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擠,不要擠。人人有份,人人有份。先讓婦孺老少排隊領粥,年輕力壯的先到後麵排著去。”
不得不說,金吾衛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在趙洵下達命令之後,他們立即搬運來了糧食,很快速的在衙門廢墟前搭設了粥棚熬起粥來。
賀州城的百姓們雖然還沒有到餓死的地步,但一個個臉上已經帶有了菜色。
這種情況下,有免費的粥吃,他們絕對是欣喜若狂的。
全州城的百姓一時間朝州衙蜂擁而去。
原本被他們唾棄的地方此時此刻成了香餑餑。
趙洵對於秩序是很看重的,尤其是在這種賒粥的環節。
一旦發生擁擠踩踏,後果不堪設想。
有的時候老百姓為了那麽一口吃的,會做出許多瘋狂的事情。
這無可厚非,因為一切是出於求生的本能。
要怪隻能怪這個賀州刺史不做人子,自己跑的比誰都快,舍棄下了一州百姓。
書院的幾位師兄也熱情的參與到了賒粥環節。
隻不過他們做的更多的是靠真氣來劃分區塊,維持百姓們的排隊秩序。
這種時候單純靠自覺是不可能的,金吾衛一共也就百十來號人,分散下來也控製不了幾萬人。
修行者的優勢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以真氣為結節劃分界限,對於一般的凡人來說是絕不可能衝破這個界限的。
趙洵感激的衝幾位師兄拱了拱手。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一路行來,書院的師兄們幫助他實在是太多。
至於恩師吳全義,則是選擇在城中隨便走走。
對此趙洵也沒什麽好說的,畢竟是長輩,又不是朝廷官員,趙洵沒理由要求恩師去做任何事。
恩師幫他是情分,不幫他是本分。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一下問題。
“明允,你瞧那邊。”
賈興文衝著街道一角指了指,沉聲道。
趙洵順著方向望去,隻見浩浩蕩蕩一群人正朝著州衙的方向行來。
好家夥,這聲勢真可謂之浩大。
趙洵盲猜了一波,應該是賀州城的父母官帶著一幹官吏迴來了。
趙洵立刻恢複了威嚴無比的狀態。
無論如何他打定主意好好教訓一番這個不知天高地厚,不計百姓死活的刺史。
卻說約莫幾十息的工夫後,賀州刺史楚豐年帶著青山縣縣令宋良朋等一幹官員來到了趙洵麵前。
那楚豐年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卻是行足了禮數。
一幹賀州官員也是有樣學樣。
趙洵卻是不發一言。
他有心教訓這廝,自然是要盡可能的晾著他。
楚豐年將頭埋在地上,看不到欽差趙洵的表情,見趙洵遲遲未讓他起身也不說話,楚豐年心中十分忐忑。
約莫過了半柱香的工夫,趙洵冷哼一聲道:“本官奉天子旨意下江南查案,所經過之地,官員們皆是出城相迎。卻不知賀州刺史如此大的官威,竟然連朝廷欽差也不放在眼裏。”
趙洵知道如果他一上來就拿楚豐年對百姓置之不顧來說事的話,楚豐年很可能轉移話題或者避重就輕。
但如果趙洵拿他怠慢欽差來說事的話,楚豐年是無論如何也洗脫不了的。
楚豐年作為刺史,慢待欽差。
這件事可大可小。
若是趙洵本身不追究,自然可以一筆帶過。
但若是趙洵追究的話,那就可以上升為楚豐年無視朝廷,無視天子。
他便是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現在趙洵越發覺得顯隆帝這張虎皮還是有些用處的,尤其是在麵對這些官員的時候。
“欽差大人恕罪,欽差大人恕罪啊。下官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慢待欽差大人啊。此事事出有因,且容下官慢慢道來。”
這一切自然都在趙洵的預料之內,不過他卻不打算讓楚豐年這麽輕易的起來。
“那你就跪著說吧。”
“這...”
楚豐年沒想到趙洵如此不按照套路出牌,整個人都傻掉了。
“怎麽不服?”
趙洵質問道。
“不敢,下官不敢...”
