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晉王府的遷民計劃得到了朝廷官方很好的貫徹實施,數日來長安街頭的流民數量明顯減少了許多,街市也顯得空曠幹淨了許多。北地、燕雲等路經河東郡的流民也就地進行了安置。駐守潼關的靠山王楊林更是截住了中原去往京師的諸多因戰亂失地的百姓,直接派軍押赴了河東,一時間河東聚集了數十萬民眾。
潞州府衙也已經改換門庭成為了晉王府駐河東的辦事衙門,蔡府尹因人品端莊、為人清廉,政績卓著而頗受楊二看重升任為河東刺史,負責掌管全郡民事發展、各地官員和稅收等日常政務。裴世矩作為河東郡丞專職負責河東郡工業、農業發展;裴蘊和李景兩人分別人河東郡主簿、河東郡軍司馬掌管流民安置、土地發放和河東駐軍的擴張訓練。現在因為大量人口的充斥,每個人都忙的不可開交。那李景升任掌管實權的軍司馬將軍後更是在晉王楊廣的授意下大肆從流民中精選了2萬青壯充實軍營,每日加以訓練。受益於鄭鳳熾父子從北地突厥、奚、契丹以及遼東草原蠻族那裏不斷購買販運迴來的優質軍馬,這讓李景手下的馬軍數量達到了人。李景親自擔任馬軍都指揮使專職負責馬軍操演,翟讓暫代步軍指揮使司職5000步軍和3000府軍演習。兩處軍馬盡皆駐紮在解池鎮,一則地域開闊適合練軍,二則兩處軍馬緊守解池湖區以防他人覬覦。還有流民青壯者不願為農想以軍功榮耀門楣的不斷前往投軍,裴蘊吩咐李景暗募精卒,派親信家將領往少華山穀地。鄭家父子販運迴的多餘良馬也要集齊匹分批次暗送往少華山。
這期間,來往河東投軍者有3名武藝出眾者,李景報與裴世矩和裴蘊後分別收用為馬軍正軍旗牌官,這三人分別是大刀將羅鬆、雙槍將丁彥平、小白猿侯君集。其中以雙槍將丁彥平武藝最為高強,馬上舞動雙槍有萬夫不當之勇。那江湖人稱小白猿的侯君集也是一柄長槍前遮後擋,無人能近其身,更兼一身輕功了得,上樹翻牆猶如履平地一般。羅鬆一把長柄砍刀衝鋒陷陣,舞起來猶如車輪一般是為馬軍衝陣第一人。李景平素與這三將操練馬軍從無懈怠。
河東郡全境地處中原和北方蠻族相交之處,百年來往返爭奪,屢經戰火。境內中小地主富農非死即逃,大氏族因人口稀少,保留土地不多。大量的田地荒撫。新來流民經添名造冊後按每戶人口分與土地,男丁每人5畝、女丁每人3畝,由郡府發放糧食種子用於秋種並按人頭戶數發放口糧,直至田中收成能夠自理。頭一年田中收獲自留6成,上交糧稅4成。以後每年自留8成,上交糧稅2成。農閑時節每戶抽丁一人服行徭役,開路修渠等,郡府按出工時日給付工錢。一時間流民歡喜不已,盡皆與執行官差畫押簽訂地契並集中領取生產農具物資,耕牛每10戶為一堡領取一頭,這些物資耕牛等,郡府將以多收一層糧稅進行抵扣。另外,還頒布了新開發耕地的獎勵措施,即每戶新開發一畝優質土地,郡府獎勵2兩紋銀,土地歸郡府所有,作統一調撥。新政一出,周圍郡縣流民均往河東匯集,每月河東新開黃河沿岸良田上萬畝,隨及又可安置更多百姓。
為鼓勵晉王府將士多立戰功,在楊二的授意下還設置了功勳田戶製度,即榮立戰功者按功勳大小分別將授予200至畝功勳置業田產。當年郡府收取田中所產糧稅中,授勳者可得2成獎勵。亦可直接兌換成金銀收入各自府中以為私用。一時間,從軍者眾,欲為晉王立戰功者數不盡數,軍心大振,馬步軍操練更加勤勉。
由梁師泰4莊聯合特區運至河東潞州府的紅薯、土豆種子早就堆滿府庫,裴蘊每日督導府衙各司官吏向百姓免費發放並由4莊過來的數百名莊戶指導播種。更是以100戶配置1名技術莊戶的形式進入到田間地頭進行種植指導。一時間,鄉裏地頭人頭攢動,一派農忙景象,數十萬畝田地全部播種下高產的紅薯和土豆。
