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師泰的鐵錘莊頗大,莊民戶數也多。梁師泰一聲令下,連營帳都不用搭建了,全體隨行將士全部入住莊民家中,莊民們都歡歡喜喜的將楊二的親隨護衛們拉進了家中。那梁師泰手下近百親兵原本就是鐵錘莊的子弟,他們各迴各家,將餉銀拿給父母,自是歡喜不提。


    鐵錘莊猶如過節般熱鬧。楊二和宇文成都、來護兒都住進了梁師泰的大宅院中。三人年歲相差不大,成都與來護兒自幼相熟都好武,關係自然親近,三人洗漱換裝,收拾完畢,趁還未到晚飯時間,楊二讓梁三叔頭前引路,帶著梁師泰和宇文成都等便往那地裏走去。楊二要看看紅薯和土豆的長勢情況。


    很快出現在眾人眼前的是一大片紅薯地,一攏攏的,綠意盎然。地中還有不少的男女莊民在澆水施肥除草,一片忙碌景象。再不是楊二當時臨走時的那麽一小畝莊稼了,現在已然連成了片。一邊是紅薯,另一邊明顯是土豆,隻是土豆種植的麵積小了很多。


    楊二走上前翻弄著一攏紅薯藤秧,已經很長了。看來土中的紅薯即將成熟收獲了,他順手摘下了紅薯藤的藤尖部分對旁邊的梁三叔及跟隨的莊民們說道:“三叔啊!可讓莊民們摘取這藤尖做菜,味道很是不錯。可立刻安排幾位莊婦采摘藤尖,晚間桌上本王可是要一嚐為快的啊!”這年代的蔬菜品種匱乏,隻有葵菜、蘿卜、扁豆、胡瓜、大蔥等聊聊幾種,自己桌上倒是肉食不少。現在看到了這新鮮的紅薯尖,楊二頓時開心無比。這可是能大量采摘的來自後世的綠色蔬菜啊!梁三叔聽聞,立刻轉身對一個中年莊民輕聲吩咐下去,莊民轉身即去安排。


    “這麽說王爺,這紅薯可謂全身都是寶了喲!”身後的梁師泰此時也高興的說道。身旁眾人盡皆歡笑不已。梁師泰尤為高興,他此次迴莊帶迴了精鹽,解了莊戶們用鹽之荒,這下有了這新鮮的菜蔬,而且可采摘量極大,自己的莊民們再也不愁糧食菜蔬了,甚是不在看天吃飯了。


    巡視完莊稼地,迴到堂屋,楊二對梁師泰和三叔說道:“既儲備了足夠的種子,那就吃一部分也無妨。也該讓鄉親們嚐嚐這紅薯和土豆的滋味了。將紅薯和土豆洗淨後放在蒸籠之中,各蒸煮300斤。雞蛋不必忌諱,各家皆可自行煮食,但要備足種蛋,盡量大量養殖。老梁啊!我們這一行迴轉長安之時,每個將士袋中不得少於50隻煮雞蛋,供將士們作為沿路幹糧之用。”


    “這有何難,反正將士們都安置在莊戶家中,就讓這些莊戶給軍士們備足就是。哪個莊戶家沒有幾百個雞蛋啊!”梁師泰幾位開心的說道。


    “晚間讓各莊戶家都要殺至少兩隻公雞,子女多的,就多殺一隻,讓大家和軍士們都嚐嚐這雞肉的味道。”梁三叔趕緊接話道。


    “王爺呀!就算過年也沒有嚐過葷啊!這下竟然可以敞開了吃雞肉,您就是天上的菩薩轉世啊!小老兒這就讓大家夥殺雞。”梁三叔激動的要暈過去了,王爺的一番話就意味著以後這莊內百姓可自行宰殺自養之雞,可敞開食用雞蛋了,百姓生活將更加無虞了。


