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王府。
“你說什麽?伍天錫魏城2萬人馬到了安德和平馬兩城了,這他媽的就是針對本府的。我曆城重鎮就在他伍天錫大軍的河對麵,在加上潞州調撥過來的伍雲召3萬人馬,黎陽城原駐的1萬精兵,這下子在我身邊來了6萬多兵馬,這是誠心不讓本府好過啊!我看他不是想築渠,而是借築渠削某家的藩啊!”唐壁氣得三角眼瞪得溜圓,在帥府桌案前直轉圈。
“府君,切莫再遲疑了,豎旗招兵吧!”階下坐著的通判高可仁大叫著。
“若是招1萬人,好說,悄悄的就幹了。但1萬遠遠不夠使喚的。若是動作大了,隋庭兵部就該來人過問了,就是一頂私自擴軍,聚兵謀反之罪,你我也吃不消啊!”
“府君,現在那還顧得了這些多。府門外現在聚著數十位世家的族長,這些人都是因為冀州開掘永濟渠失地破產逃難至此的,我軍中多有這些士族的子嗣,也多有有居高位者。府君若是不為他們做主的話,必然會激起我軍兵變的。再說大亂在即,府君若不強勢必會被更強者吃掉。晉王先收東萊王博是何意?府君當思慮清楚才是,莫自誤了。”高可仁竭力勸說著。外麵逃難而來的世家中就有他高家一門,甚至他高家祖先祠堂都已被夷作了平地,更有一個本家大哥被直接斬殺在了河間府衙門前,這高可仁早已對晉王一黨切齒痛恨了。
“高先生,本府該如何作?無故擴軍便是死罪啊!”唐壁無奈的說道。
“府君可效仿洛陽王世充,先擴軍1萬,再充實府庫軍械,特別是擴軍後的甲衣,不管是契丹的也好、奚族、高麗的也罷,特別是送上門的李淵的衣甲原皮統統吃下,若是府庫中現糧不夠,便出具文書先借用他的,憑府君和唐公的關係,此乃區區小事爾!”
“也罷,先照先生之言行事。”唐壁終於在重壓之下決定先充實府庫軍資,擴軍1萬再說,反正濟南府人口眾多,相機在招數萬也不難。
京城太子府。
連日來由兵部轉呈道太子楊勇手上的幾份奏呈讓楊勇不知所措,此時正召集了楊素、蘇威、韓洪和宇文凱商議著。
“各位大人先看看吧!這就是這幾日連續收到的各藩鎮請求擴軍以維護一方安穩的奏呈,好歹先議出一個結果後本太子才好上報給父皇。”太子楊勇看著圍坐一圈的幾個重臣說著。
“以下官看,殿下既然為晉王開渠一事大開方便之門,目的就是要看到他與各門閥互鬥以耗損自身實力。如今,晉王勢大而門閥勢弱,不如順水推舟同意各藩鎮門閥擴軍之請。”屬於少壯派的宇文凱搶先說道。
“不可。藩鎮擴軍極為敏感,觸及陛下底線。現太子殿下正受寵,當盡量與陛下認知相同,以免惱了陛下。”仆射蘇威趕忙出言製止道。
“嗬嗬!太子殿下,諸公。老夫以為該壓下這些奏呈不報,正好近段時間陛下身體欠安。試想,無論是晉王還是藩鎮作大對我等都是沒有好處的。老夫反倒想看到他們之間相互廝殺,不管最終誰敗下陣來都與我無關,這對今後太子殿下也是有利的。當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削弱晉王的實力。”
“叔父之意是讓本太子坐看河蚌相爭?”
