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看見今天報紙沒。”陳五衝進茶肆,拿著新鮮出爐的《北都日報》,一邊大聲嚷嚷,“陛下居然親筆寫了一篇文章,怒斥《北都雜談》信口胡謅,歧視女性。”
這事兒並不新鮮,大家剛剛已經討論過一輪了。大家得出的結論是,似乎是《北都雜談》對於姑娘家不該晚上出門的言論惹惱了皇帝,所以才會這麽寫的吧。大家都看了一眼陳五,卻沒人搭話。
“嗨,看你們這樣子,怕是不知道內情吧。”陳五拿著《北都日報》,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我可告訴你們,《北都雜談》之所以被罵,是因為他們得罪人了。我叔叔家的八兒子,是給《北都雜談》那個首席記者——王謙之你們知道不,是給他開車的!我八堂弟全告訴我了,我知道內情!”
聽他這麽說,大家這才來了興致,紛紛讓他別再賣關子,趕緊說是得罪誰了。
“我告訴你們…”陳五壓低聲音,一副神秘的樣子,讓大家不由自主都豎起了耳朵,“《北都雜談》去年不是寫了,秦行長密謀刺殺衛司正嘛。當然是得罪了那位大人物,才會讓自己也惹得一身騷。這秦行長也是厲害,自己不幹淨也就罷了,還得拖得《北都雜談》下水。”
聽了陳五這麽說,大家哄笑起來。雖然大家都聽了,可他們一點不信秦佑潛有這個能力,因為《北都雜談》得罪自己,讓榮鬱芝親自寫文章罵人。
陳五聽大家這麽質疑,冷笑一聲:“秦行長沒這個能力?”他掃視周圍一圈,又問,“今兒喝了茶,你們用什麽付賬?大靖寶鈔吧,現在還有誰會用銅板子付賬?這大靖寶鈔是誰弄出來的?秦行長和衛司正吧。衛司正為什麽會被秦行長刺殺?因為大靖寶鈔吧。”陳五搖搖頭,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模樣,“你們怎麽到現在都沒鬧明白,現在可不是前朝那會兒了。國朝如今鼓勵工廠,現在新建工廠,那就跟雨後春筍似的,陛下也願意扶持著。為了秦氏錢莊那些錢,就連衛司正被刺殺,陛下也是忍氣吞聲著的。為什麽就不會為了秦行長,親自寫文章指責《北都雜談》呢?”
“我真不知道您自哪裏聽來的消息。”一個穿著樸素,卻滿身書生氣質的男人反駁道。他是北都大學的學生郭平之,從學校迴家的路上在茶肆裏頭喝點水,卻不想聽到陳五的這些言論,“首先,《北都雜談》並非官方的報紙,且《北都日報》已經多次刊登內閣的消息,澄清了並沒有證據證明秦行長刺殺了衛司正,且衛司正本就在北都有不少仇家,警.察依然在調查中,並沒有結果。也不知道《北都雜談》哪來的膽子,竟敢構陷朝廷命官。”
郭平之一身正氣,又是一副學者模樣,陳五對這樣的人天生有種敬畏,竟也不敢大聲反駁,隻嘀咕了一聲“也沒證據證明秦行長不是刺殺衛司正的人啊”,竟就不敢說話了。
“其次,陛下在魯州的作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郭平之站了起來,厲聲說道,“在那樣惡劣的情況下,陛下一個年輕的君主,首先想的並非逃亡自保,而是留在魯州坐觀形勢。日本的海軍實力僅此英格蘭,這是眾所周知的,換作你我,都沒法下了這樣的決心。試想一下,一個如此年幼卻如此果敢的君王,會受秦行長的脅迫,寫下這樣的文字嗎?”
