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健次郎的春天
健次郎雖然是鐵血營的俘虜,但他覺得,在鐵血營,他過得反而比在日軍中更有尊嚴,所以健次郎很喜歡現在的工作,不用去打仗殺人,隻需要救人。
不過一有空,健次郎就會想起自己在四國的家人。
四國是日本的落後地區,那裏的人生活向來貧苦,被以本州島為主體的日本人歧視,這讓每個四國人都感到低人一頭。
健次郎的家中原本有一條漁船,那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小的時候父親經常出海捕魚,姐姐和健次郎就站在海邊,眼巴巴的等啊,等啊,等著父親迴來。
每次父親迴來,都會給健次郎帶迴一些好玩的東西,比如能吹出響聲的大海螺,比如會放電的鰻魚,還有會變型的章魚,以及一船的收獲。
家裏雖然窮,但健次郎卻是快樂的。父親帶迴來的不僅僅是收獲,更是希望。
然而那一天,海上出現了暴風雨,可是父親出海卻依然沒有迴來。
後來,風停了,雨歇了,健次郎就和姐姐、母親到海邊等父親迴來,一天、兩天、三天,直到最後,父親的漁船也沒有迴來。
父親的死,對健次郎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的死也斷了家裏唯一的收入。
從那以後,健次郎姐弟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人洗洗衣服維持生計,這可憐的一點錢勉強夠一家三口不餓肚皮,直到有一天,姐姐得了重病。
家裏沒錢給姐姐治病,於是,母親隻能不斷在神前禱告,祈求姐姐能夠痊愈,然而,姐姐的病依舊沒有治好,才十六歲,就失去了如花一般的生命。
十二歲的健次郎不斷的大哭,如果家裏有錢,父親和姐姐就不會死,如果家裏有人懂醫術,姐姐也不會死。
從那天起,健次郎就發誓,自己要麽做一個有錢人,要麽做一個醫生!
最終,健次郎並沒能成為有錢人,而是成了一個醫生。
健次郎不喜歡戰爭,戰爭是殘酷的,會剝奪無數人的生命,看著那些正值青春的生命永遠的凋謝,健次郎真的很難受,然而,隨著日本的不斷擴軍,健次郎所在的醫學院被劃歸了軍方,於是,健次郎畢業後就成為了一名軍醫。
健次郎很不喜歡軍隊的生活,日本的軍隊中,欺淩現象嚴重,上官欺淩下級,老兵欺淩新兵是極為普遍的事情。
健次郎依稀記得,自己剛進入部隊時,被幾個老兵打得頭破血流,還美其名曰要鍛煉自己堅強的體魂與個性,而長官看到後連理都不理。
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怨恨,他怨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怨恨這些被別人壓榨,反過來又壓榨別人,心理變態的軍人。
在日軍中的日子,健次郎一點尊嚴也沒有,他想抗爭,與主官爭辯,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在被主官甩了幾個耳光之後發配到了戰鬥部隊做軍醫,隨時可能犧牲在戰場之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健次郎並不喜歡打仗,他不想為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同伴去送命,所以直到被俘,健次郎也沒有開過一槍。
然而進入鐵血營之後,健次郎原本並沒有抱什麽希望,在日本的宣傳中,中國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國家,所以,健次郎為了活下去,答應來做軍醫。
然而在醫療隊,健次郎卻重新煥發了春天。
在這裏,梁小凡和其它的中國醫護人員並沒有把他當俘虜看待,而是將他真的看作了自己的一員,他們不會毆打謾罵健次郎,他們寧可自己吃玉米麵餅子,也要將大米給健次郎吃。
健次郎真的被感動了,他知道,自己再也離不開鐵血營,再也離不開這個集體,哪怕是死,自己也要死在鐵血營!
正因為如此,健次郎才這麽拚命的工作,而不計較自己的得失,而事實上,鐵血營對健次郎很不錯,健次郎每個月得到的軍餉是別人的兩倍,這些錢攢起來,足夠他戰後在日本再買一艘漁船,或者開一家診所,健次郎真的很滿足。
此時的健次郎坐在一起大石上,閉著眼睛休息,腦海中卻閃出一個畫麵,那是一艘小漁船,父親正在船上走下來朝他微笑,將一個大海螺交到他的手中……
“辛苦了。”
一句純正的日語傳來。
“是大竹君嗎?”
