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裏頭有了錢,做起事情就更加方便了。榮鬱芝看著手頭那麽多錢,直接大筆一揮,把全國各地打算備戰奧運的人全都一塊兒接到北都了。本來在國朝在競技體育方麵關注的就少,到了北都的運動員不過二三十人。而且現在的奧運會,比賽項目也不多,國朝運動員們大多打算參加的都是田徑和遊泳項目,所以準備場地也方便了不少。
榮鬱芝也沒能想到,那些工廠老板出手竟能這麽大方,等到這些全都準備妥當了,才用了不到一半的資金。所以她琢磨著,等到年底的時候,辦一個小型的靖朝運動會,瞧瞧他們的訓練成果。
明憲二年,是順風順水的一年,國朝基本沒什麽大旱大災,經濟卻在不斷發展。無論是國產的第一架飛機成功試飛,還是國產的半導體、電視機投入銷售,亦或是軍.隊配上了國產最新型的武器,每一樁每一件都讓國朝人民興奮好一陣。
關敬平做了內閣首相,新官上任三把火,頭一遭就是把儲氏政府所有的不滿全都拾掇了。譬如議會,本是從各派裏頭挑揀出來的人成立的,說是民主選舉,實際還是儲誌琦一個人說了算。關敬平有心要整頓國家,可也隻能一步步來。他把議會分成了立法會和參議會,把原議會的人全都挪到了立法會上,又進行全民公投,選了數十個有名望的人組成了參議會。
此外,議會正式對政.府機.關的官員們進行了一次大清查,撤下了不少貪官汙吏和玩忽職守的官員。
他這一步,雖然離真正的民主還很遠,但是比起儲氏政府,自然已經邁上一個新台階了。關敬平自己也清楚,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要想國家更好,必須得要慢慢來。
至於在吉州的小皇帝,卻沒有那樣的好運氣。很快就有報道聲稱,他從日本公使館逃了出來不見蹤影。對此,民間流言紛紛,有人說他已經被日本人下令暗殺了,還有人說他逃到了江州隱姓埋名了。
關敬平是內閣首相,這件事當然也就擺到了他的麵前。閣臣們都清楚,現在小皇帝對誰都沒有什麽利用價值了,也沒必要在他身上費心。關敬平想了想,畢竟是前朝的皇帝,沒有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道理,便派人開始在各州尋找起來。旁的,也就發了個聲明解釋此事與國朝無關,便什麽也沒再做了。
很快就到了年底,榮鬱芝雖然意思這次運動會從簡,不過大家還是打了十足的精神準備著。不少北都的群眾看了報紙,都跑去湊熱鬧,一大票記者也早早候在了運動場外頭。
運動場裏人聲沸騰,榮鬱芝在侍衛的護送下穿過人群直接坐到了設在觀眾席中間的主席台上。當然,觀眾席上有不少是特約來觀賽的議員和北都工廠的老板們。
有皇帝觀戰,場上的運動員們更是各個都像打了雞血似的,拚了老命想要爭第一,戰況異常激烈。榮鬱芝在台上看得也激動,可記者攝像師都盯著她,她也不好意思太激動,隻能這麽端坐著,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底下的運動員們揮灑汗水。
這天的“全國運動會”成為了各家報刊的頭版頭條,全都用了大版麵來報道。尤其是獲得冠軍的運動員,每人幾乎都有不少的篇幅進行采訪。中國人是第一次認識到這種除了“科舉”之外普通人可以出人頭地的方式,類似於過去的武舉卻不盡然。有了皇帝的參與,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是一件非常之光榮的事情。許多人也開始考慮投身體育,在田徑,球類運動等等方麵發揮自己的特長。
所以在很多年前,這天的運動會被作為中國奧林匹克精神的啟蒙被載入史冊。
**
次年的奧運會一眨眼就到了,榮鬱芝作為中華帝國的皇帝在這年年初也收到了東道主英格蘭的請帖,還順帶邀請了首相關敬平。榮鬱芝當然不想錯過穿越過來之後難得的出國機會,就和關敬平商量著,把這次參加奧運會的行程擴展為對於歐洲各國的一次訪問。
關敬平很是驚訝於榮鬱芝的提議。這樣大規模的外交訪問在曆史上還從未有過,但是榮鬱芝這樣的提議卻讓他很是心動。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大規模訪問,是向西方各國展示中華風儀。
也是告訴他們,中華,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病夫了!