“正是。將奏呈壓下不報,其實那幾處藩鎮也僅是到這裏走個過場,朝廷準與不準,他等也是要擴軍的,不若隨他去,我這裏隻等好戲上演。”楊素一臉奸笑的說著,眾人聽了也都點頭稱是。
“也罷!這事就依叔父之意,暫且壓下這些奏呈。不過前日叔父說起過要挑撥冀州等處世家望族齊心對抗晉王一事,本太子覺得----”楊勇還是有心自己弟弟將永濟渠挖掘順利進行下去的,隻是不好和楊素等人提起。
“太子殿下,照目前局勢看,哪裏還需要我等去挑撥與他,早有消息傳來,那河間府刺史宇文化及對於河渠所要經過之地施以暴政,但有反抗便派兵剿殺,世家望族哪一個不與他有仇,晉軍之殘暴曠世僅見啊!嗬嗬!不用多久,冀州、山東以及洛陽等處便會戰火四起的。”楊素笑著對楊勇說道,一副與己無關的樣子。
與座中眾人不同的是,楊勇聽了楊素的話後卻是沒有露出一絲的微笑,反到有幾分擔憂之色。
與此同時,黎陽城到魏城之間的這段永濟渠已經開工了。在大量炸藥的配合下,挖掘工程進度還是很快的,因為有了廣通渠的挖掘經驗,這時廣泛利用上了滑輪輸送機構,挖出的土方很快便被高處的人通過滑輪裝置運走。數十多萬人同時開工,場麵尤為壯觀,隨著開掘進程,加入的民夫越來越多起來。
“還是毛爺爺說的對,人定勝天,人多力量大呀!這個場麵簡直太過壯觀了。”楊二和麻叔謀二人此時正站在一個升起有15米的高空熱氣球的吊籃裏遠眺著。在他的眼中不時聽到和看到遠處不斷傳來的爆破的巨大聲響,還能看到熱鬧的工地上穿梭在勞作人群中的眾多的送水女工們。這裏麵不光有男人們粗狂的號子聲,還有更多的男女歡鬧之聲。
“兄弟,下麵勞工們的工作幹勁還是很高的。好多都是一家人在工地上幹活。這工程進度還是不錯的。”麻叔謀也看著下麵的巨大工作場景對楊二說著。
“這樣好啊!原計劃這條永濟渠用一年半時間完工,現在看工期會縮短。也不知道宇文化及那頭征地情況進展的怎樣了,隻是聽說那家夥手黑的不行,什麽人隻要敢阻礙征地一律殺無赦。”楊二小聲對麻叔謀說道,這裏就他二人,也不怕被別人聽到。
“俺也聽說了,這奸人不光對世家土豪們大開殺戒,連被占地後無處可去的百姓也是毫不留情的,據說好些失地百姓嘯聚山林為匪去了。這可有些不妙啊!”麻叔謀有些擔憂的說著。
“唉!要做成一件大事,在這個時代談何容易呀!這些世家望族不消滅今後不好過的就是我們了。”楊二也無可奈何的說著。
“對了,這樣看著費勁,要是有個望遠鏡就好了。”
“別看我,我隻有一雙農民的手,不會那些個洋玩意兒。”麻叔謀沒好氣的懟著楊二。
“切!你個初中生沒文化的樣子,得嘞,有空我自己找李春教授研究下。”
二人又在上麵互懟了一會兒後,便給下麵護衛們一個信號,下麵的人便拉著細鐵鏈子將氣球拽了下來。楊二打開吊籃的門便走了下來。
“這個熱氣球不錯,隻是別放得太高了不安全。”
“放心吧!這個氣球用了幾百張牛皮作的,還塗了防火的塗料,一般來說是不會壞的。”麻叔謀有些驕傲的說著,這個氣球可是他一手監造的,最怕的就是人還在天上時,突然失火被燒毀。今天也就是楊二要求放得高了些,平時自己和李春在上麵時,從不會超過10米高的。一切指令都是用一個簡易的鐵皮喇叭靠吼完成的。
看著麻叔謀和李春又登上氣球升空後,楊二便帶著侍衛們趕迴了黎陽城。這裏完全不用他操心,他隻需要關心每日的進度而已。
