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二的車仗是最後一批出城的。現在的楊二已經習慣了不在騎馬跑長途了,寧可慢點走,也要圖個舒服。還是在自己這豪華而舒適的房車裏坐著好,車內鋪著軟墊,風吹不著,不光不累還能在車上看書看地圖或是作點其他什麽。此時,在他車上的小桌案上就攤開這一張全國地圖,這圖是最近楊二憑著來自後世記憶用細豪筆畫的。基本上是一副完整的原“大清康熙盛世”時期地圖,當然是少不了北麵的貝爾加湖和東北的庫頁島了。看著地圖楊二完全陷入了沉思,現在的隋朝還是地圖中間很小的一塊,四周都是現如今的強敵,就連南方最弱的陳國都不是那麽容易拿下的。如今大隋朝最關鍵的是要迅速崛起才行,要在軍事、科技、工業、農業、商業上迅速崛起,作到遠比周邊各國強大,才能去作那一統天下的打算。以現在的實力就隻能拿下西麵的吐穀渾,其他的先別想了。


    想到這裏,抬頭看了看窗外的田野,滿眼的綠色,但並不是長著莊稼糧食的綠色,而是雜草灌木,空蕩無人。仍然坐在房車靠車門位置軟墊上的出塵一如既往的側對著他,在閉目打坐著。


    “唉!有出塵在身旁,可惜了這寬敞豪華的房車了,想找個妞兒一路排解煩悶都不行了,真是有得有失啊!”楊二在心中胡思亂想著,不過這出塵乍看起來一股道骨仙風,一襲白衣清純可人的樣子,倒是像極了《射雕》裏麵的小龍女,找個機會得翻開她的袖子,看看她們這類人手臂上是不是真有什麽“守宮砂”。唉!還是太小了,那啥、啥,至少也得讓這小女孩長到18歲吧!


    人口。楊二突然想到了這個詞,便中斷了自己的意淫。是啊!現在的大隋人口實在是太少了,兩晉的大混亂,司馬一家真是作孽啊!五胡亂華更是讓漢人遭受承受了最黑暗的年代,這紛紛擾擾的大亂世讓漢人北方人口幾乎絕種了,現今大隋掌管的人口不足千萬。想到這裏,楊二又把眼光看向了地圖上人口相對富足的江南一帶,這裏才是漢人大量聚集的地區。要想十年內將地圖中的領土全部據為己有,拿下江南才是重中之重啊!這裏山東、河北也是要盡快收到自己手上。楊二點了點案幾上地圖山東的位置,順帶拿眼睛瞄向了朝鮮和日本的位置。


    “世兄,又在看這地圖?這天下真有你圖中所繪的東瀛之地嗎?小妹聽祖師說起過,我道家仙祖徐福攜童男女曾去那東海之地為秦皇尋取不老仙藥,真如世兄所說就是到了那東瀛倭國嗎?”出塵被楊二拿手指點擊桌案的輕微聲音驚醒了,也可能她根本就是醒著的。


    “這是自然,待今後本王輕率大軍征服東瀛時,必可找到你那道祖徐福的後人。不過,我朝人口稀少,兵員不足,眼下最緊要的是如何增長人口?出塵妹妹可有仙招?”


    “小妹可不會捏泥化人之術,不過也是有法可循,世兄可效漢法以增人口。”出塵麵帶笑意,輕聲建議道。


    楊二聞言頓時反應了過來,不禁輕聲笑了起來,隨口說道:“漢法雖可行,但對女子過於殘酷了些,年14必婚,可14歲的女娃身體尚未長成啊!”楊二不想繼續說下去,說太多了,會讓出塵妹子對自己多出鄙視的想法來。他能說14歲的女孩生娃容易難產,而難產必死,這麽敏感的話題嗎?那在出塵心目中自己必是無恥之徒了。


    “此事,本王已有打算了,不會強製推行14必婚的人口政策。這世上還有“瘋狂掠奪人口”之法,本王覺得可行。”楊二非常正經的對出塵說道。


    出塵聽聞“掠奪”二字正欲反駁,突然,車外傳來隨軍護衛的大將伍雲召聲音:“殿下,金甲童環二將從少華山返迴,帶有河東書信到此。”