    “三叔,我等離去之後,當發動百姓將本莊四周之荒地盡皆開發,廣種紅薯土豆。師泰,可在河邊修建若幹水車以便引水灌溉。”楊二對梁家叔侄說道。


    “王爺,莊中勞力不缺,盡是好手。周遭荒坡灘地不少,可均屬官府,如何能隨意侵占?豈不引來官司?”三叔小心低聲問道。


    “嗬嗬!三叔莫憂,我給你留一紙我晉王府官文,你可先憑此官文到州縣上官處備案即可。如有疑問讓其上京尋本王便是,本王料他不敢鴰噪!”楊二輕鬆的說道,心想這天下皆為皇家,看誰有那個膽不認我晉王府文。


    “如此甚好!請王爺放心,此後我莊還將吸納山中散居農戶,擴大人口,盡發周遭之地,為王爺積糧。”梁三叔聽後再無顧慮,站起拱手說道。


    晚餐的熱鬧是鐵錘莊從來沒有過的,除了沒吃過的食物外,梁師泰及他的護兵們都帶迴了解鹽,這也讓莊戶們異常開心。人們捧著熱氣騰騰的紅薯,蘸著些許細鹽吃,連皮都不舍扔一起吃掉。那土豆也是煮著吃為主。楊二讓幾個莊婦看著自己往爐灶中放了幾根紅薯和土豆,都不知為何王爺要將紅薯土豆燒掉,滿臉疑問。楊二輕鬆的告訴他們,這是烤紅薯烤土豆的做法,平時在做飯時順帶扔幾隻在爐灶中即可。一刻鍾之後即可烤熟食之,香甜可口。莊婦們這才恍然大悟,紛紛離去迴家。


    楊二現在手撕著雞肉吃的很香,這雞的做法無需楊二去教習,這個年代並不缺雞。現在楊二、宇文成都和來護兒等吃的就是梁三叔親自烤的雞,當然用上了新出的解鹽。桌上還有一盤炒製的口味相當不錯的紅薯尖素菜,楊二等吃的很是開心。


    “老大,我現在才知道原來這些東西都是你帶給莊裏的啊!俺這幾年可是虧大了喲!早知道就不去師傅那兒學武了,一直跟著你,倒騰這些稀罕物件才有意思呢!”宇文成都一隻整雞還堵不上嘴。


    “得了吧!我都說過了你是天神轉世,瞧你那身子骨還是人嗎?骨骼驚奇無比,就是天生得練武奇才,不練武才可惜了了。今後要吃雞,那還不是有的是。”楊二一口肉一口酒一口菜,就是這酒味道差點,不帶勁。


    次日一早,楊二召集眾人到廳前落座,眾將聚齊。


    考慮了一晚上,楊二此時有一個想法,需要和大家夥商量下。見眾人都到齊了,包括莊中十餘老者。


    楊二對梁師泰說道:“師泰,三叔。如今兩種莊稼作物已經生根落地了,當擴大種植麵積,本王欲將這鐵錘莊及周邊地區打造成我晉王大軍的糧食基地,今後產出除了讓莊戶鄉親們保有足夠的口糧外,多產出部分均交由我晉王府,晉王府可兌換成銀錢作為莊戶補助。凡成為軍糧戶者均免除一切稅賦、徭役。三叔可將周圍30裏的大莊富戶發動起來,均成為我晉王府軍戶,各莊之主可遣一子先入我王府為從事官員,幾個臨近莊成為一個大裏,三叔為大裏長。將土地連片,除去種植部分蕎麥蔬菜用地外,全部種植紅薯土豆兩種莊稼作物。我要這的產量能保證10萬大軍半年之用。”楊二緩緩的說著,停了下來,喝了一口茶。眾人聽了,有頻頻點頭者,有低頭沉思者。


