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塵埃落定
一直居於二線的湯恩伯終於接到了蔣委員長親自發來的命令,要他的二十軍團立即對日軍磯穀師團展開反攻。
湯恩伯可以不聽李長官的,但絕不敢不聽蔣委員長的,在接到命令後,湯恩伯不敢怠慢,當即下令全軍立即向磯穀師團的側翼展開猛攻!
1938年4月3日,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德鄰下達總攻擊令!
第20軍團湯恩伯部之第52軍、第85軍、第75軍在台兒莊附近向敵展開猛烈攻勢!
4日,中國空軍出最後的力量,以27架轟炸機對台兒莊東北、西北日軍陣地進行轟炸!
與此同時,中國陸軍最強大的炮兵第十團也加入到反攻之中,炮兵第十團裝備有數十門從德國進口的150毫米口徑重型榴彈炮,這些大炮,是中國的鎮國利器,輕易不會出動。
這一次,蔣委員長已經豁出去,炮兵第十團的大炮投入戰鬥,對台兒莊的日軍磯穀師團展來猛轟!
4月6日,李宗仁趕到台兒莊附近,親自指揮部隊進行全線反擊!4月7日淩晨1時,中國軍隊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以孫連仲第2集團軍為主組成的左翼兵團和以湯恩伯第20軍團為主組成的右翼兵團在台兒莊及其附近地區大舉反攻。
台兒莊內,一片屍山血海,186團團長王震終於接到了反攻的命令。
王震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立即組織起全團所有殲餘力量,準備投入到反攻中。
大院之中,約有百餘渾身是血的將士站在那裏,這是186團殘存的最後力量,這些人中有軍官,也有士兵,有夥夫、馬弁、甚至還有囚犯,幾乎每個人都受了輕重不等的傷,此時,他們匯聚於軍旗之下,等待著王震最後的命令!
“兄弟們,反攻了!”王震激動的說。
沒有人說話,仗打了這麽長時間,很個人都變得麻木起來,隻是用毅力在堅持著自己不要倒下。
這些天,他們等的,就是反攻的命令,現在,當命令真的到來之時,全團兩千多人卻隻剩下了百餘人。
“兄弟們,殺鬼子!”
王震拿起一柄大刀,走在最前方,沒有豪言壯語,然而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這將是最後的血戰。
“殺鬼子!”
孫連鍾所部在得到反攻命令後神情振奮,命令一下,殺聲震天。
敵我雙方立即展開了巷戰、肉搏戰,一時間,台兒莊城內槍林彈雨,血流成河。
台兒莊城殘破的城牆上,十幾個渾身是血的中國軍人手持著大刀衝了上來,與城牆上殘存的鬼子展開肉搏。
“撲!”
鮮血飛濺,殺聲四起。
一個鬼子兵一刺刀刺入了一名中國士兵的胸口,那中國士兵用盡最後的力氣,迴手一掄就是一刀。
“撲!”鬼子的人頭落地,那中國士兵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仰麵栽倒在,再也沒有起來。
當最後一個鬼子倒下時,衝上城頭的中國士兵隻剩下了四個人,
殘破的,滿是鮮血的城頭,四個渾身是血的中國士兵麻木的看著這一切,其中一個軍官看到了棋杆上那麵正在迎風飄揚的膏藥旗,於是將鬼子的軍旗降了下來。
隨後,這軍官從懷裏取出了一麵中國軍旗,係在繩子上,用力的向上升起。
“啪!”
一聲清脆的槍聲響起,那軍官緩緩倒在地上,一枚了彈射中了他的後背,至死,他也沒有鬆開那棋杆的繩索。
“撲!”
“撲!”