    “停車,喚金童二將過來搭話。”總算有河東那邊的消息過來了,楊二心中暗喜,不再搭理出塵。忙叫停車,自己也隨之起身準備下車。


    “末將拜見千歲殿下。”金童二將下馬叩拜道。


    “二位將軍一路辛苦,快起身說話,可有河東書信?”楊二看到自己多日不見的親信將領非常高興,忙不迭的問道。


    “殿下,此乃河東裴司馬大人轉送的來自澤州盧大人的書信。裴公信使身體有恙,現在鐵錘莊歇養,我二人正要返迴京城,便替信使將此書信帶迴。”說罷,金甲從懷中取出書信雙手遞上。


    “本王派你二人專送宋老裁縫等到鐵錘莊一事辦的如何?”楊二先不急當場拆信,還是要先問下他二人差事辦的怎樣再說。


    “殿下放心,吩咐之事已經辦的妥當,我二人在莊上小住兩日,親眼見到大裏正梁三叔按殿下書中之命將一應事等一一照辦,我二人離去之時,已見各家殺雞曬毛,場麵壯觀至極。嗬嗬!”童環見問,上前一步笑著答道,“本將還建議那梁三叔將四莊吃不完的雞肉盡送入少華山慰軍,聽說華公明和梁師泰等將著實興奮,手下數萬軍馬無不歡欣雀躍,高唿殿下聖明!”


    “嗬嗬!那這雞肉有的他們吃了,隻是不厭煩才好。”楊二此話一出,周圍眾人盡皆大笑不已。就連那一向不善言笑一本正經的伍雲召也是訕笑不已。他心想,這年頭哪有閑多吃肉的,隻有不夠吃。


    “好了,你二人就在雲召將軍左右,隨本王前往河東。”楊二說完,二將及伍雲召等立刻翻身上馬向隊列前方奔去。楊二隨即也登上房車,出塵跟著上了車。


    “世兄,還要走多久啊?我這腹中早已饑餓了。”外麵傳來仲堅的聲音。


    “這才出城多久?又餓了?我看你是聽到雞肉想吃烤雞了,自去後麵找你麻哥討吃的。”楊二在車上對著窗外的仲堅說道。


    京城太子府。


    重獲文皇和母後信任的太子楊勇,每日隨父上朝聽政,這段時間也算表現的中規中矩,一改往日紈絝不羈做派。文皇看在眼中也是暗自高興,多有一些涉及民生的奏本讓其代批後交自己檢視,以逐步培養其施政經驗。這讓太子楊勇時常開心不已,太子黨們也都喜在心頭。


    “殿下,今日那晉王合府出城了,僅留太傅宇文述在京城看家。晉王勢力基本去往河東了。”楊勇書房中,越王楊素等太子府高級幕僚聚於一堂。


    “皇叔,如今晉王已被父皇外遣封地為王,京城中再無人可與本太子為敵了。父皇也看重於我,允我參與政事,授予批複奏章之權,你等盡可放心了吧?”楊勇不無得意的對楊素等眾人說道。


    “殿下,老臣認為雖一切向好,太子與皇上父子和諧,但對河東晉王仍然不能不防啊?”楊素見眾人都是一臉輕鬆的在喝茶嬉笑,不禁起身提醒道。


    “前日,皇叔不聽本太子叫停之言,一昧行謀刺晉王一事,結果不光事敗,還被晉王查出真相,害我在母後父皇那裏好受了一頓嗬斥。未免兄弟相殘,父皇權衡再三將吾弟晉王外遣封地,遠離京師。皇叔不可再行極端之事。”楊勇認為現在的局勢對自己非常有利,已經不想在與自己的弟弟為敵而作出讓父母傷心的事情。於是對楊素厲聲說道。


    “是,老臣遵命就是,不過,有一事老臣認為蹊蹺無比,不得不讓老臣心生芥蒂。”楊素迴話道。眾人也是伸長了耳朵靜靜的聽著,到底是什麽事情能讓現在局麵下的老楊素心中不安。


    楊素接著說道:“殿下,那被降職發配至益州梓潼的原光祿大夫郭衍,近日其家人到我府中言說郭大人在途中驛站突然口吐鮮血,暴病而死。其子疑為中毒而亡。種種跡象表明郭大人之死,極有可能與他主謀刺殺晉王有關。”


