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宇文將軍,今日就在城南10裏外的戶縣紮營,你安排偏將進城到太子府告知太子我軍駐紮的地點,讓太子到軍中與本王相會,記住了,本王隻等他一日,過時不候。”楊二對這著窗外正在等候指示的來護兒大聲吩咐著。然後眼光再次轉向地圖上的戶縣,心想,要不是去媚塢征召弘農張須陀部的1萬精兵,本王何須繞道城南哦!還需在城外等候太子,這樣至少在路上會耽誤兩天時間。


    “仲堅。”楊二對著窗外叫著仲堅的名字。


    “世兄,仲堅在此。”仲堅一直堅持著伴隨在楊二的車旁,他還不像來護兒還身兼著軍職,管理著車駕前後的數百親隨護衛,他要做的隻有一件事情,就是隨時守護在楊二的車窗旁。


    “去後隊看看陳田先生的後勤隊伍跟上來沒有?相距多遠?”楊二心裏還惦記著自己賴以生存的後勤保障大隊,這隻大隊可是自己麻哥親自在潞州組建的有近2萬人的民夫支前隊,就算拖在後麵,也應該隨時保持半天的距離才是。這些精壯的民夫們推著裝載有600斤重的軍用物資,一路跑起來也是不慢的,很多民夫的獨輪車前都有一匹騾馬在拉著,這樣讓民夫們省了很多勁。


    仲堅聽後答應了一聲便勒馬往後隊跑去。


    半個時辰後,楊二的馬車停了下來。1萬大軍在戶縣城外的官道兩側開始紮營,天色已經有點昏暗了,整個軍營中已經有軍士點起了篝火,楊二沒有立刻下馬,他知道要給外麵的親軍們一點時間搭建自己的中軍大帳。外麵氣溫很低,楊二也不想下車吹冷風。


    “世兄,陳大人的後勤食堂大隊,已經到達駐地,正在搭建灶台準備全軍晚飯。隻是,大軍醫護大隊騾車和部分民夫大隊還在後麵5裏處,稍候也能抵達此處。”仲堅從後麵趕了迴來,氣喘籲籲的對著車內說著。


    “嗯!不錯,叫陳先生過來,本王有話問他。”楊二掀起了車窗簾子,對窗外的仲堅說道。


    很快,在仲堅的帶領下,陳田出現在了楊二的車前。


    “陳先生,帶上20天大軍的用度隨軍前出即可,大隊民夫和物資可在平涼城駐紮,不要太過靠近前線。將大軍的醫院也設置在平涼城,隨軍的醫生護士安排一部分到各軍中,跟隨各軍主將。讓隨軍的民夫準備好裹屍袋,好讓陣亡的將士迴家。”楊二對著窗外的陳田輕聲吩咐道。他現在就要進入臨戰狀態,必須把一切能想到的事情先安排好。


    “是,主公。小的這就去安排。”陳田說完便轉身離去。這次出征陳田手下有著一班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職責,這些都是麻叔謀親自調教出來的,陳田隻需要把楊二的命令傳達到人頭,這些命令便可以準確的被執行。楊二對此事不用多操心的。隻是,楊二這些話一說完就發覺自己的車上籠罩了一絲傷感,出塵在角落裏正在暗自垂淚。


    交待完這些事情,楊二放下了窗簾。這才感受到了出塵的傷感。作為現代人,楊二對征戰疆場這事也是無奈,畢竟不是高科技戰爭可以避免較大的傷亡。這次與吐穀渾交戰,楊二心中已經做好了傷亡一半的準備,但必須要把戰死的數字控製在8千以內,否則他怕自己先控製不住心態崩潰掉的。


    “妹妹這兩國交戰豈有不死人的?為兄能做的就是盡可能少戰死些兵士,讓傷者能得到最好的醫治,傷殘者能得到有效的安置,戰死者遺體能迴到家人身邊,給予豐厚的撫恤。非是為兄好戰,但戰爭到來時為兄也絕不避戰,我等漢家兒女豈容外族欺辱!”楊二開導著出塵同時也算是說給自己聽。一旁的出塵聽後也沒有說話,隻是不住的用絲絹擦拭著眼睛。


    “葡桃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迴.”