迴到黎陽城太守府衙,這裏早聚了一幫人在等他了。楊二經過這些人身前時能感受到部分人臉上的驚慌之狀。
“主公,是否應該對宇文大人有所約束了,這是剛剛一眾世家代表送來的血書,書上有百十個士族大家長的手印,皆言宇文大人背著主公在開河沿途實施暴政,虐殺無辜,造成百姓流離失所。”一個黎陽官員將手中血書遞給楊二,口中訴說著。
“唉!如此大的工程難免不殃及沿途世家望族的利益。想那秦始皇為保一國安全在北方修建了諾大的一座長城也是搞的天下百姓怨聲載道,但最後這長城卻能有效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侵,保護了中原百姓的利益。這與本王開挖新渠是一個道理啊!從目前看,也僅僅是對沿途的世家豪門影響最大。你們這些朝廷官吏要去說服這些士族族長們,要讓他們以國家為重,莫要糾結一己之私,待渠成之後,本王自會給他們一些補償的。”說罷,楊二將手中的血書看也不看放在桌案之上。
“主公,據傳濟南王唐壁、洛陽王王世充和上梁王沈法興等俱在招兵買馬,打造衣甲,準備趁冀州民亂擴大地盤和實力,不可不防啊!”河間府主簿淩敬上前說道。
“淩先生勿憂,本王早有預料,已作了準備,不怕他反。本王也正欲在亂中做大。”楊二冷笑著對淩敬說道。
“傳令洛口城伍保、魏城伍天錫將軍緊守城池,不得有誤!”
晉陽唐國公府。
就在楊二安排開渠事宜和分兵嚴防各路藩鎮之時,晉陽的李淵卻是一派狼狽之狀,手下群臣也都手足無措。
“嗣昌,我晉陽庫中收購的毛皮已近清倉了,怎不見運糧車隊返迴?是何道理?”李淵急匆匆的問著柴紹。
“嶽丈,前番我晉陽以重金賄賂洛陽王世充幕僚胡師爺和唐壁心腹高可仁,均達到了預想結果,我運往這兩處的百萬張毛皮盡皆被其吃下。據沈元迴信,洛陽和濟南兩處的糧食都已裝車運返我晉陽了。”柴紹驚慌的迴道。
“你不是說過,那單雄信已下了綠林箭,許我晉陽糧隊通過嗎?為何卻無端攔截我多路糧車商隊?莫不是單雄信要失信於本公?”李淵怒斥道。
“哎呀!唐公,那單雄信頗講義氣,既然說綠林箭已發出,那毋庸置疑,隻是這綠林箭能號令住綠林正道英雄,如何能號令那偷雞摸狗之流的綠林邪道。再說,這些參與劫掠我糧車的響馬山賊極有可能就是洛陽和濟南官軍假扮的。試想,那些小股山匪如何知曉我商隊運糧路線?”唐儉出班為柴紹開脫著說道。他此言一出,引得滿朝文武全都點頭。就連李淵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了。
“唐公,如今迴返的糧車不足兩成,運迴的糧食也就2、30萬石。如今庫中除了我晉陽軍備的毛皮外,存糧極少。如今即將入冬了,糧食危機亟待解決啊!”內史竇威急切的說道。
“唐公,我南下荊襄和南陽的糧隊遭受一股悍匪洗劫,受損極重,近60萬石糧食全都被劫,據逃迴來的糧隊主管說,那股劫匪頭領正是南陽南山寨的朱登,據說朱登年方16歲,正是那朱燦之子,朝中越王楊素之子楊玄感的義子。搶我糧車時,那楊玄感據說就在山上。唐公可速作書一封給越王楊素,令其子楊玄感放還我晉陽糧食及扣押人員。”唐儉又上前諫言道。
