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開到荼蘼事了,隻剩遺忘在前世的彼岸花。
前世已過,今生此生,來世來生,可否再牽汝之手。
當最後一縷魂飄失,白衣天君那萬年淡然的麵上,終是露了連他自己都陌生的哀情,他知道,那便是人間所述的悲傷。他有悲了,卻無淚,他知道自己終是欠那一朵兩生花一滴淚。
冥界忘川上,有一座青石橋,名曰奈何;奈何橋邊上,有一塊大石碑,叫三生石,石上刻了每一人的前世,今生,來世。那一身白衣如雪麵容俊美的天君便立在那兒,已經三百年了,他在等那一縷孤魂飄過,或是在等三生石上出現那一個人的名字,然後,還他一滴清淚。
那是,千萬年前之事了。
同樣是在忘川何畔。
在那一片花得妖豔鮮紅的兩生芳華中,獨有一枝被一塊幾寸大小的石塊壓著,墨綠色的莖根隻能往邊上生展,繼而再生直,因次也比旁邊的同類矮上了那麽一截。
那隻兩生花已生成了精,有了靈,此時幻出一縷青煙,望著壓得自己無法直身的石塊,不免有些驚驚。它一沉睡起來,便看到這塊長得像某種生物的……蛋的東西,結白光澤,圓潤透著很重的靈氣,連帶著自己的根也被那靈氣給包圍著。
就因此,自己才能生靈幻化醒來?
從青煙中藤出了手,是一隻白皙得緊的纖指,輕輕地撫上那個圓蛋,表麵有細碎的紋路,它看不懂,不過觸手生溫,很是舒服。
於是,打那之後,花精便時常幻成人形,將圓蛋抱在懷中,一下一下地撫摸著,就像一個憐子的母體。
時光一日又過一日,不遠處的奈何橋上的幽魂一批又一批飲了孟婆湯便入了輪迴。這個時候的花精,還不太懂得民間的一切,它偶爾會到三生石畔,看一看世間,看的最多不過那糾糾纏纏的情情愛愛,漸漸的,連它都生出了一些奇怪的念頭。
又過千百年,那圓蛋的偶爾會顯露出模樣,花精知曉,那該是這枚蛋的原形,隻是不曾想,原來還是個十分好看的男子呢。
想來,帶著周身的靈氣落於此處,大約是某位上仙入了長眠的結果,機緣巧合,將自己給壓住了,還能為自己渡一渡靈氣。
不管如何,被壓是真的,被渡成精亦是真的。
所以,對於這位不知打哪兒來的仙君,花精並沒有放太多心思去想,卻十分喜歡與其一同的日光。漫漫時光裏,孤寂難耐,有個位總是比較好的。
隻是,仙君一直不曾醒來過。
也是,若醒來了,便要迴到屬於他的世界去了,便也不會在這陰風潮濕之地了。
後來一日,忘川邊來了一夥人,確切地說,是一群神仙。
因為這也算地府的一部份,在地府裏的陰差,可都不會帶著一身白色煙靈的,所以花精立馬就分辨出來了。神仙告訴花精,它懷中那枚蛋裏沉睡著的可是某位上神,尊貴無比的,此時他們要將上神迎迴天庭。花精從未想過分別一日,頓時就慌了,神仙卻及時告訴它,要將它一同帶迴去。
後來,玉帝給了花精一名份,成了真真實實的花仙,有了仙體,賜名‘彼岸’。
彼岸長得清秀娟麗,很是惹人喜愛,平時話極少,卻總臉帶溫笑,不管走哪兒,懷裏都揣著那枚沉睡了不知是哪位上神的蛋,非常的盡職。
日複一日,彼岸投進去的感情,也隨著時光,越來越沉重。
當玉帝的小女兒落入凡間與凡人相愛觸犯天條之後,花仙彼岸如五雷轟頂,頓時明白了過來。
那個時候,沉睡中的上神幻體時,偶爾也顯出神識,所謂神識,是一種靈體,亦是實體,他與花仙相識千萬年,早已默契,花仙終日鬱鬱,在得到神識的垂憐時,便突破了最後一道防線。
自知此為是大罪,花仙負荊請罪,玉帝因失了小女已是大傷,見此花仙便更加憐憫,未真送上誅仙台,應花仙自己要求,將其送到了不會有輪迴且永遠找不到的地方去了。
在那裏,花仙活過一世,便永生不會再有輪迴,等於灰飛煙滅。
不久,上神醒來,第一時間找到那一株彼岸花,卻得知其已被打入凡間。
本就是個冷漠的上神,在此之後,越發的冰冷了。
是為何,興許旁人知,他自己卻不知。
縱然他自己不知,可自打那之後,終是像被什麽點醒了一般,上神每日都會待在奈何橋邊的三生石前,遙觀者前方的輪迴靈魄與精魂;看著每一日,奈何橋上,那喚‘孟婆’之人……不,她稱不上人,亦不是神,更不是鬼,她隻是那兒的一尊石精,循序漸進地給每一縷要進入輪迴的魂魄送上那一碗忘情水,世人稱之為——孟婆湯。
孟婆記得,那位上神,已經在三生石前,觀望了近三百年了。那一身白衣,總映得對岸的那一片片火燒一般通紅似火的兩生花更加妖豔泠泠了。
孟婆隻知道,這位孤冷俊美的上神在尋一個人,似乎是一個凡人,一個三世都未在三生石上出現過之人;每一日,又一日,再一日,他都會來到這兒,望著那些孤魂,那些野鬼。
本就如冰冷寒石,又帶著無法抹去的淡淡憂傷,使旁的人都不敢亦不能靠近一分,就是孟婆,三百年來亦未有靠近過。
她想,天下間,怎會有如些悲傷之人?怎會有如此悲淒揪心的眼神?