因此榮鬱芝一提出訪問歐洲,關敬平就有些心動了,再和內閣一商議,發現非常可行。聯係了多個歐洲領導人之後,一個多達八國的訪問路線就被製定出來了。
榮鬱芝自然也很興奮,在做完充足的準備以及安全檢查後,她就帶著多達百人的團隊——包括官員和運動員們一起坐上本國生產的飛機出發了。
**
倫敦的天氣永遠那麽令人難以捉摸,剛剛還豔陽高照呢,現在已經陰了天,綿綿細雨如簾般落下。祁援翰坐在市中心的一家小型咖啡館的靠窗位子上,透過玻璃賞著外域的雨。
他作為這次隨榮鬱芝到達倫敦的外務大臣,出賓館的時候自然是受到盤問的。祁援翰也很大方,告訴他們自己是想要見一位久別的朋友,甚至讓英格蘭人幫忙聯係。
他這麽磊落,見的又隻是牛津大學文學史的教授助理,英格蘭人也不多懷疑,幫他聯係了人,甚至用專車把他送到了這家全倫敦著名的咖啡館裏。
不久,一個穿著西裝的華人推門而入,祁援翰站起來朝他伸出了手:“敬文,多年未見,你還是老樣子啊。”
陳景沒有伸手,而是直接大步上前抱住祁援翰:“真的多年未見了,漱實。”
祁援翰哈哈一笑,拍了拍陳景的背,把他朝沙發上引:“快坐,快坐。”
陳景是祁援翰的故交之一,和祁援翰同年,私交甚篤。後來陳景的父母自己出錢把兒子供出了國,兩人便不怎麽聯係了。陳景也算爭氣,現在在牛津大學一位非常有學識的教授身邊做研究生兼助理,在英國也算打通了自己的人脈。要知道,現在中國雖然已經慢慢強大,可是作為中國人在國外,能被人尊重,甚至平等對待,都是非常難的事情。
祁援翰之所以現在會來見陳景,一是看看昔年好友,二是陳景在得知祁援翰也會跟隨榮鬱芝的訪問團之後,給祁援翰打了電報,讓他來了倫敦之後無論如何要抽空見自己一麵。
電報內容雖然短,但祁援翰了解陳景不是那種浮躁的人,既然這麽說了,一定是有要事,便想辦法脫身出來見了陳景。
服務員上了兩杯咖啡後,陳景看著祁援翰,忽然笑了一聲:“真沒想到,這麽多年沒見,你都做了外務部尚書了。”陳景一直呆在國外,看的都是英文報紙,所以對於國內一些官職改革不太了解,用詞還是晚清的說法。
祁援翰笑了笑,也不糾正他,而是客氣道:“你也不賴啊,現在在象牙塔上,可比我們這些俗人要舒坦多了。”
陳景搖搖頭,沒說什麽。孤身一人在異國的艱辛,祁援翰沒出過國,自然不會清楚。隻聽祁援翰接著問道:“你在電報裏說,有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麽事情?”
“我找到一個人。”陳景也直戳主題,用的卻是他家鄉閩州話。閩州話難學難懂,當年陳景曾經用心教過祁援翰一點,所以祁援翰倒也能聽得懂,“這個人,可能能改變整個世界的格局。”
祁援翰一聽他開始說閩州話,就知道他要說的事情非常重要,隻怕英格蘭人在這附近放了什麽竊聽設備,這才開始講家鄉話迷惑他們的。祁援翰認真聽著,一聽陳景說那人能改變世界,怔了一下:“誰?”
“他叫羅切特,是個猶太人,雖然在牛津大學隻是個不起眼的物理教授,可偶然一次我們一起聊天的時候…我卻發現…他有大才!”陳景越說越激動,可又怕祁援翰聽不懂,隻好放慢語速,“我希望,你——或者陛下——能夠說服他,跟你們迴國,讓他在國內進行科學研究。”
說道這裏,陳景的心情澎湃起來。他是自費出國的學生,學的還是英國的文學史。他自忖迴了國也沒什麽用處,便留在了倫敦。可自從和羅切特聊過一次之後,他卻發現,自己體內深藏已久的愛國之心卻被激發出來了!
如果羅切特真的能夠到中國去進行他的科學研究…如果羅切特的研究成功了…盡管他隻是個研究文學的,他也清楚,中國,在未來的十年內是不需要懼怕任何國家的了!
“這話從何說起?”祁援翰一頭霧水,一個物理學家,能改變世界格局?