“盡有此事?好個楊玄感,本公在京城為官時看他父麵上也待他不薄,他竟敢劫本公的糧食。”李淵聽了楊玄感的名字氣得大罵。
“嶽丈,南陽荊襄一帶此次共計將換迴約百萬石糧食。小婿聽綠林道上的朋友說過,那邊的官道都將經過南山鎮,那南山寨並不屬於綠林正道,因朱燦前年身死後,楊玄感便以義兄身份上山輔佐了朱燦之子朱登為大王,實則是楊玄感說了算,他那山上一年來廣招嘍兵,現已有嘍兵近萬,全不似一般綠林做法,似有圈地稱王之意。而襄陽王蕭銑多次想招安此路強匪,兩者往來甚密,不排除其是受了蕭銑之命攔截我糧車。我車隊曾運送毛皮南下之時也經過南山,那時並不見其下山來搶,我糧隊也大意了。”
“是啊!唐公,我車隊均插有“李“字號旗,按說楊玄感也是知道車隊乃是我晉陽的,去時滿載毛皮都輕易放過了,但迴來時卻下山劫掠,這似乎已經說明是那襄陽王蕭銑之意啊!”一個大臣說道。
“是呀!這不明擺著黑吃黑嗎?一個小小山寨那需要如此多的糧食,必是為那蕭銑搶的。”
“難怪蕭銑屢次三番催我送貨過去,原來早有算計。”
“對!對!對----”
群臣一陣陣的議論,越說越像真的一樣。李淵聽了眾人的議論後險些氣得暈倒過去,趕忙扶了桌案,慢慢坐下。口中隻有出的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柴紹見狀趕忙上前輕輕拍打李淵後背,口中直說:“嶽丈無需擔心,切莫氣壞身子。”
過了好一陣,李淵才調整好心情,輕聲說道:“那楊玄感素有主見,胸有大誌,他敢劫本公的糧食,就已下定決心與本公為敵了,他父楊素之言豈能勸動,本公也無需去信越王了。傳令過去,讓南陽荊襄一帶的我晉陽糧隊繞路迴返,多走幾日路程無妨。咳咳咳---”
“你說什麽?伍天錫魏城2萬人馬到了安德和平馬兩城了,這他媽的就是針對本府的。我曆城重鎮就在他伍天錫大軍的河對麵,在加上潞州調撥過來的伍雲召3萬人馬,黎陽城原駐的1萬精兵,這下子在我身邊來了6萬多兵馬,這是誠心不讓本府好過啊!我看他不是想築渠,而是借築渠削某家的藩啊!”唐壁氣得三角眼瞪得溜圓,在帥府桌案前直轉圈。
“府君,切莫再遲疑了,豎旗招兵吧!”階下坐著的通判高可仁大叫著。
“若是招1萬人,好說,悄悄的就幹了。但1萬遠遠不夠使喚的。若是動作大了,隋庭兵部就該來人過問了,就是一頂私自擴軍,聚兵謀反之罪,你我也吃不消啊!”
“府君,現在那還顧得了這些多。府門外現在聚著數十位世家的族長,這些人都是因為冀州開掘永濟渠失地破產逃難至此的,我軍中多有這些士族的子嗣,也多有有居高位者。府君若是不為他們做主的話,必然會激起我軍兵變的。再說大亂在即,府君若不強勢必會被更強者吃掉。晉王先收東萊王博是何意?府君當思慮清楚才是,莫自誤了。”高可仁竭力勸說著。外麵逃難而來的世家中就有他高家一門,甚至他高家祖先祠堂都已被夷作了平地,更有一個本家大哥被直接斬殺在了河間府衙門前,這高可仁早已對晉王一黨切齒痛恨了。
“高先生,本府該如何作?無故擴軍便是死罪啊!”唐壁無奈的說道。
“府君可效仿洛陽王世充,先擴軍1萬,再充實府庫軍械,特別是擴軍後的甲衣,不管是契丹的也好、奚族、高麗的也罷,特別是送上門的李淵的衣甲原皮統統吃下,若是府庫中現糧不夠,便出具文書先借用他的,憑府君和唐公的關係,此乃區區小事爾!”
