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籌劃兵工廠


    麵對著喜人的局麵,韓文正還是有些擔心,特別是在軍事上。


    現在的商城根據地,一共有三個縣城,光山縣已成為了白地,正在重建中,而新縣人口少,所以,商城是整個根據地的中心城市,由韓文正率獨立營主力在這裏親自坐鎮。


    三個縣的縣大隊都已建立了起來,每個縣大隊人數在三百到六、七百不等,這些縣大隊,就是地方部隊,而縣大隊的下麵,又建立了十幾個區小隊,區小隊下麵又有民兵,這些武裝加在一起,最少有四、五千人。


    於是,武器問題就突顯出來,這些新成立的縣大隊、區小隊、民兵組織,並沒有相應的武器,就算是武器最好的縣大隊,很多人還在使用著紅櫻槍,其餘的人也多是使用漢陽造和老套筒,隻有部分縣大隊裝備了日式的三八式步槍,至於重武器,一個縣大隊最多也就有兩挺歪把子輕機槍,這還是自己咬著牙從繳獲中抽出來的。


    獨立營自己也進行了擴編,同樣缺少武器。所以,如果得到更多的武器就成為了一個大難題。


    在劉子衝的建議下,韓文正決定第一個措施就是收繳民間的槍支和彈藥。


    商城的民間曆來有使用槍的習慣,特別是一些鄉下的地主,為了防止土匪騷擾,常常購買槍支,建立堡壘以自保。


    另外,國民革命軍在撤退時也很倉促,遺留下了很多槍支,這些槍支都進入了民間。


    如果將這部分槍支都收繳迴來,那最少也可以武裝幾千人。


    隻是,這些槍支,很多都是地主花了大價錢買來的,想讓他們交出來怕是不那麽容易,而現在是抗日時期,由於新四軍與國民革命軍之間的關係良好,而且還有協議,不許打土豪分田地,所以,想要讓這些地主大戶交出槍支,難度不小,這方麵,就要讓劉子衝去想辦法。


    不過,就算是將槍支收繳迴來,彈藥的供給也是一個大問題,現在打的不是遊擊戰,為了抵禦鬼子的入侵,很多時候要打運動戰和陣地戰,這不需要消耗大量的彈藥,而隻憑借繳獲,根本就是杯水車薪。


    就比如自己的獨立營,還沒怎麽打仗,但用於平時訓練中和戰鬥中消耗的子彈就達到了存量的三分之一。


    再這樣下去,光是訓練,就要把子彈消耗光。


    而獨立營奉行的是精兵原則,不可能如國民革命軍一樣,為了節省子彈,放個三五槍就直接把部隊拉上戰場當炮灰,韓文正要讓戰士們嚴格訓練,把槍法都練好,而好的射手,全都是子彈喂出來的。


    怎麽能搞到子彈呢?


    劉子衝想了一些辦法,比如鬼子正在組建偽軍,而這些偽軍擁有大量的彈藥,所以,要打通偽軍的渠道,與偽軍的上層軍官建立關係,從他們的手中購買武器彈藥。


    其次,由於商城與金寨交界,如果能得到金寨方麵廖司令的支援,就可以極大的緩解彈藥的緊張。


    但韓文正直接否決了這個意見,國民革命軍對新四軍,一直采取模糊的態度,從新四軍建軍之日起,他們就很少給新四軍發餉,發放武器彈藥,更何況商城的獨立營並不屬於新四軍的正式建製之內,廖司令沒有任何理由去接濟商城的彈藥。


    劉子衝建議,商城附近有一些土匪,如果將這些土匪清剿一下,也許可以得到一部分的彈藥。


    可是韓文正卻認為,土匪中也有很多人是抗日的,隻要他們真正的抗日,就不必消滅他們,而是聯合他們,這也是新四軍的大政策。


    既然大多數的路行不通,那麽補充彈藥就成了大難題,不過,韓文正卻提出了自己的想法,那就是辦兵工廠。


    “什麽?辦兵工廠?”


    聽到韓文正的想法之後,劉子衝大吃一驚,要知道,要辦兵工廠,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韓文正竟然想辦兵工廠,以現在新四軍的實力,怕是很難實施。


    “韓營長,辦兵工廠需要大量的資金、人才、物資,以我們現有的條件,難度太大。”劉子衝說。


    韓文正卻說:“一切都由我來想辦法,商城是個富庶的地方,資金就從稅收裏出,如果不夠,我來想辦法。”


    “可是兵工廠需要大量的機床、還有銅、煤等礦物,熟練的技術工人,這些我們都沒有。”劉子衝說。


    “沒有條件,我們可以創造條件,如果沒有兵工廠,我們就不會有穩定的彈藥補充,這對於我們堅守商城根據地是極為不利的。”


    劉子衝就問:“韓營長,你打算把兵工廠的地址放在哪裏?”


    “鬼子有飛機轟炸,所以,兵工廠不能放到商城縣城中,必須放在一個隱蔽的地方,最好是大山裏,這些天,我在商城轄區走了走,發現張咀石地區不錯,那裏山高林密,中間還有一塊小平原,剛好適合兵工廠的建立與隱蔽。”


    想了想,劉子衝說道:“既然韓營長決心已下,那我倒是可以為兵工廠提供一些幫助。”


    “什麽幫助?”韓文正看向了劉子衝。


    微微一笑,劉了衝說:“我知道武漢的漢陽兵工廠在搬遷時,很多設備都沒有搬走,就近埋在山裏,如果我們能找到這批設備,那應該可以建起兵工廠。”


    “確實是個好消息,隻是想要找到這批設備,那真是大海撈針。”


    “也不盡然,我的外甥就是漢陽兵工廠的技師,恰好他就負責埋藏這批設備,而由於埋藏設備,他沒有趕上去重慶,隻好就近留在了武漢,隱姓埋名,賦閑在家,隻要找到他,就可以解決機器的事,隻是就算有了機器,我們沒有煤,沒有銅和鐵,也很難造出合格的子彈來。”


    “我之所以將兵工廠的地坦選在張咀石,一是因為張咀石地形好,易守難攻,二來,就是因為張咀石附近有一個小煤礦,所以,煤的問題可以解決,至於銅和鐵嘛,我也有辦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戰之我為紈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袁大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袁大為並收藏抗戰之我為紈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