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雅府之中發生的事情也僅僅是個小插曲而已,上官玉離開之後,整個會客廳之中好像突然變得和諧起來,就連上官池風對於丹軒也是麵帶微笑,言語柔和。
“小叔啊,《峰巒》這支曲子我也彈奏了幾次,每次彈奏都是這般模樣,一旦進入曲子的高潮部分,我便覺得自己的十根手指有些力不從心起來……”
丹軒微笑著聽著,然後雙手負於身後,踱著步的同時,緩緩的道:“古琴的音色清、微、淡、遠,琴音以靜美為特色,大聲不震嘩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音至高處而不擾人,曲到微處雖細如蚊蚋卻又曆曆如繪,不致湮沒不聞……”
話音微頓,丹軒漫步走到的“極樂”古琴之前,雙手捋過琴弦的同時,又緩緩的道:“曾經有人這樣描述過古琴,‘古琴之樂,樂之王者,狀若崇山,又象流波;鬱兮峨峨,浩兮湯湯;闥爾奮逸,風駭雲亂。疾而不速,留而不滯。翩綿飄邈,微音迅逝。遠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雲中;迫而察之,若眾葩敷榮曜春風。天地萬物之聲皆在乎其中……”(注1)
丹軒語速很慢,言畢,身子也緩緩地坐在了極樂古琴之前,眼神清明地注視著麵前的古琴,卻全然沒有注意到,此時大廳之中已經一片安靜,眾人均是不可思議的看著坐在古琴前的這個沉靜少年……
上官池風雙眉緊皺,滿是魚尾紋的眸子注視著坐於古琴前少年的一舉一動,上官池風萬萬沒有想到丹軒竟然對於古琴有著如此之深的理解,這般精彩絕倫的論調竟然出自於一個少年人之口,盡管這個少年好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少年。
然而丹軒方才關於古琴和琴曲的論述,上官池風雖隱有涉及,卻全然沒有丹軒總結得這般嚴密準確,言語巍峨大氣,有如悍然蒼宇,讓人聞之心生豪氣之餘,卻也並不能全然領悟,一個已經在曲藝一道奮鬥了數十年有餘的曲藝界的標誌性人物竟然會對一個少年的琴曲論調不甚理解,就像是一個音樂老師猛然間發現一個本應該在學習五線譜基礎知識的兒童竟然能夠演奏出命運交響曲一般,如此強烈的反差,又如何不讓人驚歎!
與上官池風的驚訝相比,對於丹軒已經有些了解的上官月兒卻就要淡定的多,但是,仍然被丹軒侃侃道來的琴曲高論震撼的說不話來,僅僅用一雙美目盯著丹軒沉靜的麵龐,好像這張年輕得甚至有些稚嫩的麵容有著無窮的魔力一般,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當然,上官家的父女對於丹軒還是有些認識的,畢竟上官池風還見識過丹軒曾經使用過傳說之中的上古絕棋陣法,如此精妙絕倫的上古奇陣法竟然會在一個少年人的手中施展出來,所以上官池風知道,這個丹軒並不簡單!
然而,正站在不遠處,被震驚的像是變成雕像一般的欒玉風,卻已經全然沒有上官父女這般的淡定,欒玉風並不真正的了解丹軒,甚至於所知道的點點滴滴也僅僅是從其父親琴王欒殤口中得知的一點訊息而已。
說的直接點,欒玉風根本就不相信這個世界上能有如欒殤所言那般的少年天才,在欒殤的口中,丹軒有著妖孽一般的曲藝天賦,有著深不可測的曲藝境界,盡管欒殤說得並不誇張,但是欒玉風仍然不甚相信,甚至於如果沒有其父親欒殤的硬性要求,欒玉風的這一聲“小叔”都不可能叫出口。
但是,聽到丹軒這一段有關於古琴琴曲的論調之後,欒玉風漸漸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對自己所熟知的琴曲產生了懷疑,同樣,欒玉風也漸漸地意識到,興許自己的父親並沒有誇張……
並不關心周圍在想些什麽,丹軒白皙的雙手緩緩抬起,接著便緩緩地伏在琴弦之上,丹軒雙眼注視手下的古琴,然後頭也不抬的道:“盡管琴曲有著諸多奇妙非凡的妙處,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琴人都能做到如方才所言一般,將琴曲的諸多妙處表現出來,這其中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因為琴人的曲藝境界並不夠,演奏者的曲藝境界相較於譜曲者而言,不能差的太多,否則對於琴曲的意境和氛圍都無法深刻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完美的表達……“
“欒世侄的曲藝境界雖說不是太高,但演奏《峰巒》倒也勉強夠了,所以,對於欒世侄而言,這第二點原因才最關鍵的……也就是琴人的演奏境界不夠……”
“演奏境界不夠?”大廳之中的三人同時發出一聲驚唿。
其實,也不能怪三人如此驚訝,實在是丹軒這句話說得難以讓人信服,要說如上官玉一般的少年琴人,說他演奏境界不夠倒還有些根據,畢竟演奏指法的提升是要靠歲月的積累。然而,丹軒竟然會說欒玉風的演奏境界不夠,要知道,欒玉風可是琴王欒殤的長子,自幼便與琴相伴,每天的撫琴時間加起來甚至於要比睡覺吃飯加起來的時間都多,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彈琴彈了近四十載的曲藝大師,竟然被丹軒說成演奏境界不夠,又如何能讓人信服!