餘下的幾個軍人終於找到了那個開槍的鬼子,那是一個受了重傷的鬼子,正趴在死人堆裏,手中步槍的槍口依舊在冒著青煙。
幾個軍人衝了上去,手中的刺刀和大刀對著那個鬼子一通亂捅亂砍。
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兵迴過頭來,扔下了手中的鬼頭刀,再次將那麵中國軍旗升上旗杆的最頂端,那麵殘破的大旗在台兒莊的城頭上高高飄揚。
此時的磯穀師團經曆長時間血戰,已是強弩之末,自戰爭爆發以來,他們還是頭一次遭到了中國軍隊的如此頑強進攻,很快便潰不成軍。
台兒莊北麵,槍炮聲漸密,湯恩伯軍團已向敵人開火。磯穀廉介知已陷入反包圍圈,開始動搖,下令部隊全線撤退。
此時敵軍已成強弩之末,彈藥汽油也用完,機動車多被擊毀,全軍喪魂落魄,狼狽逃竄。李長官命令部隊猛追,敵兵遺屍遍野,各種輜重到處皆是,磯穀本人率殘部拚命突圍。
然而就在撤退的途中,磯穀師團又遭到曹福祥部、吳化文部與韓文正部的阻擊,磯穀師團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日軍殘部於7日向嶧城、棗莊撤退,至此,台兒莊大戰以中國軍隊的大勝而告終。
台兒莊戰役,算上臨沂戰役與滕縣保衛戰,曆經一月有餘,根據中國方麵測算,整個戰役中,共消滅日軍四萬餘人,繳獲坦克五十餘輛,大炮六十餘門,裝甲車百餘輛,汽車二百餘輛,機槍千餘挺,步槍兩萬餘支,日軍第五阪垣師團、第十磯穀師團、草場支隊受到毀滅性打擊、第四師團受到重創,收複泉城、濟寧等數座大中城市,開創抗戰以來未有之大捷!
然而,在這場大戰中,中國方麵也損失慘重,第三軍團全軍覆沒,軍團長龐炳勳陣亡,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受重創,師長王銘章壯烈殉國,第三集團軍曹福祥部與吳化文部損失慘重,部隊戰鬥減員達萬餘人,第二集團軍孫連仲部隻剩下了一個空殼,五十九軍張自忠部也受到很大損失,戰區主力,中央軍第二十軍團也急需修整,三萬餘將士血灑沙場。
中日雙方,就如同兩頭鬥得渾身是傷的野獸,雖然重創對方,但自己也是傷痕累累。
雖然損失巨大,但是台兒莊戰役卻開創抗戰以來未有之大捷,這一戰,嚴重挫傷了日軍的氣焰,振奮了全民族的抗戰精神,堅定了國人抗戰勝利的信念。
一直居於二線的湯恩伯終於接到了蔣委員長親自發來的命令,要他的二十軍團立即對日軍磯穀師團展開反攻。
湯恩伯可以不聽李長官的,但絕不敢不聽蔣委員長的,在接到命令後,湯恩伯不敢怠慢,當即下令全軍立即向磯穀師團的側翼展開猛攻!
1938年4月3日,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德鄰下達總攻擊令!
第20軍團湯恩伯部之第52軍、第85軍、第75軍在台兒莊附近向敵展開猛烈攻勢!
4日,中國空軍出最後的力量,以27架轟炸機對台兒莊東北、西北日軍陣地進行轟炸!
與此同時,中國陸軍最強大的炮兵第十團也加入到反攻之中,炮兵第十團裝備有數十門從德國進口的150毫米口徑重型榴彈炮,這些大炮,是中國的鎮國利器,輕易不會出動。
這一次,蔣委員長已經豁出去,炮兵第十團的大炮投入戰鬥,對台兒莊的日軍磯穀師團展來猛轟!
4月6日,李宗仁趕到台兒莊附近,親自指揮部隊進行全線反擊!4月7日淩晨1時,中國軍隊吹響了反攻的號角,以孫連仲第2集團軍為主組成的左翼兵團和以湯恩伯第20軍團為主組成的右翼兵團在台兒莊及其附近地區大舉反攻。
台兒莊內,一片屍山血海,186團團長王震終於接到了反攻的命令。
王震接到命令後不敢怠慢,立即組織起全團所有殲餘力量,準備投入到反攻中。
大院之中,約有百餘渾身是血的將士站在那裏,這是186團殘存的最後力量,這些人中有軍官,也有士兵,有夥夫、馬弁、甚至還有囚犯,幾乎每個人都受了輕重不等的傷,此時,他們匯聚於軍旗之下,等待著王震最後的命令!
“兄弟們,反攻了!”王震激動的說。
沒有人說話,仗打了這麽長時間,很個人都變得麻木起來,隻是用毅力在堅持著自己不要倒下。
這些天,他們等的,就是反攻的命令,現在,當命令真的到來之時,全團兩千多人卻隻剩下了百餘人。
“兄弟們,殺鬼子!”