    宇文成都此時略帶不安的說道:“殿下,此事重大,如若讓皇上知曉到無妨,老子的就是兒子的。但若是朝中大臣特別是讓太子的人知道了,必會說殿下豢養私軍,獨立於朝廷。豈不是謀反之罪?”宇文成都說完此話,那來護兒也頻繁點頭,心說這小子腦瓜還行,不是隻會使槍弄棒,還有那麽點頭腦,看得出平時得過其父祖兩代的禮製訓導,也知朝廷禮製不可僭越。於是立刻起身補充說道:“殿下,末將以為現在不可,可先在莊中大量種植,如若土地戶籍不夠,那就讓老翟過來,讓他帶莊戶進山,選一處僻靜之地,開地種植。如若缺少佃農,那更是簡單了,讓老翟於路劫道,路過的流民饑民盡皆擄掠入山,分與土地教其種養。山外駐軍僅防走漏消息,糧食運送可交由末將。定將糧食帶往潞州解池鎮囤積,此法最為保密穩妥。”來護兒此言一出,眾人皆點頭稱是。


    楊二咋嘛了一下味道後也是低頭認可。看來有些動作還真是要等自己成為這個國家的主宰之後才能實現,否則多有掣肘,畢竟尚有父皇下有百官,不能隨性而動。


    “師泰,三叔。可有交好的村寨?”楊二轉頭問道。


    “王爺,末將平日交友甚多,周圍有3個大莊,莊主均與末將交好。本是在遇到山匪來襲時有個相互照應。現在讓這3莊為王爺辦事,不是難事。隻需邀請三位莊主過來議事便了。”梁師泰起身拱手答道。


    “好。速派莊丁去三莊相請三位莊主到此。”楊二說完,梁三叔便起身出門安排去了。


    楊二又對梁師泰說“你這莊上有多少土地和莊戶?”


    “稟王爺,我這鐵錘莊有地萬畝,有近1000莊戶,人口5000餘人。另,莊中有外地佃農200戶,人口500餘。兩項相加共計1200戶,5500人口。青壯2200人,乃是這周遭最大的一戶,就連那華陰縣令也莫能小覷。”梁師泰說道。


    “你吩咐莊戶佃農,田中廣種紅薯和土豆,可依據家中人口留足自家口糧,多餘的建一庫房統一存放起來,不得向外售賣,不得向外莊人傳授種植之法,更不能讓莊外人獲得,此二物非常重要。若傳到南陳或突厥那裏,這對我大隋極為不利,好生約束莊戶。”


    梁師泰起身拱手說道:“王爺放心,我這裏原有守莊衛隊百人,現讓每家出男丁一人,分班巡查我莊上田園土地戶民,外人進出蔽莊當嚴查,不得攜帶一絲一毫出莊。”


    “如此甚好!來護兒將軍的主意也非常不錯,確可少去諸多麻煩。隻是此間可有少有人煙的山林峽穀?”楊二沉默了一會接著問道。


    “王爺,離此向南30裏便是少華山地界,山中多有土地,足可耕種,且山勢險要猛獸眾多,少有人進出。如在此山中密種二物,最是保密,掐住山口,飛鳥不進。”梁師泰不急不慢的說道。


    “不錯,可派人引路,本王明日前去探視一番在做定奪。”楊二還是覺得先去看看那少華山,如若4莊聯盟土地還是不足的話,可選人開發少華山山地,不管咋說,那適合在山地種植的玉米是可以單獨移到山中種植的,更可在山穀之中修建大型倉庫,用以囤積4莊糧食,於長遠計,好處頗多。


    “稟王爺,那少華山近處沒法去探查。那山上早有一窩響馬占山為王久已。雖頭領本事不高,但嘍囉有近800,平常與我等周邊各莊井水不犯河水,兩廂無事。因山勢險惡,官府也拿他無可奈何,圍剿過2次皆無功而返。”梁師泰的這番話像是一盆涼水,當頭澆的楊二頭腦冷靜了下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隋風烈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名堂阿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名堂阿偉並收藏隋風烈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