楚豐年確實不服,但不服能怎麽樣?不還得憋著?
難不成他不服就能對著趙洵一通輸出?
至於青山縣縣令宋良朋則是自始至終不發一言,保持著五體投地的姿勢。
反正天塌下來,有楚刺史頂著。
隻要有楚刺史在,他就不用擔心擔責任的問題。
“前不久賀州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地震,州城建築損毀嚴重,百姓們的衣食住行都麵臨諸多問題。下官身為賀州父母官,是憂心忡忡,茶飯不思啊。”
楚豐年來之前早已經打好了腹稿,此刻便如同滔滔江水傾瀉而出。
“思來想去,下官覺得吃是最重要的。有道是民以食為天,隻有解決了吃的問題,其他問題才有談論的必要。”
楚豐年頓了一頓,見趙洵仍然沒有發表意見,歎聲道:“州城中的糧食之前水災的時候已經見了底,所以下官隻好再去鄰近縣城想辦法。恰好青山縣縣令宋良朋說青山縣城中應該還有一些存糧,下官便星夜馳去。”
“哦?”
趙洵見楚豐年寫起了小作文講起了故事,心中直是又氣又笑。
拜托啊老哥,你編故事的時候能不能動一動腦子,這邏輯都不能自洽好不?
“所以,楚刺史你在青山縣縣衙一待就是半月?糧食可籌集妥當了?”
趙洵的一番發問直切要害。
青山縣本就隸屬於賀州城。
縣城距離州城最多一日就可抵達,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兩日內楚豐年就可以帶著糧食和人返迴州城。
可楚豐年在青山縣待了小半個月,當趙洵是傻子嗎。
來之前楚豐年急的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自然沒有仔細考慮這些細節。
如今被趙洵問起,他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這...”
見楚豐年猶豫不決,縣令宋良朋隻能咬著牙道:“刺史大人,都什麽時候了,您就不要再把責任往自己肩上抗了。都是那些青山縣的鄉紳不做人子,是一點糧食都不願意拿出來賑濟百姓啊。”
...
...
不得不說,金吾衛的執行力還是很強的。
在趙洵下達命令之後,他們立即搬運來了糧食,很快速的在衙門廢墟前搭設了粥棚熬起粥來。
賀州城的百姓們雖然還沒有到餓死的地步,但一個個臉上已經帶有了菜色。
這種情況下,有免費的粥吃,他們絕對是欣喜若狂的。
全州城的百姓一時間朝州衙蜂擁而去。
原本被他們唾棄的地方此時此刻成了香餑餑。
趙洵對於秩序是很看重的,尤其是在這種賒粥的環節。
一旦發生擁擠踩踏,後果不堪設想。
有的時候老百姓為了那麽一口吃的,會做出許多瘋狂的事情。
這無可厚非,因為一切是出於求生的本能。
要怪隻能怪這個賀州刺史不做人子,自己跑的比誰都快,舍棄下了一州百姓。
書院的幾位師兄也熱情的參與到了賒粥環節。
隻不過他們做的更多的是靠真氣來劃分區塊,維持百姓們的排隊秩序。
這種時候單純靠自覺是不可能的,金吾衛一共也就百十來號人,分散下來也控製不了幾萬人。
修行者的優勢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來了。
以真氣為結節劃分界限,對於一般的凡人來說是絕不可能衝破這個界限的。
趙洵感激的衝幾位師兄拱了拱手。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這一路行來,書院的師兄們幫助他實在是太多。
至於恩師吳全義,則是選擇在城中隨便走走。
對此趙洵也沒什麽好說的,畢竟是長輩,又不是朝廷官員,趙洵沒理由要求恩師去做任何事。
恩師幫他是情分,不幫他是本分。
做人不能太自私,要站在他人的立場去思考一下問題。
“明允,你瞧那邊。”
賈興文衝著街道一角指了指,沉聲道。
趙洵順著方向望去,隻見浩浩蕩蕩一群人正朝著州衙的方向行來。