“嗬嗬嗬嗬!可以預見3個月後整個河東郡將成為整個大隋朝最大的糧倉,每個河東百姓將從此脫離缺糧之苦。”此時在潞州郡府大堂之上,那一臉燦爛笑容的梁三叔對著在座的幾位郡府高官大笑著說道。一旁的隨從各拿著滿簸箕的紅薯逐一走到各官員麵前,讓大家拿取品嚐。
手裏那拿著一塊煮紅薯不停吃著的蔡德建刺史,不停的連說:“好,好呀!哦,這味道好,這糧食更好。比起天天吃那蕎麥粥餅好上百倍。”
梁三叔從袋子裏又往桌子上倒出一堆曬幹的紅薯幹,遞給裴蘊等人,說道:“這紅薯幹味道甜香,軟硬適合,可作隨軍幹糧,長期保存也不易變質。裴大人你也嚐嚐。”說完也同時拿了幾根薯條遞給了裴世矩,“您老上了點歲數,牙口差點,可挑軟的一點點吃,這東西也不粘牙,來嚐嚐。”
“嗯!不錯。非常可口的糧食,大量曬製後,統一縫製食袋,分發軍中將士,栓在鞍馬上,隨餓隨吃。甚是方便呀!好東西呀!來來來,各位同仁,都來品嚐一二。”裴蘊自己嚐吃後趕忙招唿手下各級官吏上前來分吃這薯條幹。惹得那蔡刺史生怕沒得吃,趕緊放下手中啃著的紅薯,忙抓了一把薯條揣在懷裏,口中還不好意思的念叨:“帶迴去給內子嚐嚐鮮,嗬嗬!”
來自軍中的幾員將領,更是對著薯條讚歎有加。
“這是土豆?這麽大塊。”裴世矩拿起桌上的土豆問道。
“是呀!裴大人,這個土豆最適合您老吃了,鬆軟可口,味道極好。這是煮熟的土豆,可不去皮直接放入嘴中即可食。您老試試。。。”梁三叔邊說邊拿起一塊放在嘴裏開始吃了起來。還說道:“一般每餐吃上3、4個即可肚飽。更可切絲當菜炒著吃,還可切塊混肉燉著吃更是妙不可言啊!”
在二裴學樣試吃土豆之際,那蔡德建又抓了幾個土豆放入袍袖中。眾人也從小司遞過來的簸箕中拿取土豆品嚐著。
那梁三叔接著又說道:“此次本裏正奉晉王殿下賜諭,攜莊中6百人支援河東郡府,這600子弟就分散至各堡指點鄉民種植。我已吩咐當在收成之時方可返迴鄙莊。他們還將教會這兩種食物的各種吃法。除帶足作種用量外,還隨行帶來了共10萬斤紅薯土豆作為河東郡民口糧,隻活雞,5萬枚雞蛋可可分發給郡中將士和各級官府人員食用,近10萬隻雞苗可發給可靠農戶進行飼養。此雞不足50天即長成可產蛋,每隻雞百天可產80枚雞蛋。如若每家每戶大量養殖,成雞和雞蛋產量簡直是難以想象啊!嗬嗬嗬嗬!”
梁三叔此話一出,滿屋幾十人都驚得呆了。連那在一旁不停吃紅薯的翟讓也不禁住了口,隨即居然兩行眼淚撲簌簌的落了下來。
一旁的李景見狀,大驚,忙問道:“翟將軍,你這是?”引得其他人也不禁齊齊的看向翟讓。傍邊坐著的丁彥平更是掏出了手絹給他。
“我那可憐的老娘、妹子啊!嗚嗚嗚。。。如若早一天能吃上這紅薯土。。。豆,也不會餓死啊!嗚嗚嗚。。。”眾人一聽,這才明白翟讓這個壯漢痛哭的緣由,座下幾位文隸此時也不禁用袍袖掩麵擦拭雙眼。坐在翟讓身旁的李景等4將也低頭傷感不已。
“唉!這都怪本官治下不利啊!這讓本官慚愧至極!”蔡德建自責的說完,低下了頭。
“各位大人將軍,不必如此。人死不能複生,既然現在我們有了這麽好的糧食種子,還有這速生高產的雞,我相信最遲3個月,我河東將是另一番景象。河東百姓將有糧有肉吃,將從此不再受窮,各位接下來可謂萬事俱備啊!就看各位這3個月能做成什麽樣了,本官在這裏拜托大家了。”裴世矩見眾文武此時皆傷懷不已,不由得忙站起身來向大家拱手大聲說道。他要將眾人的情緒重新調動起來,既然有了希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甩開膀子幹,幹出一番新天地來,讓悲劇從此不再上演,至少不能再河東一地出現。
眾人聽罷,盡皆起身,大唿道:“我等必竭盡所能,謹遵大人之命!”