陳景笑了笑,問道:“你信不信,有種武器,比那些火炮更為厲害…甚至能毀滅一個城市?”
榮鬱芝也沒能想到,那些工廠老板出手竟能這麽大方,等到這些全都準備妥當了,才用了不到一半的資金。所以她琢磨著,等到年底的時候,辦一個小型的靖朝運動會,瞧瞧他們的訓練成果。
明憲二年,是順風順水的一年,國朝基本沒什麽大旱大災,經濟卻在不斷發展。無論是國產的第一架飛機成功試飛,還是國產的半導體、電視機投入銷售,亦或是軍.隊配上了國產最新型的武器,每一樁每一件都讓國朝人民興奮好一陣。
關敬平做了內閣首相,新官上任三把火,頭一遭就是把儲氏政府所有的不滿全都拾掇了。譬如議會,本是從各派裏頭挑揀出來的人成立的,說是民主選舉,實際還是儲誌琦一個人說了算。關敬平有心要整頓國家,可也隻能一步步來。他把議會分成了立法會和參議會,把原議會的人全都挪到了立法會上,又進行全民公投,選了數十個有名望的人組成了參議會。
此外,議會正式對政.府機.關的官員們進行了一次大清查,撤下了不少貪官汙吏和玩忽職守的官員。
他這一步,雖然離真正的民主還很遠,但是比起儲氏政府,自然已經邁上一個新台階了。關敬平自己也清楚,一口吃不成個大胖子,要想國家更好,必須得要慢慢來。
至於在吉州的小皇帝,卻沒有那樣的好運氣。很快就有報道聲稱,他從日本公使館逃了出來不見蹤影。對此,民間流言紛紛,有人說他已經被日本人下令暗殺了,還有人說他逃到了江州隱姓埋名了。
關敬平是內閣首相,這件事當然也就擺到了他的麵前。閣臣們都清楚,現在小皇帝對誰都沒有什麽利用價值了,也沒必要在他身上費心。關敬平想了想,畢竟是前朝的皇帝,沒有活不見人死不見屍的道理,便派人開始在各州尋找起來。旁的,也就發了個聲明解釋此事與國朝無關,便什麽也沒再做了。
很快就到了年底,榮鬱芝雖然意思這次運動會從簡,不過大家還是打了十足的精神準備著。不少北都的群眾看了報紙,都跑去湊熱鬧,一大票記者也早早候在了運動場外頭。
運動場裏人聲沸騰,榮鬱芝在侍衛的護送下穿過人群直接坐到了設在觀眾席中間的主席台上。當然,觀眾席上有不少是特約來觀賽的議員和北都工廠的老板們。
有皇帝觀戰,場上的運動員們更是各個都像打了雞血似的,拚了老命想要爭第一,戰況異常激烈。榮鬱芝在台上看得也激動,可記者攝像師都盯著她,她也不好意思太激動,隻能這麽端坐著,眼睛一眨不眨地看著底下的運動員們揮灑汗水。
這天的“全國運動會”成為了各家報刊的頭版頭條,全都用了大版麵來報道。尤其是獲得冠軍的運動員,每人幾乎都有不少的篇幅進行采訪。中國人是第一次認識到這種除了“科舉”之外普通人可以出人頭地的方式,類似於過去的武舉卻不盡然。有了皇帝的參與,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認為,這是一件非常之光榮的事情。許多人也開始考慮投身體育,在田徑,球類運動等等方麵發揮自己的特長。
所以在很多年前,這天的運動會被作為中國奧林匹克精神的啟蒙被載入史冊。
**
次年的奧運會一眨眼就到了,榮鬱芝作為中華帝國的皇帝在這年年初也收到了東道主英格蘭的請帖,還順帶邀請了首相關敬平。榮鬱芝當然不想錯過穿越過來之後難得的出國機會,就和關敬平商量著,把這次參加奧運會的行程擴展為對於歐洲各國的一次訪問。
關敬平很是驚訝於榮鬱芝的提議。這樣大規模的外交訪問在曆史上還從未有過,但是榮鬱芝這樣的提議卻讓他很是心動。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樣的大規模訪問,是向西方各國展示中華風儀。
也是告訴他們,中華,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人宰割的病夫了!
