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滕縣
李長官笑道:“這個韓文正,倒是有點意思,他要是真能守住滕縣,區區五十支衝鋒槍又能算得了什麽?”
“德鄰,你說韓文正真能守住滕縣?”白長官不置可否的問道。
李長官表情立變得嚴肅起來,用異常堅定的語氣說道:“從我對韓文正的了解來看,隻要他答應的事,一定會做到,他說能守住滕縣,一定會有辦法守住滕縣,這樣,一會兒我讓人去給鄧錫侯發個電報,告訴他,韓文正可以自由行動,不受二十二集團軍的節製,另外和鄧錫侯說,韓文正雖然年紀輕,但卻是個軍事奇才,讓他凡事可以多聽聽韓文正的意見。”
“德鄰啊,你將這麽大的事交給一個年輕人,可是要冒著極大的風險的。”白長官語重心長的說。
李長官就說:“勤軍不用憂強虜,白馬將軍一箭摧。”
白長官心中一動,李長官說的是一段往事,當年白長官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在統一廣西的戰鬥中往往出奇製勝,被人稱為小諸葛,他又常騎白馬,所以被人稱為白馬將軍,隻要有他在,什麽樣的戰鬥都能打勝,所以就有了這句‘勤軍不用憂強虜,白馬將軍一箭摧’的典故。
白長官明白,李長官是用這句話在告訴自己,當年他們年青時都可以統率軍隊百戰百勝,那麽現在的韓文正又何嚐不能打勝仗呢?
白長官意味深長的看了李長官一眼,口中說道:“德鄰啊,你是真的很看重這個年青人啊。”
李長官卻迴了一句:“別以為我不知你的心思,我們兩個的想法是一樣的!”
“哈哈哈……知我者,德鄰是也!”
兩個人同時放聲大笑……
韓文正自然不知道李白兩位長官後來的談話,此時的他,興衝衝的迴到了軍營,不一會兒,五十支衝鋒槍和三萬發衝鋒槍子彈就被運到了軍營中。
接收了物資,下午的時候,韓文正就帶領鐵血營離開了徐州,殺向滕縣。
滕縣此時駐紮著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下轄兩個軍:第四十一軍,軍長孫震,第四十五軍,軍長鄧錫侯兼。
川軍是乙種軍的編製,即每軍兩個師,每師兩個旅,每旅兩個團,沒有特種兵,主要武器是四川造的七九步槍、大刀、手榴彈和為數很少的土造輕重機槍、迫擊炮,裝備陳舊。
此時是冬天,可是很多川軍依舊穿著出川時的單衣,聚在一起瑟瑟發抖。
又因川軍來滕縣之前在晉東戰場上同日軍作戰四十餘天,損失慘重,傷亡過半,到滕縣防守時全軍團實際上隻有八個團,總兵力不過兩萬人。川軍司令部設在臨城(今薛城),以第四十五軍為一線部隊,軍部駐滕縣,界河一線為前沿陣地;第四十一軍為二線部隊。
在七七事變爆發後,川軍就多次要求出川抗日,這些鬥了多年的四川軍閥,因為抗日而團結在一起,穿著單衣草鞋,扛著老舊的七九式,分兩路出川,其中一路經陝西入山西,另一路由水路到華東。
鄧錫侯的二十二集團軍,就由陝西進入山西,這些川軍官兵在出川時士氣極為高漲,每一個都為自己能打國仗而感到驕傲,然而一路步行,進入山西時已是秋冬季節,這些川軍將士卻依舊穿著單衣和草鞋,鄧錫侯幾次與第二戰區長官閻老西交涉,但卻沒有什麽作用,晉軍寧可把裝滿棉衣棉鞋的倉庫被日本人占領,扣門的閻老西也不願意送給川軍物資。
眼見著冬天都到了,將士們還穿著單衣草鞋打仗,川軍將士一氣之下就奪了晉軍的軍用倉庫,這下可惹惱了閻老西,閻老西一氣之下告到了蔣委員長那裏,聲稱一定要把這群土匪兵趕出山西。
於是,川軍將士就這樣灰溜溜的被趕出了山西,屋漏偏逢連夜雨,川軍將士在山西搶軍用倉庫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各戰區都不願意收留川軍。
最後,第五戰區的李長官因缺兵少將,主動要求將川軍劃歸到第五戰區。
有人勸李長官不要接收這些川軍,說川軍的軍紀不好,李長官就說:“他們總比稻草人強吧!”