可是,最近孟婆便不再看到那個出現已經近三百年的白色身影了,那個美得極致的狐王。她總會慣性地望三生石這邊瞧瞧,然後頗失落地發現,有半年未再見到那熟悉而陌生的身影了。
而,就在她裝習慣不再遙望的時候,三生石前,再次出現了個身影,一樣的仙姿,一樣的神韻。卻,不再是如雪一樣的白衣,換了對岸那片開不敗的兩生花一般的火紅衣裳。
如焰火一般地立在那兒。
孟婆可能過於震驚,手中的那一碗忘情湯散落在地,驚了排著隊的孤魂。
紅衣冷顏,唯獨那淡淡的憂傷,濃濃的思愁還是那般叫人揪心。仿佛就是那忘川對岸的那一片片千年不敗的兩生花,開得妖豔,美得極致,卻逃不開那生世不相見的悲涼淒美。孟婆頓在那處,心中有些難受,這位上神是不再做九重天界上的神仙,而要做這渾渾彼岸上的一株紅花嗎?
冷豔妖美的,彼岸上的花。
孟婆送上一碗湯水,看著上神,“喝了吧,喝了就可以忘了。”忘了,就不會如此揪心了,也不再需要在此等著,盼著,望著。
上神淡淡地望了孟婆一眼,搖了搖首。
他不能忘,怎能忘?
後來,孟婆就再也沒見過那位上神,也未見過三生石前,會駐著三百年如一日的身影。
就在九重之上,玉帝管仙與小神,但上神多數,他是管不著的。
九重之上,還有天帝,天帝一臉慵懶美豔,望著那殿上一身火紅麵冷如雪之人,聲音妖嬈,“嘲風啊,可想清楚了?”
被喚嘲風的,便是那位上神,那位落於彼岸花中千萬年沉睡,卻又渡得一株兩生花成精成仙,卻又犯了消魂誅根大罪兩生花的那位上神。
即便他隻是龍的眾子之一,卻亦是萬萬年的上神,連掌管三界的玉帝,亦不過是近萬年前由凡間升上來的仙神,與上神兩比,還得禮讓三分。
淡淡望一眼天帝,嘲風未有開口,如今的他,越發的寡言了。
見狀,天帝輕歎一息,“也罷,終還是孽緣,該由你去了結。”頓了頓,“不過,算一算時日,你破色天劫也近了,多少注意些。”
他今時不同往日,剛自沉睡中醒來,神力仍未完全恢複,大不如前。再言此劫又非同以往,必定浩大嚴重,“到鳳族那兒借一套羽衣避一避吧。”
天帝的好意,嘲風並未有聽進去。
羽族向來不是龍族會放在眼裏的,自然不會去為了避天劫而去借東西。再言,嘲風心裏頭,隻念著盡早尋到那人,在那人真的灰飛煙滅之前。
隻是,沒有人知道,三百年過去了,那人可還在?