因此榮鬱芝一提出訪問歐洲,關敬平就有些心動了,再和內閣一商議,發現非常可行。聯係了多個歐洲領導人之後,一個多達八國的訪問路線就被製定出來了。
榮鬱芝自然也很興奮,在做完充足的準備以及安全檢查後,她就帶著多達百人的團隊——包括官員和運動員們一起坐上本國生產的飛機出發了。
**
倫敦的天氣永遠那麽令人難以捉摸,剛剛還豔陽高照呢,現在已經陰了天,綿綿細雨如簾般落下。祁援翰坐在市中心的一家小型咖啡館的靠窗位子上,透過玻璃賞著外域的雨。
他作為這次隨榮鬱芝到達倫敦的外務大臣,出賓館的時候自然是受到盤問的。祁援翰也很大方,告訴他們自己是想要見一位久別的朋友,甚至讓英格蘭人幫忙聯係。
他這麽磊落,見的又隻是牛津大學文學史的教授助理,英格蘭人也不多懷疑,幫他聯係了人,甚至用專車把他送到了這家全倫敦著名的咖啡館裏。
不久,一個穿著西裝的華人推門而入,祁援翰站起來朝他伸出了手:“敬文,多年未見,你還是老樣子啊。”
陳景沒有伸手,而是直接大步上前抱住祁援翰:“真的多年未見了,漱實。”
祁援翰哈哈一笑,拍了拍陳景的背,把他朝沙發上引:“快坐,快坐。”
陳景是祁援翰的故交之一,和祁援翰同年,私交甚篤。後來陳景的父母自己出錢把兒子供出了國,兩人便不怎麽聯係了。陳景也算爭氣,現在在牛津大學一位非常有學識的教授身邊做研究生兼助理,在英國也算打通了自己的人脈。要知道,現在中國雖然已經慢慢強大,可是作為中國人在國外,能被人尊重,甚至平等對待,都是非常難的事情。
祁援翰之所以現在會來見陳景,一是看看昔年好友,二是陳景在得知祁援翰也會跟隨榮鬱芝的訪問團之後,給祁援翰打了電報,讓他來了倫敦之後無論如何要抽空見自己一麵。
電報內容雖然短,但祁援翰了解陳景不是那種浮躁的人,既然這麽說了,一定是有要事,便想辦法脫身出來見了陳景。
服務員上了兩杯咖啡後,陳景看著祁援翰,忽然笑了一聲:“真沒想到,這麽多年沒見,你都做了外務部尚書了。”陳景一直呆在國外,看的都是英文報紙,所以對於國內一些官職改革不太了解,用詞還是晚清的說法。
祁援翰笑了笑,也不糾正他,而是客氣道:“你也不賴啊,現在在象牙塔上,可比我們這些俗人要舒坦多了。”
陳景搖搖頭,沒說什麽。孤身一人在異國的艱辛,祁援翰沒出過國,自然不會清楚。隻聽祁援翰接著問道:“你在電報裏說,有重要的事情,到底是什麽事情?”
“我找到一個人。”陳景也直戳主題,用的卻是他家鄉閩州話。閩州話難學難懂,當年陳景曾經用心教過祁援翰一點,所以祁援翰倒也能聽得懂,“這個人,可能能改變整個世界的格局。”
祁援翰一聽他開始說閩州話,就知道他要說的事情非常重要,隻怕英格蘭人在這附近放了什麽竊聽設備,這才開始講家鄉話迷惑他們的。祁援翰認真聽著,一聽陳景說那人能改變世界,怔了一下:“誰?”
“他叫羅切特,是個猶太人,雖然在牛津大學隻是個不起眼的物理教授,可偶然一次我們一起聊天的時候…我卻發現…他有大才!”陳景越說越激動,可又怕祁援翰聽不懂,隻好放慢語速,“我希望,你——或者陛下——能夠說服他,跟你們迴國,讓他在國內進行科學研究。”
說道這裏,陳景的心情澎湃起來。他是自費出國的學生,學的還是英國的文學史。他自忖迴了國也沒什麽用處,便留在了倫敦。可自從和羅切特聊過一次之後,他卻發現,自己體內深藏已久的愛國之心卻被激發出來了!
如果羅切特真的能夠到中國去進行他的科學研究…如果羅切特的研究成功了…盡管他隻是個研究文學的,他也清楚,中國,在未來的十年內是不需要懼怕任何國家的了!
“這話從何說起?”祁援翰一頭霧水,一個物理學家,能改變世界格局?
陳景笑了笑,問道:“你信不信,有種武器,比那些火炮更為厲害…甚至能毀滅一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