“也罷,先照先生之言行事。”唐壁終於在重壓之下決定先充實府庫軍資,擴軍1萬再說,反正濟南府人口眾多,相機在招數萬也不難。
京城太子府。
連日來由兵部轉呈道太子楊勇手上的幾份奏呈讓楊勇不知所措,此時正召集了楊素、蘇威、韓洪和宇文凱商議著。
“各位大人先看看吧!這就是這幾日連續收到的各藩鎮請求擴軍以維護一方安穩的奏呈,好歹先議出一個結果後本太子才好上報給父皇。”太子楊勇看著圍坐一圈的幾個重臣說著。
“以下官看,殿下既然為晉王開渠一事大開方便之門,目的就是要看到他與各門閥互鬥以耗損自身實力。如今,晉王勢大而門閥勢弱,不如順水推舟同意各藩鎮門閥擴軍之請。”屬於少壯派的宇文凱搶先說道。
“不可。藩鎮擴軍極為敏感,觸及陛下底線。現太子殿下正受寵,當盡量與陛下認知相同,以免惱了陛下。”仆射蘇威趕忙出言製止道。
“嗬嗬!太子殿下,諸公。老夫以為該壓下這些奏呈不報,正好近段時間陛下身體欠安。試想,無論是晉王還是藩鎮作大對我等都是沒有好處的。老夫反倒想看到他們之間相互廝殺,不管最終誰敗下陣來都與我無關,這對今後太子殿下也是有利的。當然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削弱晉王的實力。”
“叔父之意是讓本太子坐看河蚌相爭?”
“正是。將奏呈壓下不報,其實那幾處藩鎮也僅是到這裏走個過場,朝廷準與不準,他等也是要擴軍的,不若隨他去,我這裏隻等好戲上演。”楊素一臉奸笑的說著,眾人聽了也都點頭稱是。
“也罷!這事就依叔父之意,暫且壓下這些奏呈。不過前日叔父說起過要挑撥冀州等處世家望族齊心對抗晉王一事,本太子覺得----”楊勇還是有心自己弟弟將永濟渠挖掘順利進行下去的,隻是不好和楊素等人提起。
“太子殿下,照目前局勢看,哪裏還需要我等去挑撥與他,早有消息傳來,那河間府刺史宇文化及對於河渠所要經過之地施以暴政,但有反抗便派兵剿殺,世家望族哪一個不與他有仇,晉軍之殘暴曠世僅見啊!嗬嗬!不用多久,冀州、山東以及洛陽等處便會戰火四起的。”楊素笑著對楊勇說道,一副與己無關的樣子。
與座中眾人不同的是,楊勇聽了楊素的話後卻是沒有露出一絲的微笑,反到有幾分擔憂之色。
與此同時,黎陽城到魏城之間的這段永濟渠已經開工了。在大量炸藥的配合下,挖掘工程進度還是很快的,因為有了廣通渠的挖掘經驗,這時廣泛利用上了滑輪輸送機構,挖出的土方很快便被高處的人通過滑輪裝置運走。數十多萬人同時開工,場麵尤為壯觀,隨著開掘進程,加入的民夫越來越多起來。
“還是毛爺爺說的對,人定勝天,人多力量大呀!這個場麵簡直太過壯觀了。”楊二和麻叔謀二人此時正站在一個升起有15米的高空熱氣球的吊籃裏遠眺著。在他的眼中不時聽到和看到遠處不斷傳來的爆破的巨大聲響,還能看到熱鬧的工地上穿梭在勞作人群中的眾多的送水女工們。這裏麵不光有男人們粗狂的號子聲,還有更多的男女歡鬧之聲。