聽著眾人的驚唿聲,丹軒戲謔一笑,淡然的道:“不錯,就是演奏境界不夠……”
丹軒也知道,恐怕麵前的這三個人誰都不會相信自己的話,所以也不解釋,狹長纖細的手指猛然抬起,然而,等到下落時卻是像浮雲一般輕柔,十指有如青蔥一般纖細,緩緩的伏在琴弦上,左手微按,右手輕吟,一絲優美有田園盈風一般的曲音在大廳之中緩緩的迴旋……
就在丹軒十指完全展開之時,上官池風與欒玉風兩人相視一眼,二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濃濃的震驚。原因就是丹軒的雙手,丹軒的雙手白皙狹長,指尖之處並沒有因為常年彈琴而形成的老繭,顯然彈琴的歲月尚淺,然而,之所以兩位曲藝大師會如此驚訝,並不是因為丹軒雙手細長而無繭,而是因為丹軒的指甲!
很多曲藝大師都知道,越是指法高超的曲藝大師,對於自己的雙手要求越高,他們甚至會嚴格要求到指甲的長短!像上官池風和欒玉風這般人物,指甲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影響,其中的原因並不是他們的演奏境界太過高超,而是因為他們並不會許多高絕的指法技巧,指甲的影響自然也就微乎其微。但是盡管如此,然而二人都知道,一些曲藝宗師都是如丹軒這般左手不留指甲,而右手則要留略長的指甲,如果不是喜歡運用一些高絕指法的曲藝大師絕不會有這種習慣!
“難道他真的是曲藝宗師?”二人心中竟同時生出了這般想法。
二人的疑問並沒有持續多久便得到了解答,原因就是此時大廳之中所飄蕩的琴曲!同樣是《峰巒》,同樣的曲譜,同樣的古琴,然而就是因為演奏的琴人不一樣,也就導致所彈出的琴曲的意境也就相差甚遠……
上官池風和欒玉風二人目瞪口呆的看著丹軒在琴弦上跳動的十指,眼神之中除了震撼還是震撼!丹軒的雙手輕滑柔軟,十指起伏之間,竟是有如柔軟跳動的生命一般,伴隨著迴旋往複的琴音,或揮灑,或迴旋,或墜落,或按,或吟,或注,或綽,千種指法,萬般變幻。本來在欒玉風手中也僅僅稱得上的美妙的琴曲,然而,在丹軒的十指之間卻硬生生地被演繹成富有生命一般完美!
然而,這些還都隻是開始,因為隨著演奏的進行,上官池風和欒玉風二人才真正的體會到丹軒為什麽會說欒玉風的演奏境界並不夠,因為與丹軒的演奏境界比起來,他欒玉風確實很不夠,兩個曲藝界的標誌型人物就像是小學生一般,既疑惑又饑渴地盯著丹軒手上的指法動作,卻全然忘了方才二人在聽到一聲“演奏境界不夠”的時候在心中是如何的不信,如何好笑……
然而現在,二人仍然覺得很好笑,但是笑的對象卻是由丹軒轉變到了他們自己身上,二人現在才終於明白丹軒在聽到三人那一聲驚唿的時候,唇角為什麽會泛起一抹戲謔的笑,因為確實很好笑……
注1:出自三國嵇康的《琴賦》
給讀者的話:
青銅可以向各位讀者保證,《破天》這本書的更新絕對會保質保量!隻是希望各位書友可以多多支持,覺得好就收藏,後麵的故事絕對會讓你興奮得無以複加!!
