “王千戶何事驚喜呀!是媳婦兒又給你生了個大胖小子了嗎?”楊二打趣的問著走近了的王德。


    “哎呀!主公,這可是比得了兒子還讓人驚喜的天大好事啊!”王德急忙拱手大叫著,惹得一旁眾侍衛都逐漸靠攏了過來,人人臉上含笑。


    “是不是開渠挖到了一處帝王古墓了,裏麵金銀多嗎?”


    “唉---,主公,我軍情處得報,京城破了,宇文化及大軍攻占了長安城了,稍候必有前方軍報到來。”


    “啊?此話當真,真如此快便進了城了。莫要騙本王歡心!”楊二聽了不僅不信還有些生氣,他知道35萬太子黨人馬,那是幾日便能大敗的?若是如此輕易,楊勇就不是楊勇,楊素便不是楊素了。


    “主公,此事多半是真。下官原本是京城千戶,離開京城之時也留下了些人手,相信下官手下絕不會欺瞞與我的。”王德見楊二不信反氣,不禁慌忙解釋著。


    “好!若是真,軍報也該到王府了,快隨本王迴府。”


    護衛們接到迴府指令後,忙動了起來,一架豪華馬車來到楊二身邊,楊二毫不猶豫,上前一步跨上,鑽入車中。馬夫見狀揮鞭驅車而走,眾護衛們忙簇擁著前後往洛陽城中走去。


    車中,楊二心緒激動。腦海中反複出現自己端坐皇宮議事殿龍椅之上的畫麵,幾次都感覺不真實。迷糊間,一行已進了洛陽城,還未到自己行宮,便傳入耳中一陣緊似一陣的鞭炮響聲和人群的歡唿聲。


    楊二一驚,似乎預感到了什麽,忙伸手拉開車窗簾,往外看著。


    隻見這條通往王府行宮的街道兩側,萬民擁出,各個喜笑顏開。更有兩旁商鋪一家接著一家的放起了爆竹,猶如過年一般。


    在人潮和爆竹聲中楊二一行緩緩靠近了自己王府行宮,卻見盧照鄰、淩敬、賀若弼、梁師泰等將軍大臣一臉喜色出門迎接,還有喜不自禁,又哭又笑的王黛、出塵、阿貝伊等在台階上看著楊二車仗逐漸靠近。最喜的是那一幫王府家將了,個個開心的在府門外歡唿雀躍著,全無往日陣型。


    這時,車中的楊二心中踏實了,反而冷靜了下來。


    “主公,不!不!不!下官失言了。該稱陛下才是。”盧照鄰覺得失言忙自己糾正道,這一糾正,竟惹得眾人齊聲大唿道:“臣等恭迎陛下迴府。”


    楊二聽了有些不適,鑽出車門,看向大家。


    “陛下,今天真是一個好日子。可謂驚喜連連啊!三日前宇文化及大軍攻破了京城,驅離了偽皇楊勇,正待陛下返京登基啊!”盧照鄰高聲叫道,似乎是要讓在場的每個人都能聽到。


    “哦!這真是令本王一驚啊!竟真如此之快?”


    “陛下,這是宇文先生發至京城的快報,報捷快馬沿途都在叫著,京城城破,偽皇已逃往漢中,這已是洛陽城人皆盡知的事了。”山東千戶李太智一臉喜色的上前說道。


    “可有繳獲傳國玉璽?”


    “陛下,玉璽被楊勇出逃時帶走,宇文大人那裏未曾見到。”盧照鄰說道。


    楊二此時已經將軍報匆匆瀏覽一遍,雙手將軍報一合,厲聲說道:“沒有玉璽得位不正,令宇文化及安撫京城百姓,收編皇城禁軍,搜捕太子黨人。再令張恆無論如何也要劫獲傳國玉璽。一日不見玉璽本王便一日不返京,不稱帝!”楊二並未流露出喜色,反而有些不快。


    盧照鄰聽出楊二心中不快,忙低頭答道:“是,主公,下官這就派快馬迴報宇文大人和張大人。”


    眾人見了也忙將臉上喜色收起,緊隨楊二進入府中。


    晉陽唐國公府。


    李靖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態度顯然已經激怒了李淵,雖然手中柴紹的密信為此已經替李靖開解,但李淵還是有些不滿。


    “哼!李靖未按本公之意南下直取蒲縣,打開通往河東郡的大門,卻私自改變行軍路線,采用聲南擊西之策,突襲了河套之地。雖占據了大片富饒土地,也能起到牽製晉王大軍的目的,但卻忤逆了朝廷的旨意,陷本公與不忠不義之地,實乃可惡至極!”李淵拍著桌案對下麵眾文武說道。


    “唐公,我唐軍不費一兵一卒便巧取了諾大一處河套之地,老夫以為實乃一著妙棋啊!唐公試想那河東郡乃是晉王楊廣的起家之地,根基之所在,如若冒然去攻,則我晉陽與河東便徹底為敵,沒有絲毫盤旋的餘地了。現如今河東強而我晉陽弱,與河東為敵實為不智。但那河套之地卻全然不同,那裏原本便是朝廷直屬之地,未有分封,人人可占。我晉陽得了河套任誰也說不出什麽,就是那晉王楊廣對此也無話可說。同樣是牽製了晉王大軍這點並未忤逆朝廷旨意,隻是出兵的方向不同罷了。老夫甚至認為占據河套對今後我晉陽有大利。”尚書令裴寂對李淵說道。