健次郎知道,在鐵血營裏,能與自己用日語熟練對話的,除了龍太郎也就是大竹了,龍太郎與自己熟悉,這聲音不對,難道是大竹嗎?
想到這兒,健次郎睜開了眼睛,扭頭一看,韓文正就站在自己的身後。
健次郎剛要起身,韓文正一擺手,來到了健次郎的身旁,然後坐在了他的身邊,然後給健次郎遞過了一根煙。
健次郎有些惶恐的搓了搓手,接過了香煙,然後說道這:“想不到營長的日語說的比連我這個日本人都好。”
“我學過幾年日語,還算過得去。”韓文正一邊說,一邊取出了火機,一按手機上方的火石小輪兒,引燃了火繩,將火點燃,健次郎連忙變下腰,用嘴吸著香煙,將香煙引燃。
“咳咳……”健次郎連咳了幾聲。
“你不會吸煙?”韓文正問。
“嗯,我從不吸煙,從我們醫生的角度講,煙中有大量的尼古丁和焦油,有害健康,但是營長給的煙,我去一定要吸。”
聽了健次郎的話,韓文正微微一笑,心說這個健次郎的情商倒很高,這樣的人,到哪裏都能受歡迎。
“健次郎,到鐵血營有一段時間了,有什麽困難和問題嗎?和我說說,我幫你解決。”
“沒有什麽困難,這裏的人都很照顧我,我很喜歡鐵血營的生活。”
“嗯,工作上有什麽困難嗎?”
“別的還好,就是藥品少些,如果能有更多的藥品,特別是麻藥,士兵們就會少受很多的苦。”
“嗯,我一定想辦法多弄一些麻藥,從今天開始,你的軍餉提升一倍,按軍官的待遇算……”
健次郎雖然是鐵血營的俘虜,但他覺得,在鐵血營,他過得反而比在日軍中更有尊嚴,所以健次郎很喜歡現在的工作,不用去打仗殺人,隻需要救人。
不過一有空,健次郎就會想起自己在四國的家人。
四國是日本的落後地區,那裏的人生活向來貧苦,被以本州島為主體的日本人歧視,這讓每個四國人都感到低人一頭。
健次郎的家中原本有一條漁船,那是全家人生活的主要收入來源,小的時候父親經常出海捕魚,姐姐和健次郎就站在海邊,眼巴巴的等啊,等啊,等著父親迴來。
每次父親迴來,都會給健次郎帶迴一些好玩的東西,比如能吹出響聲的大海螺,比如會放電的鰻魚,還有會變型的章魚,以及一船的收獲。
家裏雖然窮,但健次郎卻是快樂的。父親帶迴來的不僅僅是收獲,更是希望。
然而那一天,海上出現了暴風雨,可是父親出海卻依然沒有迴來。
後來,風停了,雨歇了,健次郎就和姐姐、母親到海邊等父親迴來,一天、兩天、三天,直到最後,父親的漁船也沒有迴來。
父親的死,對健次郎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他的死也斷了家裏唯一的收入。
從那以後,健次郎姐弟與母親相依為命,為人洗洗衣服維持生計,這可憐的一點錢勉強夠一家三口不餓肚皮,直到有一天,姐姐得了重病。
家裏沒錢給姐姐治病,於是,母親隻能不斷在神前禱告,祈求姐姐能夠痊愈,然而,姐姐的病依舊沒有治好,才十六歲,就失去了如花一般的生命。
十二歲的健次郎不斷的大哭,如果家裏有錢,父親和姐姐就不會死,如果家裏有人懂醫術,姐姐也不會死。
從那天起,健次郎就發誓,自己要麽做一個有錢人,要麽做一個醫生!