也沒有人知道,那人在異界輪迴重生了。
更不知,一枚花仙,成了一縷遊魂。
那一次的天劫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即便是九重天上的諸神都被撼天的雷給驚嚇了,龍族更是個個急上眉頭,卻無一絲辦法。這天劫是會‘牽連’的,輕易靠近不得,而且這個時候,即便能靠近已為時已晚。
足足劈了有三日之久,天際少了好大一塊,被劈過的地方,想來幾百年內是無法恢複了,受了牽連的小生靈,卻得到了上蒼的垂簾,好歹得到了補償。
隻是,渡劫過後,那一條長得不像龍的真龍,卻失蹤了。
這事,全天庭都驚動了。
前世已過,今生此生,來世來生,可否再牽汝之手。
當最後一縷魂飄失,白衣天君那萬年淡然的麵上,終是露了連他自己都陌生的哀情,他知道,那便是人間所述的悲傷。他有悲了,卻無淚,他知道自己終是欠那一朵兩生花一滴淚。
冥界忘川上,有一座青石橋,名曰奈何;奈何橋邊上,有一塊大石碑,叫三生石,石上刻了每一人的前世,今生,來世。那一身白衣如雪麵容俊美的天君便立在那兒,已經三百年了,他在等那一縷孤魂飄過,或是在等三生石上出現那一個人的名字,然後,還他一滴清淚。
那是,千萬年前之事了。
同樣是在忘川何畔。
在那一片花得妖豔鮮紅的兩生芳華中,獨有一枝被一塊幾寸大小的石塊壓著,墨綠色的莖根隻能往邊上生展,繼而再生直,因次也比旁邊的同類矮上了那麽一截。
那隻兩生花已生成了精,有了靈,此時幻出一縷青煙,望著壓得自己無法直身的石塊,不免有些驚驚。它一沉睡起來,便看到這塊長得像某種生物的……蛋的東西,結白光澤,圓潤透著很重的靈氣,連帶著自己的根也被那靈氣給包圍著。
就因此,自己才能生靈幻化醒來?
從青煙中藤出了手,是一隻白皙得緊的纖指,輕輕地撫上那個圓蛋,表麵有細碎的紋路,它看不懂,不過觸手生溫,很是舒服。
於是,打那之後,花精便時常幻成人形,將圓蛋抱在懷中,一下一下地撫摸著,就像一個憐子的母體。
時光一日又過一日,不遠處的奈何橋上的幽魂一批又一批飲了孟婆湯便入了輪迴。這個時候的花精,還不太懂得民間的一切,它偶爾會到三生石畔,看一看世間,看的最多不過那糾糾纏纏的情情愛愛,漸漸的,連它都生出了一些奇怪的念頭。
又過千百年,那圓蛋的偶爾會顯露出模樣,花精知曉,那該是這枚蛋的原形,隻是不曾想,原來還是個十分好看的男子呢。
想來,帶著周身的靈氣落於此處,大約是某位上仙入了長眠的結果,機緣巧合,將自己給壓住了,還能為自己渡一渡靈氣。
不管如何,被壓是真的,被渡成精亦是真的。
所以,對於這位不知打哪兒來的仙君,花精並沒有放太多心思去想,卻十分喜歡與其一同的日光。漫漫時光裏,孤寂難耐,有個位總是比較好的。
隻是,仙君一直不曾醒來過。
也是,若醒來了,便要迴到屬於他的世界去了,便也不會在這陰風潮濕之地了。
後來一日,忘川邊來了一夥人,確切地說,是一群神仙。
因為這也算地府的一部份,在地府裏的陰差,可都不會帶著一身白色煙靈的,所以花精立馬就分辨出來了。神仙告訴花精,它懷中那枚蛋裏沉睡著的可是某位上神,尊貴無比的,此時他們要將上神迎迴天庭。花精從未想過分別一日,頓時就慌了,神仙卻及時告訴它,要將它一同帶迴去。
後來,玉帝給了花精一名份,成了真真實實的花仙,有了仙體,賜名‘彼岸’。
彼岸長得清秀娟麗,很是惹人喜愛,平時話極少,卻總臉帶溫笑,不管走哪兒,懷裏都揣著那枚沉睡了不知是哪位上神的蛋,非常的盡職。
日複一日,彼岸投進去的感情,也隨著時光,越來越沉重。
當玉帝的小女兒落入凡間與凡人相愛觸犯天條之後,花仙彼岸如五雷轟頂,頓時明白了過來。
那個時候,沉睡中的上神幻體時,偶爾也顯出神識,所謂神識,是一種靈體,亦是實體,他與花仙相識千萬年,早已默契,花仙終日鬱鬱,在得到神識的垂憐時,便突破了最後一道防線。
自知此為是大罪,花仙負荊請罪,玉帝因失了小女已是大傷,見此花仙便更加憐憫,未真送上誅仙台,應花仙自己要求,將其送到了不會有輪迴且永遠找不到的地方去了。
在那裏,花仙活過一世,便永生不會再有輪迴,等於灰飛煙滅。
不久,上神醒來,第一時間找到那一株彼岸花,卻得知其已被打入凡間。
本就是個冷漠的上神,在此之後,越發的冰冷了。
是為何,興許旁人知,他自己卻不知。
縱然他自己不知,可自打那之後,終是像被什麽點醒了一般,上神每日都會待在奈何橋邊的三生石前,遙觀者前方的輪迴靈魄與精魂;看著每一日,奈何橋上,那喚‘孟婆’之人……不,她稱不上人,亦不是神,更不是鬼,她隻是那兒的一尊石精,循序漸進地給每一縷要進入輪迴的魂魄送上那一碗忘情水,世人稱之為——孟婆湯。
孟婆記得,那位上神,已經在三生石前,觀望了近三百年了。那一身白衣,總映得對岸的那一片片火燒一般通紅似火的兩生花更加妖豔泠泠了。
孟婆隻知道,這位孤冷俊美的上神在尋一個人,似乎是一個凡人,一個三世都未在三生石上出現過之人;每一日,又一日,再一日,他都會來到這兒,望著那些孤魂,那些野鬼。
本就如冰冷寒石,又帶著無法抹去的淡淡憂傷,使旁的人都不敢亦不能靠近一分,就是孟婆,三百年來亦未有靠近過。
她想,天下間,怎會有如些悲傷之人?怎會有如此悲淒揪心的眼神?
