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兒臣願將潞州產解鹽之3成用於交換河東地下之所出3成鐵煤,那7成鐵煤歸於工部鐵司。兒臣留下的3成鐵煤也是為了河東發展之用,非是兒臣私產,所有消耗皆有名冊賬目,隨時供工部大員查驗。”楊二見父皇還在猶豫不決,於是拿出了心中那冠冕堂皇的預案,離開潞州時曾和二裴仔細算過,壟斷大隋鹽業並非長久之計,還易落人口實,反有損晉王府聲譽,不如主動獻出3成給朝廷,以堵他人之口,再說加大點產量就能彌補那3成之失,於己本不傷一毫。若能換迴3成鐵煤用量那是非常劃算的,再說了鐵煤的產量可是掌控在自己手上的,自己的3成到底有多少誰能說得清。


    此言一出,隻見殿中諸臣子們盡皆點頭以示認可晉王所說。那楊素、郭衍等人也不置可否,畢竟3成鹽稅歸於國有,將大大緩解內府各方用度,朝中中書省各級官員無不歡喜。門下省諸臣還在沉吟不決,小聲商量著,不時看到有人點頭稱是,他們在想貌似可以這樣操作,自己不花一分錢還占了大頭,怎麽都不吃虧。再說,以晉王身份如果上書他父皇老子,向工部鐵司索要鐵石,難不成不給付?還得搭上長途運送的人力車馬用度,不劃算,不如直接留給他3成就是。


    “眾卿對晉王所言可有異議?高卿?郭大夫?”文皇見眾人隻顧各自私議無人站出說話。於是點了丞相高熲和光祿大夫郭衍二人的名字,讓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他二人代表的就是中書省和門下省的意見,如任一人有異議,文皇則不得不拒絕自己次子的想法。


    “迴稟皇上,老臣認為晉王殿下所言可行。那河東郡據長安不遠,如若在晉王治下能夠獲得發展,於京師於司隸、中州等地皆受益。”丞相高熲本來不是兩黨之人,但就事論事還是偏向了晉王一方。文皇聽後也是點頭讚許狀。


    “迴稟皇上,微臣,額-微臣沒有意見,可讓晉王殿下就提議在河東試行。如若於我朝不利,屆時還請皇上收迴晉王權限為宜。”見滿朝幾無反對之聲,高熲也先表示同意,自己就範不著逆了眾人之意,特別是皇上已表露出對晉王的讚許之意。於是就順著話音說出了自己的建議。但並不說死,保有反擊後手,隻說“試行”。


    “好,皇兒父皇就準了你的想法,準你保有河東鐵煤3成用量,其餘皆運迴內府。還有,皇兒說的那3成的鹽稅要從前兩個月算起。嗬嗬!”文皇心情愉悅,早就在打兒子鹽的主意了,就是礙於顏麵不好說。沒想到今天兒子自己主動說出來了,那就連上兩個月的一塊補上,豈不開心。見皇上笑了,眾文武也都大笑起來。


    楊二隻得無奈的搖著頭,做苦笑狀。


    此事議畢,接下來又有幾位大臣上本。但皆是小事,楊二心思早已不在朝堂之上了,他現在正在對麵武將班列中找尋一個人。


    政事堂朝議總算結束了,文武大臣們各自結伴有說有笑的走出朝堂大殿,然後各自散去。


    楊二跟在一群武將後麵急追幾步,大聲唿道:“忠孝王伍大人且請留步。”


    武將從中一老者轉過頭來,見是晉王殿下追來,忙停步抱拳作揖道:“嗬嗬!殿下今日朝堂之上心想事成,得償所願,不趕緊迴府慶賀,喚老夫又有何事呀?”這員白發老將神采奕奕,精神矍鑠,正是那大隋開國元勳九柱國之一的伍建章。