最終,健次郎並沒能成為有錢人,而是成了一個醫生。
健次郎不喜歡戰爭,戰爭是殘酷的,會剝奪無數人的生命,看著那些正值青春的生命永遠的凋謝,健次郎真的很難受,然而,隨著日本的不斷擴軍,健次郎所在的醫學院被劃歸了軍方,於是,健次郎畢業後就成為了一名軍醫。
健次郎很不喜歡軍隊的生活,日本的軍隊中,欺淩現象嚴重,上官欺淩下級,老兵欺淩新兵是極為普遍的事情。
健次郎依稀記得,自己剛進入部隊時,被幾個老兵打得頭破血流,還美其名曰要鍛煉自己堅強的體魂與個性,而長官看到後連理都不理。
那一刻,他的心中充滿了怨恨,他怨恨這個吃人不吐骨頭的社會,怨恨這些被別人壓榨,反過來又壓榨別人,心理變態的軍人。
在日軍中的日子,健次郎一點尊嚴也沒有,他想抗爭,與主官爭辯,可最終的結果,卻是在被主官甩了幾個耳光之後發配到了戰鬥部隊做軍醫,隨時可能犧牲在戰場之上。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健次郎並不喜歡打仗,他不想為這樣的國家,這樣的同伴去送命,所以直到被俘,健次郎也沒有開過一槍。
然而進入鐵血營之後,健次郎原本並沒有抱什麽希望,在日本的宣傳中,中國是一個野蠻落後的國家,所以,健次郎為了活下去,答應來做軍醫。
然而在醫療隊,健次郎卻重新煥發了春天。
在這裏,梁小凡和其它的中國醫護人員並沒有把他當俘虜看待,而是將他真的看作了自己的一員,他們不會毆打謾罵健次郎,他們寧可自己吃玉米麵餅子,也要將大米給健次郎吃。
健次郎真的被感動了,他知道,自己再也離不開鐵血營,再也離不開這個集體,哪怕是死,自己也要死在鐵血營!
正因為如此,健次郎才這麽拚命的工作,而不計較自己的得失,而事實上,鐵血營對健次郎很不錯,健次郎每個月得到的軍餉是別人的兩倍,這些錢攢起來,足夠他戰後在日本再買一艘漁船,或者開一家診所,健次郎真的很滿足。
此時的健次郎坐在一起大石上,閉著眼睛休息,腦海中卻閃出一個畫麵,那是一艘小漁船,父親正在船上走下來朝他微笑,將一個大海螺交到他的手中……
“辛苦了。”
一句純正的日語傳來。
“是大竹君嗎?”
健次郎知道,在鐵血營裏,能與自己用日語熟練對話的,除了龍太郎也就是大竹了,龍太郎與自己熟悉,這聲音不對,難道是大竹嗎?
想到這兒,健次郎睜開了眼睛,扭頭一看,韓文正就站在自己的身後。
健次郎剛要起身,韓文正一擺手,來到了健次郎的身旁,然後坐在了他的身邊,然後給健次郎遞過了一根煙。
健次郎有些惶恐的搓了搓手,接過了香煙,然後說道這:“想不到營長的日語說的比連我這個日本人都好。”
“我學過幾年日語,還算過得去。”韓文正一邊說,一邊取出了火機,一按手機上方的火石小輪兒,引燃了火繩,將火點燃,健次郎連忙變下腰,用嘴吸著香煙,將香煙引燃。
“咳咳……”健次郎連咳了幾聲。
“你不會吸煙?”韓文正問。
“嗯,我從不吸煙,從我們醫生的角度講,煙中有大量的尼古丁和焦油,有害健康,但是營長給的煙,我去一定要吸。”
聽了健次郎的話,韓文正微微一笑,心說這個健次郎的情商倒很高,這樣的人,到哪裏都能受歡迎。
“健次郎,到鐵血營有一段時間了,有什麽困難和問題嗎?和我說說,我幫你解決。”
“沒有什麽困難,這裏的人都很照顧我,我很喜歡鐵血營的生活。”
“嗯,工作上有什麽困難嗎?”
“別的還好,就是藥品少些,如果能有更多的藥品,特別是麻藥,士兵們就會少受很多的苦。”
“嗯,我一定想辦法多弄一些麻藥,從今天開始,你的軍餉提升一倍,按軍官的待遇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