    楊二這時突然在腦海中想起了唐朝詩人王翰的那首著名的《涼州詞》來,便輕輕的吟誦了出來。


    出塵在一旁聽了後,抬起頭來,呆呆的看著楊二,驚訝的更加說不出話來了。這時,在她心中反反複複的默念著楊二隨口吟出的詩句。


    “世兄,你的每一首詩詞,小妹都還記得,在小妹看來,唯有這首詩最為動情了。”


    “嗬嗬!今後滅了吐穀渾,本王還將引大軍去往更西麵的地方,妹妹有所不知,當年歸屬我漢朝的西域之地,現在就像一個沒媽的孩子,流失在外很久了,有生之年,本王必將讓那片土地迴歸我大隋,成為漢人的國土。妹妹想聽這征戰沙場的絕美詩句,為兄還有的是。”楊二見傷感的氣氛已經緩解了,心情也好了起來。


    “世兄,大帳已經紮好了,進賬休息吧!”外麵傳來了仲堅的聲音。聽罷,楊二便和出塵雙雙走下車去。


    第二天,全軍剛用完早飯,遠處便飛馬奔來一夥人。近前一看,原來竟是自己在京城留守的部分官員。除了宇文述和張恆外,軍情處京城司的千戶王德和鄭鳳灼也在其中。守衛在中軍帳的宇文成都見狀早早就打開了賬門,放這群人入內。仲堅等護衛也忙著將眾人所騎的馬匹前往一側的臨時馬廄中。


    中軍帳中,楊二正和宇文化及麵對著地圖在商量著行軍事項。見眾人入賬,也是異常歡喜。宇文化及更是上前與自己的老父見禮。寒暄幾句後,眾人都在帳中落座,等待楊二的問詢。


    “老師年歲已大,還勞您親自出城,學生心中不安呐!但現今整個京城都是太子的天下了,學生也不願進城,父皇母後那裏就待得勝歸來之際,在進城問安了。想我那皇兄來我軍中必在午後去了,就這個時間把各位請到此處,也想聽聽大家近段時間京城的情況。”楊二看向在座的眾人,很是隨意的作了個開場白。


    “殿下,老夫在這京城之中,每日就是上朝和在府中靜養,渾噩度日。隻知我皇陛下數月來甚是掛念河東發展,每每向老夫打聽殿下在河東的情況。看得出陛下對殿下也是非常掛念的。前日,朝堂在議晉陽李淵的奏本,說到百姓問題時,陛下也是沒有立刻同意李淵的要求,僅作出了押後再議的決定,可見這就是幫殿下在排除外界的幹擾。河東現在施行的土地政策等,多有太子黨人當庭彈劾,也均被陛下駁斥。以老夫看來,陛下並未因殿下遠赴河東而輕看殿下。因此,老夫認為殿下還有大把的機會去搏一搏的。”宇文述先就自己在朝堂上看到的一切大致的敘述了一番,有些事情是張恆這樣較低級別的朝臣無法觸及的。因此,這些事情隻能由他這個當朝太傅來說。不過從他的觀點看,奪儲之戰結果還早,鹿死誰手還為未可知。


    楊二聽了後,不住的點頭,也是心中一陣感動,看來自己不再父母身邊這段時間,父皇和母後也在時時的關注著自己,從各方麵都在維護著自己,竟然將鎮邊大員唐國公李淵的奏本壓後處理,要作出這決定可以想象會迎來李淵和太子黨的多大阻力,甚至會將唐公李淵推向太子黨一邊。


    “殿下,正如方才所言,如今的京城內外各府各衙都有太子黨人插足。朝廷百官也近八成站隊太子黨,僅有幾位國公元勳尚未表態,目前,我等在京城的境況是越發的不利了,就連本官出行也受太子黨羽的監控。”張恆依舊保持這自己快人快語的風格,也不轉彎抹角的,直接將晉王黨在京城麵臨的處境講了出來。


    “是啊!王爺,我軍情處京城司現在也處於全麵癱瘓狀態,所有小旗以上的探員均被監視,還有不少被其拉攏。各處隱蔽據點也幾乎被太子黨羽破壞殆盡。真是窩囊啊!”王德此時的話匣子也打開了,不過他匯報的情況正和楊二心中想的一樣,自己現在朝中沒有掌握實權的大臣高官,留守京城的下屬勢必受到太子黨的打擊和清除,這也屬正常。