    “伍老將軍,本王有禮了,此地不是說話處,可否移步貴府詳情相告便知。”楊二非常尊重這功勳卓著且剛正不阿的老將。


    “嗬嗬!既如此老夫就請殿下到府中一坐便是。”伍建章還是非常願意結交這個年輕有為的王爺的,在他眼中這位二公子勝過太子楊勇太多了。


    兩方車仗聚作一塊慢步駛向忠孝王府。剛到府門前,就見一年輕驍將出門來迎。伍建章忙將此人引到楊二麵前,介紹道:“殿下,此為老夫之子伍雲召是也。還未出仕,就待明年開科武舉時登場獻技。老夫親授家傳伍家槍法,就算不得狀元,那三甲之中必然有他一份。”伍建章撫摸這頜下飄飄白須頗為得意的說道。楊二看向那伍雲召,心說這就是那隋朝第5條好漢啊!果然儀表不俗,一身白袍,身手矯健,年歲似比自己大5、6歲,楊二見了不住的點頭。那伍雲召見是晉王殿下到來,誠惶誠恐的趕緊打拱作揖行君臣禮。


    楊二也忙笑著稱讚道:“伍老將軍英雄一世,虎父豈有犬子,雲召將來必虎將也!”


    眾人笑著進入伍府。來到前廳分賓主落座,有功勳元老在此,楊二堅持不坐主位以示尊重。伍建章對此頗為滿意,更加覺得晉王殿下人品超卓,已然露出帝王之姿。太子與晉王兩黨爭儲,滿朝皆知,這次到府必有拉攏之意。


    “殿下,匆忙間找老夫敘話不知所謂何事,可否以實相告?以免老夫猜忌。”伍建章邊說邊示意楊二先喝茶,接著自己也端起茶碗吹了吹茶沫,作狀喝了一口。


    “老將軍,本王此次前來無甚大事隻為打聽一人。不知老將軍可認識?”楊二放下茶碗,不急不緩的說著順帶瞟了一眼伍建章身後站立的伍雲召。


    “請殿下明言打聽何人,老夫若知必明言相告,不知還望勿怪為是。”伍建章客氣的迴答著,等待楊二說出那人的名號。


    “此人名叫伍天錫,乃是那太行山東麓沱羅寨當家,不知老將軍可知否?”


    楊二話音未落,隻聽那伍雲召失口叫出聲來“啊?殿下為何找他?”說完也知失言,忙看向自己的父親,伍建章也是轉頭瞪了他一眼。


    “殿下,那伍天錫是我那族兄之子,自小最愛打架鬥毆,鬧出人命官司後,逃亡在江湖。老夫身為伍家家主早已將此逆子逐出了家族。不知他竟在太行山沱羅寨落草,殿下打聽這伍家逆子何意?”伍建章說完,滿臉狐疑。


    隻見身後的伍雲召一臉怨氣,頗不開心。這伍天錫在家與他最好,一同習武長大,年紀相仿,在伍家兄弟中最是聽他的話,那次打架誤傷人命也有他伍雲召的份兒,但弟弟天錫因他是伍家大公子,文武全才,肩負伍家興盛之命,便自個兒扛下全部罪責,從此逃命江湖。現在見父親如此說兄弟天錫,頓覺不喜。


    “老將軍有所不知,你那族侄伍天錫將本王手下一人扣作人質不放,這人與我至關重要。但又聽聞那伍天錫一隻赤血鳳翅鏜英勇無敵,打遍河北無敵手,本王手下諸將本事低微,不敢上門要人,是故想請老將軍書信一封教他把我那人兒放還即可,別無他意。”楊二慢慢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盡可能不去刺激那血氣方剛的伍雲召,伍雲召的表情讓他早已看出端倪。


    “父親,此事極易,不必寫什麽書信過去,隻待孩兒走一遭教天錫把人放出即可。”伍雲召急不可耐的說道。其實暗中兩兄弟早有書信往來,若不是父親看顧的緊,雲召早就去那沱羅寨看兄弟了。


    “也罷!雲召你就代為父去見見那個逆子吧!好言相勸放人,如若不從,隻管將他拿下。”伍建章見伍雲召那樣說,再不好隱瞞什麽了,隻得順口同意下來。


    楊二心中暗笑不已,伍家父子二人竟還不知已入本王套中矣!