榮鬱芝的這件事情一直廣受讚揚,茶肆裏的人一聽郭平之提起這件事,紛紛點頭讚同。更別說榮鬱芝在北都大學的演講,郭平之作為親曆者,也是感觸良多的。因此維護起榮鬱芝來,他也是耗盡心思,不願意榮鬱芝被陳五這樣的人貶損分毫的。
陳五更是低下頭來無話可說了。其實他今天過來說這個事情,也是被王謙之唆使的。王謙之作為一個報紙記者,當然也知道,市井流言是多麽的厲害。《北都雜談》作為靖朝最大的八卦報刊,自然有它火的理由。因為它不及《北都日報》那樣正式,但是新聞更吸引人的眼球,更有話題性,因而大家都願意買來看,生怕比別人少知道了什麽,在聊天的時候被取笑。
同樣的,茶肆作為最為傳統的傳播方式,它的傳播速度卻也能和報刊媲美。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可信度卻能比報紙更高了一些。王謙之是那篇北都殺人案中《北都雜談》的專職記者,被榮鬱芝指名批評的報道就是他撰寫的。看到榮鬱芝親自寫的文章,他自然惱羞成怒,便讓常混跡於市井的陳五來抹黑榮鬱芝和秦佑潛——當然,他根本不知道,秦佑潛刺殺衛成的事情,他竟是歪打正著說準了的。
陳五收了王謙之的錢,當然也要好好辦事,可誰能想到居然遇上個郭平之,隻見郭平之接著說道:“再次,陛下在文章裏寫的話,有哪句是不對的嗎?”他一個個看過茶肆裏頭的人,除了陳五麵紅耳赤低著頭之外,其他人全都認真盯著他,他便接著說道,“在下並不認為,陛下這篇文章裏頭說錯了什麽。既然現在要開放女子的權利了,為什麽還要限製女主參政?‘後宮不得參政’,這是前朝留下的,迂腐的規矩。既然已是新朝,自然應該開放一些,女子參政也未嚐不可。就如同宮裏那位關先生,以及帝師鄭先生,全是女先生,可哪位不是博學之人呢?關先生所通的語言,恐怕比你我加起來都多吧?”
郭平之說的第三點,自然也是發自肺腑。作為一名新青年,他非常讚同榮鬱芝的話,認為一個國家裏頭,女性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可他這話,卻是起了反效果。畢竟茶肆裏頭的男人們,誰不願意有個老婆操持家裏,再多幾個小妾通房稀罕著,聽到郭平之這麽說,他們反倒都沒了聲響。
郭平之也不是傻的,看到大家的反應,也大概猜到他們在想些什麽,啐了一口:“誰不是娘肚子裏出來的,結果每到了這種時候,全都退退縮縮的樣子。一介丈夫,維護女子的權利,就這麽難麽?”說罷,他舉起手中茶盞,把裏頭的茶一飲而盡,付了帳便走了。
**
真的做了皇帝,榮鬱芝才了解到,什麽是唇槍舌戰。自從她登基以來,在報紙上看到的各種罵戰層出不窮。那些文人學者最為擅長的就是罵人不帶髒字兒,洋洋灑灑數千上萬字,愣是沒一個不幹淨的字眼,卻能把對方全家都問候個遍。自從榮鬱芝親自寫的批評《北都雜談》報道的文章發表之後,關於女性是否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則又開始了新一輪爭論。
榮鬱芝懶得看那些辯論,就她所知,許多不支持婦女維權的人士,自己家裏頭後院一堆事兒,幾個姨太太爭風吃醋的事情,他們都搞不定,有什麽權力對婦女維權指手畫腳?簡直就像上蹦下跳的猴子那樣可笑。而且,他們其中不乏許多曾經竭力支持過維新的人。榮鬱芝倒也能理解他們,畢竟大家都不是聖人,自然更願意支持對自己有益處的觀點了。
倒是那些支持婦女維權的,有不少是大學的師生,還有不少思想先進的女性。甚至有不少人寫信給鄭素琴自薦,希望能夠加入鄭素琴現在正在操作的部門,維護更多婦女的權益。
支持女性維權的,不支持的,說來說去其實也就那麽幾句話,隻是套上了不同顏色款式的衣服罷了。榮鬱芝看多了也就膩了,每次看報紙,看到類似的爭論的時候,總會快速翻過看看別的消息。
一日,榮鬱芝正隨意瀏覽著報紙,卻見有關於魯州一位大學生的采訪,說是他馬上要前往英格蘭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了,正在積極備戰。
一看這則新聞,榮鬱芝一下來了精神,趕緊一口氣讀完了。她真沒想到,到了這個時空,居然也能有奧運會。她在自己的時空,曾經學到曆史上國人參加的第一次奧運會,卻因為沒有旅費而隻能在海上漂流多月才到了賽場。結果因為一路奔波,也沒能拿到好成績。榮鬱芝看到文章裏寫的,下一屆奧運會是在明年,那實在是有許多時間給他們準備了。
就算做了一年多的皇帝,榮鬱芝本性也和普通人沒什麽差別,也是很好麵子的。如果真的能夠把代表團送到英格蘭去,最好再拿個獎牌,那對她來說,實在太棒不過了。
可榮鬱芝一轉眼,就想起了才看過的內庫賬本,和榮順送來的文件,一下又為了資金籌措犯了難。思來想去,榮鬱芝一拍腦袋,叫來梁崇婉,耳語了幾句。
這事兒並不新鮮,大家剛剛已經討論過一輪了。大家得出的結論是,似乎是《北都雜談》對於姑娘家不該晚上出門的言論惹惱了皇帝,所以才會這麽寫的吧。大家都看了一眼陳五,卻沒人搭話。
“嗨,看你們這樣子,怕是不知道內情吧。”陳五拿著《北都日報》,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我可告訴你們,《北都雜談》之所以被罵,是因為他們得罪人了。我叔叔家的八兒子,是給《北都雜談》那個首席記者——王謙之你們知道不,是給他開車的!我八堂弟全告訴我了,我知道內情!”