“兄弟,下麵勞工們的工作幹勁還是很高的。好多都是一家人在工地上幹活。這工程進度還是不錯的。”麻叔謀也看著下麵的巨大工作場景對楊二說著。
“這樣好啊!原計劃這條永濟渠用一年半時間完工,現在看工期會縮短。也不知道宇文化及那頭征地情況進展的怎樣了,隻是聽說那家夥手黑的不行,什麽人隻要敢阻礙征地一律殺無赦。”楊二小聲對麻叔謀說道,這裏就他二人,也不怕被別人聽到。
“俺也聽說了,這奸人不光對世家土豪們大開殺戒,連被占地後無處可去的百姓也是毫不留情的,據說好些失地百姓嘯聚山林為匪去了。這可有些不妙啊!”麻叔謀有些擔憂的說著。
“唉!要做成一件大事,在這個時代談何容易呀!這些世家望族不消滅今後不好過的就是我們了。”楊二也無可奈何的說著。
“對了,這樣看著費勁,要是有個望遠鏡就好了。”
“別看我,我隻有一雙農民的手,不會那些個洋玩意兒。”麻叔謀沒好氣的懟著楊二。
“切!你個初中生沒文化的樣子,得嘞,有空我自己找李春教授研究下。”
二人又在上麵互懟了一會兒後,便給下麵護衛們一個信號,下麵的人便拉著細鐵鏈子將氣球拽了下來。楊二打開吊籃的門便走了下來。
“這個熱氣球不錯,隻是別放得太高了不安全。”
“放心吧!這個氣球用了幾百張牛皮作的,還塗了防火的塗料,一般來說是不會壞的。”麻叔謀有些驕傲的說著,這個氣球可是他一手監造的,最怕的就是人還在天上時,突然失火被燒毀。今天也就是楊二要求放得高了些,平時自己和李春在上麵時,從不會超過10米高的。一切指令都是用一個簡易的鐵皮喇叭靠吼完成的。
看著麻叔謀和李春又登上氣球升空後,楊二便帶著侍衛們趕迴了黎陽城。這裏完全不用他操心,他隻需要關心每日的進度而已。
迴到黎陽城太守府衙,這裏早聚了一幫人在等他了。楊二經過這些人身前時能感受到部分人臉上的驚慌之狀。
“主公,是否應該對宇文大人有所約束了,這是剛剛一眾世家代表送來的血書,書上有百十個士族大家長的手印,皆言宇文大人背著主公在開河沿途實施暴政,虐殺無辜,造成百姓流離失所。”一個黎陽官員將手中血書遞給楊二,口中訴說著。
“唉!如此大的工程難免不殃及沿途世家望族的利益。想那秦始皇為保一國安全在北方修建了諾大的一座長城也是搞的天下百姓怨聲載道,但最後這長城卻能有效防範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侵,保護了中原百姓的利益。這與本王開挖新渠是一個道理啊!從目前看,也僅僅是對沿途的世家豪門影響最大。你們這些朝廷官吏要去說服這些士族族長們,要讓他們以國家為重,莫要糾結一己之私,待渠成之後,本王自會給他們一些補償的。”說罷,楊二將手中的血書看也不看放在桌案之上。
“主公,據傳濟南王唐壁、洛陽王王世充和上梁王沈法興等俱在招兵買馬,打造衣甲,準備趁冀州民亂擴大地盤和實力,不可不防啊!”河間府主簿淩敬上前說道。
“淩先生勿憂,本王早有預料,已作了準備,不怕他反。本王也正欲在亂中做大。”楊二冷笑著對淩敬說道。
“傳令洛口城伍保、魏城伍天錫將軍緊守城池,不得有誤!”