可是,最近孟婆便不再看到那個出現已經近三百年的白色身影了,那個美得極致的狐王。她總會慣性地望三生石這邊瞧瞧,然後頗失落地發現,有半年未再見到那熟悉而陌生的身影了。
而,就在她裝習慣不再遙望的時候,三生石前,再次出現了個身影,一樣的仙姿,一樣的神韻。卻,不再是如雪一樣的白衣,換了對岸那片開不敗的兩生花一般的火紅衣裳。
如焰火一般地立在那兒。
孟婆可能過於震驚,手中的那一碗忘情湯散落在地,驚了排著隊的孤魂。
紅衣冷顏,唯獨那淡淡的憂傷,濃濃的思愁還是那般叫人揪心。仿佛就是那忘川對岸的那一片片千年不敗的兩生花,開得妖豔,美得極致,卻逃不開那生世不相見的悲涼淒美。孟婆頓在那處,心中有些難受,這位上神是不再做九重天界上的神仙,而要做這渾渾彼岸上的一株紅花嗎?
冷豔妖美的,彼岸上的花。
孟婆送上一碗湯水,看著上神,“喝了吧,喝了就可以忘了。”忘了,就不會如此揪心了,也不再需要在此等著,盼著,望著。
上神淡淡地望了孟婆一眼,搖了搖首。
他不能忘,怎能忘?
後來,孟婆就再也沒見過那位上神,也未見過三生石前,會駐著三百年如一日的身影。
就在九重之上,玉帝管仙與小神,但上神多數,他是管不著的。
九重之上,還有天帝,天帝一臉慵懶美豔,望著那殿上一身火紅麵冷如雪之人,聲音妖嬈,“嘲風啊,可想清楚了?”
被喚嘲風的,便是那位上神,那位落於彼岸花中千萬年沉睡,卻又渡得一株兩生花成精成仙,卻又犯了消魂誅根大罪兩生花的那位上神。
即便他隻是龍的眾子之一,卻亦是萬萬年的上神,連掌管三界的玉帝,亦不過是近萬年前由凡間升上來的仙神,與上神兩比,還得禮讓三分。
淡淡望一眼天帝,嘲風未有開口,如今的他,越發的寡言了。
見狀,天帝輕歎一息,“也罷,終還是孽緣,該由你去了結。”頓了頓,“不過,算一算時日,你破色天劫也近了,多少注意些。”
他今時不同往日,剛自沉睡中醒來,神力仍未完全恢複,大不如前。再言此劫又非同以往,必定浩大嚴重,“到鳳族那兒借一套羽衣避一避吧。”
天帝的好意,嘲風並未有聽進去。
羽族向來不是龍族會放在眼裏的,自然不會去為了避天劫而去借東西。再言,嘲風心裏頭,隻念著盡早尋到那人,在那人真的灰飛煙滅之前。
隻是,沒有人知道,三百年過去了,那人可還在?
也沒有人知道,那人在異界輪迴重生了。
更不知,一枚花仙,成了一縷遊魂。
那一次的天劫浩浩蕩蕩轟轟烈烈,即便是九重天上的諸神都被撼天的雷給驚嚇了,龍族更是個個急上眉頭,卻無一絲辦法。這天劫是會‘牽連’的,輕易靠近不得,而且這個時候,即便能靠近已為時已晚。
足足劈了有三日之久,天際少了好大一塊,被劈過的地方,想來幾百年內是無法恢複了,受了牽連的小生靈,卻得到了上蒼的垂簾,好歹得到了補償。
隻是,渡劫過後,那一條長得不像龍的真龍,卻失蹤了。
這事,全天庭都驚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