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3章 大戰又起


    “隊長,又讓我收拾菜瓜?大材小用了吧。”柳雲龍有些無奈的說道。


    “小子,你說誰是菜瓜?”範得柱一聽不樂意了,心說一會兒等打起來,一定讓這家夥吃點苦頭不可。


    “你這樣的新兵蛋子就是菜瓜。”柳雲龍毫不示弱。


    “行,不和你做口舌之爭,咱們手腳上見功夫!”範得柱說完,做了一個起手勢。


    螳螂拳,源自於王朗,是明末清初時山東即墨人,訪友比武失敗後,一次偶然機會看到螳螂捕蟬靈巧而又激烈的情形,有所啟發,然後他捕捉了許多螳螂,經常地戲鬥,觀察研究螳螂的每一細小神態動作。


    在精神方麵他吸取了螳螂的意念高度集中、剛毅機智的氣概;手法上吸取了它巧妙運用兩個前臂進行勾、摟、卦、劈等動作是所表現出的快速靈巧;


    身法上吸取了它腰身的仰、俯、擰、旋的靈活多變;步法上吸取了它的踏實、穩固以及前後左右閃展騰挪的突躍等。


    他編製了一些巧妙的拳術攻防組合進行苦練,再度訪友比武連連獲勝。


    王郎在訪友習武過程中又不斷的總結經驗,虛心學習,取長補短,豐富和改進已取得的成果,從而創立了初期的螳螂拳。


    其後更雲遊天下,四處訪友以切磋武藝,再融合了當時18位名家的長處而大成。


    民國初年,精通螳螂拳的薑化龍、與精通八卦拳的王宗慶、精通形意、通臂的陳德善,一起研究武術,擷取各家之長,去蕪存菁,創成一種新的螳螂拳。


    其新編的套路共分為6段,每段約60個式子,合為300多個式子,稱做摘要。


    為了有別於傳統的螳螂拳,因為其基本的練習動作是8個式子和8個步法,薑化龍老師就將其名之為八步螳螂拳。


    薑化龍老師雲遊四方,收了很多弟子,這其中就有範得柱的父親。


    所以,範得柱的八步螳螂拳是正宗的螳螂拳,威力極大。


    當下,範得柱立即向柳雲龍發動了攻擊。


    隻見範得柱的動作大開大合,打得煞是好看,極為漂亮,然而柳雲龍卻極為冷靜。


    範得柱攻勢雖猛,但卻傷不到柳雲龍一絲一毫。


    然而,柳雲龍卻也並不好受,一直以來,柳雲龍都是無敵的,綽號柳無敵,絕非浪得虛名。


    然而,眼前的這個年青人,卻給了他很大的壓力。


    雖然柳雲龍有自信能擊敗這個年青人,不過,他卻要費一番手腳。


    雙方大戰一場,過了足有三十餘迴合,柳雲龍一記飛腿,直接將範得柱踢飛了出去。


    範得柱倒在地上,半天沒有爬起來。


    幾個人就去扶範得柱。


    “不要扶我!”


    範得柱大吼一聲。


    片刻之後,範得柱支撐著自己的身體站了起來,低聲說道:“我敗了。”


    連敗兩場,範得柱狂氣全無,一臉的無奈,口中說道:“連長,我明白了,強中自有強中手,我以後會參加訓練的。”


    “你以後不用參加連裏的訓練了。”史雲龍說。


    “為什麽?”範得柱問。


    “願意到我們響箭特戰隊來嗎?響箭特戰隊裏的人都是兵王,最牛的兵王。”史雲龍說。


    “史隊長,不帶這樣的,你怎麽挖我的兵啊。”姚星可不幹了。


    “嗬嗬,姚營長,咱們誰跟誰,再說,好兵就應該到響箭來。”史雲龍說。


    “話可不是這麽說的,再說,你也要問範得柱願不願意到你們響箭去。”


    “我不去。”範得柱說。


    “為什麽?”史雲龍很是詫異的問。


    “你知道嗎?多少人想要進響箭打破了腦袋。”


    “我來到二營,是連長和營長幫助我,我和兄弟們也有感情,所以我不能走。”範得柱說。


    “好吧,強扭的瓜不甜,不過我可提醒你,範得柱,你一定會後悔的。”史雲龍說。


    “我範得柱做過的事,就沒有後悔過。”範得柱朗聲說道。


    看到這裏,韓文正滿意的點了點頭,這範得柱是狂,是傲,但也確實有本事,更重要的,他有一顆對部隊忠誠的心。


    這樣的兵,絕對是難得的好兵。


    人說廣西狼兵甲天下,從範得柱身上,就可以看出廣西人的厲害來。


    記得偉人曾經說過,黔軍滇軍兩條羊,廣西的猴子會上樹。


    廣西的兵,會遊泳,會上樹,擅長山地行軍,意誌頑強,看來,要在廣西多招一些兵才是。


    廣西的兵,都是好樣的!


    “隊長,有新情況。”遠處,袁懷誌走了過來,手中拿著一份報紙。


    “怎麽了?”韓文正問。


    “報紙上說,鬼子已離開了衡陽,同時,,兩廣的鬼子正在向廣西進軍,估計用不了多久,鬼子就會打到桂林,桂林之戰,將決定廣西的未來。”


    “嗯。”韓文正點了點頭,並沒有太多的意料之外。


    因為韓文正知道,鬼子早晚會南下攻打廣西,而桂林,必然成為鬼子進攻的重點。


    衡陽會戰之後,駐守廣東和廣西沿海的日軍發動了桂柳會戰,準備徹底打通大陸交通線,並且占領在柳州和南寧的美軍空軍基地。


    此時,在廣西的總指揮是粵軍名將張將軍。


    張將軍的軍隊在北伐時有鐵軍的稱號,然而,此時他卻有些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鬼子進攻廣西的一開始,張將軍要麵對的敵人僅有駐守在雷州半島的鬼子小股部隊,所以他的手上僅有兩個軍,而且缺編嚴重。


    最要命的是張將軍這個司令也是有名無實,他是粵軍出身,而粵軍最精銳的部隊已經調去了湖南戰場。


    他麾下的三十一軍和四十六軍都是桂軍,隻聽遠在重慶白長官的指揮。這種派係鬥爭已經決定了這場戰役是個悲劇。


    張將軍為了保衛桂林,決定堅壁清野。


    他認為桂林地區多山多水,特別是市郊地區。


    張將軍曾見證了第三次長沙會戰時的長沙守軍都可以打得那麽英勇,自己憑借桂林地形應該更不是問題,蔣委員長甚至希望桂林可以守到三個月。


    然而,桂軍可不這麽想。


    從衡陽和長沙敗退下來的守軍一路傳播和誇大日軍武器的強大,更使那些據險而守的桂軍毫無戀戰之心。


    雖說是保衛自己家鄉,拿著精銳的美式武器,但是卻離心離德。


    而白長官對於保衛桂林並不感興趣:他知道抗戰肯定會勝利。而如果把自己的主要軍事實力在這一場戰鬥中打完,那麽未來他就沒有和老蔣一決高下的資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我為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大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大為並收藏抗戰之我為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