眾人出得郡府,翟讓卻拉著李景的袖口暗示先不急離去。李景見翟讓臉上怪異的表情,十分不解。
“裴公稍候,李將軍有話說。”翟讓忙叫住就要離開的裴世矩。
裴世矩忙停下腳步,轉頭問道:“道興將軍還不迴返軍營,卻是為何?”
李景正要搭話,不料被翟讓往身後一拉,上前訕笑著說道:“裴老,是這樣,我家司馬都指揮使大人方才跟末將提起,讓末將臨走之時找裴老要點東西。”
“嗬嗬嗬嗬!你這翟讓。道興和我至交,他是哪種人我怎不知。你就說你想要什麽吧?別玩這兜兜轉。”裴世矩撫須笑嗬嗬的說著。
“裴老,您看軍中連日來操演兵陣,煞是辛苦。這每日不見葷腥,兄弟們苦不堪言啊!你看這雞。。。。”翟讓邊說邊對李景使著眼色,心說:老李,你跟這老裴頭關係最好,你快說說呀!別杵在哪了。
李景見狀,有些進退失據,有口又不便對裴世矩說起。這梁三叔送來的萬千隻雞,裴世矩、蔡刺史他們應該會統一調度安排。這怎好開口索要。
“這事啊!也罷。就撥付8000隻雞往軍中,將士們非常辛苦,也該吃頓好的了。在一並撥枚雞蛋到軍中。還有紅薯土豆這些不限,按軍中人數撥發。你自派人到裴主簿處領取便是。”
李景和翟讓聽罷相視一笑大喜,“多謝裴公!”李景這時趕緊施禮謝道。裴世矩微笑著,擺擺手挺胸而出。
“你狗日的還愣著幹啥?快去招唿隨行親衛去借車仗馬匹,趕緊往家搬東西!”李景說笑著,輕踹了翟讓一腳。心說,這狗日想吃雞了,剛剛居然拿自己當了擋箭牌,弄的自己不上不下的,在好友麵前露怯。
“得嘞!將軍末將這就去辦,羅一撞、丁雙槍、猴子趕緊過來,好事來了。。。”翟讓一邊叫嚷著歡快的跑了出去。
潞州府衙也已經改換門庭成為了晉王府駐河東的辦事衙門,蔡府尹因人品端莊、為人清廉,政績卓著而頗受楊二看重升任為河東刺史,負責掌管全郡民事發展、各地官員和稅收等日常政務。裴世矩作為河東郡丞專職負責河東郡工業、農業發展;裴蘊和李景兩人分別人河東郡主簿、河東郡軍司馬掌管流民安置、土地發放和河東駐軍的擴張訓練。現在因為大量人口的充斥,每個人都忙的不可開交。那李景升任掌管實權的軍司馬將軍後更是在晉王楊廣的授意下大肆從流民中精選了2萬青壯充實軍營,每日加以訓練。受益於鄭鳳熾父子從北地突厥、奚、契丹以及遼東草原蠻族那裏不斷購買販運迴來的優質軍馬,這讓李景手下的馬軍數量達到了人。李景親自擔任馬軍都指揮使專職負責馬軍操演,翟讓暫代步軍指揮使司職5000步軍和3000府軍演習。兩處軍馬盡皆駐紮在解池鎮,一則地域開闊適合練軍,二則兩處軍馬緊守解池湖區以防他人覬覦。還有流民青壯者不願為農想以軍功榮耀門楣的不斷前往投軍,裴蘊吩咐李景暗募精卒,派親信家將領往少華山穀地。鄭家父子販運迴的多餘良馬也要集齊匹分批次暗送往少華山。
這期間,來往河東投軍者有3名武藝出眾者,李景報與裴世矩和裴蘊後分別收用為馬軍正軍旗牌官,這三人分別是大刀將羅鬆、雙槍將丁彥平、小白猿侯君集。其中以雙槍將丁彥平武藝最為高強,馬上舞動雙槍有萬夫不當之勇。那江湖人稱小白猿的侯君集也是一柄長槍前遮後擋,無人能近其身,更兼一身輕功了得,上樹翻牆猶如履平地一般。羅鬆一把長柄砍刀衝鋒陷陣,舞起來猶如車輪一般是為馬軍衝陣第一人。李景平素與這三將操練馬軍從無懈怠。