晉陽唐國公府。
就在楊二安排開渠事宜和分兵嚴防各路藩鎮之時,晉陽的李淵卻是一派狼狽之狀,手下群臣也都手足無措。
“嗣昌,我晉陽庫中收購的毛皮已近清倉了,怎不見運糧車隊返迴?是何道理?”李淵急匆匆的問著柴紹。
“嶽丈,前番我晉陽以重金賄賂洛陽王世充幕僚胡師爺和唐壁心腹高可仁,均達到了預想結果,我運往這兩處的百萬張毛皮盡皆被其吃下。據沈元迴信,洛陽和濟南兩處的糧食都已裝車運返我晉陽了。”柴紹驚慌的迴道。
“你不是說過,那單雄信已下了綠林箭,許我晉陽糧隊通過嗎?為何卻無端攔截我多路糧車商隊?莫不是單雄信要失信於本公?”李淵怒斥道。
“哎呀!唐公,那單雄信頗講義氣,既然說綠林箭已發出,那毋庸置疑,隻是這綠林箭能號令住綠林正道英雄,如何能號令那偷雞摸狗之流的綠林邪道。再說,這些參與劫掠我糧車的響馬山賊極有可能就是洛陽和濟南官軍假扮的。試想,那些小股山匪如何知曉我商隊運糧路線?”唐儉出班為柴紹開脫著說道。他此言一出,引得滿朝文武全都點頭。就連李淵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了。
“唐公,如今迴返的糧車不足兩成,運迴的糧食也就2、30萬石。如今庫中除了我晉陽軍備的毛皮外,存糧極少。如今即將入冬了,糧食危機亟待解決啊!”內史竇威急切的說道。
“唐公,我南下荊襄和南陽的糧隊遭受一股悍匪洗劫,受損極重,近60萬石糧食全都被劫,據逃迴來的糧隊主管說,那股劫匪頭領正是南陽南山寨的朱登,據說朱登年方16歲,正是那朱燦之子,朝中越王楊素之子楊玄感的義子。搶我糧車時,那楊玄感據說就在山上。唐公可速作書一封給越王楊素,令其子楊玄感放還我晉陽糧食及扣押人員。”唐儉又上前諫言道。
“盡有此事?好個楊玄感,本公在京城為官時看他父麵上也待他不薄,他竟敢劫本公的糧食。”李淵聽了楊玄感的名字氣得大罵。
“嶽丈,南陽荊襄一帶此次共計將換迴約百萬石糧食。小婿聽綠林道上的朋友說過,那邊的官道都將經過南山鎮,那南山寨並不屬於綠林正道,因朱燦前年身死後,楊玄感便以義兄身份上山輔佐了朱燦之子朱登為大王,實則是楊玄感說了算,他那山上一年來廣招嘍兵,現已有嘍兵近萬,全不似一般綠林做法,似有圈地稱王之意。而襄陽王蕭銑多次想招安此路強匪,兩者往來甚密,不排除其是受了蕭銑之命攔截我糧車。我車隊曾運送毛皮南下之時也經過南山,那時並不見其下山來搶,我糧隊也大意了。”
“是啊!唐公,我車隊均插有“李“字號旗,按說楊玄感也是知道車隊乃是我晉陽的,去時滿載毛皮都輕易放過了,但迴來時卻下山劫掠,這似乎已經說明是那襄陽王蕭銑之意啊!”一個大臣說道。
“是呀!這不明擺著黑吃黑嗎?一個小小山寨那需要如此多的糧食,必是為那蕭銑搶的。”
“難怪蕭銑屢次三番催我送貨過去,原來早有算計。”
“對!對!對----”
群臣一陣陣的議論,越說越像真的一樣。李淵聽了眾人的議論後險些氣得暈倒過去,趕忙扶了桌案,慢慢坐下。口中隻有出的氣,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柴紹見狀趕忙上前輕輕拍打李淵後背,口中直說:“嶽丈無需擔心,切莫氣壞身子。”
過了好一陣,李淵才調整好心情,輕聲說道:“那楊玄感素有主見,胸有大誌,他敢劫本公的糧食,就已下定決心與本公為敵了,他父楊素之言豈能勸動,本公也無需去信越王了。傳令過去,讓南陽荊襄一帶的我晉陽糧隊繞路迴返,多走幾日路程無妨。咳咳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