雅府之中發生的事情也僅僅是個小插曲而已,上官玉離開之後,整個會客廳之中好像突然變得和諧起來,就連上官池風對於丹軒也是麵帶微笑,言語柔和。
“小叔啊,《峰巒》這支曲子我也彈奏了幾次,每次彈奏都是這般模樣,一旦進入曲子的高潮部分,我便覺得自己的十根手指有些力不從心起來……”
丹軒微笑著聽著,然後雙手負於身後,踱著步的同時,緩緩的道:“古琴的音色清、微、淡、遠,琴音以靜美為特色,大聲不震嘩而流漫,細聲不湮滅而不聞,音至高處而不擾人,曲到微處雖細如蚊蚋卻又曆曆如繪,不致湮沒不聞……”
話音微頓,丹軒漫步走到的“極樂”古琴之前,雙手捋過琴弦的同時,又緩緩的道:“曾經有人這樣描述過古琴,‘古琴之樂,樂之王者,狀若崇山,又象流波;鬱兮峨峨,浩兮湯湯;闥爾奮逸,風駭雲亂。疾而不速,留而不滯。翩綿飄邈,微音迅逝。遠而聽之,若鸞鳳和鳴戲雲中;迫而察之,若眾葩敷榮曜春風。天地萬物之聲皆在乎其中……”(注1)
丹軒語速很慢,言畢,身子也緩緩地坐在了極樂古琴之前,眼神清明地注視著麵前的古琴,卻全然沒有注意到,此時大廳之中已經一片安靜,眾人均是不可思議的看著坐在古琴前的這個沉靜少年……
上官池風雙眉緊皺,滿是魚尾紋的眸子注視著坐於古琴前少年的一舉一動,上官池風萬萬沒有想到丹軒竟然對於古琴有著如此之深的理解,這般精彩絕倫的論調竟然出自於一個少年人之口,盡管這個少年好像並不是一個簡單的少年。
然而丹軒方才關於古琴和琴曲的論述,上官池風雖隱有涉及,卻全然沒有丹軒總結得這般嚴密準確,言語巍峨大氣,有如悍然蒼宇,讓人聞之心生豪氣之餘,卻也並不能全然領悟,一個已經在曲藝一道奮鬥了數十年有餘的曲藝界的標誌性人物竟然會對一個少年的琴曲論調不甚理解,就像是一個音樂老師猛然間發現一個本應該在學習五線譜基礎知識的兒童竟然能夠演奏出命運交響曲一般,如此強烈的反差,又如何不讓人驚歎!
與上官池風的驚訝相比,對於丹軒已經有些了解的上官月兒卻就要淡定的多,但是,仍然被丹軒侃侃道來的琴曲高論震撼的說不話來,僅僅用一雙美目盯著丹軒沉靜的麵龐,好像這張年輕得甚至有些稚嫩的麵容有著無窮的魔力一般,讓人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當然,上官家的父女對於丹軒還是有些認識的,畢竟上官池風還見識過丹軒曾經使用過傳說之中的上古絕棋陣法,如此精妙絕倫的上古奇陣法竟然會在一個少年人的手中施展出來,所以上官池風知道,這個丹軒並不簡單!
然而,正站在不遠處,被震驚的像是變成雕像一般的欒玉風,卻已經全然沒有上官父女這般的淡定,欒玉風並不真正的了解丹軒,甚至於所知道的點點滴滴也僅僅是從其父親琴王欒殤口中得知的一點訊息而已。
說的直接點,欒玉風根本就不相信這個世界上能有如欒殤所言那般的少年天才,在欒殤的口中,丹軒有著妖孽一般的曲藝天賦,有著深不可測的曲藝境界,盡管欒殤說得並不誇張,但是欒玉風仍然不甚相信,甚至於如果沒有其父親欒殤的硬性要求,欒玉風的這一聲“小叔”都不可能叫出口。
但是,聽到丹軒這一段有關於古琴琴曲的論調之後,欒玉風漸漸對自己產生了懷疑,對自己所熟知的琴曲產生了懷疑,同樣,欒玉風也漸漸地意識到,興許自己的父親並沒有誇張……
並不關心周圍在想些什麽,丹軒白皙的雙手緩緩抬起,接著便緩緩地伏在琴弦之上,丹軒雙眼注視手下的古琴,然後頭也不抬的道:“盡管琴曲有著諸多奇妙非凡的妙處,但是,也並不是所有琴人都能做到如方才所言一般,將琴曲的諸多妙處表現出來,這其中的原因有兩點,其一,是因為琴人的曲藝境界並不夠,演奏者的曲藝境界相較於譜曲者而言,不能差的太多,否則對於琴曲的意境和氛圍都無法深刻的理解,自然也就無法完美的表達……“
“欒世侄的曲藝境界雖說不是太高,但演奏《峰巒》倒也勉強夠了,所以,對於欒世侄而言,這第二點原因才最關鍵的……也就是琴人的演奏境界不夠……”
“演奏境界不夠?”大廳之中的三人同時發出一聲驚唿。
其實,也不能怪三人如此驚訝,實在是丹軒這句話說得難以讓人信服,要說如上官玉一般的少年琴人,說他演奏境界不夠倒還有些根據,畢竟演奏指法的提升是要靠歲月的積累。然而,丹軒竟然會說欒玉風的演奏境界不夠,要知道,欒玉風可是琴王欒殤的長子,自幼便與琴相伴,每天的撫琴時間加起來甚至於要比睡覺吃飯加起來的時間都多,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彈琴彈了近四十載的曲藝大師,竟然被丹軒說成演奏境界不夠,又如何能讓人信服!