聽他這麽說,大家這才來了興致,紛紛讓他別再賣關子,趕緊說是得罪誰了。
“我告訴你們…”陳五壓低聲音,一副神秘的樣子,讓大家不由自主都豎起了耳朵,“《北都雜談》去年不是寫了,秦行長密謀刺殺衛司正嘛。當然是得罪了那位大人物,才會讓自己也惹得一身騷。這秦行長也是厲害,自己不幹淨也就罷了,還得拖得《北都雜談》下水。”
聽了陳五這麽說,大家哄笑起來。雖然大家都聽了,可他們一點不信秦佑潛有這個能力,因為《北都雜談》得罪自己,讓榮鬱芝親自寫文章罵人。
陳五聽大家這麽質疑,冷笑一聲:“秦行長沒這個能力?”他掃視周圍一圈,又問,“今兒喝了茶,你們用什麽付賬?大靖寶鈔吧,現在還有誰會用銅板子付賬?這大靖寶鈔是誰弄出來的?秦行長和衛司正吧。衛司正為什麽會被秦行長刺殺?因為大靖寶鈔吧。”陳五搖搖頭,一副朽木不可雕也的模樣,“你們怎麽到現在都沒鬧明白,現在可不是前朝那會兒了。國朝如今鼓勵工廠,現在新建工廠,那就跟雨後春筍似的,陛下也願意扶持著。為了秦氏錢莊那些錢,就連衛司正被刺殺,陛下也是忍氣吞聲著的。為什麽就不會為了秦行長,親自寫文章指責《北都雜談》呢?”
“我真不知道您自哪裏聽來的消息。”一個穿著樸素,卻滿身書生氣質的男人反駁道。他是北都大學的學生郭平之,從學校迴家的路上在茶肆裏頭喝點水,卻不想聽到陳五的這些言論,“首先,《北都雜談》並非官方的報紙,且《北都日報》已經多次刊登內閣的消息,澄清了並沒有證據證明秦行長刺殺了衛司正,且衛司正本就在北都有不少仇家,警.察依然在調查中,並沒有結果。也不知道《北都雜談》哪來的膽子,竟敢構陷朝廷命官。”
郭平之一身正氣,又是一副學者模樣,陳五對這樣的人天生有種敬畏,竟也不敢大聲反駁,隻嘀咕了一聲“也沒證據證明秦行長不是刺殺衛司正的人啊”,竟就不敢說話了。
“其次,陛下在魯州的作為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郭平之站了起來,厲聲說道,“在那樣惡劣的情況下,陛下一個年輕的君主,首先想的並非逃亡自保,而是留在魯州坐觀形勢。日本的海軍實力僅此英格蘭,這是眾所周知的,換作你我,都沒法下了這樣的決心。試想一下,一個如此年幼卻如此果敢的君王,會受秦行長的脅迫,寫下這樣的文字嗎?”