    “哦?郭衍死了麽?本太子還打算過段時日便寫信與他,讓其辭官迴京重入我府為官,可惜了。隻是此事不必細究了,傻子都知道是我那皇弟派人幹的,他不反擊才怪了。皇叔可好生安置其妻子,勿再生事端,自取其禍。”楊勇心知此事還能怎樣,作為替罪羊的郭衍本是要被父皇滅三族的罪人,隻是被罷官放逐,已經是父皇莫大的仁慈了。


    “郭衍之事可隨他去,但是殿下,經郭衍一事後我方實力可謂大損啊!越公現在手中幾無一兵一卒可調派了。長久看與我極為不利啊!”右仆射蘇威此時起身補充說道,看得出此時他心中的顧慮與焦急。


    “是啊!太子殿下。如今我等手中無兵,如同那手無寸鐵的婦孺,一旦有變,我等皆成他人魚肉爾!”右丞相韓洪也趕緊起身說道。一旁的楊素見二人說到了點子上了,也就不再多說,隻是不停的搖著頭,輕歎不已。


    “嗬嗬!各位大人,多慮了。如今晉王已然離京,晉王勢力已然從京師清除,無人在與本太子為敵了,變從何來?不過各位大人所慮也不無道理,也罷,再過幾日,本太子便向父皇提請往禁軍中曆練,便可隨機安插可用之人占據軍中要職,以防有變。皇叔以為如何?”楊勇見眾人所擔心的也有一定道理,便突然想出了這樣一個便宜計策,心中不禁有一絲得意。


    “如此甚好,老臣認為可行。”楊素聽了楊勇的意見後,也覺得現今隻有這個辦法獲取軍權了,便看了看在座眾人點頭答道。眾人也都點頭稱是。


    “即便如此,殿下今後也當極力控製晉王在河東郡的發展,一嗣其壯大對我等不利!殿下莫要小看了。”楊素不愧是老奸巨猾之輩,竟然一語道破了晉王“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策。


    此時正在房車中小憩的楊二,一個激靈突然驚醒了過來,像是被什麽東西猛刺了一下。


    “怎麽,世兄?這大白天的難道又作了一個噩夢?”一旁的出塵也被楊二的突然之舉驚得睜開了雙眼。


    “沒有,不知為何,突然驚醒。可能是車子顛簸之故吧?”突然的驚醒也是嚇了自己一跳,隻得敷衍著說道。


    麵前的案幾上擺放著盧照鄰從澤州送來的書信,信中言,在鄭鳳熾澤州久居的族人幫助下,煤鐵二礦均已發現,並且鐵礦藏量巨大,足可匹敵晉北各處李淵手中鐵礦儲量。煤礦更是讓人高興,澤州東南50餘裏發現的煤礦竟然是天然露天無煙煤礦,儲量也是非常巨大,足可開采百年無虞。盧照鄰信中還說,各礦的開采已經正式開始,特別是無技術含量的無煙煤的開采已經達到日產萬噸的產量。看到這些讓人開心的消息才是楊二不知不覺中安心小睡過去的原因。


    今冬河東郡各地當不再受餓凍之苦了,吃飽了,在暖暖的房間裏沒事幹,那就多給老子造點小人出來吧!


    於路走了四天,楊二一行終於晃晃悠悠的到了鐵錘莊。此時的鐵錘莊早已和從前大不相同了,莊前莊後有一眼望不到邊的新開耕的莊稼地,幾乎全部種植的是紅薯和土豆兩種作物。還有不少的莊民在地裏擺弄著莊稼,清理著地裏的雜草等,從長勢上看也是即將豐收的時候了。在隊列後麵跟隨前行的麻叔謀見了這陣仗也是大吃一驚,他完全沒想到在這裏紅薯和土豆兩種作物已經實現了大麵積的播種,從季節上看,這田地中的莊稼應該是今年入冬前的最後一季了,莊民們即將進入漫長的冬季農閑時節了。


    除了地裏的變化外,莊裏的變化也是非常大的,最明顯的改變就是莊園的擴大,而且擴的不是一般的大,一些房舍一眼就能看出是新修建的。看到每家房舍屋頂的煙囪都在飄著嫋嫋炊煙,孩子們在院子裏嬉戲,婦人們不是在織布紡紗,就是在喂養雞鴨,每個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真是一派和諧安詳的場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