好家夥,這聲勢真可謂之浩大。
趙洵盲猜了一波,應該是賀州城的父母官帶著一幹官吏迴來了。
趙洵立刻恢複了威嚴無比的狀態。
無論如何他打定主意好好教訓一番這個不知天高地厚,不計百姓死活的刺史。
卻說約莫幾十息的工夫後,賀州刺史楚豐年帶著青山縣縣令宋良朋等一幹官員來到了趙洵麵前。
那楚豐年推金山倒玉柱納頭便拜,卻是行足了禮數。
一幹賀州官員也是有樣學樣。
趙洵卻是不發一言。
他有心教訓這廝,自然是要盡可能的晾著他。
楚豐年將頭埋在地上,看不到欽差趙洵的表情,見趙洵遲遲未讓他起身也不說話,楚豐年心中十分忐忑。
約莫過了半柱香的工夫,趙洵冷哼一聲道:“本官奉天子旨意下江南查案,所經過之地,官員們皆是出城相迎。卻不知賀州刺史如此大的官威,竟然連朝廷欽差也不放在眼裏。”
趙洵知道如果他一上來就拿楚豐年對百姓置之不顧來說事的話,楚豐年很可能轉移話題或者避重就輕。
但如果趙洵拿他怠慢欽差來說事的話,楚豐年是無論如何也洗脫不了的。
楚豐年作為刺史,慢待欽差。
這件事可大可小。
若是趙洵本身不追究,自然可以一筆帶過。
但若是趙洵追究的話,那就可以上升為楚豐年無視朝廷,無視天子。
他便是有幾個腦袋也不夠砍的。
現在趙洵越發覺得顯隆帝這張虎皮還是有些用處的,尤其是在麵對這些官員的時候。
“欽差大人恕罪,欽差大人恕罪啊。下官便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也不敢慢待欽差大人啊。此事事出有因,且容下官慢慢道來。”
這一切自然都在趙洵的預料之內,不過他卻不打算讓楚豐年這麽輕易的起來。
“那你就跪著說吧。”
“這...”
楚豐年沒想到趙洵如此不按照套路出牌,整個人都傻掉了。
“怎麽不服?”
趙洵質問道。
“不敢,下官不敢...”
楚豐年確實不服,但不服能怎麽樣?不還得憋著?
難不成他不服就能對著趙洵一通輸出?
至於青山縣縣令宋良朋則是自始至終不發一言,保持著五體投地的姿勢。
反正天塌下來,有楚刺史頂著。
隻要有楚刺史在,他就不用擔心擔責任的問題。
“前不久賀州遭遇了百年難遇的地震,州城建築損毀嚴重,百姓們的衣食住行都麵臨諸多問題。下官身為賀州父母官,是憂心忡忡,茶飯不思啊。”
楚豐年來之前早已經打好了腹稿,此刻便如同滔滔江水傾瀉而出。
“思來想去,下官覺得吃是最重要的。有道是民以食為天,隻有解決了吃的問題,其他問題才有談論的必要。”
楚豐年頓了一頓,見趙洵仍然沒有發表意見,歎聲道:“州城中的糧食之前水災的時候已經見了底,所以下官隻好再去鄰近縣城想辦法。恰好青山縣縣令宋良朋說青山縣城中應該還有一些存糧,下官便星夜馳去。”
“哦?”
趙洵見楚豐年寫起了小作文講起了故事,心中直是又氣又笑。
拜托啊老哥,你編故事的時候能不能動一動腦子,這邏輯都不能自洽好不?
“所以,楚刺史你在青山縣縣衙一待就是半月?糧食可籌集妥當了?”
趙洵的一番發問直切要害。
青山縣本就隸屬於賀州城。
縣城距離州城最多一日就可抵達,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兩日內楚豐年就可以帶著糧食和人返迴州城。
可楚豐年在青山縣待了小半個月,當趙洵是傻子嗎。
來之前楚豐年急的就像是熱鍋上的螞蟻,自然沒有仔細考慮這些細節。
如今被趙洵問起,他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如何作答。
“這...”
見楚豐年猶豫不決,縣令宋良朋隻能咬著牙道:“刺史大人,都什麽時候了,您就不要再把責任往自己肩上抗了。都是那些青山縣的鄉紳不做人子,是一點糧食都不願意拿出來賑濟百姓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