    楊素,越王府。


    下的朝來迴府,楊素總算咂摸出味兒來。那晉王楊廣哪裏是為了種糧、製鐵,哪裏是為了前方戰事啊!說的冠冕堂皇一大套,其意無非是得到皇上的好感,得到朝廷武將文臣們的讚許,抬高自己的名聲,凸顯當朝太子的不堪,從而為自己今後奪取儲君之位做鋪墊。這晉王年紀不大,城府何其深也!連老夫也自愧不如啊!朝堂之上所議各事皆是有備而來,心思縝密,讓我等猝不及防,一時間毫無對策,使得這晉王在朝堂之上好不得意!真真氣煞人也!啪的一聲,楊素猛地一拍桌子對外大喝道:


    “管家,本王讓你去請的人,怎麽還沒過來?”楊素嗬斥著府中的老管家,發泄著自己的怨氣。


    管家還未迴話,隻聽得一聲:“王爺,我等遲矣,累王爺久等罪過罪過呀!”話畢,排頭進來一人,楊素一看原來是仆射公蘇威,後麵陸續跟進來的是:楊達、韓洪、宇文凱、郭衍、唐令臣還有那太子東宮近侍姬威等太子黨一眾骨幹。楊素攜其子玄感與眾人見禮與中廳落座。


    “今天為太子事,請諸位到府一議,還望諸位同僚各抒己見,今後太子晉階為皇,吾當倍述諸位好處。”楊素與次位站起向各位拱手作揖道。


    “王爺有話還請明言,為太子計,我等皆聽從吩咐便是。”眾人忙拱手迴禮道。


    “楊爺可是為今天朝議晉王所奏之事?”端坐主座之上代表太子楊勇出席會務的太子近侍宦臣姬威發出尖利的聲音問道。


    “正如姬公公所言啊!自那晉王楊廣數月前出長安後至今如同換了一個人樣,一改往日庸碌無為之狀,變得精明過人。今日朝中皇上將河東之地賜予晉王,更是應其三事,本王以為於太子極為不利,任其發展後患無窮啊!各位以為如何?”楊素語氣沉重而憂鬱的說道。


    在座數人盡皆點頭不語,這時近侍宦官姬威說道:“諸位大人無需過於煩惱,太子殿下最遲3日後即可罰期結束,到時朝堂之上有太子坐鎮,哪有那晉王說話之處。”聽聞太子即將解除處罰,眾人猶如獲得大赦,皆顯露輕鬆之色,一掃初時的晦暗。


    “好是好,但晉王已然得利不少,我觀朝堂之上眾文武皆有讚許晉王之色。那晉王一下朝即牽手那右仆射忠孝王伍建章同迴那忠孝王府,那伍建章向來與我等不和但也不偏向晉王,取中庸之道。但今日一見顯然示好與晉王,晉王有此老賊相助,羽翼豐滿矣!”坐在楊素下首處的右丞相韓洪不無擔憂的說道。他知道那伍建章乃是開國元老,在朝中說話分量極重,文皇對這開國九老之一的伍建章也是極為看重的。


    “韓公休漲他人之氣滅自己威風,那伍建章垂垂老矣,且有勇無謀,有何懼哉!倒是那晉王本人出的長安後如那魚兒歸大海,勢必雄霸一方,且就在京師側榻,任其做大,猶如猛虎為伴,我等無法掌控。他日京師有變,勤王之師尚未抵京,我等便要麵對晉王虎師。是為寢不安食無味矣!”光祿大夫郭衍不由得連聲歎息。


    “郭大人所言極是,這正是本王請諸位到此的原因,好歹商議出一策以解我等之危局啊!”楊素感慨道。眾人連同姬威都點頭稱是,皆惴惴不安,但又無一言一計可出,隻是不斷歎息。


    “誒----,我有一計足可解此危局!”座中一人突然大叫一聲,眾人皆驚。


    此人一言攪動京師風雲突變,奪嫡之爭欲加激烈,要知後事如何,請看下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