河東郡全境地處中原和北方蠻族相交之處,百年來往返爭奪,屢經戰火。境內中小地主富農非死即逃,大氏族因人口稀少,保留土地不多。大量的田地荒撫。新來流民經添名造冊後按每戶人口分與土地,男丁每人5畝、女丁每人3畝,由郡府發放糧食種子用於秋種並按人頭戶數發放口糧,直至田中收成能夠自理。頭一年田中收獲自留6成,上交糧稅4成。以後每年自留8成,上交糧稅2成。農閑時節每戶抽丁一人服行徭役,開路修渠等,郡府按出工時日給付工錢。一時間流民歡喜不已,盡皆與執行官差畫押簽訂地契並集中領取生產農具物資,耕牛每10戶為一堡領取一頭,這些物資耕牛等,郡府將以多收一層糧稅進行抵扣。另外,還頒布了新開發耕地的獎勵措施,即每戶新開發一畝優質土地,郡府獎勵2兩紋銀,土地歸郡府所有,作統一調撥。新政一出,周圍郡縣流民均往河東匯集,每月河東新開黃河沿岸良田上萬畝,隨及又可安置更多百姓。
為鼓勵晉王府將士多立戰功,在楊二的授意下還設置了功勳田戶製度,即榮立戰功者按功勳大小分別將授予200至畝功勳置業田產。當年郡府收取田中所產糧稅中,授勳者可得2成獎勵。亦可直接兌換成金銀收入各自府中以為私用。一時間,從軍者眾,欲為晉王立戰功者數不盡數,軍心大振,馬步軍操練更加勤勉。
由梁師泰4莊聯合特區運至河東潞州府的紅薯、土豆種子早就堆滿府庫,裴蘊每日督導府衙各司官吏向百姓免費發放並由4莊過來的數百名莊戶指導播種。更是以100戶配置1名技術莊戶的形式進入到田間地頭進行種植指導。一時間,鄉裏地頭人頭攢動,一派農忙景象,數十萬畝田地全部播種下高產的紅薯和土豆。
“嗬嗬嗬嗬!可以預見3個月後整個河東郡將成為整個大隋朝最大的糧倉,每個河東百姓將從此脫離缺糧之苦。”此時在潞州郡府大堂之上,那一臉燦爛笑容的梁三叔對著在座的幾位郡府高官大笑著說道。一旁的隨從各拿著滿簸箕的紅薯逐一走到各官員麵前,讓大家拿取品嚐。
手裏那拿著一塊煮紅薯不停吃著的蔡德建刺史,不停的連說:“好,好呀!哦,這味道好,這糧食更好。比起天天吃那蕎麥粥餅好上百倍。”
梁三叔從袋子裏又往桌子上倒出一堆曬幹的紅薯幹,遞給裴蘊等人,說道:“這紅薯幹味道甜香,軟硬適合,可作隨軍幹糧,長期保存也不易變質。裴大人你也嚐嚐。”說完也同時拿了幾根薯條遞給了裴世矩,“您老上了點歲數,牙口差點,可挑軟的一點點吃,這東西也不粘牙,來嚐嚐。”
“嗯!不錯。非常可口的糧食,大量曬製後,統一縫製食袋,分發軍中將士,栓在鞍馬上,隨餓隨吃。甚是方便呀!好東西呀!來來來,各位同仁,都來品嚐一二。”裴蘊自己嚐吃後趕忙招唿手下各級官吏上前來分吃這薯條幹。惹得那蔡刺史生怕沒得吃,趕緊放下手中啃著的紅薯,忙抓了一把薯條揣在懷裏,口中還不好意思的念叨:“帶迴去給內子嚐嚐鮮,嗬嗬!”
來自軍中的幾員將領,更是對著薯條讚歎有加。
“這是土豆?這麽大塊。”裴世矩拿起桌上的土豆問道。
“是呀!裴大人,這個土豆最適合您老吃了,鬆軟可口,味道極好。這是煮熟的土豆,可不去皮直接放入嘴中即可食。您老試試。。。”梁三叔邊說邊拿起一塊放在嘴裏開始吃了起來。還說道:“一般每餐吃上3、4個即可肚飽。更可切絲當菜炒著吃,還可切塊混肉燉著吃更是妙不可言啊!”