就這樣,李長官一句話,川軍來到了第五戰區,因為第五戰區收容了川軍,所以鄧錫侯以及川軍上下,對李長官感激涕零,而李長官見川軍缺槍少彈,沒有物資,就給他們拔了一批武器裝備補充,然後又給了川軍一些糧食和棉服,這讓川軍上下士氣大漲,官兵們紛紛表示要打好這一仗,讓國人看看川軍也不是孬種!
當韓文正來到滕縣時,鬼子磯穀師團赤柴八重藏的第10步兵聯隊主力(前第2大隊,第2和第11中隊)已經來到滕縣附近,滕縣城內的空氣極為緊張,二線部隊王銘章的第一二二師已進入城中備戰。
不過韓文正卻也看到了極為感人的一幕,滕縣老百姓大力支持川軍作戰,給川軍燒茶送水、敵備糧草,騰房讓屋、引路導向、刺探敵情、協助站崗放哨,還幫助部隊修戰壕、挖掩體、組織義勇隊協助守城,還組組了救護隊、擔架隊、運輸隊。
此時的川軍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正在前敵指揮部中,一個上尉參謀說道:“師座,據統計,現在師部有豬一百多頭,粉條一千多斤,大白菜一萬多斤,其它物資數不勝數。”
“我不是下命令不讓收老百姓的東西嗎?你們這幫龜兒子,怎麽都忘了?”王銘章說。
“師座,老百姓太熱情了,不管部隊收與不收,東西送到就走,不光這樣,現在已近年關,城中各商鋪優待川軍,一律不提高物價,還有很多老百姓見咱川軍兄弟穿草鞋短褲,送了不少棉衣和軍衣過來,兄弟們倍受感動鼓舞,紛紛表示要多殺鬼子,以迴報老百姓。”
王銘章一聽這話,心中很是感慨,口中說道:“咱們川軍在川中打了幾十年的仗,老百姓一向怕咱們,躲咱們,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擁護咱們,還是打國仗好啊!”
“報告師座,外麵有個叫韓文正的求見!”
李長官笑道:“這個韓文正,倒是有點意思,他要是真能守住滕縣,區區五十支衝鋒槍又能算得了什麽?”
“德鄰,你說韓文正真能守住滕縣?”白長官不置可否的問道。
李長官表情立變得嚴肅起來,用異常堅定的語氣說道:“從我對韓文正的了解來看,隻要他答應的事,一定會做到,他說能守住滕縣,一定會有辦法守住滕縣,這樣,一會兒我讓人去給鄧錫侯發個電報,告訴他,韓文正可以自由行動,不受二十二集團軍的節製,另外和鄧錫侯說,韓文正雖然年紀輕,但卻是個軍事奇才,讓他凡事可以多聽聽韓文正的意見。”
“德鄰啊,你將這麽大的事交給一個年輕人,可是要冒著極大的風險的。”白長官語重心長的說。
李長官就說:“勤軍不用憂強虜,白馬將軍一箭摧。”
白長官心中一動,李長官說的是一段往事,當年白長官不過三十出頭的年紀,在統一廣西的戰鬥中往往出奇製勝,被人稱為小諸葛,他又常騎白馬,所以被人稱為白馬將軍,隻要有他在,什麽樣的戰鬥都能打勝,所以就有了這句‘勤軍不用憂強虜,白馬將軍一箭摧’的典故。
白長官明白,李長官是用這句話在告訴自己,當年他們年青時都可以統率軍隊百戰百勝,那麽現在的韓文正又何嚐不能打勝仗呢?
白長官意味深長的看了李長官一眼,口中說道:“德鄰啊,你是真的很看重這個年青人啊。”
李長官卻迴了一句:“別以為我不知你的心思,我們兩個的想法是一樣的!”
“哈哈哈……知我者,德鄰是也!”