    “哦?有何大利於我?”李淵聽了裴寂之言火氣略消一些,同時也不解的問道。


    “唐公,如今晉王楊廣以宇文化及為帥兵出百萬圍逼京城,京城中隻35萬守軍,看似不少,但卻都是從未上過戰場的享樂之兵,如何能與百戰精銳的晉軍為敵,敗亡隻在朝夕罷了。楊勇如敗則必將退位讓賢於晉王楊廣,這是大勢所趨。待到那時,這天下能與楊廣為敵者唯有我晉陽一處。那時,他若發兵來攻我晉陽,我河套之兵便可南下去取他的京城;若是去攻我河套之地,我晉陽大軍則可南下橫掃他的河東郡,如此我晉陽便和河套成為犄角之勢,相互依托豈不為好?”


    “裴尚書所言極是,眼見攻取河套乃是兼顧當前麵向長遠之計,李藥師之見在我等之上,我晉陽有李靖乃晉陽之幸也!”兵部侍郎唐儉出班說道。


    “嗯!經玄真這一調撥,本公也看得清了些。如此說李靖真乃名將也!但何不先報知於本公,非要自作主張呢?此風不可漲!當下不為例。”李淵想通之後怒氣頓消,但仍不快於李靖出兵之後的私自做主。


    “主公,此乃李靖謹慎之處,誰知我晉陽有多少河東暗探?若是走漏了消息便再無挽迴之地了。”唐儉又為自己下屬開解著。


    “茂約不必為他美言,本公就原諒他這一迴,但不可再有下次。”李淵對著唐儉揮了下手,示意他退下去。


    “主公,取了河套好歸好,但與我晉陽之間便隔著一條大河了,25萬唐軍精銳盡在河套之地,我晉陽便顯得空虛了。而河東虎視我晉陽之界休、霍縣、蒲縣和雁門四地晉軍仍毫發未傷,如虎在側榻,豈不危矣?”大學士溫大雅出班急問道。


    他這一言,頓時引起府議眾官紛紛議論,其間不論文武,讚其言者不在少數。就連上座的李淵也不禁將眉頭緊蹙,心中騰起一股擔憂來。


    “唐公,彥博之言有理,正所謂有其利必有其害!取得河套使得我晉陽局勢上搶得先機,但卻帶走了我大部人馬,使得我晉陽空虛了許多。當急調北部三郡的人馬立刻迴返晉陽周邊,以便應對河東軍突然北犯。”裴寂諫言道。


    “玄真和彥博說的不錯,原本正麵與河東軍交鋒的,卻讓李靖劍走偏鋒去了河套之地,使得我晉陽門戶大開了。不過,嗣昌信中也提到,李靖已分兵10萬由徐世績率領迴渡黃河鎮守晉西平夷、石洲和方山三城,一則防守渡口,緊守我河套之兵迴晉陽之後路;二則這10萬唐軍可在晉陽被攻之時及時來援。這還需調北三郡人馬迴防麽?”李淵不置可否的問著裴寂。


    “這---,貌似李靖想到了這層,已經做了安排。不過---”


    “玄真先生,可直言無妨。”


    “不過,如今我晉陽與突厥大汗交好,北方並無兵患之危。三郡守軍駐守無益,不如留下少許兵馬監視突厥,大部還是調迴晉陽為好。若是河東軍北犯我晉陽也好多一些兵馬可資調用。”


    “嗯!就依先生。調迴三郡精兵加強晉陽以南防守。弘基將軍,三郡人馬皆是受你節製,這事便由你去辦,記住三郡守軍不得少於3000,多餘之兵全部調迴。”


    “遵命,主公。”劉弘基從武將班中走出大聲應道。


    “還有,加強提防河東四地之兵的動態。若是其兵動,當速來報與本公。”


    “是,主公。”任槐、劉政會等眾武將起身應道。


    “咳咳、咳咳---”李淵輕微的咳嗽幾聲,說道:“今日府議就到這裏吧!若是還有未報事宜,可到府中書房見本公。”


    說完,李淵緩緩起身,對著眾文武揮了揮手。眾人都拱手見禮後,轉身離開議事廳。李淵隨後也在宦官的攙扶下慢慢迴往後堂。


    與此同時,經潞州裴世矩簽署的出兵命令先後送抵了前沿四地。


    “嗬嗬!沒仗打的日子可把老雄我給憋壞了,總算等到可以出兵的這天了。傳令下去,就按令整軍三日,三日後渡過汾陽河攻取汾陽城。”駐守汾陽河南岸界休城的雄闊海興奮的大叫道。


    “是,謹遵將軍之命。”原屬自己太行山諸寨的手下兄弟紀曾、伍亮等全都起身呐喊著,個個喜形於色。


    “將軍,裴公之命要我等暗暗整軍備戰,不可驚擾了對岸唐軍。”副將金甲從旁提醒道。


    “好!咱就悄悄的備軍,將兵器、軍糧等都分撥好,悄悄發給將士們,這兩天多給戰馬喂些精料,帶出去跑動跑動,隻要不驚動了唐軍便可。”


    “嗬嗬嗬嗬!”眾將聽了盡都笑了起來。


    蒲縣、霍縣和雁門的羅鬆、丁彥平和薛萬春三將也都接令暗自做著出兵的準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