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不僅是武則天注意到了白貴,一些朝廷要員看向白貴的目光亦目光閃爍,似乎心裏藏著什麽想法。


    如今大唐,佛家興盛,道門衰落。


    佛門大興意味著武家昌盛,道家破敗則表征著李唐……大權旁落……。


    不僅僅是兩家道統的爭執,更是武家、李家誰當皇帝的問題。


    白貴為道家真仙,又是先皇李泰的老師……,


    這個事實或許很多李家後輩和朝廷的百官忘了,可經曆過貞觀朝的他們這些老臣卻記得一清二楚,甚至他們還與在貞觀朝中當侍郎的白貴有過一些微末交情……。


    如今白貴和觀世音菩薩並列,一道一佛,豈不是意味著大唐有再興的機會?


    人心終究還是向李!


    “武珝?”


    站在佛像蓮台上的白貴腦袋低了一下,語氣微微訝然,“想不到你現在成了皇帝?代了李唐?”


    他話雖說的平靜,可這一番話落入凡間眾人耳中,卻一石激起千層浪。


    什麽叫代了李唐?


    縱是王朝更迭,可眼前這位道家真仙可是太宗皇帝的好友,與之親近,更是李泰的老師,看著李泰長大……。


    武詡,或者說武則天代了李唐,這位道家真仙豈能不怒?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


    仙人一怒,天生殺機,龍蛇起陸……。


    落在武則天身後四五步遠的李唐後人一個個頓時心中暗喜,有了這位仙人作為倚靠,不提收不收複大唐山河,他們的身家性命最起碼就有了保障,不會害怕武則天這個母後、皇祖母一杯鳩酒賜死他們。


    一家歡喜一家愁。


    與此同時,忠於武則天的百官亦是身體抖若篩糠,生怕仙人盛怒之下,波及到他們……。


    僅是白貴的一句話,就瞬間讓武周朝堂分為了兩黨。


    “朕……朕代唐是……是因……是因……”


    武詡張口準備解釋,但一番話堵在喉嚨中,結結巴巴了半響也沒能說出。


    她再巧舌如簧,亦難騙過眼前仙人,多說反倒是取死之道。


    故此,張口便是緘默。


    “朕?”


    白貴嘴角一勾,戲謔道:“天底下,在貧道麵前敢稱朕者,除天帝、人皇外,還沒有幾人……,你武詡不過一竊據權柄的婦人,焉敢在貧道麵前自稱為朕?”


    他麵生薄怒,將收斂的一絲氣勢壓向武詡。


    皇帝並不等同於人皇。


    武詡隻是武周的皇帝,非是天底下人族的人皇。


    當然,這隻是他用來挑刺的說辭。


    先皇李泰也不見得是人皇,李世民是天可汗,勉強夠得上人皇的那一檔……。


    他之所以說,是因為他是站在李唐這一方的。


    先不提李唐皇室和他的交情,僅是李唐自稱是太上後裔,尊奉道家這一點,就值得他去為其站台。甭管武則天於民於百姓做的多好,或者政績什麽的,做人、做官、做仙首先要知道自己屁股在哪一方,然後再去行事……。


    天仙的一絲威壓,都不是凡人能承受的。不過武詡是佛子,麵對這一絲壓力還能承受,隻不過亦是比較勉強,不到一會,就匍匐在殿前,磕頭求饒。


    連一點在人臣、百姓麵前的女皇威儀也沒有。


    這倒不是武詡不行,太過軟弱,而是她在白貴前麵早就服過軟,那時候連一點體麵都沒有,如今雖是龍袍在身,可在凡世間取得的這一點小成就,在仙人麵前什麽也不算……。


    她不敢自傲。


    皇帝,亦隻是代天牧民,麵對仙人而服軟,情有可原。


    “乾元道友,稍加懲戒就可以了。”


    “不必動怒……”


    觀音菩薩見武詡求饒,考慮到武詡如今代表佛門臉麵,她嘴角含笑,楊柳枝一甩,打出一道法力,解了白貴對武詡的威壓。


    她想了想,然後道:“武詡失德,得罪仙人,貧僧罰你於紫薇城中閉關禮佛一月,一月之後,再禱告於天,祈求上天寬恕……”


    佛門已借佛家大興之勢完成了勢力擴張,盡管鬥戰勝佛比鬥失敗,但大勢不改。武則天這枚棋子,也到了借勢廢除的地步了。


    今日她讓白貴與她一同來到長安城,一是讓白貴離開西牛賀洲,以免影響他們佛門的計劃,二則是讓白貴與武詡見麵,再次更改凡間局勢……。


    當然,第二條雖看似是利用白貴,但何嚐不是給白貴賣了個情麵。


    畢竟李唐再興,亦對白貴有些許好處。


    “佛子明白。”


    跪在殿前的武詡聞言,身子微微一顫,迴道。


    她此刻遭到白貴的訓誡,本就在朝堂威嚴盡失,休說一月,哪怕隻是閉關禮佛一天,權力就有可能被他人架空。


    一個月的時間,等她閉完關後,估計她早就成太上皇了。


    不過她也沒膽子去反駁觀音菩薩。


    隻能默默忍下這口氣。


    言罷,觀音菩薩和白貴二人消失不見。


    ……


    長安城上空。


    “乾元道兄,再過數月,就是李唐再興之日……”


    “這是煉化皇朝氣運之法,還望乾元道兄收下。”


    觀音菩薩遞給白貴一玉簡,麵帶微笑道。


    此次她利用了白貴,促成了凡間局勢的再一變化。


    固然這件事於白貴亦有些許好處,可這次事後,難免會讓白貴心生芥蒂。


    要知道白貴可不是什麽孫悟空之流,不好蒙騙,心中溝壑頗多,恐怕在她和其於武詡麵前現身的那一刻,就對今日之事有所猜測了。


    故此,贈白貴煉化皇朝氣運之法,就是意在化解今日二人所產生的芥蒂。


    “貧道謝過菩薩。”


    白貴點頭,將玉簡收入袖中。


    他搖頭道:“李唐即使再興,恐怕也難複昔日之景了。”


    觀音菩薩未答,隻是念了聲“阿彌陀佛”後,就催動坐下蓮台化作一道白光消散在天地之間。


    紫薇城即洛城。


    武則天被觀音菩薩訓斥讓其閉關一月,她不敢耽擱,連夜趕往紫薇城,並且順帶帶走了大部的武周眾臣。


    武周勢力一離開,長安瞬間就空檔了許多。


    與洛城不同,長安百姓對李唐皇室更為忠心,不少百姓都是太宗朝折衝府兵卒的子孫,還有不少勳貴亦是太宗朝、高宗朝起家的……。


    唐初是府兵製,由折衝府統領府兵,而僅關中的折衝府就占據到了天下的三分之一。可以說唐初是以關中淩禦天下。因此武詡稱帝後,不喜在長安久居,習慣在洛陽居住……。


    武則天這一離開,臨淄王李興隆就立刻暗結黨羽,欲要推翻武周再興李唐。


    ……


    長安,白府。


    一座密室中。


    白貴聽聞臨淄王李興隆的名字後,搖了搖頭,“李興隆?看來他就是西遊世界的李隆基了。”


    提起李隆基,他和其還有幾分交情。


    不過李興隆就完全與他無關了。


    ------題外話------


    推書蜜汁姬的新書,老作者,有保障。


    7017k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民國開始的諸天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黑心師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黑心師尊並收藏從民國開始的諸天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