兩個人同時放聲大笑……
韓文正自然不知道李白兩位長官後來的談話,此時的他,興衝衝的迴到了軍營,不一會兒,五十支衝鋒槍和三萬發衝鋒槍子彈就被運到了軍營中。
接收了物資,下午的時候,韓文正就帶領鐵血營離開了徐州,殺向滕縣。
滕縣此時駐紮著川軍第二十二集團軍,總司令鄧錫侯,下轄兩個軍:第四十一軍,軍長孫震,第四十五軍,軍長鄧錫侯兼。
川軍是乙種軍的編製,即每軍兩個師,每師兩個旅,每旅兩個團,沒有特種兵,主要武器是四川造的七九步槍、大刀、手榴彈和為數很少的土造輕重機槍、迫擊炮,裝備陳舊。
此時是冬天,可是很多川軍依舊穿著出川時的單衣,聚在一起瑟瑟發抖。
又因川軍來滕縣之前在晉東戰場上同日軍作戰四十餘天,損失慘重,傷亡過半,到滕縣防守時全軍團實際上隻有八個團,總兵力不過兩萬人。川軍司令部設在臨城(今薛城),以第四十五軍為一線部隊,軍部駐滕縣,界河一線為前沿陣地;第四十一軍為二線部隊。
在七七事變爆發後,川軍就多次要求出川抗日,這些鬥了多年的四川軍閥,因為抗日而團結在一起,穿著單衣草鞋,扛著老舊的七九式,分兩路出川,其中一路經陝西入山西,另一路由水路到華東。
鄧錫侯的二十二集團軍,就由陝西進入山西,這些川軍官兵在出川時士氣極為高漲,每一個都為自己能打國仗而感到驕傲,然而一路步行,進入山西時已是秋冬季節,這些川軍將士卻依舊穿著單衣和草鞋,鄧錫侯幾次與第二戰區長官閻老西交涉,但卻沒有什麽作用,晉軍寧可把裝滿棉衣棉鞋的倉庫被日本人占領,扣門的閻老西也不願意送給川軍物資。
眼見著冬天都到了,將士們還穿著單衣草鞋打仗,川軍將士一氣之下就奪了晉軍的軍用倉庫,這下可惹惱了閻老西,閻老西一氣之下告到了蔣委員長那裏,聲稱一定要把這群土匪兵趕出山西。
於是,川軍將士就這樣灰溜溜的被趕出了山西,屋漏偏逢連夜雨,川軍將士在山西搶軍用倉庫的事鬧得沸沸揚揚,各戰區都不願意收留川軍。
最後,第五戰區的李長官因缺兵少將,主動要求將川軍劃歸到第五戰區。
有人勸李長官不要接收這些川軍,說川軍的軍紀不好,李長官就說:“他們總比稻草人強吧!”
就這樣,李長官一句話,川軍來到了第五戰區,因為第五戰區收容了川軍,所以鄧錫侯以及川軍上下,對李長官感激涕零,而李長官見川軍缺槍少彈,沒有物資,就給他們拔了一批武器裝備補充,然後又給了川軍一些糧食和棉服,這讓川軍上下士氣大漲,官兵們紛紛表示要打好這一仗,讓國人看看川軍也不是孬種!
當韓文正來到滕縣時,鬼子磯穀師團赤柴八重藏的第10步兵聯隊主力(前第2大隊,第2和第11中隊)已經來到滕縣附近,滕縣城內的空氣極為緊張,二線部隊王銘章的第一二二師已進入城中備戰。
不過韓文正卻也看到了極為感人的一幕,滕縣老百姓大力支持川軍作戰,給川軍燒茶送水、敵備糧草,騰房讓屋、引路導向、刺探敵情、協助站崗放哨,還幫助部隊修戰壕、挖掩體、組織義勇隊協助守城,還組組了救護隊、擔架隊、運輸隊。
此時的川軍一二二師師長王銘章正在前敵指揮部中,一個上尉參謀說道:“師座,據統計,現在師部有豬一百多頭,粉條一千多斤,大白菜一萬多斤,其它物資數不勝數。”
“我不是下命令不讓收老百姓的東西嗎?你們這幫龜兒子,怎麽都忘了?”王銘章說。
“師座,老百姓太熱情了,不管部隊收與不收,東西送到就走,不光這樣,現在已近年關,城中各商鋪優待川軍,一律不提高物價,還有很多老百姓見咱川軍兄弟穿草鞋短褲,送了不少棉衣和軍衣過來,兄弟們倍受感動鼓舞,紛紛表示要多殺鬼子,以迴報老百姓。”
王銘章一聽這話,心中很是感慨,口中說道:“咱們川軍在川中打了幾十年的仗,老百姓一向怕咱們,躲咱們,還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擁護咱們,還是打國仗好啊!”
“報告師座,外麵有個叫韓文正的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