聽著眾人的驚唿聲,丹軒戲謔一笑,淡然的道:“不錯,就是演奏境界不夠……”
丹軒也知道,恐怕麵前的這三個人誰都不會相信自己的話,所以也不解釋,狹長纖細的手指猛然抬起,然而,等到下落時卻是像浮雲一般輕柔,十指有如青蔥一般纖細,緩緩的伏在琴弦上,左手微按,右手輕吟,一絲優美有田園盈風一般的曲音在大廳之中緩緩的迴旋……
就在丹軒十指完全展開之時,上官池風與欒玉風兩人相視一眼,二人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濃濃的震驚。原因就是丹軒的雙手,丹軒的雙手白皙狹長,指尖之處並沒有因為常年彈琴而形成的老繭,顯然彈琴的歲月尚淺,然而,之所以兩位曲藝大師會如此驚訝,並不是因為丹軒雙手細長而無繭,而是因為丹軒的指甲!
很多曲藝大師都知道,越是指法高超的曲藝大師,對於自己的雙手要求越高,他們甚至會嚴格要求到指甲的長短!像上官池風和欒玉風這般人物,指甲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影響,其中的原因並不是他們的演奏境界太過高超,而是因為他們並不會許多高絕的指法技巧,指甲的影響自然也就微乎其微。但是盡管如此,然而二人都知道,一些曲藝宗師都是如丹軒這般左手不留指甲,而右手則要留略長的指甲,如果不是喜歡運用一些高絕指法的曲藝大師絕不會有這種習慣!
“難道他真的是曲藝宗師?”二人心中竟同時生出了這般想法。
二人的疑問並沒有持續多久便得到了解答,原因就是此時大廳之中所飄蕩的琴曲!同樣是《峰巒》,同樣的曲譜,同樣的古琴,然而就是因為演奏的琴人不一樣,也就導致所彈出的琴曲的意境也就相差甚遠……
上官池風和欒玉風二人目瞪口呆的看著丹軒在琴弦上跳動的十指,眼神之中除了震撼還是震撼!丹軒的雙手輕滑柔軟,十指起伏之間,竟是有如柔軟跳動的生命一般,伴隨著迴旋往複的琴音,或揮灑,或迴旋,或墜落,或按,或吟,或注,或綽,千種指法,萬般變幻。本來在欒玉風手中也僅僅稱得上的美妙的琴曲,然而,在丹軒的十指之間卻硬生生地被演繹成富有生命一般完美!
然而,這些還都隻是開始,因為隨著演奏的進行,上官池風和欒玉風二人才真正的體會到丹軒為什麽會說欒玉風的演奏境界並不夠,因為與丹軒的演奏境界比起來,他欒玉風確實很不夠,兩個曲藝界的標誌型人物就像是小學生一般,既疑惑又饑渴地盯著丹軒手上的指法動作,卻全然忘了方才二人在聽到一聲“演奏境界不夠”的時候在心中是如何的不信,如何好笑……
然而現在,二人仍然覺得很好笑,但是笑的對象卻是由丹軒轉變到了他們自己身上,二人現在才終於明白丹軒在聽到三人那一聲驚唿的時候,唇角為什麽會泛起一抹戲謔的笑,因為確實很好笑……
注1:出自三國嵇康的《琴賦》
給讀者的話:
青銅可以向各位讀者保證,《破天》這本書的更新絕對會保質保量!隻是希望各位書友可以多多支持,覺得好就收藏,後麵的故事絕對會讓你興奮得無以複加!!