王震拿起一柄大刀,走在最前方,沒有豪言壯語,然而這一刻,所有人都知道,勝利的曙光已經來臨,這將是最後的血戰。
“殺鬼子!”
孫連鍾所部在得到反攻命令後神情振奮,命令一下,殺聲震天。
敵我雙方立即展開了巷戰、肉搏戰,一時間,台兒莊城內槍林彈雨,血流成河。
台兒莊城殘破的城牆上,十幾個渾身是血的中國軍人手持著大刀衝了上來,與城牆上殘存的鬼子展開肉搏。
“撲!”
鮮血飛濺,殺聲四起。
一個鬼子兵一刺刀刺入了一名中國士兵的胸口,那中國士兵用盡最後的力氣,迴手一掄就是一刀。
“撲!”鬼子的人頭落地,那中國士兵嘴角露出一抹笑意,仰麵栽倒在,再也沒有起來。
當最後一個鬼子倒下時,衝上城頭的中國士兵隻剩下了四個人,
殘破的,滿是鮮血的城頭,四個渾身是血的中國士兵麻木的看著這一切,其中一個軍官看到了棋杆上那麵正在迎風飄揚的膏藥旗,於是將鬼子的軍旗降了下來。
隨後,這軍官從懷裏取出了一麵中國軍旗,係在繩子上,用力的向上升起。
“啪!”
一聲清脆的槍聲響起,那軍官緩緩倒在地上,一枚了彈射中了他的後背,至死,他也沒有鬆開那棋杆的繩索。
“撲!”
“撲!”
餘下的幾個軍人終於找到了那個開槍的鬼子,那是一個受了重傷的鬼子,正趴在死人堆裏,手中步槍的槍口依舊在冒著青煙。
幾個軍人衝了上去,手中的刺刀和大刀對著那個鬼子一通亂捅亂砍。
一個三十多歲的老兵迴過頭來,扔下了手中的鬼頭刀,再次將那麵中國軍旗升上旗杆的最頂端,那麵殘破的大旗在台兒莊的城頭上高高飄揚。
此時的磯穀師團經曆長時間血戰,已是強弩之末,自戰爭爆發以來,他們還是頭一次遭到了中國軍隊的如此頑強進攻,很快便潰不成軍。
台兒莊北麵,槍炮聲漸密,湯恩伯軍團已向敵人開火。磯穀廉介知已陷入反包圍圈,開始動搖,下令部隊全線撤退。
此時敵軍已成強弩之末,彈藥汽油也用完,機動車多被擊毀,全軍喪魂落魄,狼狽逃竄。李長官命令部隊猛追,敵兵遺屍遍野,各種輜重到處皆是,磯穀本人率殘部拚命突圍。
然而就在撤退的途中,磯穀師團又遭到曹福祥部、吳化文部與韓文正部的阻擊,磯穀師團屍橫遍野,血流成河。
日軍殘部於7日向嶧城、棗莊撤退,至此,台兒莊大戰以中國軍隊的大勝而告終。
台兒莊戰役,算上臨沂戰役與滕縣保衛戰,曆經一月有餘,根據中國方麵測算,整個戰役中,共消滅日軍四萬餘人,繳獲坦克五十餘輛,大炮六十餘門,裝甲車百餘輛,汽車二百餘輛,機槍千餘挺,步槍兩萬餘支,日軍第五阪垣師團、第十磯穀師團、草場支隊受到毀滅性打擊、第四師團受到重創,收複泉城、濟寧等數座大中城市,開創抗戰以來未有之大捷!
然而,在這場大戰中,中國方麵也損失慘重,第三軍團全軍覆沒,軍團長龐炳勳陣亡,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受重創,師長王銘章壯烈殉國,第三集團軍曹福祥部與吳化文部損失慘重,部隊戰鬥減員達萬餘人,第二集團軍孫連仲部隻剩下了一個空殼,五十九軍張自忠部也受到很大損失,戰區主力,中央軍第二十軍團也急需修整,三萬餘將士血灑沙場。
中日雙方,就如同兩頭鬥得渾身是傷的野獸,雖然重創對方,但自己也是傷痕累累。
雖然損失巨大,但是台兒莊戰役卻開創抗戰以來未有之大捷,這一戰,嚴重挫傷了日軍的氣焰,振奮了全民族的抗戰精神,堅定了國人抗戰勝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