在二裴學樣試吃土豆之際,那蔡德建又抓了幾個土豆放入袍袖中。眾人也從小司遞過來的簸箕中拿取土豆品嚐著。
那梁三叔接著又說道:“此次本裏正奉晉王殿下賜諭,攜莊中6百人支援河東郡府,這600子弟就分散至各堡指點鄉民種植。我已吩咐當在收成之時方可返迴鄙莊。他們還將教會這兩種食物的各種吃法。除帶足作種用量外,還隨行帶來了共10萬斤紅薯土豆作為河東郡民口糧,隻活雞,5萬枚雞蛋可可分發給郡中將士和各級官府人員食用,近10萬隻雞苗可發給可靠農戶進行飼養。此雞不足50天即長成可產蛋,每隻雞百天可產80枚雞蛋。如若每家每戶大量養殖,成雞和雞蛋產量簡直是難以想象啊!嗬嗬嗬嗬!”
梁三叔此話一出,滿屋幾十人都驚得呆了。連那在一旁不停吃紅薯的翟讓也不禁住了口,隨即居然兩行眼淚撲簌簌的落了下來。
一旁的李景見狀,大驚,忙問道:“翟將軍,你這是?”引得其他人也不禁齊齊的看向翟讓。傍邊坐著的丁彥平更是掏出了手絹給他。
“我那可憐的老娘、妹子啊!嗚嗚嗚。。。如若早一天能吃上這紅薯土。。。豆,也不會餓死啊!嗚嗚嗚。。。”眾人一聽,這才明白翟讓這個壯漢痛哭的緣由,座下幾位文隸此時也不禁用袍袖掩麵擦拭雙眼。坐在翟讓身旁的李景等4將也低頭傷感不已。
“唉!這都怪本官治下不利啊!這讓本官慚愧至極!”蔡德建自責的說完,低下了頭。
“各位大人將軍,不必如此。人死不能複生,既然現在我們有了這麽好的糧食種子,還有這速生高產的雞,我相信最遲3個月,我河東將是另一番景象。河東百姓將有糧有肉吃,將從此不再受窮,各位接下來可謂萬事俱備啊!就看各位這3個月能做成什麽樣了,本官在這裏拜托大家了。”裴世矩見眾文武此時皆傷懷不已,不由得忙站起身來向大家拱手大聲說道。他要將眾人的情緒重新調動起來,既然有了希望,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甩開膀子幹,幹出一番新天地來,讓悲劇從此不再上演,至少不能再河東一地出現。
眾人聽罷,盡皆起身,大唿道:“我等必竭盡所能,謹遵大人之命!”
眾人出得郡府,翟讓卻拉著李景的袖口暗示先不急離去。李景見翟讓臉上怪異的表情,十分不解。
“裴公稍候,李將軍有話說。”翟讓忙叫住就要離開的裴世矩。
裴世矩忙停下腳步,轉頭問道:“道興將軍還不迴返軍營,卻是為何?”
李景正要搭話,不料被翟讓往身後一拉,上前訕笑著說道:“裴老,是這樣,我家司馬都指揮使大人方才跟末將提起,讓末將臨走之時找裴老要點東西。”
“嗬嗬嗬嗬!你這翟讓。道興和我至交,他是哪種人我怎不知。你就說你想要什麽吧?別玩這兜兜轉。”裴世矩撫須笑嗬嗬的說著。
“裴老,您看軍中連日來操演兵陣,煞是辛苦。這每日不見葷腥,兄弟們苦不堪言啊!你看這雞。。。。”翟讓邊說邊對李景使著眼色,心說:老李,你跟這老裴頭關係最好,你快說說呀!別杵在哪了。
李景見狀,有些進退失據,有口又不便對裴世矩說起。這梁三叔送來的萬千隻雞,裴世矩、蔡刺史他們應該會統一調度安排。這怎好開口索要。
“這事啊!也罷。就撥付8000隻雞往軍中,將士們非常辛苦,也該吃頓好的了。在一並撥枚雞蛋到軍中。還有紅薯土豆這些不限,按軍中人數撥發。你自派人到裴主簿處領取便是。”
李景和翟讓聽罷相視一笑大喜,“多謝裴公!”李景這時趕緊施禮謝道。裴世矩微笑著,擺擺手挺胸而出。
“你狗日的還愣著幹啥?快去招唿隨行親衛去借車仗馬匹,趕緊往家搬東西!”李景說笑著,輕踹了翟讓一腳。心說,這狗日想吃雞了,剛剛居然拿自己當了擋箭牌,弄的自己不上不下的,在好友麵前露怯。
“得嘞!將軍末將這就去辦,羅一撞、丁雙槍、猴子趕緊過來,好事來了。。。”翟讓一邊叫嚷著歡快的跑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