    “各位大人,本王已知汝等在京城的處境艱難,不若這樣,軍情處京城司暫時裁撤,各級探員已經暴露,留此無用,不如派往異地,京城情報點,以後暗中在重建。王千戶迴城後即刻安排,全部人員撤往河東潞州,未暴露身份者可安排留下作暗探。”楊二思索了一番後,作出了撤銷京城司的安排,與其留守危險被人監視,不如離開京城。


    “是,殿下,下官迴去之後立即安排我暴露人員盡數撤離。”王德起身施禮道。


    “老師高居當朝太傅,乃我朝開國元老,料那越王楊素不敢輕動,仍留駐晉王府無虞。隻是,張恆大人你那已經被架空的虛職棄了也罷,可連同手下心腹之人一並轉移至河東郡。嗬嗬!我河東現在可是嚴重缺有用之人啊!順便說下,那郭衍一事幹的漂亮!”楊二接著又對老師宇文述和自己的心腹謀臣張恆做了番安排,與其讓張恆這樣的能臣在這裏作的憋屈,不如,跟自己去河東發展,自己的地盤越來越大了,正缺少像張恆這樣的心腹去幫自己鎮守呢!眾人聽了楊二的輕鬆之言,也都笑了起來。一掃帳中起初的陰霾氛圍。眾人聽了這番安排後更是個個信心滿滿的。


    時間在眾人的商談中過的極快,不覺中已經到了午時一刻了。楊二的肚腹中有了饑餓的感覺,便對大家說道:“各位,今天本王不在另設宴席,諸公就在我軍中嚐嚐我河東軍用食堂的自助餐食吧!”說罷,眾人起身在來護兒和仲堅等人的引領下前往中軍食堂就餐。隻是這時,楊二將王德叫住。


    “王千戶,撤了京城司,本王欲派你潛入中州洛陽,在那裏密建洛陽司。本王今後欲越河往南發展,這首當其衝的就是洛陽,那裏聯通我朝南北東西,現被有洛陽王之稱的王世充占據,那王世充本為鮮卑後裔與我大隋朝廷麵和心不和,本王遲早圖之。你敢去否?”楊二小聲問道。


    “殿下,小覷下官了,就是龍潭虎穴下官亦敢闖它一闖,何況他那處還是我大隋土地。殿下放心就是,下官會用最短的時間帶領兄弟們把洛陽司建起來的。等殿下返迴河東之時,必然會得到我洛陽司傳迴的情報的。”王德心中非常興奮,連月來在這京城之中可是憋苦了他和手下的兄弟們了,真是有勁使不出,這下可以去一片更廣闊的天地建功了,哪有害怕心虛的道理。


    “好!去了之後把眼線放得開些,江淮、山東等地情況也摸上一摸,那裏多有綠林英雄豪傑,當盡量招撫,爭取為我所用。”楊二又給王德的洛陽司加了更重的擔子。通過這次西征,楊二還是頗感將領的不夠用,以後隨著自己的地盤擴大,這種矛盾將更加顯露,畢竟不能缺大將了總找皇叔楊林借吧!


    王德聽後,點頭應允了下來。隨後跟著楊二往食堂走去。


    今天的食堂供應可是非常豐富的,陳田也是極有眼力的,早知道在帳中議事的大員們會到食堂用餐,特意加了好幾個美味的菜品。這讓前來就餐的京城官員們大開了眼界。


    午飯後,宇文述等眾人不便久留,便上馬迴城。隻是將落魄不堪的宇文化龍留在了軍中大帳,成了楊二中軍的親隨護衛將領,軍職在來護兒之下,受來護兒節製。這也讓同在軍中的宇文化及和宇文成都放心不少,若是還讓他留在京城,不知道會發生什麽事情。


    傳旨宦官元岩這時也帶著手下數名護衛走到楊二身前告辭,楊二見狀趕忙讓來護兒從車中取出1000兩紋銀雙手贈與這位父皇身邊的紅人,同時從懷中取出一封書信拜托元岩進城入宮後交予父皇,這封信中言明了自己不進城的原因以及對父皇母後的問候,也表達了這次西征必勝的信心。


    元岩接過銀兩和信件後,笑著率眾隨從便離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