榮鬱芝的這件事情一直廣受讚揚,茶肆裏的人一聽郭平之提起這件事,紛紛點頭讚同。更別說榮鬱芝在北都大學的演講,郭平之作為親曆者,也是感觸良多的。因此維護起榮鬱芝來,他也是耗盡心思,不願意榮鬱芝被陳五這樣的人貶損分毫的。
陳五更是低下頭來無話可說了。其實他今天過來說這個事情,也是被王謙之唆使的。王謙之作為一個報紙記者,當然也知道,市井流言是多麽的厲害。《北都雜談》作為靖朝最大的八卦報刊,自然有它火的理由。因為它不及《北都日報》那樣正式,但是新聞更吸引人的眼球,更有話題性,因而大家都願意買來看,生怕比別人少知道了什麽,在聊天的時候被取笑。
同樣的,茶肆作為最為傳統的傳播方式,它的傳播速度卻也能和報刊媲美。大家一傳十,十傳百,可信度卻能比報紙更高了一些。王謙之是那篇北都殺人案中《北都雜談》的專職記者,被榮鬱芝指名批評的報道就是他撰寫的。看到榮鬱芝親自寫的文章,他自然惱羞成怒,便讓常混跡於市井的陳五來抹黑榮鬱芝和秦佑潛——當然,他根本不知道,秦佑潛刺殺衛成的事情,他竟是歪打正著說準了的。
陳五收了王謙之的錢,當然也要好好辦事,可誰能想到居然遇上個郭平之,隻見郭平之接著說道:“再次,陛下在文章裏寫的話,有哪句是不對的嗎?”他一個個看過茶肆裏頭的人,除了陳五麵紅耳赤低著頭之外,其他人全都認真盯著他,他便接著說道,“在下並不認為,陛下這篇文章裏頭說錯了什麽。既然現在要開放女子的權利了,為什麽還要限製女主參政?‘後宮不得參政’,這是前朝留下的,迂腐的規矩。既然已是新朝,自然應該開放一些,女子參政也未嚐不可。就如同宮裏那位關先生,以及帝師鄭先生,全是女先生,可哪位不是博學之人呢?關先生所通的語言,恐怕比你我加起來都多吧?”
郭平之說的第三點,自然也是發自肺腑。作為一名新青年,他非常讚同榮鬱芝的話,認為一個國家裏頭,女性的權利是非常重要的。可他這話,卻是起了反效果。畢竟茶肆裏頭的男人們,誰不願意有個老婆操持家裏,再多幾個小妾通房稀罕著,聽到郭平之這麽說,他們反倒都沒了聲響。
郭平之也不是傻的,看到大家的反應,也大概猜到他們在想些什麽,啐了一口:“誰不是娘肚子裏出來的,結果每到了這種時候,全都退退縮縮的樣子。一介丈夫,維護女子的權利,就這麽難麽?”說罷,他舉起手中茶盞,把裏頭的茶一飲而盡,付了帳便走了。
**
真的做了皇帝,榮鬱芝才了解到,什麽是唇槍舌戰。自從她登基以來,在報紙上看到的各種罵戰層出不窮。那些文人學者最為擅長的就是罵人不帶髒字兒,洋洋灑灑數千上萬字,愣是沒一個不幹淨的字眼,卻能把對方全家都問候個遍。自從榮鬱芝親自寫的批評《北都雜談》報道的文章發表之後,關於女性是否該享有平等的權利,則又開始了新一輪爭論。
榮鬱芝懶得看那些辯論,就她所知,許多不支持婦女維權的人士,自己家裏頭後院一堆事兒,幾個姨太太爭風吃醋的事情,他們都搞不定,有什麽權力對婦女維權指手畫腳?簡直就像上蹦下跳的猴子那樣可笑。而且,他們其中不乏許多曾經竭力支持過維新的人。榮鬱芝倒也能理解他們,畢竟大家都不是聖人,自然更願意支持對自己有益處的觀點了。
倒是那些支持婦女維權的,有不少是大學的師生,還有不少思想先進的女性。甚至有不少人寫信給鄭素琴自薦,希望能夠加入鄭素琴現在正在操作的部門,維護更多婦女的權益。
支持女性維權的,不支持的,說來說去其實也就那麽幾句話,隻是套上了不同顏色款式的衣服罷了。榮鬱芝看多了也就膩了,每次看報紙,看到類似的爭論的時候,總會快速翻過看看別的消息。
一日,榮鬱芝正隨意瀏覽著報紙,卻見有關於魯州一位大學生的采訪,說是他馬上要前往英格蘭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了,正在積極備戰。
一看這則新聞,榮鬱芝一下來了精神,趕緊一口氣讀完了。她真沒想到,到了這個時空,居然也能有奧運會。她在自己的時空,曾經學到曆史上國人參加的第一次奧運會,卻因為沒有旅費而隻能在海上漂流多月才到了賽場。結果因為一路奔波,也沒能拿到好成績。榮鬱芝看到文章裏寫的,下一屆奧運會是在明年,那實在是有許多時間給他們準備了。
就算做了一年多的皇帝,榮鬱芝本性也和普通人沒什麽差別,也是很好麵子的。如果真的能夠把代表團送到英格蘭去,最好再拿個獎牌,那對她來說,實在太棒不過了。
可榮鬱芝一轉眼,就想起了才看過的內庫賬本,和榮順送來的文件,一下又為了資金籌措犯了難。思來想去,榮鬱芝一拍腦袋,叫來梁崇婉,耳語了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